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感谢李书记(1 / 1)
夜里。
刘家灯火通明,连门前的院子里,都拉上了灯光。
红星厂的驾驶员和押运员,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甚至连鸡都宰杀了一只,还有五斤重的大鲤鱼。
山里面挖的嫩笋,蘑菇炒出的香气掩盖了猪粪的味道。
农村当下虽然工业品不够丰富,但在其他方面,是城市里比不了的。
养猪沤肥,带动了周边大队的粮食产量,还节省了各大队在肥料上的开支。
在猪场还没形成规模效益前,每年到了时间大队都得去县里买卫生队收集来的大粪。
一车粪少数五六块钱,一个大队一年要采购几十车,才够一年的用量,有了猪粪后,这一块的资金算是省了下来。
另外还有和白皮猪培育的杂交猪仔,抗病性强,育肥也快,脂肪含量高,猪仔的死亡率也逐年下降,形成良性的正循环。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县里的政策推动,干部们的领导,畜牧站的支持,最后是大关公社社员们的集体劳动,才攒出了个养猪示范基地。
孩子们拿着碗筷,在饭桌四处游走,眼巴巴的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以及桌上开瓶后的雪柠汽水,桔子汽水。
大人们招待客人,小孩子不能上桌,但相比院子外面,其他人家的孩子,他们好歹还能在宴席结束后,打扫桌上的残羹剩菜。
其他家的孩子,只能在院子外边眼巴巴看着,被大人喊回家后,搂着开裆裤后面屁股蛋,就是两巴掌。
“人家吃席,你看什么,给我回家~!”
虽然现在各家已经分田到户,但以往留下来的规矩,还是得让孩子记着。
到饭点时,是不能去别人家的,哪怕人家的饭菜再好,没请你去,那就别厚着脸皮硬蹭。
“酒真的不喝?”
“不行,不行,老大爷,咱这行,现在不兴喝酒,厂里管的严,汽水就行了,这井里冰过的,喝着痛快~!”
还有没有点眼力见,这不是开玩笑么?来的是李书记的外公外婆家,司机和押运员,看到拿上桌的白酒后,脑袋都摇成了泼浪鼓。
这是能联系上京城的亲属,这要是传到李书记的耳朵里,好家伙,还想不想好好的了,就算想喝那也得挑时候。
今天的菜肴倒也是丰盛,能填补上肚子缺少的油水,这几天长途开下来,司机和押运员可都节省着全国粮票呢。
这东西,能省下来,就是他们自己的。
“汽水也一样,开车还是比较危险的,不喝酒是好事,去年老张头,去交公社交公粮,不就因为中午喝了点酒,车子都给赶到了沟里。”
“哈哈哈,那二位同志,就甭客气,到了这,也是当到了家里,这不是当初二十年前你们厂里送来的两头猪仔,就没有咱们现在的养猪示范村。”
村支书打着哈哈,陪坐在一旁,在饭桌上调节氛围,示意李峰的大舅把酒收下去,说话十分客气,不客气不行,刘家的背景可不一样。
现在已经村支书已经换了人,蒯书记的二儿子接了班,当初是老支书,年龄大了,也退了下来。
“我那外孙,小峰,怎么没跟你们一块回来么?”
李峰外婆已经走了,外公倒是还在,但二十年过去,人老了太多,脑子也糊涂了,本来没安排上桌的,但还是从屋里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探着手,询问着好外孙。
刘雷的儿子,刘喜车,赶忙离开了座位,把爷爷给搀扶了进去,老人家是糊涂了,但心里一直记着远在京城的好外孙。
驾驶员在桌子下用脚踢了踢一旁只顾埋头干饭的押运员,反应过来后,压车的小年轻这才离桌,凑到老人家跟前耳朵前大声说道。
“没,李书记没回来,您老爷子甭急,等他有空了啊,肯定会回来看您的~!”
“诶,我那外孙好,打小人就聪明,都当了厂长,到了京城,知道他忙,你们回去,跟他说,家里不用挂念,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好~!”
老人家说话有些颠三倒四,但声音还是挺洪亮,拍了拍押运员的手,郑重的跟他交代道。
“哎呦,老大爷,您可是养了个好外孙,不光你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好,咱们厂里效益也很好,工人都说他是个好厂长~!”
押运员的嘴巴,不知道是说给李峰外公听的,还是说给刘家桌上的人听的,反正呐,对自家厂里的李书记,那是好一顿捧,就盼着这话传到李书记的耳朵里,能尽快转正。
“那是应该的,当干部,就得对工人好,对百姓好,要服务好所有人,不好养他们干甚,我们家,从不搞歪门邪道!”“他当厂长,他大舅还是种地,他小舅,他表哥,虽然进了城,但也是凭拉车的本事吃饭,不没走关系,想走关系的,都被我赶跑了……!”
