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权力下乡(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看来这会,老朱虽然已经拥有两座城池,拥有三万精兵悍将!

但,在老朱心中,他还是一个佃户之子!

他的利益,和百姓们是一致的!

至于后面当了皇帝,老朱心态有了变化,也正常!

老朱也是人,也会有私心!

而且,还是严重的老农私心!

只是,那些一直教导老朱读书,当老朱先生的人,罪行也不小!

尤其是李善长那老货!

“上位,我也认为,圣人之意为:如果百姓的能力与学识,达到可使用地步,便任由百姓发挥。

如果百姓学识不足,便需要进行教化,提升他们的能力本领!”

“如此,才可使民强!

民强,便民富!民富,则国富!国富,才国强!”

“才是强国之道!”

“正是此理!”

朱元璋连连点头,他非常认可此种道理。

突然,刘英讪讪一笑,急忙道:“上位恕罪,我又说偏了!”

朱元璋一愣,他还想继续这个话题,但显然改制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无妨,此事是咱先提出来的,你继续说说改制之事!”

“多谢上位!”

刘英想了想,便继续说道:“仅仅办学堂,增加四学,学堂内那些学子,最快也只能在一两年之后,给上位效力。”

“一两年?”

朱元璋忍不住又是一惊,“一两年内,他们能学得什么?”

“上位,一两年所学,足以!”

刘英解释道:“上位,术业有专攻!学堂的学子,可以收孩童为学子,也可收启蒙过的青年为学子!”

“若是已经会识文断字的青年,那便只需教导他们两门学科!”

“明法与明算,或农学与明算,或工学与明算!”

“明算只需会大略运用,只要精通明法,或是农学、工学这三科任何一个科,他们便可出来,为相对应的官吏!”

朱元璋这下豁然开朗,“雍泰居然是如此打算的!”

“正是!”

刘英微微点头,“上位,这四学科,多为基础,他们出来,多为县官县吏!

如此,也没必要有多高的才智!”

“而这种人,民间多的是!只是,教导这四门学科的夫子,难寻!”

“无妨!”

朱元璋大手一摆,满脸自信。

“区区两个精通明法、明算、农学、工学的文人而已,哪怕是咱寻不到,也可派人去别的地方请回来几个!

那些元廷治下的官吏,虽然贪污腐败成性,但还是有一些精通此四科的官吏!”

“有上位此言,我便放心了!”

刘英脸上神色顿时一松,露出笑容。

见此,朱元璋心头也莫名的浮现出一种自得的情感。

刘英继续道:“不过,现在各乡各村,还是有一些地主大户藏的十分隐秘。”

“此事简单!”

朱元璋直接说道:“咱派郭英、徐达他们,无事之时,便带兵下去巡查!”

刘英摇了摇头,“上位,若是那些地主大户不暴露,上位也没理由去灭了他们。

而上位不打算灭了他们,那些当地的百姓们,也都害怕那些地主大户事后报复,不敢告发。

如此,还是将他们揪不出来!”

朱元璋问道:“那此事又该如何解决?”

“上位,皇权下乡!”

“皇权下乡?”

朱元璋一愣,眼中异光闪烁,皇权?

刘英急忙道:“上位,是我口误,口误,现在只能说是权力下乡!”

“自古以来,所有乡、都、管、村、保等制度!”

“但乡下,仍是地主大户治理!皇帝与诸侯的命令,根本进不了村内。

等那些官吏将皇帝的命令传下,早已经过不知多少次的修改!”

“此事,咱知道!”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种事,他太明白不过了。

比如皇帝想收一文的税,但传到乡下,就是皇帝要收三文钱,甚至是五文的税!

那些百姓们,还不能不交!

但交了,又家破人亡,活不下去!

如此,只能是官逼民反!

想着,朱元璋认真问道:“皇帝的命令又如何下乡?”

“上位,仍用宋时乡里制度,不过只设乡与村两级!

县管乡,乡管村!

每乡设乡长、乡丞、乡巡检此三官吏,与知县、县丞、县巡检相对应。

乡长、乡丞为官吏,需读书识字!

但乡巡检之中,必须有军中兵士!

军中兵士,必然不会那么快与那些官吏勾结起来!”

“只设乡?还设乡长、乡丞与乡巡检?”

朱元璋神情微眯,细细思索。

“雍泰,乡长、乡丞与乡巡检此些官吏,确实可对抗那些地主大户!

但若是他们与地主大户勾结,上下欺瞒,徇私舞弊又该如何?

他们只需孝敬好县官吏,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还无人可知?”

“上位,这就需要设一方巡察御史,专门负责巡察这些官吏!”

“尤其是乡官县官,更需巡察!”

刘英道,“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但可对他们进行严格监督!”

“只有监督严格,惩罚严厉,才能震慑那些官吏的贪欲与侥幸心理!”

“巡察御史?”

朱元璋若有所思。

“正是!”

刘英道:“不过,上位只是一方红巾大帅,巡察御史当为巡察吏!

巡察吏查出贪官污吏,可为功,可赏田,赏钱,累功!

功劳足够,可升巡察官、巡察御史,或赏赐更多……”

“如此,那些巡察官吏巡察起来,更积极,甚至不顾私情!”

“上位英明!”

刘英奉承一句,便静静等待朱元璋的回话。

而朱元璋细细思索半晌,这才重重点头。

“雍泰此法可行!官吏治政,巡察监察官吏,那些官吏必然不敢太过肆意妄为!”

“正是此理!”

刘英微微点头,又一脸谦逊道,“不过,上位也知,我从未出过孤庄村,也从未当过官吏。

对于这些,也是初次提出建议,其中也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漏洞!”

“因此,还请上位也好好思索思索,对此查缺补漏!”

“若是可以,也可让李夫子对此法提一提意见!”

“李善长?”

听到这个名字,朱元璋脸色便不由一沉。

“此人是元廷旧吏,虽精通政务,整日也对咱恭恭敬敬。

但咱总觉得此人不诚,心中定藏着什么弯弯绕绕!”

“今日之事,咱就不信他丝毫不知情?”

“这……”

刘英愣了下,还是说道:“上位,李善长此举,应是当惯了元廷的官吏,还未适应过来。

而且,那些官吏多为他寻来……”

“哼!”

听到这,朱元璋便不由重重冷哼一声,神色愈发阴沉。

“这般说来,咱也该好好查一查,李善长找来的其余一些人了!”

“上位冷静!”

刘英一惊,急忙劝道:“上位,那些人刚刚投入上位麾下,上位已经惩罚了杨元杲二人。

不妨等一两日,给他们一些机会!”

“等他们一两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