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妄自菲薄(1 / 1)

加入書籤

说起来,一个京城人跑到此时的港岛,唯一能找到点自信的,也许就是对美食方面的追求了。

特别是刘云坤这种家里还有点背景的,以往在京城,一些不面向民众开放的食肆,他也能成为座上宾。

所以对港岛这边又贵又难吃的所谓美食就不太感冒了,不过今天徐建军带他吃的,倒是够得上他真心实意的一句称赞。

“同样是蟹黄包,这里跟我们在其他餐馆吃的完全不一样,还有这个烧鹅,焦香酥脆,跟咱们京城的烤鸭有的一拼,回头带我那几个朋友也来尝尝。”

“别回头了,我已经让老板给打包了一些,三五个人应该够吃。”

这种老牌小店,也是看人下菜碟的,要不是蔡览引荐,徐建军又连续光顾过几次,老板未必肯下功夫用顶级食材招待他们。

不是熟客,老板都是让还没出师的徒弟应付了事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VIP营销,通过这种不同的待客方式,从而彰显逼格,你还别说,很多人偏偏就吃这一套。

按照刘云坤原来的计划,是准备把徐建军介绍给他的小伙伴们。

在京城地界,他可以不鸟这个表妹夫,但在港岛或者小日子,徐建军绝对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能有这么一个靠得住的亲戚,刘云坤在合作伙伴跟前也有面儿。

不过徐建军这家伙却是滑不留手,根本不接茬儿,话说的很漂亮,但明显不想掺合到他们当中来,刘云坤也只能作罢。

所以陆卫东送他回酒店的路上,刘大公子基本上都没怎么说话。

不过等到了地方,他立马换了一副面孔。

“陆师傅,先等一会儿,我有点东西让你捎给建军。”

捎东西只是说辞,让几个小伙伴看到是什么车送自己回来,才是重点。

刘云坤提着打包好的食盒,上去没多久,就重新下来,手上提了两条香烟,身后还跟着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青年。

陆卫东只是愣神片刻,就大致明白怎么回事,不管徐建军对刘云坤是什么态度,人家都是亲戚,他都没有怠慢的理由。

看到刘云坤一行人,陆卫东立马从车上下来,配合他的表演。

“陆师傅,辛苦你跑这一趟,这两条进口烟,我抽着味道还算可以,就是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

“以前在老家都是自己卷烟叶抽,带过滤嘴的都没吸过,跟了老板之后才有闲钱买稍微好点的烟,这个进口的给我抽就是浪费啊。”

“浪费啥,咱就吸了能咋滴,看来建军这小子还是不够大气啊,回头再见面,我一定得给他上上政治课,当老板的如果不能把手下人照顾到了,这个老板当的就不合格。”

陆卫东有些无语,本来就是一句客气话,这位倒当真了。

就老板如今给他的待遇,连自己媳妇儿都觉得有些过高,心里不踏实,这要是还不满意,就是典型的贪得无厌了。

“老板对我家已经够照顾了,不然我哪有机会跑到港岛这种地方谋差事呢,对了,各位在这边如果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招呼,别的我不敢打包票,但给各位跑跑腿,开个车还是没啥问题的。”

“老刘,你妹夫混的可以啊,这车是劳斯莱斯银刺吧,别说咱们内地,就算是港岛,能用的起这玩意儿的老板也是凤毛麟角,师傅,我能坐上去看看不?”

看着眉开眼笑,已经装到的刘云坤,陆卫东哪有扫别人兴的道理,打开车门让到一边,看着几个年轻人那种对机械纯粹的喜爱,他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

而另一边把麻烦甩出去的徐建军,都已经在建东大厦,开始跟宏远投资的团队开起了内部会议。

廖荃一开始兴致勃勃地坐在徐建军身边,试图理论联系实践,印证一下刚刚学到的知识。

结果刚听了一小会儿,她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金融投资有太多专业术语,徐建军他们交流起来轻松自如,到廖荃这里却跟听天书一样。

