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稀有奖励:【鱼香肉丝】(62k二合一(1 / 1)

加入書籤

周砚脚步一顿,这支线任务倒是被他给忘了。

不过这影响力结算中是什么意思?

还在结算《四川烹饪》杂志发行的后劲?

所谓影响力,就是看传到哪了吧。

算起来,这新一期发行三天了,估摸着该买的都买了。

照理来说,今天不结算,明天应该也要结算。

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胃口被这么一吊,倒是有些期待。

周砚希望它能传播的广泛一点,给他爆个稀有度高一些的奖励,比如高端菜品啥的。

哪天去嘉州,他打算再买几本杂志回来。

这两天来店里吃饭的客人,看到菜单墙上放着的杂志,都忍不住手痒会去翻一翻,然后对着他一通夸夸。

别说,还挺爽。

因为杂志的缘故,这两天点跷脚牛肉的客人都增加了一些。

专业杂志背书,原本平平无奇的跷脚牛肉,似乎一下子显得高端上档次了。

六毛钱的价格,突然变得有些亲民。

甚至还有常吃跷脚牛肉的熟客,特意问周砚上了杂志会不会涨价的。

包涨的,不过肯定不是今年。

这六毛钱就能吃一碗跷脚牛肉的日子,过不了两年了。

“锅锅,你看我的弹珠。”周沫沫跑过来,献宝一样举起一颗玻璃弹珠,“秉文锅锅给我的他。”

“嗯,看着真漂亮。”周砚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小家伙的皮衣已经被赵嬢嬢换回了小花袄,帽子也在柜台后挂着。

那么好的衣服,要分场合穿,被她穿去玩梭梭板,很快就能在皮衣上开两道口子。

周砚换了身衣服出门跑步。

半道碰上刚出门的林志强,两人一路小跑闲聊。

“小周,下个星期一中午,你给我留两斤卤素菜嘛,我老婆带给她同事尝尝味道,特别是卤腐竹,给她留半斤。”林志强说道。

“没问题林叔,一定给你留着。”周砚笑着应道,孟姐要的货,肯定得给安排妥当。

“恭喜你上杂志啊,才二十岁就上行业杂志,未来可期啊。”林志强满是赞赏地看着周砚,“我第一回上报纸,都三十岁了。”

“林叔是靠技术创新登报见刊,拿的都是省级、国家级的大奖,跟我这种美食杂志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周砚笑着说道,“您啊,可太抬举我了。”

“有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在各自行业里发光发热。”林志强摆手,正色道:“你把跷脚牛肉从一张破损的菜谱,完美复刻,还对工艺进行了升级改进,这不一样是技术创新。这文章写得真不错,让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得懂你的厉害之处。”

周砚听完老脸一红,当初现编的故事,从熟人嘴里夸出来,多少还是有点尴尬。

“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你的履历啊,在行业里留下姓名,以后别人提起嘉州大厨,就绕不开苏稽周砚。”林志强笑着说道:“将来要是跷脚牛肉能走出苏稽,真如那文章所说,成为嘉州名菜,那业内提到这道菜,就会想起你,这才是这篇专访的含金量。”

周砚若有所思的点头,这般深层次的思量,确实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他一开始只是想上个杂志,给自己的小饭店打个广告,将来去嘉州也好有块敲门砖。

林志强话头一转:“对了,过两天有个大客户要来厂里考察,厂长让我负责接待,你说我带他吃点什么,能让他印象深刻,增强他的签约意愿?”

“林叔不是分管技术的吗?怎么还负责起接待了?”周砚有些意外。

“国外来的客户,二代华侨,厂里会英语的不多,厂长担心有交流障碍,级别不够又怕对方觉得怠慢,就让我来负责了。”林志强笑容中透着几分无奈,“我一个搞技术的,哪懂什么接待啊,但这事确实没人能顶,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哪国的华侨?祖籍又是哪的?”周砚问道。

“美国的,祖籍据说是杭城的。”林志强笑着说道:“厂长会让我接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荷老家是浙省的,觉得我更能了解一些。”

周砚略一思索道:“很多华侨会保留一些生活习惯,周叔出国留过学,应该比我更清楚这点,那这位客户的口味偏向浙省的话,会相对清淡一些,你按着孟姐的口味来一般不会错。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尽量带他吃清淡一些的食物,免得对方不适应。”

“对方是商人,可以带他去拜拜乐山大佛,经商之人,很多都愿意拜一拜。甚至还可以跑一趟峨眉山,爬完一定让他印象深刻。”

“纺织厂的产品是一方面,把对方陪好、玩好,应该能让对方的签约意愿更强一些。”

林志强听完连连点头,“有道理,还是你考虑的周到。”

