第164章 总有新惊喜(1 / 1)

加入書籤

【第三更等晚上】

转过天上午。

“就停在这儿吧。”

距离央视差不多还有三四百米远,周滔就让张延靠边停车。

她解安全带的时候,顺手摸了摸车顶的丝绒,赞道:“这车可比夏利强多了。”

说着,又带了三分嫉妒的问:“你和陈虹已经《山行》过了吧?”

张延没理这茬,一本正经的反问:“你大概齐什么时候能完事儿?”

他一早被周滔叫过去,还以为这女人已经迫不及待了,结果碰面才知道,周滔上午要先把档案送到央视。

“交了档案应该就没什么事了。”

周滔见避而不答,也没再多说什么,探头在他脸上啄了一下,便推门下了车。

目送她离开,张延就一拉座椅调整杆,直接原地躺平。

昨天晚上从咖啡馆回到公寓,他也没闲着,又抽空消费了三张底片——或者说是被强制消费了。

姜珊对他拖拖拉拉的行为特别不满意,最近时不时就打电话催一催,恨不能一鼓作气把底片全都压榨出来。

张延这也算是作茧自缚,也只能选择咬牙硬抗,所以现在必须得争分夺秒的养精蓄锐。

而周滔下了车刚走出不到一百米,就听身后有人大喊道:“周学姐!”

周滔条件反射的回头看去,就见一个辨识度极高的小伙子,正快步朝着自己走来。

“李勇?”

李勇要比周滔小一届,也是去年唯一一个成功入职央视的传播学院毕业生。

“还真是你呀!”

李勇凑到近前,笑道:“刚才你下车的时候我就觉得眼熟,后来越看越眼熟——学姐,我听说你也要调到央视了?”

听到‘下车’俩字,周滔心里就打了个突兀,不过表面还是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道:“是啊,努力了这么久,总算是追上你的脚步了。”

“可别这么说。”

李勇连忙摆手:“你主持的《我为歌狂》,就算放咱们央视那也是标杆一般的存在——当时我就听好几人评价,说你的台风特别适合咱们央视。”

说完,他又忍不住好奇回头了扫了眼,发现那辆皇冠还在原来的位置,忍不住好奇道:“那车是……”

“一个朋友。”

周滔越发心虚,尽量云淡风轻的岔开话题道:“我今儿是来送档案的,你跟人事上熟不熟?”

“反正都认识——等会儿我带你过去吧。”李勇倒是个热心肠的,同时也是个八卦的人:“说到朋友,你和《我为歌狂》的总策划张延,是不是早就认识?”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周滔甚至都有些怀疑,李勇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会拐弯抹角的试探自己。

好在身为一名主持人,她有着足够的沉稳和定力,依旧没事人似的点头道:“当初他妹妹想考咱们广播学院,为了提前了解流程,托关系找到了我和姚柯头上。

后来我们还帮着给辅导了一下,现在那姑娘在广播学院上大二呢。”

“我说呢。”

李勇恍然,板着指头算了算,开玩笑道:“真是可惜了,我毕业人家入学,不然这要是能谈个朋友,以后不得少奋斗三十年?”

“哪有那么夸张!”

周滔瞥了他一眼道:“再说你不是有哈文了吗?”

李勇爽朗笑道:“哈哈,我肯定是没机会了,但这话可一点不夸张——就昨儿个,台里还专门为张总开了个会呢。”

“为他开会?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八一电影厂要建影视基地的事儿,你应该听说过吧?本来定好了是要在京城盖。

结果津门的张总横插一脚,准备把影视城弄到津门去,还提出个什么主题公园计划。据说八一厂已经动了心,咱们央视还算好的,京台那边为这事儿都快吵翻天了。”

听李勇说的有鼻子有眼,周滔不由暗暗感叹,果然每次隔一段时间再见到张延,他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惊喜。

影视基地那个项目她也听说过,即便是在处处破土动工的现在,也算是数得着的大项目了。

据说涉及到数亿元的资金投入,而且部队还会把一些淘汰的车辆装备,放到基地里协助拍摄。

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竟然被张延给第三者插足了!

不过周滔与有荣焉之余,又忍不住有点幽怨,自己调到央视是第一个跟他说的,怎么这么大的事情,也不见他跟自己提一句?…………

与此同时。

“嘿,这里不让停车!”

已经睡过去的张延,突然被敲玻璃的动静给惊醒,他连忙翻身坐起,一边降下车窗一边道:“不好意思啊,我这就开……咦,陈道铭?!”

“哈哈~”

车窗外的陈道铭哈哈大笑,绕到对面拉开门坐到了副驾驶上,这摸摸那看看,艳羡道:“别说,这玩意儿确实比夏利牛逼多了。”

张延一边调整座椅,一边纳闷:“你怎么知道这是我的车?”

“前阵子和阎台长通电话时,听他说你换了车,我还特意问了车牌号,没想到还真就碰见了。”

“我说呢。”

张延恍然,然后又打趣道:“那你怎么从美国回来了,佛罗里达不养闲人?”

被《京城人在纽约》刷下来之后,陈道铭就比剧组更早一步去了美国,不过他没去纽约,而是去了佛罗里达州——他老婆杜羡正在佛罗里达大学做短期学术交流。

“我老婆都回来了,我还留那边干嘛,我又不像某些崇洋媚外的剧组,恨不能一天叛变好几个。”

这说的当然是《京城人在纽约》。

陈道铭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习惯端着点架子,但混熟了也是俗人一个,酸言酸语是一点不比别人少。

“嫂子这会回来,应该要升了吧?”

杜羡是80年代央视第一批专业播音员,这次出国镀金回来,按说应该是要往上提一提的。

“嗐,升什么升,她不想在电视台干了,打算下海,这次就是专门来辞职的。”陈道铭没有细说,而是另挑了个头道:“晚上聚一聚呗,喊上冯龚,咱们仨找个地方搓一顿儿。”

“行,再叫上张国利吧,我这个新津门人犒劳犒劳你们这些老天津卫,顺便传达一下家乡的最新动态。”

正说着,陈道铭忽然推门下车,冲着远处招手道:“这儿呢、这儿呢!”

张延也跟着下了车,发现杜羡已经从央视大楼出来了,正围着陈道铭的夏利转圈呢。

听到陈道铭的喊声,杜羡提着包小跑过来,埋怨道:“说好了等我,怎么我一转头车也换了地方、人也不见了?”

“这不是遇到朋友了吗。”

陈道铭笑着指了指张延:“介绍一下,这就是张延。”

“哎呦!”

杜羡忙向张延伸手道:“原来是你就是小张老师,老陈平常没少跟我提起你,我也早想当面谢谢你了。”

“嫂子,您这也太客气了。”

“不是客气,《围城》帮老陈拿了奖、《天津卫》帮老陈买了房和车——比起奖杯,我还是更喜欢房子和车子。”

陈道铭插嘴道:“手续办完了没有?”

“办完了,本来出国前就办了离职,现在是彻底无职一身轻了。”

杜羡说这话时,虽然有一丝丝不舍,但更多的是解脱般的轻松。

看来央视也是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