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块想想办法(1 / 1)

加入書籤

“妈妈带了好多菜,三叔也吃不完,晓月陪三叔一起吃吧。”江衍拨出三分之二的米饭放在饭盒盖子上。

剩下的连带着饭盒放到了江晓月面前,然后把大鸡腿夹到了江晓月的碗里,“吃吧。”

江晓月嗷呜一口,眼睛立马眯了起来,“好次。”

宋时好失笑,摇了摇头,“小馋猫,早上才给你尝了一个呢。”

“对啊妈妈,我忘啦!”江晓月看着手里咬了一口的鸡腿,又看了看身旁的江衍,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把手里咬了一口的鸡腿递给江衍,“三叔,还是你吃吧……”

午餐进行得很愉快,主要是江晓月病情的好转让江衍心情舒畅。

“谢谢你的午餐,很好吃,不过真的太麻烦了,你要来回跑,下次不用给我送了。”

江衍将人送到门口,“胜男刚才的话你不用当真,她是跟你开玩笑的。”

宋时好觉得不像,不过她也没真打算给周胜男做。

她只是觉得,只要江衍多吃一口,那她这饭送得就值。

“嗯,知道了,我晚上直接给你送办公室吧,到时候你记得吃就行。”两人完全是各说各的。

江衍扶额失笑,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宋时好眼底不容拒绝的坚持堵了回去。

江晓月这时拉了拉江衍的袖子,一脸认真道:“三叔,多吃妈妈做的饭,就会变得很强壮的。”

说完,她把兜里揣着的糖交到江衍手心里,“这是妈妈给我买的糖,我特意带给你的,一定留着自己吃奥。”

江晓月不懂大人们的弯弯绕绕,她只记得刚才那个阿姨也想要三叔的盒饭,还想要妈妈做给她吃。

不知怎么,江晓月很不喜欢那个阿姨。

江衍将糖仔细揣进兜里,应允道:“嗯,三叔答应你,不给别人吃。”

三个人站在门口有说有笑的模样像极了幸福的一家三口。

周胜男在三楼窗边看着,只觉得刺眼。

看来这个宋时好非常不简单,不过三两个月,就能和江衍走得这么近。

不行,这个宋时好不能留在江家了,周胜男暗暗盘算起来。

转眼就来到了交货的日子,宋时好寻了个干净的纸箱,将五十块香皂都装进去后,准备前往服装厂。

她抱着箱子刚走到家属院门口,江衍的声音从右侧传来,“要去哪?”

宋时好将箱子放下,顺势歇口气,“今天得去交货。”她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

“怎么不借个推车?”江衍看了眼地上的箱子。

宋时好抿着唇,羞赧一笑,“想借来着,没借到。”

那次在院里得罪了人,虽说事情没闹大,但她在院里却是出了“名”,别说是推车了,就是一根线,都不会有人借她。

“发生什么了吗?”江衍听着话味儿不对,开口询问,“是有人欺负你?”

宋时好干笑两声,“倒是没有,就是前几天……”她把那天的事讲了个大概。

说完,她看着江衍,略带歉意,“我没给你惹什么麻烦吧?”

“没有。”江衍先是回了两个字,又说道:“你在这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江衍骑着自行车去而复返。

“你抱着箱子坐后面,我载你去,下午我也没事。”

他都那么说了,宋时好也没客气,一跃上了后座,抱好箱子后,给了江衍地址。

“坐稳了。”江衍提醒了一句,随后蹬着自行车,骑得不算慢。

自行车碾过青石板路,耳边呼呼的风声混着车轮与地面摩擦的沙沙声。

路遇颠簸时,她几次不小心贴上了他的后背,惹得阵阵脸红,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消毒水气息混着皂角香。

\"前面路口左转。\"宋时好轻声提醒,手指下意识攥紧箱角。

江衍点头,手腕转动间,自行车灵巧地拐进巷子,服装厂的红砖墙渐渐清晰……

到了门卫处,宋时好拿出她和李采购员签的合同,“您好,我想找一下采购部的李采购员。”

“你是来送香皂的那个小宋同志吧?”门卫直接说出了她的名字,看来李采购知会过的。

宋时好点点头,“嗯呐,是我。”

门卫直接开了门,进来等吧,我给办公室去个电话,让他们过来迎一下。

宋时好应了声好,看向江衍,后者心领神会,推着车跟她进了门卫室。

将自行车挺好,他把箱子也搬了进去。

这时门卫也打完了电话,笑道:“你们在这稍等一会儿,那边马上就出来。”

宋时好礼貌笑笑,“好的谢谢您。”

门卫大爷是个善谈的,看了眼一旁的江衍,夸赞道:“你们两口子长得真好,般配!”

