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这世界,两种游戏规则(1 / 1)
【修改完毕】
碾压!
赤裸裸,最直观的碾压!单日票房几乎过亿的成绩一出来,让整个娱乐圈几乎都炸掉了。
京城,管户等人看到关导的最新票房,嘴唇都有点颤抖。
《厨子戏子痞子》刚上映不久,五天也就能顶上关导一天。
那部成绩还算强势的《京城遇上西雅图》,汤为的女主角,和《香港行》属于是同一女主,已经上映了半个多月了,也就是一亿多的成绩。
被一天就给追上了。
离谱!
而最直观的碾压,体现在同期的其他电影上。
国产电影大片,孙红磊和顾天乐出演的《毒战》,提前《香港行》两天上映,三天票房八千四百万。还不如《香港行》一天多。
而且一部是孙红磊和顾天乐平番,但是孙红磊在前。
一部是顾天乐一番,孙红磊客串。
成绩差了这么多。
这部电影口碑其实也还行,本来想要借助关凌的宣传,顾天乐的名气收割一波,结果《香港行》一上,它第三天的单日票房直接跳水70%!
至于白百何和彭于晏主演的小清新爱情片《分手合约》,更是可怜得像投入大海的一粒小石子,连个像样的浪花都没翻起来就被《香港行》掀起的滔天巨浪彻底吞没了。
网上有人戏称:“《分手合约》?在《香港行》面前,连分手的资格都没有!”
再看排片,首日还只是试探性的45%,结果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各大院线经理都是人精,反应快得惊人,第二天,排片率直接飙升到恐怖的58%!
很多影院的午夜场都临时加映,依旧座无虚席!
炸了!
《香港行》不只是在京城炸,在魔都炸,在香港炸,而是在全国都开始炸翻了全场。
关凌的手机开始疯狂震动,短信、微信、未接来电提示音像交响乐一样此起彼伏。
第一个打进来的是中影的韩三品,这老头马上都要退休了,而且刚见过面,但仍旧激动的不能自己。
他声音洪亮,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牛逼啊!好小子!在我马上要退了的这个当口上,你这部电影的确干得漂亮!你这片子,简直是把香港僵尸片的棺材板都给掀翻喽!还顺带钉上了几颗合金钉子!哈哈哈!林正英在天有灵,也得给你竖个大拇指!”
很明显,这个成绩也直接出乎了韩三品的意料。
这话分量太重了。自从林正英去世,香港僵尸片早已没落多年,成了尘封的记忆。
而关凌用丧尸这种舶来品,融合香港本土风情,以及列车的快节奏,硬生生让这种类型片“借尸还魂”,焕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娱乐圈的反应更是快得离谱。
接下来的时间内,票房成绩持续拉升,直接将三月时间上映的那帮电影,彻底打趴下了。
完全没有迎战之力。
三天的首周末票房出炉之后。
整个娱乐圈完全震动。
首周末票房数据达到了3.01亿!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扔进了本就暗流涌动的香港影坛,更是将内地的影坛搅成了沸腾的开水。
而对于香港电影的震动,更是直接血洗了香港票房,由于是同期上映,三天票房香港甚至都拿下了接近三千万的成绩。
简直离谱。
正在片场拍《盲探》的杜琪峰,接到助理递过来的票房快报,扫了一眼,脸色一沉,手里的剧本“啪”地一声摔在监视器上,骂了句:“丢!后生仔玩得咁大!把我们这些拍警匪片的活路都堵死了咩!”
