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皇帝早亡和中医有啥关系?通行十二经显神威(月票加更3K)(1 / 1)
外边的人被陆同志这一眼搞得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讲道理,之前陆同志的侄女并不是在崇文医院里医治的,一直都是在他们当地的医院里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为什么现在陆同志就把目光投向他们呢?这不是让代人受过嘛。
但是这话又实在不好说,毕竟人家是领导嘛。
当然还是有人小声嘀咕,“我们的方案都还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呢,凭什么就说我们的不行,万一我们也可以呢?”
不过这话他们也不敢当着说出来,至于是为什么,当然是他们心里也没底。
方言有过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敢接过去用纯中医治疗,就已经比他们的强了。
虽然现在的药都还没来,但是通过他的艾灸后,就已经可以看到效果明显。
艾灸进行到第 18分钟时,患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两口清稀痰涎,痰中带着一丝血色。
崇文医院的中年医生在门口见状立马来了精神。
其他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
好呀!这是要翻车了?他们刚要进门就被方药中一把按住:“别急,这是阳气推动痰湿外出。”
方言看了看痰涎,微微皱眉观察后说道:“痰色清稀,带血是虚火上浮,不是坏事儿。”
说罢他抬起头对着患者和陆同志说道:“接着灸完这最后两分钟。”
患者长舒一口气,对着有些关切的陆同志说道:
“不用担心,咳出来舒服多了,之前总觉得嗓子眼里堵着东西。”
她的呼吸频率再次降低了一些,吸气时能看到腹部微微起伏,和之前急促的呼吸有了明显的区别,现在呼吸明显更加的绵长了。
当艾灸时间结束时,方言把艾灸盒移开,神阙穴上纱布扯去,众人发现盐粒已变成深褐色,且凝结成块。
患者盯着盐块出神,突然问道:“方大夫,我这病……真能好吗?”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被单,露出袖口下密布的瘀点。
方言对着他说道:“你这病根子深,但只要脾肾阳气回来,就有希望。”。
“待会儿你要喝的药,就是去你身体里寒湿的‘工兵’,现在你只是做个铺垫,待会儿它们就要去跟阴寒打仗了。”
方言用手按在施灸的关元部位问道:“现在是不是觉得腰眼儿发热?”
“哎,还真是!”患者感受了一下点了点头。
然后她扭动了下身体,说道:“从腰一直暖到小肚子。”
她试着抬了抬腿,原本沉重如灌铅的下肢居然能抬起了,虽然只有5厘米作用但是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陆同志发现关元穴周围的皮肤呈现均匀的潮红。
问道:
“方大夫,这个颜色没事儿吧?”
“这就对了,烫伤不是这个颜色,这是气血到这儿了。”
“等会儿喝了药,这股暖气会跑得更远,把身体里的寒湿都赶出去。”
陆同志点了点头,忍不住摸了摸患者的额头和脚底板,然后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惊讶到:
“真不烧了!刚才还烫呢。”
方言看到他摸了侄女的脚又去摸自己,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陆同志他转向方言,眼神里满是信服,“方大夫,您这艾灸……咋这么快就见效?”
方言开始收拾着艾灸工具,露出一丝笑意:“这是把你侄女自己的阳气叫醒了。”
“就像春天来了,地底下的种子自己会发芽,我的药和艾灸,不过是给种子松松土、浇浇水。”
“中医的本质是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激发人体自愈潜能扶正并恢复阴阳平衡来调和,而非简单对抗症状。”说着他也看了一眼门口。
陆同志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果然还是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智慧好使。”
方言听到后笑道:“哈哈,您是没听过,曾经有些打算灭掉中医的人,还说看看以前皇帝的平均年龄,就知道中医是多靠不住了……”
陆同志微微一怔,这话听着好像挺有道理,但是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就在这时候,躺在床上的杨同志说道:
“我是学历史的,以前也听人说过这个话,这个理论确实很有迷惑性,你们看啊,拿皇帝寿命说中医不行,这事儿压根儿就没道理!但是您想啊,皇上那职业多危险啊今儿被权臣下毒,明儿遭儿子逼宫,好多都是死于政治斗争的。再说了,哪个皇上不琢磨长生不老?天天吃炼丹炉里的汞啊铅啊,跟吃毒药似的,这能算正常死亡吗?”
“您再瞧瞧那平均寿命,好多小皇上刚生下来没几年就夭折了,还有战乱时候被推上皇位的傀儡,没当几天就被杀了。要是单算唐宋明清那些太平年月的正经皇上,哪个不是活到五十多六十岁?跟当时当官的老爷们寿命差不多,哪儿能说中医不管用呢?”
