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三国之楚鼎
  4.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见杨过误终生(六)
设置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见杨过误终生(六)(1 / 2)


公孙瓒举辽东全土归附幽州,这场战争的损失被降到最低,林宁上表请封公孙瓒为武安侯(都乡侯),拜偏将军,任命为幽州大都督府右都督。除了公孙瓒,林宁还很青睐刘晔、田豫,任命前者为刑部所属监察司的最高长官“司命”,后者为大都督府教导局总教导官,干的好了就升迁。此外,林宁得知公孙瓒对汉四郡(玄菟、乐浪、真番、临屯)的控制形同于无,于是设立“辽东都督府”,辖境大概在今天的辽东半岛及朝鲜北部,牵招为辽东都督,总揽军政,目的在于恢复汉四郡,并向朝鲜半岛南部开拓;另有关靖为副都督,公孙瓒大将严纲为长史,田楷为主簿,共同经营辽东都督府。

这些事情忙完,幽州兵也完成了对辽东全境的控制,林宁命徐庶处理善后事宜,迫不及待地赶回幽州。由于路过了幽州学堂,林宁信步而入,这才有了方才的情形。

等董昭一板一眼地把课时讲完,收拾教条出了门,向幽州牧请罪,林宁笑道:“无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以前我听说高顺练兵有诀窍,想过去看看,因为骑马在高顺的营门前被拦下,怎么威胁都不让进,军规就是军营除了巡逻的骑士,不让骑马,我也不能例外。”说着看向他的身后,“师兄和定公怎么在这里?”

“闲着无聊,顺路进来的。”顾雍从董昭身后转出来。

“师兄快要出发了吧?”

“后天去渔阳,再等三天上船。”

林宁上前抓着顾雍和吕岱的手,含泪道:“路途遥远,万里艰险,师兄、定公务必保重。”

吕岱沉默寡言,顾雍也不是会说话的人,所以没站着聊太久,几个人一起到讲师的休息间饮茗欢谈。林宁进门之前就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坐下后变得清晰,一拍脑袋,这件事已经拖了好几年,不能再拖了。

“公仁,还有师兄,我有话说……”

幽州学堂草创之初,一直没有类似校长的职务,所有人默认林宁是最高领导者,鉴于古代师生名分的敏感性,学堂的大事小事都去请示老大。弄得林宁烦了,恰好武涉在身边,指着说:“以后学堂的事除非特别重要的,不然都由武公负责。”

林宁清静了,实际上还是没有解决幽州学堂行政长官的问题。

随着学堂规模越来越大,输送的寒门人才越来越多,慢慢架空了幽州的世家豪强,林宁才意识到:是时候让学堂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了,不然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我意幽州学堂易名幽州书院,科目分堂制度不变,设立书院祭酒一职,总揽书院诸事;再设书院仆射职位,人员若干,辅助祭酒处理院务。”

林宁的话一出口,无论

是董昭,还是顾雍,以及貌似粗砺的吕岱,都没有表情变化。他们的想法惊人一致:以前叫学堂是块遮羞布,别人问起来大不了就说“大型私塾”,现在叫书院,那是因为老大不需要顾忌什么了,爱怎么叫怎么叫,谁也管不着。在幽州学堂接受教育的学子,从吃喝到穿住都是林宁花钱提供,食堂提供的饭菜、课堂提供的桌椅板凳以及学堂提供的课本、宿舍,都是免费的,哪怕是交不起学费的,也可以日后赚了钱再还,先受完教育再说。此外,从学堂出来的学子,起点比一般人高,多数被派到基层任职,能力出众的升迁,恪守道德的被林宁吸收,安插到廉政部门。

幽州学堂分为两部分:已经成年想进行深造的学子,以及还没有开蒙的幼童。相较于思想固定的前者,林宁更青睐于塑造性高的后者。这些学子吃好喝好,接受了完整的精英教育,从学堂走出,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们对林宁的忠诚度。

董昭只有一个问题:“主公打算兼任书院祭酒吗?”

林宁笑着摇头:“我手头的事已经够多了,哪能再管书院?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目前幽州有能力有名望的不在少数,无论是刘老大人,还是林某的恩师,抑或卢尚书,他们担任祭酒,比我要好得多。”然后扭头问顾雍,“师兄,你觉得谁最合适?”

顾雍自动过滤了刘虞,有些人不是没有学识能力,但现实不允许刘虞做书院祭酒,想必董昭和他想的一样。剩下的只有蔡邕和卢植了,从内心感情,顾雍当然倾向于老师,不过蔡邕为了修订《后汉书》忙得团团转,连州牧府的点卯都经常迟到,恐怕没精力管书院的一摊子事。卢植身为一代大儒,天下知名,是不错的人选,顾雍道:“卢尚书有经天纬地之才,屈就书院祭酒,自是大材小用。”

林宁幽默道:“那也没办法,卢尚书做过朝廷高官,我这里是地方。最大的也就是我这个幽州牧了,总不能让卢尚书做我的属官,那天下士人还不骂死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