他的语气复杂,有震惊,有无奈,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最生气的就是他了,因为他拍摄的《毒战》目前正在内地上映过程中。
都不用看成绩,杜琪峰已经知道自己会被碾压成什么鬼样子了。
绝对是惨不忍睹的那种。
而顾天乐,在香港也是瞬间成为所有人的第一偶像。
甚至威胁到了梁家辉。
刚凭借《寒战》拿下金像影帝没多久的梁家辉,正春风得意,转头就被无数粉丝拉出来跟顾天乐作对比。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之前看起来票房很高的梁家辉,现在《香港行》都才上映几天,顾天乐的总票房成绩已经远远的把他甩在了屁股后面。
嘲讽力度拉满,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梁家辉出来挨打!”“就你也能跟顾天乐比?!”的表情包。
梁家辉他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脸苦笑:“顾仔很强,但是他的那群粉丝有点像是疯了一样啊。”
顾天乐也是隔空回应,无可奈何,笑称:“这我真的对不起了,我现在上街真要请保镖啦!观众朋友们,入戏太深啊!现在我出门不但有人疯狂喊我爸爸,而且还动不动就抱着我哭……”
这波热度,真是痛并快乐着。
内地影评圈更是吵翻了天。
豆瓣开分直接飙到8.9!首页热评区也直接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热评上面吵成一团,但是依旧是好评居多,“丧尸再也不是西方的专利了!华夏影人,不,应该说是关凌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他们非凡的叙事能力和精巧的借鉴本事。没有好莱坞式拯救人类的大英雄主义,多了的是人性的反思与情感的刻画。无论怎么看,这部电影都是亚洲影界的头一遭,五星鼓励!香港电影会不会因此复兴?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关凌身上来看华夏其他电影全是烂片,一点问题都没有。看看杜琪峰还在拍摄的《毒战》,看了开头我就猜到了结尾,但是《香港行》呢?妈呀关凌这丧尸片一来就全民皆丧而且个个跑得飞快!套路齐全、概念明确的商业电影,有阴谋有人性有牺牲,最后剩谁一目了然。看关凌直接从好莱坞毕业了甚至可以说是在好莱坞毕业之后再华夏给其他导演当教授了,可是来的却不多,我的确有点心塞.”
“在《香港行》之前,我的心目中,僵尸片就是欧美的类型,这个印象非但是根深蒂固,更甚至是一种法则,但是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意识到华夏不是没有好影人,而是缺少好导演。同时,我也对华夏电影导演被关凌抛在后面的、越来越遥远的距离感到焦虑。也因此,我终于知道关凌为何要培养那么多导演了。”
“是啊,他自己总会老的。”
虽然也有一点差评,但相对不多,比如就有人宣称,“什么玩意儿!血腥暴力!三观不正!梁家辉那角色就该千刀万剐!教坏小孩子!广电怎么审的?”
基本上都是从审核那一套处罚的,具体也没什么新意。
但不得不说,某些藏在暗处的大手,开始对于相关问题推波助澜。
造成了不小风波。
关凌得到消息的时候,双眼微眯,
虽然只是无形的手,但是关凌知道,他们在恐惧,这争论的激烈程度,反而让电影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该是压不住的东西,自然压不住……“关导,这次香港电影,的确要谢谢你了。”英煌炀总的电话适时且恰当的传来了善意。“关于关导未来如果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包括但不限于业务,电影,院线,甚至是国际电影节,需要帮忙的时候,只需要说一句就是。”
炀总显得非常淡然,似乎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关凌相信,对方作为在香港混了这么多年的人精,或许也听到了某些风声,否则不会说到国际电影节也帮。
“那就谢谢炀总了,到时候开幕式,我一定请你到达现场。”场面话上,关凌从不怯场。
……
香港本土电影人的反应更是五味杂陈。
香港,以为从歌手出道为演员的香港本土演员麦浚龙,看到《香港行》之后,目光呆滞,他忽然想到了当年林正英时代的丧尸,因此专门在专栏里写了一篇长文,标题就叫《2442凶宅的符咒,镇不住关凌的丧尸》:“关凌的《香港行》像一记重锤,敲醒了装睡的港片。我们还在怀念糯米治僵尸的旧时光,他却用好莱坞的尸毒,给港产类型片注射了一剂强心针。那列疾驰的地铁,碾过的不只是丧尸,更是我们固步自封的过去。港片,该醒了!”