跑完一身汗回到饭店,周沫沫正坐在灯下画画,老周同志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把蒲扇帮她赶蚊子,平日冷峻的脸上带着憨笑。

这两天的秋蚊子,寿元将尽,极其疯狂。

周砚睡眠质量这么好的人,昨晚硬是被咬醒了三回。

跟蚊子打了一宿,最后平手,它没吃饱,周砚也没睡好。

“画什么呢?”周砚走过去一看,画上是一辆小汽车,车边站着一个戴着帽子的长腿姑娘,旁边还有一个扎着双辫子,同样戴着帽子的小姑娘。

蜡笔作画,谈不上精致,但色彩搭的太漂亮了,碰撞出来的画面感,竟是这般鲜活。

周砚对画没什么鉴赏能力,但好不好看是一种感觉。

这画,他就觉得挺好看的。

“是语嫣姐姐吖。”周沫沫抬头看着他,笑眯眯道:“下回她来了,我就送给她。”

“你倒是小小年纪就知道礼尚往来了,明天我给你买个相框给它框起来送人。”周砚笑道,他已经能想到段语嫣看到这画会有多高兴。

“锅锅,瑶瑶姐姐还没有给你写信吗?”周沫沫大眼睛里满是期待,“我好想她啊,我们什么时候去山城看她呢?明天行不行?我画了两张画送给她呢。”

“明天可去不了,店里太忙了,咱们还没有去山城旅游的条件。”周砚笑着摇头,小家伙可真敢想,也真敢说。

再说了,他跟夏瑶只能算笔友,贸然跑到山城去见她,多少显得有点冒昧。

周砚想着,过两天去祭奠爷爷,顺道转到嘉州去买几本杂志,到时候给夏瑶寄一本。

林叔说的没错,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值得分享。

这比一天挣三百,说出去要让人觉得有水平和内涵一些。

“那她会来看我们吗?”周沫沫又问道。

“可能……会吧。”周砚的语气没那么确定。

夏瑶还在为明年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而烦恼,放了寒假肯定是要回杭城过年的,大四下学期忙着实习和找工作,更不可能来苏稽了。

“好的,那下次你给她写信的时候,要跟我说哦,我要把我的画给她。”周沫沫低头继续画画。

“好的。”周砚笑着应了一声,上楼拿衣服去洗澡。

……

“周坤坤,你还笑得落屋呢?我以为你打牌就能把肚皮打饱呢!”高翠花坐在堂屋里,斜眼看着进门来的丈夫。

“大晚上的吃枪药噻?”周坤坤愣了一下,进门先把桌上的盖子解开,看着盘子里中午剩下的半盘咸菜,叹了口气:“饭呢?吃桌子啊?”

“老子莫不是你家佣人吗?你出去打一天牌,回家就要干饭,你没长手还是没长脚嘛?你一天人丑嘴不甜,长得稀撇还没得钱,想的倒是美得很。”高翠花两手一叉腰,瞪着周坤坤道:

“你晓不晓得赵铁英她老公,给她买了两个金耳环,还是老凤祥!你说,我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命呢?我明明哪里都不比他差的嘛?”

周坤坤缩了缩脖子,嗫嗫道:“周老四的房子塌了都没钱修,怎么可能给他婆娘买金耳环嘛,你莫要听别人乱摆,我们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子都重要!”

“锤子!劳资自己看到的!这么大个,把劳资眼睛都快闪瞎了!”高翠花一拍桌子,桌上的盘子都跳起半尺高。

门外传来动静,周亮亮和吴桂花走进门来,看了眼缩在一旁的周坤坤,咧嘴笑道:“老汉儿,打牌又输了?”

“你笑个铲铲!人家周砚煮个汤锅都上杂志封面了,你龟儿子煮了三年汤锅,一天卖不出去几碗,你说你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啥子?”高翠花目光一转,盯住了周亮亮,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几分:“马上又要到过年,你龟儿裤裆头有好多钱?借你的钱啥时候能还给我?别个都是一年比一年好,你呢?一年比一年老!”

周亮亮不笑了,求救的目光瞄了一眼身旁的媳妇。

吴桂花转身就走:“我去做饭啊!”

“妈,你说周砚上杂志?啥子杂志吗?他就开个小饭店,还能有这么凶?”周亮亮硬着头皮说道。

高翠花怒气汹汹道:“人家照片都印在上面,还能有假!说是啥子跷脚牛肉,就是把汤锅改了个名字,他们说生意好的批爆,一天能卖一百多碗。”

周亮亮点头道:“这个倒是真的,周杰他们现在也换了招牌,叫周记跷脚牛肉,六角钱一碗的跷脚牛肉,一天差不多要卖一百碗,另外还要卖一二十斤卤猪头肉。”

高翠花闻言眼睛都瞪圆了:“那要挣好多钱哦!”

