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妙人(1 / 1)

加入書籤

李明堂本就是医痴,醉心医学研究。

过去,她虽然有天分,也有一定的研究条件,但区区一介女冠,还是比不得真正的权贵。

来到骊山后,李明堂终于见识到了权力的妙处。

来自天南海北、天上地下的各种名贵药材,应有尽有。

原本只能存在于她脑海中的设想,有了与王棉、医学院师生的灵感碰撞,还有将作监、工学院的工匠亲手打造,竟真的被具象出来。

还有充足的病人,愿意参与药品实验的死刑犯……李明堂作为修道之人,确实有着普度众生的悲悯,可也不会死板的拘泥于此。

她敬畏生命,更懂得变通。

琅琊公主的医学院,还有王棉,他们的理念,竟莫名的与李明堂相契合。

李明堂云游天下,漂泊多年,竟在这陌生的骊山书院有了归属感仿佛,她就属于这里。

又仿佛,她能够在这里彻底挖掘自己的潜力,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

至于某年偶遇的邻居,所谓的“半个弟子”,直接被李明堂丢到了九霄云外。

即便偶有闲暇,李明堂也会忙于“双修”,而非惦念某个自己帮助过的无数人之一。

……

啪!一个茶盅被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人呢?李神医人呢?”

“那么大一个人,怎么会无声无息的消失?”

哦不,不对!不是一个人。

杨寿颇有些气急败坏,他像只发怒的困兽般,不住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愤怒之中,他还能保有一丝的理智——

他记得阿苏说过,李神医虽是出家人,却从不会委屈自己。

她不是独自一人四处飘零,她的身边,有一二药童,二三护卫,五六追随者。

一行队伍,少说也有近十人。

这般多的人,作为目标,将会非常明显。

那个道观,李神医一行人留下了许多痕迹。

还有道观的观主,也招认了不少或真或假的情报。

杨寿按照这些,几乎将瑞王府的六百护卫全都撒了出去,不放过任何线索,也不错过任何方向。

杨寿甚至动用了当地州县的衙门,配合瑞王府一起找人。

多方途径,上千人搜寻,忙了七八日,竟是连半点线索都没有。

一行近十人,仿佛消失了一般。

“……错了!我大抵是猜错了!”

“来找李神医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同行,而是同样听闻李神医医术的某个权贵!”

“谁?是谁?竟能有这般手段?”

“不但探听到了李神医的本事,抢先我们瑞王府一步截到人,还、还能在事后,将所有的痕迹都掩藏起来?”

杨寿拼命的想着,大脑里充斥着各种靠谱、不靠谱的猜测。

李皇后、太子的心疾,是整个京城最关注的问题。

想要因此而立下举荐之功的权贵,更是不知凡几。

其中,有似瑞王府这般失势的家族,亦有强势崛起的新贵,还有依然得势的老牌贵族……能够被怀疑的对象太多了。

这些有嫌疑的目标里,有能力截胡瑞王府,还能做得不留一丝痕迹的人家,亦有好几个。

比如晋城、宜阳等几个长公主,或是几个王爷。

再比如几个皇子的外家或是妻族。

再再比如萧无疾、楼彧等少年新势力。

“萧安泰,楼含章,会是你们吗?”

旁人也就罢了,因着郑十三的关系,杨寿与萧、楼二人颇有些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三人算是“连襟”。

偶尔闲暇,三个便宜姊夫妹夫,也会凑到一起喝个茶、吃个酒,聊一聊与各自妻子相关的话题。

一年多的时间,竟让原本并不十分亲厚的三人,成了来往颇多的“兄弟”。

关系近了,杨寿对于楼彧、萧无疾的能力、势力等也就有所了解。

还有郑十三……她若是察觉到了异常,吃里扒外的给王姮、王棉通风报信……

“不!不可能的!”

“十三娘那般柔弱,对我亦是情深义重,她绝不会背叛我。”

“出嫁从夫,她已嫁入瑞王府,瑞王府的荣辱贵贱便与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十三娘娘家靠不住,她自是会明白,唯有瑞王府,才是她的依靠。”

“她如此聪慧,岂会自断生路、自掘坟墓?”

郑十三的外表、气质等,太具迷惑性,杨寿深信郑十三是一朵攀附他生存的菟丝花。

柔弱不能自理,又岂会心生反叛,继而背刺她赖以生存的夫家?郑十三:……呵呵,你高兴就好!杨寿已经离开京城半个月了,除了七八天前命人送回来一句无关紧要的口信,再无一丝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郑十三熟知杨寿的性情以及行事,从这“了无音讯”就能判断出:他失败了!楼郎君截胡成功!好啊!真是好!靠不住、却野心勃勃的丈夫,就该宛如烂泥般糊在地上。

瑞王府呢,也不要妄想重新得势。

当个需要外力帮扶的闲散宗室,于郑十三来说,才是最恰当的存在。

如此,郑十三才能坐稳世子妃的位子。

等来日生了儿子,有了王府的继承人,某些人,就可以去死一死了!

