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这谁顶得住啊!(6k二合一)(1 / 1)

加入書籤

“太好笑了!高翠花的鼻子都要气歪了,看得我就像三伏天喝冰镇酸梅汤——从喉咙凉到肚脐眼!毛孔都松活了。”赵铁英笑着走进店门,得意劲都写在了脸上。

“我看她回去三天都吃不好饭。”周淼推着车进门来,附和道。

看完热闹回来的俩人,心情美得很,连班味都消了。

“四嬢,打起来了吗?”赵红一脸八卦地凑上前来,脸上全是对瓜的渴望和期待。

周砚刚把卤肉全部出锅,闻声跟着出门来,好奇问道:“最后怎么处理的?”

“黄镇长把高翠花和周亮亮骂了一顿,让他们马上整改,不然连营业执照都给他收了。”赵铁英笑道:“把周亮亮和他婆娘吓得,一个捂他妈的嘴,一个把他妈往后拖,生怕高翠花没忍住把事情闹大。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看高翠花吃那么大的瘪。”

“黄镇长还是靠谱,打蛇打七寸,晓得个体户最怕啥子。”周砚闻言也笑了,这种事情由黄镇长出面处理是最高效且有威慑力的,要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一场骂战在所难免,甚至有可能升级为械斗。

都是一个村的,撕的太难看,在镇上反倒成了笑话。

而且黄琛有意发展跷脚牛肉,连周村内部都争斗不休,如何能够成事?

这也是周砚不直接参与的原因,太降逼格了。

跷脚牛肉上杂志封面,他上专访,这都是塑造跷脚牛肉品牌的好事。

赵铁英点头道:“就是,黄镇长还警告了其他卖汤锅的不要乱用我们的招牌,不然要吃官司,确实是为民做主的好官。”

“要得,那汤锅还是你来管,我去卤素菜了。”周砚说了一声,转身进厨房忙去了。

忙碌是好事,证明店里的生意不错。

不过眼下的小饭店确实越来越忙了,赵嬢嬢一天要做一百四十碗跷脚牛肉,还要兼顾点菜和结账,忙的脚不沾地。

赵红嫂子既要上菜,又要收桌,还要洗碗、洗菜,同样忙的跟陀螺一样。

老周同志这个劳模就更不用说了,一早起来跟他去买菜,回到店里就开始处理猪头、鸡,然后开始切今天要卤的土豆和藕,中午和晚上还得负责卖卤肉和卤素菜。

周砚自己也是如此,早上买菜、炒面臊子、拉面、煮面,卤肉、卤素菜,中午炒上百人的菜,晚上炒上百人的菜。

整个饭店处于一种不太合理的超负荷运转之中,周砚已经开始考虑再招收一名员工。

哪怕只是再招一名服务员,那也能大幅降低赵嬢嬢和赵红嫂子的工作量,提升响应顾客需求的速度,从而提升顾客体验。

现在饭店翻台率还不错,但以他制定的卫生标准,收完桌子还得擦干净,就挺费人工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周砚把这想法和赵嬢嬢说了。

“招人啊……”赵嬢嬢认真思索着,“这事得好好琢磨一下,既要手脚麻利,又要能吃得了苦,还得没坏心思才行。村里招的人,要是冲着跷脚牛肉来的,防也防不住啊。”

周砚闻言点点头,“也是这个道理。”

赵红嫂子这样知根知底的可不好招,周杰和周海的两位嫂子都在摊子上帮忙,周浩家的嫂子是当老师的。

周阳也在当兵,周明在峨眉山练武,这俩怕是童子功都还没破。

“这事不急,慢慢物色人选,要是招个事精来,还不如不招人呢。”赵嬢嬢说道,“我们忙点累点也能把活干了,睡一觉醒来,还不是生龙活虎的。”

“就是,现在还忙得过来。”赵红也是笑着说道。

“行,我慢慢招人。”周砚笑着道,她们忍耐力太好了,这样的工作量都能承受,还会安慰他。

“我也可以帮忙吖!”周沫沫从碗里抬起头来,看着周砚一脸认真道:“我会的可多了呢。”

“嗯,你是销冠的嘛。”周砚笑道,随着店里的生意日渐火热,销冠每天也是颇为忙碌,连玩梭梭板和观察蚂蚁搬家的时间都被挤占了不少。

不过销冠可不白干,她的小钱包里已经塞满了五分一角的提成,俨然成了一个小富婆了。

“我也可以帮忙切土豆的。”周沫沫认真道。

“那不是你销冠该干的活,我才是墩子嘛。”老周同志笑眯眯道,“你要抢我的工作吗?”