“一天少说也是三十多块钱,一个月就是一千多,一年就是一万……”周亮亮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周坤坤惊道:“一年挣个万元户出来啊!卖个汤锅挣这么多啊!”

“周海和周杰一人分一半,那也是半个万元户啊。”周亮亮喃喃道,这账还真是不能细算。

“那周砚他们一家岂不是挣的更多!难怪又是金耳环,又是上海牌手表,做的新衣服,穿的新皮鞋!”高翠花气得牙痒痒,看着周亮亮问道:“你们现在卖汤锅又卖面条,一天能挣好多钱?”

“好点能挣六七块,撇点也有四五块,比以前是好多了。”周亮亮说道。

“怕是连周砚的零头都没得。”高翠花叹气,想到赵铁英今天那得意的嘴脸,越想越气。

周坤坤却是突然眼睛一亮:“周记跷脚牛肉!这招牌他们用得,我们也用得噻!她说跷脚牛肉是我们周村传承下来的名菜,我们还不是姓周!这名字一改,说不定客人就要往我们这里来。”

“有道理啊!”周亮亮闻言也是忍不住拍手,他不去纺织厂门口跟周砚打擂台,就在码头上好好摆摊。

跷脚牛肉听起来是比汤锅更特别一些。

周砚上了杂志,那就是出名了噻。

那他们就跟着沾沾光!

“要得!我们也改名!”高翠花同样两眼放光,“放开手脚干!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跟你老汉也来帮你们!到时候钱分我们一半就行!”

“好!我今天晚上就把招牌改了!”

……

川美,教室。

今天早上第一节是苏峻教授的课,邓虹和夏瑶、朱玉玉坐在中间的位置。

夏瑶正在认真听课,手里的钢笔在本子上刷刷写着笔记,一旁的朱玉玉也是听得十分认真。

邓虹瞅了眼正在写板书的苏老师,从书包里抽出一个油纸包,小心撕开封口,抽出了一本杂志。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自从四川烹饪创刊之后,她一期不落,今天上课前刚把第四期领了,还没来得及拆。

苏老师今天上的理论课,讲得挺好,就是有点无聊,她决定给自己找点乐子,看看大师们又分享什么做菜小妙招,还有川渝各地都有什么美食,下回去写生或者旅行,也能提前做做功课。

她已经和马星野约好了,放寒假后不急着回家,他们俩先出去旅行一趟,玩够了再各自回家过年。

离放假就剩一个多月,她得提前做做攻略,下周去厂里实习,可没学校那么清闲自在。

杂志封面一如既往地精美,彩印的封面,一只精美的青花瓷盆盛着一碗清澈的牛肉汤,粉嫩的牛肉、扬起一角的毛肚看着就很脆,晶莹的牛筋瞧着就软糯,旁边还配了一碟干辣椒面。

等等……

这牛肉汤看着怎么有点眼熟啊?

邓虹的眼睛都睁大了几分,看了眼身旁努力学习知识的姐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打扰,翻开杂志封面,很快找到了封面标注——跷脚牛肉。

“还真是跷脚牛肉!”邓虹手一颤,快速扫过目录,很快在四名揽胜栏目中找到了:

牛肉新吃法——苏稽跷脚牛肉……何志远

邓虹的手微微颤抖,呼吸都随之加重了几分,快速翻到第十八页,看到配图后,眼睛瞪圆了几分,捂住嘴不让自己发出声音,伸手轻轻扒拉了一下身旁的朱玉玉。

朱玉玉下意识回头,便看到了邓虹递过来的杂志,看到照片和标题后,眼睛也是一下子瞪大,下意识张嘴。

邓虹眼疾手快,一把捂住了她的嘴,低声道:“姐!上课呢,别喊!”

朱玉玉乖巧点头,邓虹这才收回手,俩人凑一起,把专访给看完了,抬头对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

周砚上杂志,还有两页的专访,更重要的是还上了杂志封面呢!

这也太炸裂了吧!

这是一个乡镇小饭店的老板在这个年纪能获得的成就吗?

“给瑶瑶看看?”朱玉玉小声道。

邓虹点头。

两人正准备把杂志合上。

“看啥呢?”坐旁边的姐们探头看了一眼,立马惊叹道:“我去!这不是上回苏稽那老板吗?登杂志了?”

邓虹两眼一黑,隔壁宿舍的东北娘们就是虎啊。

姐姐,上课呢!

苏教授正在讲最新的广告案例,这姐妹突然嗷一嗓子,整个教室都安静了,旋即爆发出一阵哄笑声,众人纷纷向着邓虹她们看了过来,一个个龇着大牙笑。

邓虹捂脸,无法面对同学们的注目。

朱玉玉低头认真看书,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罪魁祸首万静宜也是一脸尴尬,有点不知所措。

夏瑶侧头看着三人,面露疑惑之色,苏稽老板?杂志?怎么回事?