“我们不是……”宋时好站起身要解释。

恰好李采购员在这个节骨眼走了进来,“你这效率蛮高的,提前一天来交货了。”

宋时好刚到嘴边的否认被李采购员的话打断,她只好先将注意力转回交货事宜。

笑着应道:“想着早点送来,别耽误厂里用。”说着便要打开纸箱展示香皂。

李采购员却摆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小宋同志做事我放心。”

他瞥见一旁默不作声的江衍,目光在对方考究的衣着和沉稳的气质上停留片刻,试探着问,“这位是?”

“我……”宋时好刚要开口介绍,江衍却抢先一步,伸手与李采购员握了握,语气自然:“我是她家亲戚,顺路送她过来。”

他的掌心干燥温暖,袖口若有似无露出的腕表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让李采购员不自觉挺直了腰板。

“原来是这样!”李采购员笑了笑,又转头对宋时好道,“上次付了三十定金,我现在给你结尾款四十五。”

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要是这批奖品反响好,再有订单我联系你,怎么找你方便?”

这也确实是个难题,这个时候还没有移动电话,宋时好觉得也不能把居住地址透露出来,毕竟她不是一个人住。

正琢磨该怎么办呢,江衍留下了他办公室的电话和地址。

“要是有续单,可以打这个电话,如果联系不到也可以直接去医院找我,我转告她。”

宋时好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脸感激地看向江衍,这次真是幸亏江衍跟来了,要不到时候真有单子,因为联系不上而错失,该有多可惜。

“那行,这样就方便多了。”李采购员记下地址和联系方式。

随后主动邀约道:“一块去食堂吃个饭?我们食堂的饭菜可好吃了。”

“不啦李哥,孩子还在家等着呢。”宋时好提出告辞。

江衍对着李采购员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招呼,然后推着车跟在了宋时好身后。

她没有出门就上车,而是朝着服装厂对面的小广场走。

他也没多问,就默默跟在后面,直到走到一个小摊面前停下。

然后他听到她开口叫那个老人,“大姨?”

“丫头,你来啦?你家小娃娃呢?没领来?”鸭蛋大姨脸色不太好,却仍用最饱满的状态面对宋时好。

宋时好观人于微,察觉到大姨不对劲儿,直接走到摊位后面,与鸭蛋大姨坐在一起,“大姨,瞧着你比上次憔悴许多,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鸭蛋大姨看了眼宋时好,眼眶湿润,又扭过头哎呀一声,“丫头,是我弟弟家里的事儿,这事儿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按理说,别人的家事是隐私,应该少问少管,但大姨帮过她,她也没法当没看见。

她现在确实也是没什么能力,但兴许能帮着想想什么办法。

宋时好伸手轻轻握住鸭蛋大姨干枯的手,“大姨,您要信得过我,就和我说说,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江衍将自行车停好,默默站在一旁,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宋时好。

这时宋时好从帆布包里掏出帕子,递给抹眼泪的老人。

鸭蛋大姨接过帕子,哽咽着开口:“我那不成器的弟弟,非要跟着邻村人学养奶羊,我想着养就养吧,也是个营生。”

“前天有个人到村里来,说是要收羊奶,给的价高,给我们两毛五一斤,但他要五十斤,要求就得一次性给齐。”

“我弟弟就为了赚个差价,去邻村收了近四十斤,自己家里又存了十斤,那人约好今天拿的,结果来了又说要不了那么多。”

“现在家里还有三十五斤,只能等着放坏了。”

鸭蛋大姨叹了口气,“照这么干,他们家欠那个饥荒猴年马月能还清。”

原来是这样,宋时好沉默了片刻,决定收下那些羊奶。

本来她也想做一些羊奶皂,但是没碰到合适的,供销社的又要票,还要四毛一斤,太划不来。

“大姨。”宋时好唤她,“您弟弟家离这儿远吗?”

鸭蛋大姨被问得有点懵,不过还是如实回答了,“俺们都住在城郊,从这过去得将近一个小时呢。”

一个小时,宋时好觉得这个路程她也能接受,甚至规划好了路线,先去城郊收羊奶,回来的时候顺路去日化厂,再买点椰子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