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县级婆罗门(1 / 1)

加入書籤

前世的苏澄自从高中毕业以后,就跟韩宇断了联系,所以他对韩宇的了解仅限于高中时期。

后来是啥情况包括结婚还是什么苏澄都不知道,也从来没打听过。

他只知道韩宇他爸之前是包工程的,修个什么厕所,维护点啥的都是他爸在干。

根据郑嘉伟的介绍,好几年前韩宇他爸就不包工作了,现在做建材生意。

苏澄微微眯了下眼。

嗯……也正常。

估计是前几年班子里有调动吧,韩宇他爸包不下来工程了,只能依靠仅剩的这点人脉去做点建材生意。

家里收入肯定大不如从前,但底子还在。

一年的收入也超过县城绝大部分的家庭了。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韩宇在县城就是婆罗门阶层。

郑嘉伟又跟苏澄介绍韩宇和付梓涵的事儿。

“我了解的也不多,但他们三个好像一直玩着来着,也经常聚,他俩好像是两年前才谈上的,谈了两年就结婚了。”

苏澄不好评价。

像什么短视频平台的精神小伙、精神小妹,三男一女在酒店拍个照公开放出来照片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除了精神小伙精神小妹,一些经历过教育,但素质欠缺一些的小团体也这样。

之间相互暧昧,谈对象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a接了b的盘,b又去接a的盘,以后分手,但还是能聚在一起玩。

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都不说而已。

当这个小团体里面有人谈了外面的对象,就会被时常拿来调侃打趣,甚至明里暗里攻击。

谈对象的这个人也会把聊天记录发在群里让大家进行评价和批判。

臧飞龙觉得韩宇是接他的盘,是在捡他的破鞋。

但韩宇心底里肯定会觉得臧飞龙就是个废物,曾经拥有过算什么东西,至于付梓涵。

这就不用多评价了。

她肯定会觉得自己拿的是大女主剧本,身边两个男的都围着自己转,而且关系还很融洽。

不过苏澄也不过多评价。

他们觉得能聚在一起玩就聚在一起玩呗,跟苏澄没啥关系。

回去以后。

苏澄收到了韩宇的好友请求。

他通过了好友验证,叶黎开始在一旁看着苏澄和韩宇准备聊什么。

加上好友第一件事那肯定是查成分。

韩宇的头像是一个深空中的背影,看起来很深沉。

朋友圈的背景是《教父》中的迈克,而且是黑白色调。

个性签名是:【灯塔在雾中成为自己的歧途】

权限是近半年可见,但只有一条动态,就是和付梓涵订婚宴上拍的照片。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叶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韩宇和付梓涵长什么样了。

苏澄把手机递过去,让叶黎拿着自己看。

“这个韩宇长得还行,不丑。”

“女的很漂亮。”

接下来的聊天就是正常开场,先问苏澄啥时候回来的,是不是还在京州工作,最近忙不忙之类的。

苏澄也就跟他客套走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

两人都没有发表情包。

韩宇:[前两天在公园那个广场上碰到你了,但我没敢认]苏澄歪着头看了一下叶黎。

广场上……那就只能是那个排队领鸡蛋的时候了。

苏澄回复:[啊,我没看见你啊,这也太巧了]韩宇顺势向苏澄发出了邀约:[明天有啥安排没,有空的话咱们出来聚聚?]一般这种邀约,对方都要问参加人数有几个,具体都有谁。

所以韩宇没等苏澄问,直接就告诉了他:[我、付梓涵、臧飞龙,就我们三个,你都认识,咱们可以再喊上嘉伟]这是韩宇养成的一种习惯,方便对方考虑要不要赴约。

如果不想跟一起的人玩,说自己没时间就行了,这样显得面儿上好看点。

如果问了是谁,再拒绝,那就显得有点刻意了,不好看。

一般像这种场合苏澄是不会参加的。

因为涉及到【能量汲取】的问题。

他不是被韩宇吸能量,而是被韩宇所邀请过来的宾客汲取能量。

像这种局肯定会有熟人,而且还不少。

他认识他,他又认识他。

小县城的这张网很好盘,坐在一起肯定聊点之前的事儿,打听这打听那的。

这东西看似涉及玄学,实际上是人性和心理学,跟人的自尊挂钩。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苏澄在朋友圈看到了同事或者同学提了一辆奔驰或者奥迪。