讲台上,苏峻眼睛微眯,开口道:“万静宜,怎么回事?什么杂志?什么老板?”

被点名的万静宜只好站起身来,垂着的手冲着邓虹招了招。

后者立马把杂志塞她手上,这姐们还是仗义!

万静宜拿起杂志,一脸歉意道:“老师,我包里的杂志刚刚不小心掉出来了,结果翻到那页竟然是个熟人,没想到能在杂志上看到他,一时没控制住情绪,激动了点,不好意思啊。”

她操着一口东北腔,把苏峻都逗乐,笑问道:“杂志上还有你熟人啊,那你说说,是谁?”

同学们也是纷纷露出好奇之色。

“大家伙都认识呢。”万静宜把杂志翻开,然后亮了出来:“苏稽那家饭店的老板周砚,就上回咱们吃了两顿面那家,他上杂志了。”

这话一出,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同学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瞧着,还有忍不住站起身来的。

“周砚?!”夏瑶闻言眼睛一亮,同样向着万静宜手里的杂志看去,早上她们一起陪邓虹去拿的杂志,所以他上了《四川烹饪》杂志?

“还真是那老板!照片没本人帅。”

“好厉害啊!这么年轻就登上杂志了。”

“他的面和跷脚牛肉做的那么好吃,该他上杂志!回来吃山城小面都感觉少了几分味道。”

同学们议论纷纷,对于上回苏稽之行,印象最为深刻的,反倒是纺织厂门口那家小饭店。

苏峻闻言也是有些惊讶,他对周砚同样印象深刻。

不但勇救落水的夏瑶,厨艺也好,对广告的见解和应用更是不同凡响。

可这年轻人也就二十岁吧?

就登上杂志了?

“不光是专访,他做的跷脚牛肉还登上《四川烹饪》杂志的封面了呢,这可是川渝地区最专业的烹饪杂志,一般能上这杂志的厨师,都是一级、特级大厨。”邓虹忍不住开口补充道。

“专业杂志啊!”

“他才二十岁出头吧?”

“凶的批爆哦!”

众人顿时一阵惊叹。

周砚和他们是同龄人,他们大学还没毕业,人家已经登上行业杂志封面了。

夏瑶的嘴角微微上扬,手中的钢笔不知何时再纸上画出了一条波浪线,犹如她此刻的心情一般愉悦。

“万静宜,把杂志拿上来,上课不许看杂志。”苏峻开口道。

“对不起老师,我错了!”万静宜拿着杂志上前,放在讲台上,踩着小碎步回到了座位上。

苏峻拿起杂志看了看封面,然后又翻到专访那两页粗略扫了一遍,目光落在末尾处,神情认真地开口道:“看,优秀的作品,就是最鲜活且有魅力的广告。”

“厨师的菜,就是他的作品!”

“它和你们的画与设计,并无区别。”

“以权威杂志背书,将跷脚牛肉的背景故事深挖并拓展,再加入一段传承古老技艺的艰难曲折,凸显其宝贵和珍稀。看完这篇文章,每个人都会好奇跷脚牛肉到底滋味如何,是不是真的有着如此神奇的功效。”

“立足于这篇文章,借助杂志的广泛宣传效应,周记跷脚牛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完成品牌化。”

“周砚虽然是个厨师,但我觉得他还是一位天才广告设计师!嗅觉太敏锐了,可能连采访者都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品牌塑造的敏锐嗅觉,是你们将来能否成为优秀广告设计师的重要天赋。”

“或许你们都可以去买一本《四川烹饪》杂志看看,你们是去过苏稽,看到过写在灶上的简短故事,也亲口尝过跷脚牛肉味道的,对照着看,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学们本以为万静宜和邓虹会挨批,没想到拿到杂志的苏教授,竟然转而夸赞起周砚,并且给大家上了一课。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同学们若有所思,纷纷鼓起掌来。

夏瑶也跟着鼓掌,嘴角彻底压不住了,竟是有种莫名的小骄傲。

她可是一直都知道的,他就是如此耀眼。

同学们的掌声是给周砚的,他没有听到,但……她可以画给他看。

邓虹嘴巴微张,小声赞叹:“苏教授对周砚也太好了吧?”

……

周砚刚往灶里添了根柴火,突然觉得鼻子有点痒,侧身打了个喷嚏。

“这是谁骂我呢?”周砚吸了吸鼻子,嘀咕了一声。

【叮!支线任务:上一期《四川烹饪》杂志已完成!】

【影响力结算完成:成功出川!】

【获得稀有奖励:鱼香肉丝】

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