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离愁别绪(1 / 1)

加入書籤

港岛九月的天气依然炎热潮湿,阳光直射在身上,有种被灼烧的不适感。

可等陪着廖荃走进港大校园,到处都是青春的气息,如同一股清泉浸润心扉,刚冒出来的烦躁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特别是女孩子们的穿搭,看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短裙吊带都是屡见不鲜,染发烫发更是司空见惯。

等看到一个身穿热裤的女孩子从他们跟前走过,屁股蛋子有一半都露在外面,廖芸终于没忍住吐槽道。

“明明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大学生,怎么这些女孩子打扮的跟风尘女子一样?真是有碍观瞻,荃荃以后可不能学她们这样。”

廖荃听到姐姐的话,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打死她都没勇气穿成那样招摇过市。

廖芸告诫完妹妹,却发现徐建军两眼放光地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时而欣赏时而嫌弃,顿时有些气恼地道。

“你就不怕长针眼,看的那么专注。”

“她们既然敢穿出来,自然就给了别人欣赏的权利,咱们上学的那会儿,不是军绿就是黑灰,千篇一律,死气沉沉,也就这两年稍微有点活力,你得站在辩证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

“穿成这样招摇过市,没有被一堆人指责有伤风化,说明什么,说明这边的民众有包容心,更说明年轻人有穿衣自由,不会过多在意别人看法。”

廖芸听了没好气地道。

“那回头我跟荃荃也选一身暴露的服饰,跑到中环逛街行不行啊?”

徐建军闻言立马义正言辞地宣判道。

“那自然是不行的,你多大的人了,还跟这些小姑娘一起凑热闹。”

看徐某人如此双标的拙劣表演,廖芸忍不住狠狠地在他肩膀上捶了一拳,尤不解气,还想追加点伤害,结果徐建军哪会像木桩子一样站在那儿等着挨揍。

两人你追我逃,浑然忘了原本的使命,是送廖荃来上学的。

而廖荃看着他们玩笑打闹的场景,脸上满是笑意,可想到马上就要跟他们分别,又变得有些黯然神伤。

帮廖荃办理入学手续,并且领到宿舍钥匙之后,徐建军也没有越俎代庖地安排这个,指挥那个。

学会适应新环境,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如果把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反而是剥夺了别人成长的机会。

所以等她们姐妹俩依依惜别之后,徐建军很是干脆的挥了挥手,就把廖荃一个人撇下了。

等从李卫东夫妻俩那里接过小莱莱,徐建军能看出他们对徐莱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我闺女可爱吧?喜欢就自己生一个,别摆出这副鬼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从你们手中抢孩子呢。”

“先说好啊,我闺女坚决不认什么干爹干妈之类的,她有我们的宠爱就够了,所以老李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李卫东刚想开口,就被徐建军抢了先,而且还准确地把他的话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而他一旁的卓海岚表情有些难以捉摸,生孩子这个事儿,主动权掌握在她身上。

从一开始的创伤难愈,到后来的生存压力,不管她找什么样的借口,李卫东都没有任何怨言。

曾经前途无量的有位青年,却为了自己这个失去清白之身的女人,甘愿放弃一切,跑到人生地不熟的港岛。

这么考虑的话,自己确实没有在李卫东面前说不的权力,于是她主动站了出来,缓缓地说道。

“其实前段时间我跟卫东就已经商量过了,顺其自然,我们已经做好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准备。”

徐建军闻言看向李卫东,这家伙脸上的惊喜是怎么都藏不住,什么商量过,骗鬼去吧,不过他也没点破,反正效果已经达到预期。

“李大律师,恭喜恭喜,希望我下次再来,就能听到你们的喜讯。”

“爸爸,小姨呢?”

大人们光顾着说话,忽视了小朋友的感受,徐莱扫视了一圈,没发现廖荃的身影,拽着徐建军裤脚问道。

“你小姨追求自己理想去了,以后留在这边上学。”

从出生到现在,徐莱已经习惯了那个放学回家哄自己玩的小姨在身边,现在尝到离别的滋味,小丫头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小嘴一撇,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廖芸弯腰把徐莱抱住,哄了好一会儿才让她止住哭声。

不过把闺女哄好了,她自己又开始上头了,眼眶不自觉地有些湿润。

廖芸来港岛参加过一次冯家家宴之后,就对徐建军提到的融入某些社交圈子彻底失去了兴趣。

她更喜欢享受跟自己家人在一起的闲暇时光,喝喝咖啡,看看标题夸张的各类报纸,亦或是在自家游泳池里畅游几圈,都比把时间浪费在攀比和勾心斗角上要好。

这方面徐建军也从不强求,相反还鼓励廖芸试着跟李卫东和卓海岚两口子多做接触。

所以这些天他们已经算非常熟悉了,要不然廖芸也不会那么放心,把徐莱交给他们照顾。

卓海岚敏锐地察觉到了廖芸的情绪变化,她虽然不是健谈的性子,但依然主动挑起话题,试图转移廖芸的注意力。

“你上次问我有没有遇到被他们这边人排挤的情况,因为牵涉到很多依然在这边工作的同事,我就不想搬弄是非,被误会成就知道嚼舌根的无聊之人,所以避而不谈,现在我说的话,你还愿意听吗?”

