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还没发生呢?(1 / 1)
西奥多摇摇头:“无目的地犯罪。”
他尝试进一步解释:“罪犯可能完全无法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只是单纯地进行犯罪。”
“拦路抢劫或入室行窃都有可能。”
“他作案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是作案本身带来的刺激感。”
奥马利警探听懂了,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辖区内令人头疼的那群青少年。
他指指外面,提醒西奥多:“这里是东北区。”
西奥多疑惑地看向他,不明白东北区跟无目的犯罪有什么必然关联。
奥马利警探向众人介绍着这里的情况:“这儿的居民基本都是蓝领工人。”
“他们工作忙碌,下班后已经是满身疲惫,对孩子往往疏于管教。”
“他们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别惹祸,别受伤。”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这群很少被父母管教的青少年从小就在街上玩耍,他们聚在一起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他们不会加入黑帮,那样他们会被父母打死的。”
“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做什么好事。”
“我们警局每年接到的最多的警情,都跟他们有关。”
“年龄小一点的会选在大晚上,甚至是深夜,跑去敲别人家的门或按门铃,然后迅速跑开躲起来,看主人困惑或生气的样子取乐。”
“脾气不好的邻居跟独居老人是他们的首选目标。”
“再大一些的则喜欢用粉笔或廉价的油漆到处乱涂乱画。墙壁、人行道、商店卷帘门、围栏甚至停着的车都是他们的目标。”
“我做巡警时接到过一次警情,报警人只是进商场买东西的功夫,出来时车上已经被涂满了粗话!”
“弄坏街灯灯泡,撕掉公共告示,推翻住户或商店门前的垃圾桶,让垃圾散落一地,把点燃的鞭炮扔进垃圾箱,把捡到的奇怪东西比如死老鼠或臭鸡蛋偷偷放进别人家信箱或门廊。”
“谁要是破坏了他们的恶作剧,就会立刻被他们盯上,他们会把所有的本事都用在这个人身上。”
奥马利警探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缓心情:“这群混蛋什么都干得出来!”
西奥多摇摇头:“青少年恶作剧通常追求即时、可见的笑果与同伴的认可。”
“他们的恶作剧需要观众。”
“大半夜把警车偷走开到州外丢弃,除了给自己惹上大麻烦,几乎没有任何笑点跟观众。”
一旁的比利·霍克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没错,他们看起来不知天高地厚,实际上比谁都清楚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该招惹。”
“我们,额,我是说他们,他们对警员最大的恶作剧也只是扎破警车的轮胎,绝对不会选择偷偷开走警车。”
“他们很清楚,一旦这么做,就会超出恶作剧的界限,会招来严重的惩罚。”
说着,他看向奥马利警探:“他们不是什么都做的。”
他出生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那是个有深厚的蓝领阶层和移民背景的城市。
他小时候的生活几乎与奥马利警探所说一般无二。
而且因为邻里都相互认识,他们被抓住后最大的惩罚往往也只是被送回家里,挨一顿打。
谁害得他们挨打,他们绝对会盯住这个人,让他欲仙欲死。
奥马利警探与比利·霍克的目光对上,然后迅速挪开。
他的眉头情不自禁地皱了起来。
哪怕隔着会议桌,他都能嗅到比利·霍克身上混蛋小子的气息。
比利·霍克继续盯着奥马利警探,咧嘴露出笑容,像是个得胜的将军。
奥马利警探转向西奥多,又提出有没有可能是便利店对面酒吧出来的酒鬼,在酒精作用下一时冲动,做出来的蠢事。
西奥多摇头否定了这种猜测:
“偷车贼可能的确在酒吧里呆过,酒精让他变得大胆,但绝不是单纯的醉酒下的一时冲动。”
“醉酒者随机偷车更可能选易下手、不起眼的民用车辆。”
“警车是执法权威最直接的象征,专门偷引擎未熄火的巡逻车,这需要更大的胆量,仅仅在酒精的刺激下是不够的。”
“而且醉酒下的冲动行为往往是混乱、低效、易被中断的。”
“从便利店开到罗德尼路,至少需要保持清醒地驾车20-30分钟,这不是醉酒者该有的状态。”
伯尼跟比利·霍克都看向西奥多。
西奥多停顿了一下:“或者10-15分钟。”
这下连奥马利警探也看向了西奥多。
会议室里安静片刻,西奥多做出总结:
“所以,偷车贼可能的确是个青少年,也可能的确喝了酒,但绝对不是单纯仅仅依靠这两项因素而引发的偷盗警车行为。”
他看向奥马利警探:“你应该去检查一下4月1日以来发生的案件中,是否有符合以上要求的案子。”
奥马利警探与西奥多对视着:
“你认为他还会再次作案?为什么?”