周沫沫想了想,摇了摇头,“算了,那你没有工作太可怜了。”

“说起来,周明应该会回来给你爷爷扫墓吧?上回周浩结婚,他也回来了两天的。”赵嬢嬢换了个话题。

“他肯定会回来,峨眉山回来又不远,每年扫墓他都没有缺席。”老周同志开口道。

赵嬢嬢看着周砚道:“周砚,到时候你卤两斤猪头肉,我托周明带回去给你外婆尝尝,她还没有吃过你做的菜。”

“要得。”周砚笑着点头,赵嬢嬢的老家就在峨眉山脚下,上回听她和那做峨眉豆腐脑的老板娘说,天景公社黑水村,可是正儿八经的峨眉雪芽产区。

老外婆健在,赵嬢嬢隔段时间会托人给老人家带点东西,聊表孝心。

“妈妈,我们啥时候去看外婆啊?我都快忘了外婆长啥样子了。”周沫沫奶声奶气道。

周砚闻言也是看向了她,峨眉山离得确实不算远,但去年过年赵嬢嬢好像没回娘家。

赵嬢嬢脸上勉强挤出几分笑容:“过年嘛,过年带你们去看外婆。”

“好!”周沫沫脸上露出了笑容,咬了一口排骨又问道:“明明锅锅回来,我是不是可以跟他学武功啊?然后……然后我就变成了女侠。”

“你还晓得女侠啊?”周砚笑了,“你不是说以后要当警察嬢嬢吗?”

“警察嬢嬢不就是女侠吗?”周沫沫看着他,一脸认真的问道。

周砚琢磨了一下,觉得小家伙这说法,莫名有点道理。

“那等你明明锅锅回来,你就拜入峨眉派门下当女侠嘛。”周砚笑道。

练武练的是童子功。

周明是小学时候在学校被选上的,在学校里跟着校队一直练到初中毕业,拿了市级、省级不少金奖,初中毕业后拜入峨眉派,跟着师父修行和练武,如今在峨眉一边学武一边当体育老师,负责挑选和培养武术运动员,还带出了几个不错的苗子。

他是真的热爱武术,前两年还拿过一回全国武术比赛的峨眉拳第一,在武术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周师傅了。

周沫沫要是真想跟他学点防身术,周砚觉得挺好的。

技多不压身嘛,姑娘家学点真功夫在身上,以后出门不容易被欺负。

再说了,她要是以后真的坚定要去当警察嬢嬢,学点功夫,也算是提前打基础了。

一般人家还没这个条件呢。

至于周明愿不愿意教?

周砚估摸着,只要周沫沫开口,他就不可能拒绝。

在老周家,能拒绝周沫沫请求的男人还没有出现呢。

“好!”周沫沫点头,高高兴兴地埋头继续干饭。

吃过午饭,饭店很快就忙碌起来了。

鱼香肉丝周砚已经学习,咸甜酸辣的口味,还没做周砚就已觉得相当美味。

店里刚推出麻婆豆腐,这道菜还处于火爆点单阶段,对其他菜品在销量上的影响尚在评估中,鱼香肉丝至少等到下周再推出。

菜单不能失去掌控,这点对于一个饭店而言至关重要。

他每天要买多少菜,都是前一晚就要计划好的。

除了莲花白和土豆,其他菜一旦买多了,剩下的食材就是亏损。

麻婆豆腐能够给饭店带来多少新客尚不清楚,但一天增加的四十份麻婆豆腐,必然会对原有的菜单产生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客人点了麻婆豆腐后,原本点回锅肉的计划可能被取消。

那多出来的这份回锅肉是否能被其他客人点掉,就会影响今日的回锅肉利润。

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从大门涌出,不少一进门点的就是麻婆豆腐。

这道刚推出的蓉城名菜,四十份销量,经过一天的发酵,已经成功建立起不错的口碑。

中午营业时间,竟然卖出了三十二份。

后厨只剩下八份的豆腐。

这火爆程度,有点超出周砚的预期。

“麻婆豆腐卖的太好了,我估计晚上还有不少人想吃想点的,你要去找姨婆运两板回来不?”赵嬢嬢看着解了围裙从厨房出来的周砚问道。

“四十份够了,再要二十份,今天备的菜要剩下不少。”周砚笑着摇头,倒不是他故意吊客人胃口,老板得有自己的节奏。

“行,听你的。”赵嬢嬢若有所思地点头,这些事情她从来都是周砚说啥她信啥。

他们饭店这段时间剩菜数量都很少,剩的那点基本能够做到内部消化,多的就让赵红带回去给各家分一分,都挺高兴的。

“你啥时候有空去趟嘉州不?我听黄莺说,《四川烹饪》杂志买的挺好的,我还想多买两本留着做纪念呢,拿个相框框起来,在饭店门口摆两本当广告不挺好的。”赵嬢嬢看着周砚问道。

“那我现在去一趟吧,刚好下午没事。”周砚上楼换了身衣服,下来周沫沫已经在二八大杠旁边站着,眼巴巴望着他:“锅锅,我也想去城里耍!你带我去好不好?”

