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1.挑选猎犬,艰难议价(1 / 1)

加入書籤

林晓峰蹲下身子,看着一只体型健壮的黑狗。

那狗的眼睛炯炯有神,身上的肌肉紧绷,充满了力量感。

他伸手摸了摸黑狗的头,黑狗亲昵地舔了舔他的手,还轻轻摇着尾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刘叔,这只狗看起来不错,它的狩猎能力咋样?”

林晓峰抬起头,向刘常林问道。

刘常林走过来,也蹲下身子,拍了拍黑狗,脸上满是骄傲:

“这只狗啊,可厉害了。有一次我带它进山,碰到一只野猪。

那野猪凶得很,一般人见了都得躲着走。

可它倒好,二话不说就冲上去了。

那勇猛劲儿,像发了疯似的,硬是把野猪给咬住了,帮我顺利抓住了野猪。

要不是它,那次可就麻烦了。”

李华在一旁看着,不禁点头称赞:

“确实是只好狗,晓峰,要不就它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黑狗的体型,眼神中满是喜爱。

林晓峰却没有立刻答应,他又站起身,继续观察其他的狗。

他心里清楚,挑选猎犬不能心急,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这狗不仅要勇猛,还得机灵,能和自己配合默契才行。

这时,一只毛色金黄的狗引起了林晓峰的注意。

这只狗看起来比其他狗要小一些,身形偏瘦,肋骨在那层金黄色的毛发下若隐若现。

但它的眼神却十分灵动,行动敏捷,像一阵风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林晓峰走过去,那狗立刻围着他欢快地转着圈,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在热烈欢迎他。

它的尾巴摇得像拨浪鼓,时不时用脑袋蹭蹭林晓峰的腿,模样十分可爱。

“刘叔,这只狗呢?”

林晓峰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狗的头,向刘常林问道。

刘常林笑着说:“这只狗别看它个头小,可机灵着呢。

它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山林里轻松找到猎物的踪迹。

有一回,一只野兔钻进了茂密的草丛里,藏得严严实实的。

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可它鼻子一嗅,就准确地找到了野兔的位置。

而且它很聪明,学东西特别快,教它的指令,几遍就学会了。”

林晓峰听了,心中一动。

他觉得这只狗虽然体型不如那只黑狗强壮,但它的机灵和敏锐的嗅觉,说不定更适合自己的打猎需求。

进山打猎,有时候机灵比强壮更重要,能发现猎物才能有收获。

在观察狗的过程中,林晓峰和李华还与刘常林交流起养狗和训狗的经验。

刘常林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多年来的心得,比如如何训练狗听从指令:

“你得有耐心,不能动不动就打骂。

每次它做对了,就给它点吃的奖励,时间长了,它自然就记住了。”

又比如如何培养狗的狩猎本能:

“多带它去山林里转转,让它熟悉环境,碰到猎物的时候,引导它去追,慢慢就有那股子冲劲了。”

林晓峰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像“要是狗不听话咋办?”

“怎么训练它在复杂环境里找猎物?”

刘常林都一一耐心解答。

过了一会儿,刘常林站起身,拍了拍手,扬起一片灰尘:

“你们看了这么久,有没有相中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林晓峰和李华,眼神中带着期待。

林晓峰指着那只狗说:“

刘叔,我觉得这只不错。您看多少钱能卖给我们?”

他一边说,一边紧张地搓了搓手,心里默默祈祷价格别太离谱。

刘常林笑了笑,伸出两根手指,语气笃定:

“这只狗,二十块。”

林晓峰和李华听了,都吃了一惊。在这个年代,二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林晓峰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

“刘叔,这价格是不是有点高了?

我们都是普通的打猎人家,没那么多钱。而且我们打猎也不容易,挣点钱都得养家糊口。

您看能不能便宜点?

我们这钱来得可不容易,都是在山林里风里来雨里去,拿命换来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打猎的艰辛,眼神中满是诚恳。

刘常林摇了摇头,表情严肃起来:

“晓峰啊,这狗的价格可不能再低了。

我养这些狗花了不少心血,这只狗更是我精心挑选和训练出来的,它的狩猎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二十块钱,已经很便宜了。

我为了训练它,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带它进了多少次山,才把它培养成现在这样。”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狗的头,眼中满是不舍。

林晓峰和李华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犹豫。

李华开口说道:

“刘叔,我们也知道您的狗好,可我们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

您看,我们打猎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这狗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重要,但价格实在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

您就当帮帮我们,再便宜点吧。

我们以后打猎有了收获,肯定不会忘了您的好。”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弯腰,语气近乎哀求。

刘常林听了,沉默了一会儿。

他看着林晓峰和李华,叹了口气:

“唉,我也知道你们不容易。

这样吧,看在你们都是实在人的份上,十八块,不能再少了。

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再少我可就亏大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林晓峰和李华再次对视,两人都在心里盘算着。

林晓峰心想:

“十八块还是有点贵,但这只狗确实不错,要是错过了,以后可能很难再找到这么合适的。

可这钱对我家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得咬咬牙才行。”

他咬了咬牙,说道:

“刘叔,十块吧。我们也知道您的狗好,这十块钱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您就行行好,卖给我们吧。我们真的很需要这只狗,以后打猎就靠它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向刘常林求情。

这条好狗,真的是比在陶刚哪里购买的狗好多了。

不过价钱方面,也是够狠,一条狗十块钱,是真不少!

不过,想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一时间这林晓峰心中也是舒坦了不少。

这条狗,叫做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