那他的能量就被吸走了。

发这条朋友圈的虚荣心和优越感得到了满足,满足的来源就是把别人的能量吸走了。

根据每个人的自尊高低,能量强弱,决定自己被吸走多少能量。

可能是1%,也有可能是90%。

婚宴一般就是提前一周或者半个月陆续地先请各路宾客和玩得熟络的朋友在一块吃个饭,到时候婚礼上来让人家来帮忙。

像苏澄这种,肯定轮不到帮忙,到时候直接去随份子钱吃席就行了。

韩宇虽然没提结婚的事儿,但朋友圈是给苏澄看了的。

应了韩宇的约,就等于是得去人家婚礼上了。

“那你去不去?”

“去啊。”

苏澄要是不给自己安排点活儿,肯定被老东西抓去当苦力,累死累活干十几个小时,得腰疼好久。

本来苏澄就有久坐的职业病了,那种一直要弯腰抡胳膊的体力活儿他是真干不了。

“栗子姐,你跟我一块去呗?”

“我就不去了吧,我都不认识他们,你都跟他们不熟。”

“没事儿,就当去吃饭的,你坐在那啥也不用说,就当给我撑牌面。”

“咋,让我装你女朋友撑场面啊?”

“对啊,栗子姐你在我爹那不就是准儿媳妇吗?”

“行吧行吧,但我是收费的,你得给我加油。”

“行行行,给你加油,给你加满好吧,明天我去把那张充的油卡用了。”

第二天上午。

苏澄和叶黎都好好收拾了一下,然后便从老家驱车前往县里。

俩人先去加油,把高速上充的那张油卡给用了。

随后便前往约好的饭店碰面。

韩宇、付梓涵、臧飞龙已经提前到了,郑嘉伟也比苏澄先一步到。

韩宇之前读书的时候就是穿搭king,什么潮穿什么,但现在的风格低调内敛了很多。

他穿着的是小标始祖鸟,下身则是黑色的无标裤子,脚上是黑色皮鞋。臧飞龙则是一身阿迪,脚上是白款鬼虎冢。

付梓涵还是那么会打扮,她今天精心的画了眼妆,还打上了腮红,整个人呈现出一副纯欲的状态。

但这种妆容就没有自己的特点了,跟抖音上那些女博主长得一模一样,一时间分不清谁长啥样。

至于跟叶黎比,那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付梓涵长相身材还可以,但个子不高,穿上鞋没160,而叶黎穿鞋是有169的。

叶黎只是化了个淡妆,就已经把付梓涵爆杀了。

苏澄说的不仅是颜值层面的爆杀,也包括气质层面的爆杀。

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能直观的感受到那种段位上的差距。

双方一碰面。

韩宇和苏澄就热情地开始了打招呼。

韩宇热情地捧苏澄:“诶,这么多年没见,咱们澄哥又帅了!”

付梓涵紧随其后:“是啊澄哥,读书时候就觉得你很帅。”

臧飞龙没吭气儿,他的注意力在叶黎身上:“苏澄,你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美女吗?”

苏澄笑着为他们介绍叶黎,他没有直接说叶黎就是他女朋友,而是说是他大学时候的学姐,现在是他同事,在一家公司。

付梓涵微笑看着着:“哎呀,女朋友就女朋友嘛,不要这么腼腆的介绍嘛。”

“走走走,里面包间,坐下咱们再聊。”

郑嘉伟在这种局面上就不是很显着了,他今天就是陪苏澄和韩宇两伙人的,坐在一边不需要说话,聊个什么话题跟着笑就行了,非必要不插话。

菜陆陆续续上来。

大家一边聊一边吃,话题就还是那几个,工作、现状之类的,只不过是从微信聊天框拿到现实里又聊了一遍,并且开的是群聊。

韩宇现在家里帮忙做生意,之后接他爸的班。

“不过我也有可能去考个公务员一类的,到时候再看吧,反正35都能考,我33,34去考也没什么问题。”