老爷子从腰带后,拔出了那杆烟枪,在手里挥了挥,表情看起来跟小孩子似的。
押运员和饭桌上的驾驶员对视了一眼,不管怎么说,李书记在厂里,确实没为自家人,走过后门进厂的。
通过李书记走后门进厂的,要么是李学武这样的伤残转业,要么是冉所长这样,兢兢业业的,这点厂里上下,都很服气。
“哎呦,赶紧把老爷子送进去,人年龄大,就糊涂了,没事,大家继续吃,不用管他~!”
李峰的大舅妈,从厨房端出大碗菜梅干菜,送上桌后,抹了抹身上的围裙,脸色有些尴尬,不知道是不是被当初的烟枪,给敲过。
“咱们李书记,在厂里,也二十多年了,我那时候也是在运输科,不过我在三班,不在二班,是看着他一步步上去的。”
“从咱们运输科的驾驶员,到安全股的股长,到运输科副科长,再从科长到后勤处的副处长,副厂长,到厂里的一把手~!”
“老爷子人糊涂了,但话不糊涂,二十多年过去,他可以说他是对咱们厂里,改变最大,也是贡献最大的一把手了,干的都是实事,不然早就跟别的厂似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李书记是个好领导,好干部,一心扑在了厂里面,我苏世亮可以这么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红星厂~!”
驾驶员拿起了桌上的大茶缸,狠狠灌了一口冰凉的汽水,擦了擦嘴角后,目光扫视过桌上的所有人,作为运输科的老员工,厂里二十多年来变化,都看在了眼里。
“哎呦,瞧您说的,吃菜,吃菜,我们农村人,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不过,他在厂里干的好,我们做亲戚的脸上也有面子~!”
没上桌的小舅妈(刘强媳妇),让儿子是给驾驶员面前的大茶缸里重新续上了冰镇汽水,她反正是知足了,刘强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家里有车了,十里八乡的儿媳妇随意挑。
现在又回来两头骡子,哎呦,如今这这日子,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知足的人反而是最乐呵的。
“现在年龄应该不大吧,厂子效益好,应该还能往上升一升吧?”
小蒯书记,关心的不是旁的事情,当干部的嘛,什么名声啊什么,都是虚的,职位才是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年轻意味着还有更多的可能。
“四十多岁有了,但在那个级别的干部里,应该还算是年轻的~!”
“当继续往上升,还是挺难,咱们厂是正师级的军工厂,本来就是大单位,李书记是一把手,差不多就是部队的师长,那要是再往上,那就是将军了~!”
“说实话,厂里的职工反而不想让李书记升上去,是他把咱们厂,带到如今这番大小,职工们就信服他这个人,也愿意跟着他干,他要是升走了,那厂里就损失大了。”
驾驶员和村支书碰了碰杯子,用基层工人的视角,判断着自家书记,还有没有继续上升的潜力,看起来是有,但职工们不舍得。
再当个十来年,一直在厂里干到退休,那才是最好的,也符合基层工人们的想法。
“咕咚~!”
村支书喝了口酒压了压惊,没想到自己负责的村里,真要出了大人物了,四十几岁的年龄,正师,那和正厅也没区别。
如果旁边这位驾驶员没有吹牛,刘家真要飞出个金凤凰来了。
“不管官再大,他也是我亲外甥,干得好我有面子。”
“小蒯书记,猪这块,有借有还,人家当初寄养,证明还在我这,那时候大队和公社里也知道,这是我弟和厂里白纸黑字定下来的,养大了一家一半,养了这么多年,人家也没来要过,现在猪生猪,人家拿去一半,十头,也是该的。”
“至于收购站那边,今年我家的猪,出栏的可就没那么多了,他们如果非让我缴,那我就只能跟我外甥打个电话了~!”
李峰的大舅,端起茶缸和村支书碰了碰杯子,厂里收猪给了钱,比卖收购站要划算多了,收购站一头可是要交七十斤,这十头,肯定要算在外。
“公社那时候都知道这事儿,寄养么,回头我来打招呼,收购站那边甭搭理。”
无论如何,一个师级厂长的面子要卖,更何况当初人家当初也钻了空子,以厂里寄养的方式,签署了单子。
分猪仔后,连队里都开始众口铄金,猪是帮国营单位养的,后面从队里团结到了公社,十年期间都巍然不动。
一直到养猪开始放开,获得县里的支持,大关公社的生猪存栏数量,一下就爆发式增长。
“你们回去后,帮我替村里,谢谢你们厂长,不是他当初的两头猪,就没有现在的大关养猪基地,我们欢迎他,有空回来,指导指导,老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