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 笔趣阁
  2. 历史
  3. 三国之楚鼎
  4. 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不尽的英雄血(九)
设置

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不尽的英雄血(九)(1 / 2)


刘项联军大营。

庞统进入自己的偏帐放东西,先见到一个熟人,眉头当时就弯了起来:“孔明?”

诸葛亮坐在中间,似乎就是要等他,人来了便起身打招呼,庞统毫不客气道:“你不是在益州吗?怎么会在这里?还有,这小白脸……”诸葛亮身后站着一个皮肤嫩得和牛奶一样的白脸将军。

“这是赵云将军。”诸葛亮赶紧打断他的话。

庞统很随意地扫了一眼赵云,继续看向老朋友,诸葛亮笑道:“实不相瞒,益州将定,我也只有回来了。”

“如果是刘循保住了父祖基业,你不会回来的,那只有一种可能:曹操要赢了,蜀地即将姓曹。”庞统说。

诸葛亮苦笑着点头,说:“刘循不听忠言,益州不日将属曹操矣!”

“孔明你在益州多年,与刘循亦曾共事,他要不听忠言,怎能保住半壁江山,还和曹操打得难解难分?”

“可听过巴侯刘瑁?”

“就是刘循的三叔?当今天子的三弟?”庞统咳嗽一声,话说时间就是力量,随着时间流逝,刘范的皇位是越坐越稳了。

诸葛亮仰天长叹,很少见他有这样的时候,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已历经沧桑,看透了人心。

原来益州的情况有所变化,起因在于蜀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即刘循和刘瑁的矛盾。很多事你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开头是刘瑁力挽狂澜,阻止了刘备反客为主,并在可以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主动去把刘璋两个儿子接回了成都,支持刘循顺利就任监国。之后刘循安排他去南中,也就是分出去的宁州当刺史,平定蛮族叛乱,他也没有二话。看样子,叔侄俩关系不错,刘瑁也是忠心耿耿,不论是对蜀国,还是他那个倒霉弟弟,刘瑁做这么多算是对得起自己良心了。

时间是流逝的,人心是会变的。

在没有取得权力之前,刘瑁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孝子贤孙,在蜀国上下深孚众望,一直是公认的刘璋继承人。纵然没有曹操入蜀这档子事,刘循继位也是迟早的,但事情意外了,刘璋被一伙白眼狼忽悠到了曹操那里,一去不复返,刘循是以匆忙的姿态成了监国。说是监国,只要刘璋不回成都,刘循就是蜀国的最高统帅,以监国之名行蜀王之事,除了没有虚名和不住在王宫正殿,刘循的实权是一点没少。

这时候刘瑁的位置不尴不尬,在刘循上位之后,刘瑁一顿加官进爵,大将军、假节钺、录尚书事都是基本操作。明面上,刘循对立下大功拯救蜀国的三叔十分倚重,前面和曹军打仗,后方起了乱子,直接就让刘瑁领兵去搞定,外界是看不出有什么裂痕。

诸葛亮是外人,也是旁观者。

自刘循上位之后,一开始一如往常,礼贤下士,调度有方,做的虽然论不上尽善尽美,却也算是明主。李恢、黄权的建议刘循从善如流,诸葛亮、法正的建议也听,那也是蜀国团结一心,最有希望收复失地,将曹军赶出益州的时候。

可惜,刘循变了,不过短短几年,刘循就变得疑神疑鬼,并且固执,更加靠拢李恢和黄权,对诸葛亮和法正、张松等人加倍提防。这没错,最开始刘循就是带着提防和刘备合作的,只是不会显在脸上。现在却是变本加厉,随着晋军屯扎乌林,刘项联军屯扎赤壁,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刘循的心思也变得越发难以琢磨。

诸葛亮和赵云本是刘备在西蜀的联络人,忽然被礼送出境,法正、张松等曾经和刘备眉来眼去的货色则被下了大狱。这不是普通的排除异己,除了因为赤壁战局不明朗而不想得罪刘备,刘循只是送走诸葛亮和赵云,没有加以为难。法正哥几个就不行了,关到黑乎乎的牢房,完全没有士族的待遇,天天就是靠残羹剩饭苟延残喘,有时候还吃不饱,进去没两天就饿得头晕眼花。

有句话叫时穷节乃见,板荡识忠臣。法正哥几个见时穷了,马上就有了“气节”——天天扒着铁栏杆号啕大哭,痛悔曾经听信刘备的鬼话,结果害了蜀王,求监国饶他们一命。

虽然是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毕竟身为士族,家族内部和一些朋友还是出了力气相救。刘循的反应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当场暴跳如雷,下令将法正哥几个三日后斩首示众,并言明谁再敢求情就按里通外国处理!

到第三天刘循的做法却耐人寻味,也不知道哪个高人工作做得好,刘循收回了斩首决定,但也不放人,继续关着。同时,一纸命令发往宁州,要求刘瑁半个月内筹措粮草三十万斛,他准备与曹军决战,铲除依附老曹的乱臣贼子。

据说刘瑁当场就傻眼了,对来传命的使者咆哮起来:“监国当我这里是中原吗?南中蛮荒之地,安抚蛮族就不容易了,平日里送往成都的粮草就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下要三十万斛?把南中搬空了也没有!”

使者也知道这是为难的事,一路赔笑:“君侯,也不是一下就要,半个月,有半个月的时间准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