见廖芸点头,卓海岚拉着她到一旁坐下。

“我们算比较幸运,是通过正规途径到这边的,而且还有工作签证,这还多亏你家徐建军的帮忙,如果是跟那些非法途径过来的,不说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危险,到这边之后,也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

“就连那种他们本地人看不上的脏活累活,还要面临各种克扣,就算这样,依然有无数人对来这边趋之若鹜。”

“所以从一开始,我心态放的就很端正,基本不理会她们背后的各种诋毁,一门心思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

“不过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那个时候,不管哪个人把她们的工作丢给我做,我都没有任何怨言,这样刚好,给我机会快速熟悉所有工作流程。”

听着卓海岚经历,廖芸愤愤不平地道。

“岚姐,徐建军这混蛋原来就是这么给你安排工作的,你要是早说,我非揪着他耳朵教训他一顿不可。”

卓海岚向不远处正在跟自己爱人聊天的徐建军看了一眼,淡然地笑了笑。

“廖芸,你也许不了解,就我现在的待遇,放在港岛都是属于中上的水准,如果没有你家徐建军的帮扶,就算工作能力再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且他管的是大方向,怎么可能关注到工作中间的一些小细节,如果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只能代表自己本身不行。”

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历练,卓海岚已经从初来乍到时的各种不适应,蜕变成一位合格的职场白领,如果是庸才,以徐建军的作风,就算是亲人,也不会把她推到重要岗位上。

她能得到器重,可以说完全是靠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加倍的努力做到的。

恢复高考的前几届大学生,没有几个是等闲之辈,他们有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很强,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把它解决掉。

除非是那种已经超出承受范围的事件,就比如说当初的卓海岚,她自己在脑海中已经推算出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这种清晰的认知,会让人更加绝望,所以她才会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去做最后的抗争。

能在港岛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获得二次生命,卓海岚比谁都更加珍惜当前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她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因为小生命的到来,往往意味着变数,特别是对职场上的女人来说,就更是如此。

不过看着徐建军一家幸福美满,她又何尝不想也跟李卫东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特别是见识过徐莱可爱到爆炸的小模样,还有那永远使不完的精力,她就像一个小太阳一样,让心如枯槁的卓孩岚感受到了少有的活力。

她们两个女人在说自己的私密话,另一边李卫东也是难掩狂喜之情。

“兄弟,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帮着敲边鼓,还不知道小岚什么时候松口呢。”

“这种事,我们这些旁观者起不到多大作用,关键还是你们自己过了心头那道关卡,才会水到渠成的。”

徐建军说的都是实情,这两个人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也许他们会顾及对方感受,不愿意把一些事情摆到台面上讨论,可如果一直那样,只会把越推越茫然。

李卫东这种纯爱战士,有的时候就是缺那么点快刀斩乱麻的魄力。

作为朋友,适当地推一把,也算是应有之义。

“对了,你勇闯港岛律政界的壮举,廖芸那是自愧弗如,不过我要给你提点小建议啊,因为你的身份限制,想在这一行大展拳脚有些难,不管你专业技能有多扎实,不管你有多努力,有的时候幸运女神还是不会眷顾你。”

“倒是有个方向,你有绝对的优势。”

其实徐建军说的情况,李卫东早就深有体会,他拿下各种证书,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可如何靠自己的知识,在法律界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就毫无头绪了。

他跟卓海岚的情况还不一样,人家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以及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应变能力帮助徐建军的公司排忧解难。

李卫东却空有一身本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听到徐建军的话,李卫东立马来了精神,毕竟对于徐建军的眼界和能力,他只有仰望的份儿。

如果是在学校的时候,谁也不服输,不管你是高干子弟,还是山野草民,大家都是在京大的校园里逛,都是同一个老师的教导下进步,将来是个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大学生心气儿都高,没有经受社会毒打,自认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早晚都会凭借自己本事扬名立万。

可卓海岚的事儿,让李卫东仿佛一下子成熟了。

特别在自己看来难如登天的事情,被平时吊儿郎当的玩伴轻松解决,那种震撼,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胡兴全出身红色家庭,能办到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情理之中,可徐建军的家庭,从未给过他多少助力,他却能在别人沉浸在象牙塔的浪漫之时,完成别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逆袭。

所以听说他准备给自己指路,李卫东没有一丝的难为情,有的只是期待。

“什么方向?”

“现在港岛这边的商人资本家,跑去大陆投资的越来越多,那些顶级的不用考虑,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顾问团队,但也有一些中小商人,渴望在改革的浪潮中分一杯羹,这些人很多都是有一定的资金,但对内地的政策又一无所知,其他的倒不影响,可法律,税收这些牵涉到他们身家性命,资本运营的问题,如果不搞明白,大多数人就只会选择观望。”

“如果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专业意见,帮他们排除顾虑,机会不就来了,商人们赚取合理利润,政府有了业绩,工人得到就业机会,你也能从中拿到该得的好处,一举多得,可乐而不为呢。”

“毕竟像你这样,既精通内地各项法律,又清楚政府的行事规则,关键还把港岛这边的条条框框摸透了,信息差其实就是门稳赚不赔,并且无需有多大投入的生意。”

李卫东越想越觉得是这个道理,若想把事儿做成,无非就是他无我有,他有我精,但他刚刚兴奋了一下,又迅速退热。

“我上哪儿找这些目标客户群体啊?”

“笨啊,港岛这边的纺织协会,电子协会,除了那些能影响行业准则的主席级别的大人物,剩下的大多数都是小老板,找机会参加他们行业聚会,客户不就源源不断了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