小家伙的声音软软的,还凑上来拉他的衣角撒娇,这谁受得了啊。

“好,带你去耍。”周砚笑着点头。

那边老周同志已经拿来了她的专属坐垫,三两下绑到前杠上,生怕宝贝女儿路上受点罪。

赵嬢嬢把一个军绿色的水壶放在了车篮子里,跟周沫沫叮嘱道:“进城不要乱跑哈,牵好你哥哥的手,要是被坏人抓走了,你这辈子都吃不上你锅锅做的菜了。”

周沫沫点着脑袋,听到吃不上锅锅做的菜后,眼睛一下子瞪圆了,连忙伸手抓住周砚的手:“锅锅!你一定要抓紧我哦。”

“好,你放心。”周砚笑着点头。

“记得给她喝水,不要给她买零食,晚上又吃不下饭。”赵铁英又跟周砚叮嘱道。

“要得。”周砚点头,弯腰把周沫沫拎到老周同志给她绑好的坐垫上,推着自行车出门。

周沫沫一出门,立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锅锅,你看那条船好大哦!”

“锅锅,你看那摩托车突突突的,好好笑哦。”

“锅锅,我好喜欢你带我去耍哦,可以买棒冰吃吗?”

周砚冷漠拒绝:“不可以。”

小家伙的把戏还不少呢,这还没出苏稽呢,就惦记上棒冰了。

她早晚都穿上小花袄了,还惦记着棒冰呢。

“唉。”周沫沫叹了口气,幽幽道:“虽然锅锅有点小气,但我还是原谅你了。”

“那我是不是应该说对不起啊?”周砚忍着笑问道。

“没关系。”小家伙把脑袋一偏,像个小软糖一样轻轻靠在他的胳膊上,“因为我爱你吖。”

“买!买一百根!”周砚心尖一颤,差点失去理智。

小家伙太可爱,太治愈了。

这谁顶得住啊!

别说棒冰了,月亮都想给她摘下来。

“棒冰不能吃,等会进城给你买个小玩具啊。”周砚温声说道。

“我不要礼物,我想给奶奶买一顶帽子好不好?”周沫沫回头看着周砚,“一定漂亮的帽子。”

“为什么想到要给奶奶买帽子啊?”周砚有些意外地看着她。

小家伙看着她表情认真道:“奶奶的帽子补了好多好多回都舍不得丢呢,我想给她买一个漂亮的帽子,这样冬天她就有一顶漂亮的新帽子,耳朵也不会冷了吖。”

周砚看着小家伙脸上的期待之色,笑着点头:“好,那一会你给奶奶选。”

“嗯嗯。”周沫沫点着脑袋,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还是小家伙更贴心,像小棉袄,难怪全家都爱她。

去看老太太的时候,他总想着给老太太带瓶酒,带点下酒的卤肉、卤猪蹄。

挣了钱也没想到要给老太太买点穿的、用的东西,还不如周沫沫呢。

小家伙可是拿自己的玩具去给老太太换帽子。

周砚骑得不快,一路避着大坑小坑,让小家伙能坐得舒服些。

到了嘉州,直奔报刊。

一连转了四家报刊,才凑够五本《四川烹饪》杂志。

报刊亭的老板从周砚手里接过钱,一脸疑惑的嘀咕道:“奇怪了,这两天怎么这么多人买这本杂志啊?”

周砚把杂志放背着的布包里,拿出水壶拧开递给周沫沫,问道:“这么畅销啊?”

“就是,之前要卖一个月才卖的完,这回拿了十五本,四天就卖完了。昨天有个很漂亮的妹儿,一口气买了十本,我都不晓得她买去干啥子。”老板啧啧称奇道,“我看下个月要多订几本。”

“我建议你还是保持之前的数量就差不多。”周砚笑道。

昨天那个漂亮的妹儿应该是段语嫣。

这种行情可不具有持续性,老板贸然加大订货量,说不定下一期就砸在手里,把这期挣的钱都亏进去。

杂志买好,周砚带着周沫沫转到百货公司挑帽子。

周沫沫坐在周砚的肩膀上,认真地打量着,突然指着前边道:“锅锅,你看那顶带花花的帽子好好看!”

周砚顺着小家伙手指的方向看去,架子上挂着一顶香芋紫的针织礼帽,侧面用绒布缝了一朵花,看着确实挺漂亮的,老太太要是戴上,应该挺优雅的。

工作日,百货公司的顾客不多。

周砚长得英俊,周沫沫又十分可爱,站在柜台后边的嬢嬢看着她笑着道:“小乖乖,给谁选帽子呢?”

“嬢嬢,我给奶奶选帽子。”周沫沫乖巧应道,手指着那顶她看中的帽子道:“可以看看那顶吗?”