臧飞龙今年刚刚上岸县里某个中学的体育老师。

老师在县城里面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了。

县城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钱多钱少,而是稳定和体面,最好是那种清闲岗位,越清闲的工作越好。

像臧飞龙这种体育老师,一年到头都是“病假”,操场都去不了几次,不可谓不好。

臧飞龙如果想要摆的话,现在其实就可以宣告退休了,熬一熬保险和工龄,现在开始注重保养身体,到时候能多领很多年退休金。

当然了,臧飞龙也可以朝着中层努力,这两者并不冲突。

至于付梓涵。

她走的是艺术生,教师资格证已经考下来了,前年考上了乡镇的一个音乐老师,但她没去,现在在一家教培机构教小朋友音乐,同时等着县里的考试。

在县城青年这里,考公考编还是大主线。

付梓涵的事儿也不着急,韩宇家里随便给点能量,上岸到县里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苏澄有个事情很好奇,于是便询问付梓涵:“阿姨是不是还开着那个服装店啊?”

“呃?”付梓涵愣了愣,苏澄竟然还记得她妈是开服装店的啊。

苏澄当然记得了。

之前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她妈来参加的,走的时候都是坐不同男人的车。

当时这个事儿在班上传开的时候,付梓涵给其他人的解释是舅舅和叔叔。

实际上,付梓涵的母亲很早就离异了,具体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苏澄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儿,他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在高考上,哪儿有闲工夫管这些八卦。

现在苏澄倒是回过神来了。

付梓涵跟她妈基本上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妈非常符合那些县城大龄离异女人的设定。

单身或者离异。

自己经营一家男装店或者其他类型的服装店,有自己的代步车,牌子不一,最多的是奔驰c260,并且很喜欢去理发店让别人洗头。

每天早上到服装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音响循环播放上个年代的经典老歌或者土味dj。

但凡没离异的,都没资格上这个舞台。

最次也得是老公经常在外地,常年不回来的那种。

什么成分苏澄大概能看出来。

付梓涵她妈早年可能是职业选手,要么就是半职业或者兼职。

反正不是自己‘努力’,就是傍过几个大款,捞了点积蓄。

年龄大了以后回到老家做服装店。

“对的,我妈还在做服装店,这你都记得呀,你记性可真好。”

啊。

还在做服装店。

有句话说的好:铁打的房东,流水的三。

付梓涵她妈退役以后能做这么多年服装店,说明还是有点本事的。

饭桌上。

双方都客客气气的。

尤其是韩宇。

他曾经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那时候的苏澄跟韩宇比起来,那就是个透明人。

大半个年级谁不知道韩宇啊。

苏澄觉得他现在变化挺大的,不像之前那么高调了,反而变得内敛稳重。

实际上。

韩宇这是跟他爸学的。

他在上学时候出的风头已经足够多了,现在对那些已经都不感兴趣了。

韩宇现在做人做事的基调是收敛,谦卑,对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这样才好结交人脉。

这是他跟他爸学的生意经。

苏澄其实很羡慕韩宇这样的人和家庭。

这种人的能量其实是很强大的,他能够给人提供很高的情绪价值,并且自身不会受到影响,不会感觉到心累、身体累,装孙子装的累。

韩宇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跟谁打交道都态度好,哪怕是傻子人,他都会笑呵呵的对待。

这种行事风格在县城是相当吃得开的,能在手里笼络非常多的人脉,随随便便接他爸那个建材公司的班儿。

自己的手机通讯录,可能划拉一分钟都翻不到底。

想办个什么事儿,只需要找到特定的人即可。

看似指哪打哪很轻松,就像是电视剧里演的似的,有些人还会挖苦讽刺一句‘婆罗门是这样子的’。

但实际上这都是人家几年十几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人脉这东西有些是不能从父辈那里继承的。

平常就把这些人给笼络住了。

就像今天这个饭局。

韩宇请苏澄吃饭,表面上是叙旧,实际上是想看看苏澄这个人现在成长成什么样子了,有没有必要交这个朋友。

假设苏澄混的一般,到时候他结婚,苏澄过来给他随个份子,这就算完事儿了。

如果苏澄现在发展的很牛逼,那结婚以后韩宇肯定也会常常联系苏澄,尽量交住苏澄这个朋友,指不定就能用上苏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