坐在摇晃的马车里,满脸娇怯,好一副我见犹怜小白花的郑十三,眼底带着平静的疯狂,暗自计划着。

“吁~~”

随着车夫的一记长吟,马车稳稳的停在了公主府的府门外。

郑十三踩着脚凳,扶着奴婢的手,缓缓下了马车。

公主府的门房见到她,纷纷上前行礼,还有伶俐的小厮,快步跑进去通传。

郑十三顺着抄手游廊,穿过一重重的院子,来到了正院。

庭院中,海棠树下,王姮、王棉围着石桌而坐。

“阿棉回来了?可是接到了神医?”

看到王棉,郑十三眼睛一亮。

虽然早就猜到了结果,但终究没有看到真人。

而王棉的回归,才是事情成功的绝对证明。

“嗯!正与阿玖说起这件事,十三娘,你也来听一听!”

“那位李神医啊,是个极妙的人儿。”

对于这位新结识的朋友,虽然相处时间短,却因为相似的思想,王棉迅速与她结为知己

提到李明堂的时候,王棉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妙人儿?”

郑十三眼底闪过一抹眸光,熟稔的在石桌旁找了个石凳坐下。

她之前还担心,李神医与阿苏有着“半师之谊”,即便被楼郎君抢先一步截到手里,也可能会因着阿苏的缘故,偏向瑞王府。

但,见到这般模样的王棉,以及看她提及李神医时的神采飞扬,郑十三的担心瞬间消失了。

不愧是阿棉啊,就是厉害!哪怕是一个陌生人,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友谊。

郑十三忽然有种预感,对于李神医来说,王棉与阿苏,她可能会偏向前者。

如此,更好!最后一丝隐患,被能干的阿棉消除了。

瑞王府再无胜算!“嗯嗯,明堂随性洒脱,不是寻常的世外高人,她沾染红尘,万事随心。”

“……她呀,独立、清醒,不拘泥于世俗、规矩,却又没有那么的放浪形骸。”

“除了医术高超,还擅长书画辞赋,于修道之上,亦是强者。”

套用后世的说法,李明堂绝对是医术最好的才女,最有才华的道士,以及道法深厚的医者。

随意跨界,界界为王。

郑十三起初还是礼貌性的听着,很快她就入了神,眼底开始浮现出崇拜之色。

她所崇敬的,不只是李明堂的能力、心性等,还有她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李明堂,没有单纯的被性别所束缚,她活成了许多女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样子。

当然,李明堂能够如此恣意,也是靠着精湛的医术,超神的个人魅力做底气。

她,注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真好!”郑十三幽幽的叹息着。

她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做了规划,她注定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她只能默默的羡慕着、崇敬着。

王姮不知道郑十三的计划,她点点头,说道:“李明堂确实极好!我准备明日去骊山。”

王棉和郑十三先是一愣:阿玖(公主)还在孝期啊,她严格遵从古礼,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从不外出,带着弟妹闭门守孝。

就连骊山书院、汤泉山庄等建设事宜,也都托付给楼彧,甚至是王棉帮忙照看。

如今,怎的忽然要去骊山?

李明堂确实是妙人,也能成为救治李皇后、太子的功臣。

但,也没有重要到让王姮破例吧。

王姮见嫡庶两个闺蜜都一脸不解、担心,便轻声道:“阿婆卒中几年,虽悉心照顾,身体却还是愈发虚弱。”

“李明堂既是神医,医术精湛,还有道家的一些手段,或许能够治疗我阿婆的顽疾!”

她行事最是稳妥,岂会轻易毁了自己绝世大孝女的好名声?她去骊山,不是游玩,而是为了沉疴在身的祖母求医,绝对的孝顺呢。

王棉&郑十三:……呃,险些忘了,阿玖(公主)还有个瘫痪在床的嫡亲祖母呢。

不能怪她们疏忽,实在是谢老妪病了太久,存在感太低!

……

次日,王姮的双驾四轮马车缓缓驶出了京城。

后面还跟着几辆马车,谢太夫人躺在第二辆马车里,其他几辆,则坐满了随行的管事娘子、奴婢等。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骊山,直奔骊山书院的医学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