在这篇专栏当中,麦浚龙写到,他也要将当年糯米治僵尸的那些回忆,重新带回到大家眼前,并且决定要自拍自导自演自己的电影处女座。
而且在网络上直接曝光出来,这部电影,大概率会叫做《僵尸》。
引发了香港僵尸片影迷的怀旧风潮,甚至传到了内地。
而最尴尬的莫过于刚刚拍完号称投资巨大、云集两岸三地明星的“国际巨制”《富春山居图》的导演孙健君。
此前他的电影就说要上映,但是后来据传被刘得化花钱压了下去,
到现在这部电影都仍旧没上映,看着《香港行》首日的票房,孙建军在网上大放厥词,声称自己的电影若是能上映,怕是也能达到关凌的水平。
不多时,刘得化亲自看完电影觉得太烂让他别上映的相关消息就曝光在了网上,给老孙臊得脸都红的像猴屁股。
他默默地把刚发出去不久的一条宣传微博……删除了。
这无声的动作,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
也引发了圈内的巨大嘲讽,很多观众都纳闷究竟有多烂?刘得化作为主演亲自下场要求别上映??
首周七天,在无数惊叹、争议、狂喜和咒骂声中落幕。
凌云传媒,巨大的数据屏上,最终定格的那个数字,让整个房间陷入了短暂的死寂。
上映七天票房:6.7亿人民币!
从片方、院线、明星朋友那里送来的祝贺花束,几乎要将凌云传媒的门槛淹没。
电影频道里传出的新闻播报,却让这喜悦的氛围带上了一种更宏大、更不真实的震撼:
“……《香港行》首周观影人次正式突破两千万大关!其创造的丧尸类型片票房,已远超过去十年内地所有同类题材电影票房总和!”
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关凌。
内蒙古,《火星救援》剧组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黄博有些激动得抱住关凌:“关导,您可太厉害了,这样一来,您的国际电影节是不是更没问题了?”
作为青岛人,更是关凌的心腹。
黄博当然知道关凌的目的。
所以他的确因为这部电影而感到激动,哪怕不是他拍的。
他也激动于这些票房。
虽然关导无意举办大型庆功宴,毕竟电影才上映了七天,但是私下里几个关系不错的导演和男女主演当然要搓一顿的。
“关导,恭喜!”
剧组的其他人也和他碰了下杯,张俊宁看着关凌,目光探寻。
知道关导恐怖,但是没想到这么恐怖。
吴晶作为客串,则是想起了在拍摄香港行的时候,关导对香港的狗仔说的那些话。
“你又搞不定我…”
那些话,还在吴晶耳畔回荡着。
聊着聊着,众人就聊深了。
聊到这种成绩,能不能干得赢那些人。
众人都看向关凌。
“关导,有信心吗?”
关凌端起一杯水,挑眉:“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游戏规则,权力控制一切,金钱控制权力,你们觉得,我现在在娱乐圈属于哪种?”
黄博摇摇头,眼神里闪着光:“后者?”
关凌了笑,“我们都不是。娱乐圈算不得什么权利地界,他们看似权利金钱都在手中,但却赚不到别人的。我看似权利不足,金钱更多像是后者,但是金钱可以买的来舆论和宣传,却买不来观众。
他们竭泽而渔,是会死的。
而我看似什么都没有,却什么都拥有。因为观众,会给我们权利。”
这话说的吴晶都是一愣,随即若有所思起来。关导这话,有点意思。
笑声中,关凌的目光越过喧闹的人群,投向窗外。
这个时节,内蒙古还是有点冷的。
而且算不上繁华,剧组所在的地方更是拉胯,没有霓虹倒映,更无流光溢彩的光影,
但关凌知道,这时段,大势已成,
手机还在不断的响着,有日韩准备引进电影的引进费用确认,奉俊昊等人的祝贺邮件,
有盖闹特盼着关凌去好莱坞主持大局的消息,他说好莱坞的几大制片厂如同巨兽的眼睛,闪烁着或审视、或贪婪、或寻求合作的光芒。
然而关凌却知道,如果这场战争非要打一个象征点的时候,去年的威尼斯是导火索,但由于贺岁档没有他的电影。
这场双方的战争,从此刻开始已然形成。
《香港行》的成功,远不止是票房数字那么简单。
它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搅动了整个华语电影生态的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