“就因为成功地偷走过一次警车,他就决定再也不遵守法律,开始连续偷警车,或是抢劫,盗窃,做各种违法的事?”
他摇着头,表达着自己的不理解。
西奥多奇怪地看着他,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能理解。
他点点头,言简意赅:“是的,很有可能。”
奥马利警探噎了一下,转而看向伯尼。
至于比利·霍克,再次被他忽略。
伯尼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他正在低头在本子上记录。
比利·霍克坐在伯尼身边,注意到奥马利警探的目光,撇了撇嘴,也掏出本子学着伯尼的样子开始记录。
奥马利警探沉默片刻,像是默认了西奥多的假设,又问他:“为什么是在东北区?”
“你是怎么确定他一定会在东北区继续作案的?”
西奥多有些犹豫。
前面这位爱尔兰裔警探就没听懂,后面他还能听懂吗?西奥多决定简明扼要地进行表达:
“因为他在这里成功偷走过一辆警车,对他而言,你们的辖区管理松散,是他的甜点区,他会认为在你们的辖区犯罪更容易成功。”
奥马利警探瞪大眼睛,呼吸粗重起来。
他们第四分局全体警探兢兢业业,从不会偷懒,更不会像软骨头第三分局那样总是依赖fbi,怎么就管理松散,更容易犯罪成功了?
那边比利·霍克已经捂住嘴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了。
伯尼也抬起头,认为西奥多这么说有点儿过分了。
西奥多目光转向两人,强调道:“任何罪犯都会这样做。”
“他们更倾向于熟悉的,曾经成功过的犯罪区域与犯罪手段。”
他继续帮奥马利警探分析着:
“偷车贼在车上留下一只未开封过的玻璃可乐瓶,可乐瓶藏在副驾驶座位下面。”
“可乐瓶很可能是他无疑是遗落的。”
“他的犯罪手段尚不成熟,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犯罪。”“他应该会选择从更容易得手的地区开始练习。”
“比如郊区,偏僻地带,距离巡逻路线较远的区域,或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小型便利店,郊区的加油站,都是很好的目标。”
奥马利警探对西奥多的描述很不满意,他整张脸都在肉眼可见地变红。
他忽地站起身,打断了西奥多的分析:“我去看一下!”
奥马利警探急匆匆离开了。
比利·霍克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边笑还一边冲西奥多竖起大拇指。
伯尼看了他一眼,转而问西奥多:“偷车贼是个年轻人?”
西奥多沉默片刻,迟疑着点点头,又补充道:
“年龄应该在20-30岁之间。”
他不确定年轻人这个模糊的定义,对他跟对伯尼是不是指的同一个年龄段的群体。
他今年26岁,对他来说这个年龄段不算是“年轻人”,而是同龄人。
但对伯尼来说就不一定了。
伯尼今年42岁,这个年龄段完全可以被他称呼为“年轻人”。
比利·霍克左右看看,转过头去发出库库库的憋笑声。
西奥多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不明所以。
伯尼摇摇头,拿起物证报告翻看起来。
物证报告上有从玻璃可乐瓶跟车窗上提取到的指纹。
但实验室并未从指纹库中找到与之匹配的指纹。
这是几枚陌生指纹,其主人并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登记。
玻璃瓶可乐就是常见的可乐,随便一家便利店或商场都能买到。
这些就是本案的全部物证。
伯尼看完后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哪个指纹是偷车贼的?”
