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关口重镇(1 / 1)

加入書籤

“给他最后的体面吧,关将军由你出手解决。”

白起对着严阵以待的关羽说道。

“末将领命。”关羽双手抱拳行了一礼,立马翻身上马向着面前的野蛮人领主杀了过去。

青龙偃月刀撕裂空气,刀锋未至,凌厉的刀气已在地面犁出三丈沟壑。

那蛮族首领獠牙暴突,图腾纹身泛起血色,狼牙棒裹挟万钧之力迎上。

第一刀劈落,金铁交鸣声震碎方圆十丈瓦砾,蛮族首领双膝陷入青石地面三寸。

第二刀横斩而来,刀身青龙纹路骤然亮起,月刃划出璀璨弧光。

蛮族首领怒吼着将狼牙棒舞成赤色旋风,却被刀气层层剥开,胸前骨甲爆裂。

最后第三刀自九霄垂直劈下,关羽丹凤眼怒睁,刀势引动风云变色,宛如天罚降临。

刀落瞬间,蛮族首领图腾尽碎,七窍喷血。

地面轰然塌陷成五丈方圆的陨坑,烟尘中只见半截狼牙棒旋转着插入岩壁。

关羽收刀而立,刀镡金铃犹在嗡鸣,三刀之威竟令战场陷入死寂。

远处蛮族战鼓齐齐爆裂,残阳如血映照着他巍然不动的身影。

......

凛冽的北风卷着砂砾抽打在残破的城墙上,霍去病勒马立于山隘之间。

两座灰褐色的山崖如同巨兽獠牙,将这座蛮族要塞死死咬在峡谷中央。

他眯起眼,城头飘摇的兽皮旗帜已被汉军箭矢射得千疮百孔,像块腐烂的破布耷拉着。

沾血的皮靴碾过散落的骨制箭镞,霍去病缓步登上石阶。

城墙缝隙里渗出浓重的腥臊味,混合着焦糊的狼粪烟,熏得人喉头发紧。

得知蛮族领主阵亡后,他们很轻松的就占领了这座要塞型领地。

这是北上的唯一出入口,再往北方是连绵不绝的大山,虽然有几条通道分出去,但这里是必经之路。

他们周边的山脉还不算太高,也就数百米,越往北的山脉越高。

地图上把这片区域标注成无尽大山。

脚下突然传来黏腻触感——是半凝固的血泊,正顺着石缝渗入夯土层。

他踢开挡路的青铜弯刀,刀柄上还缠着几缕结成硬块的棕发。

内城粮仓仍在冒烟,焦黑的黍米混着碎陶片铺了满地。

几个伤兵正用断矛挑开烧变形的铜釜,里面黏着黑糊状的肉糜。

霍去病忽然驻足,墙角蜷着具蛮族少年的尸体,皮甲心口处插着半截折断的汉戟。

少年右手死死攥着块刻有狼头的木牌,青白的指节像是要嵌进木头里。

远处传来战马不安的嘶鸣,惊飞了城墙上的秃鹫。

霍去病转身时,披风扫过墙垛积灰,扬起一片带着铁锈味的尘雾。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斜斜投在写满咒文的石壁上,那暗影恰好盖住了少年怒睁的灰蓝色眼睛。

孙禄堂把这座要塞命名为剑门关,希望他像历史上蓝星的剑门关一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将北方的所有敌人牢牢地挡在外面。

接下来他们的重心主要就变成了向东扫平平原上的那些领主了。

东西两侧的长度可比他现在南北的长度要多了好多倍。

之前占领地精领地建立的分领地孙禄堂偷懒直接借用蓝星的名字命名为梓潼。

这座剑门关的防御肯定得重新设计,孙禄堂打算在这里配上和主领地一样的城防。

毕竟是兵家必争之地,会有巅峰军团常驻于此。

等以后得到类似田单,张巡这样的守城名将后就放到这里。

以后向北等东西方都稳固了,再来向北开拓。

......

刘秀用积分换取了名将列奥尼达,总算时来了一位能够扛起大梁的人物。

他第二名得到的奖励是巅峰兵种斯巴达三百勇士。

这些斯巴达战士身材高大,肌肉健硕,战意高昂,全部是钢铁猛男。

斯巴达人以崇尚武力为荣,出身时不健康的婴儿会被直接抛弃,只留下体质最好的战士。

斯巴达城邦的小孩,7岁后就要离开父母,编入军团,进行军事训练,12岁编入少年队,20岁成为正式战士,60岁退伍,但一直到死,仍然是预备战士,随时可以上阵杀敌。

因此,斯巴达战士成年之前是低阶兵种,成年以后直接进阶为高阶兵种。

列奥尼达的三百斯巴达勇士,更是从斯巴达城邦挑选出来的勇士。

列奥尼达敢带着三百斯巴达勇士,硬撼十万波斯大军。

......

刘邦因为得到了能够吸引雪怪的道具最终积分第三名,只有前三的奖励才是巅峰兵种。

刘邦用积分换取的是皇级统帅慕容恪,巅峰兵种是百保鲜卑。

在战场上,百保鲜卑经常以少击多,并获得大胜。

有很多人对于这支骑兵不是很了解,但其实历史上非常出名。

史书记载:“帝率麾下千余骑,遇茹茹别部数万,四面围逼。帝神色自若,指画形势,虏众披靡,遂纵兵溃围而出。虏乃退走,追击之,伏尸二十里,获庵罗辰妻子及生口三万余人。”

《隋书·食货志》中:“文宣受禅,多所创革。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然后取之,谓之:百保鲜卑。”

至于慕容恪,仅15岁(虚岁)的慕容恪却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了石虎的大营,史书上记载后赵“互相惊扰,弃甲而遁”,“恪乘胜追之,斩获三万余级。”

算得上是立下这种功勋年龄最小的武将了,还没有成年,换算成蓝星也就是各初中生。

和圣级猛将冉闵互相战斗了好多年,最终将用拐子马将寡不敌众的冉闵生擒。

当然这里并不是冉闵实力不行,而是当时冉闵只带了不到一万人的步兵,而慕容恪带了十余万骑兵,还用了连环铁马阵。

说他是十六国第一名将,不光是指政治方面,更多的还是军事方面,十六国时期身经百战一生不败的名将很多,而只有慕容恪一人在他掌握军权的几十年里,不光他自己指挥的战斗全部取胜,连整个前燕的所有军事行动几乎都取得了胜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