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是三位大师联手奏响的乐章 〔月票加更9\/33〕(1 / 1)
何志远走到队伍前边,看着那摆成两排的十个搪瓷盆,前排是五香的,后排裹满红油和芝麻的显然是辣的。
藕、土豆、豆干、腐竹、海带。
小桌板上还立着一块醒目的长条牌子,写明了各种卤素菜的价格。
藕和土豆是最便宜的,只要四角一斤。
豆干六角,腐竹和海带八角。
这价格,还挺实惠的!
在何志远的印象中,周砚这饭店的菜品价格直逼蓉城的大饭店。
当然,味道比起蓉城的大饭店也一点不差。
在蓉城,卤藕和土豆的价格倒是差不多,卤豆干能卖到八毛,卤腐竹得上一块了。
当然,卤素菜也不是谁都能卖得好的。
价格贵又难吃,客人可不买单,不如添两角自己去割点肉回家炒着吃。
“蜀黍再见,下次又来哦。”
“姐姐你今天好漂酿啊,发夹好好看。”
“嬢嬢,你有啥子高兴的事情吗?笑得好开心哦。”
何志远这才注意到卤肉摊旁边的小板凳上坐着一个小家伙,热情的和前排客人唠嗑,声音软萌软萌的,主打一个雨露均沾,谁都能分到一句半句的。
客人们或点头,或笑着应一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不是,这也太可爱了吧!”小李跟在何志远身后,眼睛都亮了。
小家伙不光长得可爱,说话也是奶声奶气的,还会帮忙吆喝,实在是太乖了。
小李现在不光羡慕周砚长得帅,做菜好吃了,还羡慕他有个超可爱的妹妹!
还能和爸妈一起开饭店挣钱,一家人在一起。
这家伙的人生太好过了啊。
不像他,纯纯社会的小老鼠……
哭。
“相鸡!”周沫沫抬头看到了何志远,眼睛一亮,“伯伯!你又来了!”
“对呀,我又来了。”何志远点头,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连声音都不自觉地夹了几分。
周沫沫看着她满眼期待地问道:“你上次让相鸡给我画的画呢?画好了吗?”
何志远的笑容顿时一僵,露出了几分尴尬之色,上回他给小家伙单独拍了一张,但后来回去洗的时候发现画面是模糊的,等于是拍了张废片。
没想到小家伙还记得这事。
“上回相鸡画了一半,等会伯伯给你画完好不好?”何志远说道。
“好啊好啊。”周沫沫点着脑袋,笑容格外灿烂。
小李有些意外地看了主编一眼,他平时可不会随便给别人拍照的。
珍贵的胶片,不就是用来给这样可爱的宝宝拍照片的吗?何志远心里笃定的想着。
周淼闻声向何志远看来,冲着他点头打了个招呼。
正在煮跷脚牛肉的赵铁英也注意到了何志远三人,把手头的两碗跷脚牛肉给客人上了,笑着迎了出来道:“何主编,黄镇长,小李同志,快里边请,这会还有位置呢。”
“要得。”何志远应了一声,笑着和赵铁英说道:“今天我们冲着卤味来的,给我混装八毛钱的五香卤素菜,六毛钱的麻辣卤素菜,再要四两卤牛肉,四两卤猪头肉。”
赵铁英拿出小本子记上,又问道:“要得,素菜给你混起都装点嘛,有啥子不吃的不?”
“都要,腐竹给我多装几片嘛,看着就好吃。”何志远说道。
“好,马上给你配。”赵铁英点头。
何志远他们进店坐下,先看了眼菜单,笑道:“菜品的增加倒是非常谨慎,只加了卤素菜和卤牛肉。店里就自家人在帮忙,菜单越精简越容易挣到钱。”
“不是菜品越丰富,来的客人越多越挣钱吗?”黄琛不解道。
“黄镇长,你这种想法就纯纯门外汉。”何志远笑着道:“菜品越多,意味着你后厨需要备的食材就越多,一旦食材用量估错,损耗可就全是亏的钱。一般后期增加的菜品,都是在现有食材上去做组合。
比如牛肉烧笋干可以增加一个牛肉烧土豆,用的都是牛腩,可以先把牛腩烧到八成熟,然后再分两锅烧土豆和笋干。
还有肉丝炒一切,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豆干、莴笋、鱼香肉丝,每天备一定量的里脊肉就行,蔬菜损耗成本有限。”
黄琛听得连连点头,笑道:“没想到这小小一张菜单,还有如此多门道。”
“小小一张菜单,决定的是一家饭店的生死,菜品搭配、定价都是重中之重,能不能挣钱,全看这菜单怎么定。”何志远看着菜单道:“你别瞧这菜单上的菜品不多,但他量走得多,光是这些菜就够他们一家人忙活了。”
“小饭店,最是磨人,早上做面条,又要熬跷脚牛肉,还要卖卤味,这钱,活该他们挣,我一点不眼红。”
黄琛听完也是连连点头,听着确实累。
“点个火爆猪肝吧,前天在蓉城吃的火爆猪肝给我吃沉默了,还是周砚炒的好吃。再要两碗跷脚牛肉,离了苏稽别的地方还吃不到。”何志远喊住了路过的赵红,加了两份菜。
周砚听到动静,还出来跟他们打了声招呼。
“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们,忙完咱们再慢慢聊,不耽误你做生意。”何志远笑着说道。