“当然可以。”售货员嬢嬢拿起叉竿一勾,就把那顶帽子摘了下来,笑着递给周沫沫:“乖乖你的眼光真好,这是新款的礼帽,机器织的,非常密实,冬天风都吹不进来,里面还加了一层兔毛,毛茸茸的,戴起舒服又保暖,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周砚把周沫沫从肩上放下,抱在手里。

小家伙拿着帽子左看右看,还知道把帽子翻过来,眼睛一亮,惊喜道:“锅锅你看,真的是兔兔的毛呢!”

帽子里确实加了一层绒毛,摸起来还挺顺滑的,纯正兔绒。

嬢嬢介绍确实一点不掺假,帽子做工特别扎实,自己拿毛线针是织不出来的,款式也好看。

老太太这帽子一戴,在村里绝对是最时髦的老太太。

“那就给奶奶买这个?”周砚笑问道。

“嗯嗯,买这个!”周沫沫点头。

“嬢嬢,这帽子多少钱?”周砚笑着开口问道。

“这帽子加了绒的,要八块二一顶。”售货员道。

“好贵哦!”周沫沫惊叹,看了看手里的帽子,又看了看周砚,小表情有点纠结。

“行,就要这顶了。”周砚笑着说道。

这年代工业品是最贵的,因为很多商品尚不能大规模生产,物以稀为贵。

而后来蔬菜水果大规模种植,种花家化身工业克苏鲁后,乡下没施肥的绿色蔬菜,没喂饲料的生态土鸡、土猪,还有各种非遗传承手工制品因为稀有,价格又变得昂贵起来了。

非常有趣的循环。

“真的吗?”周沫沫先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当然,好看又暖和,还是沫沫选的,奶奶肯定喜欢。”周砚笑着点头,销冠不是白当的,小小年纪已经懂贵不贵了。

“锅锅,你真好!”周沫沫有些感动,“那就是我们一起送给奶奶的,好不好?”

“好。”周砚笑着点头。

交了钱,周砚把帽子小心放到包里,牵着周沫沫又去买了五个大小不一的相框。

一个拿来装全家福,一个给周沫沫装画送给段语嫣,还有两个是拿来框杂志的。

封面一个相框,专访那两页单独裁下来,也用相框框上,放饭店门口展示一段时间,以后挂挂墙上当装饰品。

《四川烹饪》杂志站台背书,物尽其用!

反正周砚是不会不好意思的,跷脚牛肉的故事有了专业杂志的背书,立马显得有公信力起来。

还有一个周砚留着,下回夏瑶要是再寄画来,也能直接裱起来。

路过玩具区,周砚笑着问道:“要不要买玩具?”

“不要,我已经给奶奶买了帽儿了。”周沫沫摇头,眼睛都没往玩具区看一眼,目光坚定地像是要入党。

从百货公司出来,周砚把相框放到背篼里,把周沫沫提溜上车,看着她笑问道:“不要玩具,那有没有想吃的东西?难得进一趟城,我带你去吃了再回去。”

“我想吃……豆腐脑!”周沫沫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非常笃定地说道:“甜的!”

“甜的啊……”这个要求不过分,但让周砚有点为难。

毕竟在嘉州想要吃上一份甜豆腐脑,不光要钱,还要一副厚脸皮。

看着小家伙满眼期待的模样,周砚哪能拒绝得了,笑着点头:“走嘛,代你去吃甜豆腐脑。”

二八大杠骑到东大街,一路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吃,路过一个小摊的时候,周沫沫好奇问道:“锅锅,你看那个金黄色的饼饼是啥?鸡蛋饼吗?”

周砚捏了一把刹车,看着一旁小贩手中小锅里金黄色的小饼,笑着道:“这是蛋烘糕。”

“蛋烘糕?”周沫沫往前凑了凑,小鼻子嗅了嗅,惊喜道:“香香甜甜的,好香啊~”

“小朋友,要不要来一个蛋烘糕?只要两角钱一个哦。”老板是个中年男人,声音温和,笑眯眯道:“味道香香甜甜,口感松松软软,好吃得很。”

“要。”周沫沫点着脑袋,伸出两个手指,“要两个。”

说完,她拍着自己背着的小挎包和周砚说道:“锅锅,我请你吃!我有钱。”

周砚听完愣了一下,旋即笑着点头,“要得。”

小家伙这段时间可是挣了不少钱呢,每天卖力吆喝挣提成,一天天积累下来,存款可能都有三四块了。

吃她一个蛋烘糕,不算过分。

老板听完也乐了,把手头的蛋烘糕卷起用油纸一包递给一旁的客人,笑呵呵道:“请客,你还多豪爽呢。”

“这是我锅锅,我的就是他的。”周沫沫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然后回头看着周砚:“锅锅,你的是我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