玻璃可乐瓶上跟警车车窗上提取到的指纹并不一致,它们属于两个人。
西奥多摇摇头。
他也不知道。
甚至这两份指纹都跟偷车贼无关也是有可能的。
下午,奥马利警探抱着厚厚一摞文件走进了会议室。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的警探,怀里各自抱着同样厚的文件。
两名年轻警探把文件放在会议桌上后离开。
奥马利警探指着桌子上三摞整整齐齐的文件:
“这些是发生在我们辖区内的,从4月1日到今天上午八点的所有案件。”
比利·霍克看着上百份文件,小声嘀咕:“你们这儿的治安看来也不怎么好。”
奥马利警探语气一顿,转头凝视着他。
会议室再次陷入短暂的安静之中。
西奥多疑惑地看向奥马利警探,不明白他怎么不继续讲下去了。
他不认为比利·霍克说的有问题。
根据他在费尔顿西区分局的执法经验,一片辖区内,两个星期时间里,被正式立案的案件多达上百起,这的确不是什么治安良好的表现。
这不仅远远达不到良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
费尔顿西区分局都达不到这种程度。
伯尼站起来把文件分成四份,打着圆场:“每人一份,开始筛选吧。”
他重复了一遍西奥多列举的筛选条件,又问奥马利警探要第四分局辖区的地图。
有地图在,可以直接把案发地点标记上去,是否偏僻,距离警车被偷的地方远不远,一目了然。
奥马利警探起身出去拿地图,临走前还强调了一句:“苏联人上天的消息传开后,治安环境才有所下降。”
他都走到门口了,又停下来,转身指指桌上的文件:
“不光我们分局,其他分局,马里兰州那边也是。”
他在门口站了几秒钟,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室内的三人,然后才出门去取地图。
西奥多三人面面相觑。
地图很快拿回来,被铺在了会议桌上。
奥马利警探还拿了一本出警记录登记册回来,按照上面的登记对案件进行分类。
看着明显比其他几日高出一大截的12日跟13日的文件,奥马利警探露出些许笑容。
他把这两摞文件往中间推了推,特意强调:
“看吧,从12日以来,案件明显比以前要多。”
伯尼犹豫着,要不要为比利·霍克解释两句。
他发现奥马利警探对第四分局的荣誉看得特别重。
比利·霍克在那边敷衍地点了点头,把最高的两摞拢到自己跟前,已经开始筛选了。
伯尼拍了拍奥马利警探的肩膀,也挑了两摞。
会议室内陷入安静,只有沙沙的翻动纸页的声音响起。
四个人先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筛分,再根据年龄、作案目的依次筛选,终于在临近下班时看完了全部文件。
筛选结果为零。
奥马利警探看看散乱地铺满会议桌的文件,又看向西奥多,神色复杂。
比利·霍克则好像个遇到难题的学生,一阵抓耳挠腮,然后把自己筛过的文件又挑出来,重新再看一遍。
他没考虑过西奥多出错的可能。
这是他在勒琼营养成的习惯。
质疑上级的命令可做不到才不到三十岁就升到e-7。
伯尼主动提议:“我去联系一下马里兰州那边。”
西奥多回顾一遍案情,确认自己的侧写没有问题,冲他点点头。
奥马利警探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了拍西奥多的肩膀。
西奥多转头看向他,不明所以。
伯尼很快就回来了。
他联系了马里兰州州警跟乔治王子县县警,他们都很乐意提供4月的案情文件。
奥马利警探叫住准备离开的几人,他明天也要跟着一起去。
他仍然认为这个案子没有西奥多说的那么严重,但只要西奥多他们还在调查,他就会跟着配合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