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的死,不论死因如何,都是在曹操的地盘上死的,这一点要人老命。这个消息插上翅膀,翻越高山大河,飞过五湖四海,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天下。好吧,其中也有锦衣卫的功劳,林宁当然不会忘记用已经成熟的情报网络散播消息。如果顺利的话,欧洲那边收到这则新闻也用不了多久!
孙坚在徐州城下和高顺大眼瞪小眼,估计要对峙到粮尽退兵,天子驾崩的第一波消息传来,他以为是假的,置之不理。然后一波又一波的消息如浪头打来,孙坚懵了,再三确认之后马上派人到高顺那边,要订立和约,双方罢兵。关羽和孙坚一个反应,确认了汉献帝的死不是虚假消息后,和陈宫在短短两天内就订立和约,连给刘表请示都没有,干脆利索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这下曹丞相连一个盟友都没了,甚至之前说好的刘璋借一块地盘安身,在许昌之变的消息传到益州后,蜀王刘璋把眼睛瞪圆,虽然和皇帝没感情,还是掉了两滴眼泪:“这个曹操真不是东西,竟然弑君,马上派人通知他,这辈子不许姓曹的踏入益州一步!”蜀地的忠臣们高兴了,尤其是王累、黄权、郑度等人,最反对曹军入蜀。
形势对曹操来说,恶劣到了极点。
按照原计划,曹昂留下来镇守许昌,曹操带上大部队从荆州入蜀。此时刘璋派来绝交的使者还在路上,曹操虽然猜到汉献帝死后的连锁反应就是刘璋变卦,但他佯装不知。他已经没有别的退路,汉献帝的死把他推到风口浪尖,本来顺利的计划失控了,铤而走险还有可能起死回生,犹犹豫豫只会死得很惨。
相对于曹丞相的凄凉,林宁是意气风发的。
进军许昌之前,林宁正式将自己的亲兵营合并,组成满编八千人(现编两千五百人)的内卫系统,许褚升偏将军,任内卫大统领;陈武升武前将军,任内卫左副统领,周仓升武后将军,任内卫右副统领。
从这次安排可以看出,虽然前番周仓口出狂言,把其他人的心思直接拿到太阳底下嚷嚷,林宁表面上也很生气。但周仓事后就升官了,还是直接在林宁身边当差,这其中的意味,都是聪明人,不用说的再明白了。
兖豫全境都因为战争的硝烟变得风声鹤唳,在河北军咄咄逼人地架势下,曹军对郡县的控制力明显减弱,大量百姓拖家带口,逃离城郭,到乡下野外避难。沮授一路兵发燕县,沮授本人还在路上,先锋管亥就攻破了城池,燕令举城而降。沮授询问情况,原来城中只有不到一千守军,还多是招募的百姓,难怪这么不堪一击,又问燕县前面的酸枣守将是谁,答:护军夏侯儒。
夏侯儒是夏侯尚从弟,
也算得上曹氏宗亲。
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到酸枣,夏侯儒知道完了,宏图霸业成为泡影,河北军马上就要席卷中原,是跟着曹丞相一条道走到黑,还是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夏侯儒睡了一觉,很不踏实,起来后就在城楼上张望,见西北方向烟尘腾空,不禁叹道:“来的好快!”
管亥到了城下,大刀一横,喝道:“天兵到此,你投不投降?”
夏侯儒骂道:“我乃朝廷命官,岂会投降反贼!”
管亥勃然大怒,吼声如雷:“攻城——”
酸枣守军三千,夏侯儒对他们是如臂使指,河北军一窝蜂冲上来,弓箭手和投石手掩护、填护城河、架云梯——
河北军攻势凌厉,转眼就在多重掩护下杀过护城河,攻城车兼具挡箭功能,城头上的箭雨对攻城车后面的河北军效果不假。夏侯儒不慌不忙,一摆手吩咐道:“洒石灰粉、桐油,点火——”
石灰粉飘落,就像下了一场大雾,人的眼睛皮肤接触到石灰粉立刻就会失明、刺痛,桐油随着火把扔出城头,攻城车瞬间成为一头头着火的猛兽,把附近的河北兵连成一片,烧成灰烬。管亥皱皱眉,下令继续进攻,想用车轮战拖垮守军,结果夏侯儒把有限的人手分成三班,硬是顶了两天。
管亥一筹莫展,沮授让人筑起土山,架飞车攻城,双方进入短暂地短兵相接阶段,但距离破城还有一段距离。管亥对夏侯儒恨得牙痒痒,一座小小的酸枣城竟然把士气高昂、装备豪华的河北军挡了两天,真是奇耻大辱!
沮授倒是不急不躁,这天登上土山观望城周形势,下来后命人去找本地土著,问了一些话,回头对管亥笑道:“天助我也,吾已有破贼之计。”
管亥喜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