“其实老百姓寿命短,压根儿不是中医的锅。古代打仗、闹饥荒、苛捐杂税那么重,人能活着就不错了。就像三国时候,人口从五千万打到剩七百万,这时候说寿命短,跟医学有啥关系?”
“要是非拿权贵寿命比医术,古埃及法老平均才活30岁,古希腊哲学家也就45岁,那按这道理西方医学更不行咯?说白了,现在人活得长,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讲卫生了、有疫苗了,跟单一医学没啥绝对关系。”
说完她讲到:“该观点如同“因飞机失事而否定航空技术”,忽视了中医在2000余年历史中对中华文明延续的关键作用。”
听到侄女说完这话,陆同志恍然。就连一旁的方药中和陈科冀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这时候陆同志反应过来,自己侄女能说这么多话了。
精神状态明显是好转太多了。
他当即高兴的对着方言说道:
“这艾灸效果真厉害啊!她都能说这么多话了,早上那会儿说一句话都还喘的厉害呢!”
方言点头:
“年轻人身体底子在这里,恢复的比我想的要快。”
陆同志兴奋的搓了搓手,说道:“光是艾灸就这么灵了,后面喝了药那不知道是什么效果了。”
方言看了下手表说道:“快了,再等一会儿药就来了。”
这会儿房间里面的变化外边的人都看在眼里。
很明显方言的治疗是起了很明显的效果的。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方言治病,就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人的功力了。
有这个本事,确实好像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一群人在外边交头接耳的,把病人送到这里来,遇到了方言,结果自己插不上手,真是感觉自己亏麻了。
但关键是还没有任何的办法。
只能听到里面聊的很开心。
时间过的很快,两个小时出头一点,药房里的药终于来了。
方言接过药过后,先沾了一点在自己舌头上,感受了一下,确认没有麻痹的感觉这才端到了患者嘴边。
主要是熬药的药房他也不知道水平咋样,保险起见还是自己先试试才对。
这个举动在陆同志眼里,那就是认真负责的好医生。
在外边一些人眼里,这他娘的就是在表演!妥妥的表演!
“慢慢喝,喝完说说感觉。”方言对着患者说道。
患者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大家都注意着她的表情和状态,这碗药可是加了剧毒的生附子,虽然熬了两个小时,但是没有怎么用过的人们,也跟着提心吊胆的。
终于半碗药喝了进去,患者揉了揉自己的胃部,然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说道:
“感觉有股子热流在胃里面,像是捂了个热水袋似的。”
刚说完,她突然“呕”了一声。
把病房里的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结果发现只是干呕。
陆同志看向方言问道:
“这……这怎么回事?”
方言摸了一下患者的脉搏,过了一会儿说:“没事,她寒湿中阻严重,药力触动寒湿之邪时,出现的短暂恶心感,只是干呕,不会吐出来的。”
患者这时候也点了点头,说道:“刚才就是感觉莫名其妙冒出的一股子恶心感,现在感觉呕了一下后,那股子暖气开始往身上其他地方散开了。”
方言对着还有些疑惑的陆同志解释道:
“附子“通行十二经”之力与艾灸协同增效,可以把药力扩展至四肢末端。”
果不其然,患者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都没出现呕吐的症状了。
方言转过头对着这边的护士说道:“继续煎药,两个小时之后再准时送一碗过来,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都是这个节奏,一直到明天这会儿。”
护士听到后点了点头。
这边的方药中也来到患者另外一边给她诊脉,这会儿诊脉发现寸脉(候心肺)原本浮散无根、如按葱管的脉象,转为沉取时能感受到微弱的搏动,虽仍细弱,但已无“飘忽欲脱”之感。这与患者呼吸频率从28次/分降至22次/分、咳嗽后痰中带血减少的体征相呼应,提示心肺阳气开始收敛。
之前关脉虚浮、重按即无,此刻重按可触及“如绵裹砂”的质感,这是脾阳渐复、湿浊初化的典型脉象。患者自述“暖气往身上散开”,正是脾胃阳气推动药力布散的表现。
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尺脉:原本沉细欲绝、似有若无,现沉取时能感受到“如石投水”的沉稳搏动,虽力度仍弱,但已具“根气”。
这与患者下肢能抬起5厘米、腰腹发热的体征对应,印证了附子与艾灸协同激发了肾中元阳。
“怎么样?”陈科冀对着方药中问道。
前者点了点头说道:“比预料中的效果还好。”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36000字。
下午还有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