“要得,招待不周,多多担待。”周砚笑着转回厨房,就喜欢这种有分寸感的朋友。
不一会,他们的卤味拼盘就上桌了,五香和麻辣分了两个盘子装。
卤牛肉和卤猪头肉也一起上来。
虽然卤素菜按照菜品不同分开摆了,但这摆盘还是比较随意,没什么美感。
何志远脑袋左右挪了几下,还是放弃了拍照的想法,盘子不是很出彩,灯光也差点意思,瓦数太低,拍不出效果来。
抛开拍照不谈,那这卤素菜和卤牛肉、卤猪头肉看着可太有食欲了。
卤藕、卤土豆切的厚片,和追求薄脆口感的现捞派不同,何志远更喜欢吃厚切的,一般卤香更为浓郁,土豆的口感也会更面一些。
腐竹给的不少,金灿灿的,切成八厘米左右长短,面上泛着油光,堆叠在一起,颇为诱人。
海带打成了结。
豆干给切成了铜钱厚的长条,截面特别细腻紧实。
至于麻辣的,何志远少要了两毛钱。
说是麻辣卤味,其实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凉拌卤味。
用料应该和上回吃过的凉拌鸡接近。
相比之下,何志远对五香原味更有期待一些。
卤味嘛,吃的就是卤水的原汁原味。
“来,动筷尝尝。”何志远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土豆。
厚切的土豆,一口还吃不完一块,咬了一口,口感是面面的,嚼起来满口荤香。
一块土豆两口吃完,又夹了一片藕。
藕的口感是脆爽的,同样浸透了卤水,脆爽又入味,越嚼越香。
何志远一脸惊艳道:“这土豆和藕火候控的太好了!拿老卤水来卤素菜啊!这本钱下的也太足了吧?卖四毛钱?这味道太巴适了!”
蓉城有几家不错的卤味店,他常去光顾,也会点卤素菜。
但从来没见哪家用老卤水来卤素菜的,顶多最后出锅的时候淋一勺老卤水,再淋一勺卤油。
可在周砚这锅卤素菜里,他能明确吃出来用的是老卤水。
荤香太足了,是纯正的猪头肉的香味,一个个猪头累积出来的荤香。
卤素菜的卤水顶多用两回,会变质,味道也会快速变淡。
何志远琢磨了一下,应该是周砚每天要卤的猪头数量足够多,所以敢取出一部分的老卤水加水后用来卤制素菜,同时能够保证老卤水的品质不下降。
据他所知,卤肉、卤鹅、卤鸭数量较多的卤水,每天都会产生多余的卤油。
卤素菜恰恰最为吸油。
这玩法,别家根本没法跟好,味道上的护城河,由此产生。
太狠了!
他夹了一片卤豆干,这豆干烘干技艺相当有水准,皮肉紧紧相连,内里一点气泡都没有,红亮的色泽由外向内浸透豆干,呈现出渐变的色泽。
尝了一口,外焦里嫩,豆香与卤香的交织,与豆干细嫩的口感给他带来了双重的惊喜。
“这吃起来像是西坝豆腐做的豆干啊?在嘉州范围内,豆香能有这么浓郁的豆干,我只想得起西坝豆腐,而且还是相当正宗的做法!”何志远的身体都坐直了几分,一脸不可思议的又夹了一块豆腐干喂到嘴里,细细品味,满脸赞叹道:
“太细嫩了!说是豆腐干,吃起来跟鸡蛋干的口感差不多,卤香、豆香、荤香交织,实在是太香了!”
牛马小李早就把笔记本展开,手里拿着钢笔刷刷记录着何志远的言行。
“我再尝尝这腐竹,我感觉也会有惊喜。”何志远已经迫不及待的夹起了一块腐竹喂到嘴里,细细嚼着,眼睛越发明亮:“就是西坝豆腐!这腐竹的味道太正了!豆香浓郁,卤的火候刚好合适,口感软而不烂,还能保持腐竹条状的美感。”
“周砚硬是有水平!素菜都整的这么巴适。”
“食材用的太好了!优秀的厨师对于食材的要求就应该是这种标准的!”
何志远眉飞色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黄琛在旁看得乐不可支,能让何志远这般失态,属实少见。
他什么好东西没吃过,熊掌、鱼翅都不稀奇,今天反倒是被一盘卤素菜给惊艳到了。
“六毛钱、八毛钱一斤的卤素菜,都能吃的这么高兴啊?”黄琛笑问道。
“跟钱没关系,越是简单、便宜的食材,越能展现出厨师的水平。”何志远摆手,“啥子九头鲍、深海鱼翅、熊掌鹿筋,这些山珍海味确实高级,但要说做出来味道能比这盘卤素菜巴适得多,我可一点都不认同。”
“你看,一盆西坝的小粒黄豆用石磨磨成豆浆,一半做成了豆腐,再烘成豆腐干。一半煮成豆浆,一张一张的掀起卷成腐竹,挂在竹竿上一条条晒干。最后下入这锅老卤水,卤好上桌变成这一盘卤素菜,你还觉得简单吗?”
“我说这是大地的味道!”
“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美食。”
“更是三位大师联手奏响的乐章。”
“西坝豆腐大师提供食材,卤味大师养了锅老卤水,最后由周砚完美把控了火候。”
“绝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