姐夫能留她在这旁听已经是纵容了,廖荃可没胆子打断别人发言,试图弄清楚他们到底谈论的是什么东西。

最后实在是没辙,跟徐建军打个招呼,自己先撤退了。

来到徐建军那间视野开阔的大办公室,往老板椅上一坐,俯瞰着下面的维多利亚港,芸芸众生皆在脚下的感觉,让刚刚的那点郁结之气顿时烟消云散。

这间办公室,廖荃之前就来过一次,当时就被这里豪华的装饰,以及辽阔的视野给震撼的说不出话。

不过那时候徐建军还有姐姐都在,看他们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对一切都是见怪不怪,廖荃也没好意思表现的太激动,尽量遏制住好奇心。

这个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在办公室,就有些放飞自我。

坐完老板椅,又站在明亮的玻璃窗前,盯着楼下那些蠕动的车辆,一切都变得那么小巧。

甚至小隔间里面那张用来临时休息的床铺,廖荃都没忍住躺上去体验了一番。

不过等徐建军开完会走进这间办公室,廖荃早就捧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研读起来。

“姐夫,你开完会了?”

打完招呼,廖荃就赶紧从徐建军的位子上站起身,徐建军则是语带调侃地回道。

“是啊,给他们开会统一下思想,省的有人开小差,廖总您坐,来,现在换我给您汇报工作好不好?”

“嘻嘻,我哪敢啊,本来还想跟着你长长见识,学习点金融经济方面的实用知识,结果有点高估自己了,听你们讨论问题,像听天书一样,根本无法赶上你们的节奏。”

徐建军斜倚着办公桌,笑着宽慰道。

“你正式上课才多久啊,肯定还涉及不到专业领域,不用妄自菲薄,等以后深入学习之后,就不会觉得刚才那些人有多了不起了。”

“姐夫,刚才要是把表哥带到这里,估计他就不好意思吹嘘自己那点成就了。”

徐建军瞪了有些忘形的廖荃一眼,忍不住告诫道。

“权利和资本的结合,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境遇,可对我来说,却是聊胜于无,甚至坏处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愿意把自己暴露太彻底的主因。”

“这边的有些情况,你大伯伯母都是一知半解,之所以没避讳你,是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把情况透露出去。”

廖荃被徐建军说得有些汗颜,她也还是爱炫耀爱八卦的年纪,如果今天没有姐夫的警告,还真有可能忍不住向别人透露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

其实在家人跟前,她就已经不止一次提起过徐建军的了不起,只是自己爸爸妈妈见识有限,只当徐建军是小有成就的能人,跟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大人物还联系不到一起。

可实际情况却是,徐建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他们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且廖荃也能理解徐建军的顾忌,他能达到如今的成就,可全凭自己本事,从来没依靠过任何人。

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往那个方向贴靠,不然以后你成就再大,攀的再高,也会有人非议你做到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最可怕的是,有极大的可能,伯母娘家这些人,也会那么认为,等于是抹杀了姐夫本身起到的关键作用。

想明白了其中关卡,廖荃顿时变得无比认真起来。

“姐夫放心吧,我嘴巴可严了,一般人想从我这里打听点什么东西,那是他们白费心机。”

“你也不用太紧张,我目前的布局,大部分都在外面,就算有些人牵强附会,非要往某些方向杜撰,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也未必肯信,之所以跟你说这些,是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刘云坤这次的合作伙伴,能把主意打到广交会上,并且执行力还这么强,硬是把想法变为现实,这绝对属于可造之材,我也想认识一下。”

“不过又不想跟他们有过多牵涉,就找个理由避开了。”

这个时期,敢想敢干,还有点背景的,将来混的必定不会差。

未来盖房子的王石头,就属于这种类型,看到机会,敢于冒险下注,还能够疏通关系,千方百计达到目的。

如果他不是被爱出风头的小情人架到火上烤,导致晚节不保,一把年纪还要利用情怀去忽悠曾经信任他的人,这家伙在华夏的企业家当中,也算是个人物。

不管有多少人诟病他靠老婆娘家撑腰,但没有真才实学,很多东西就算有那条件,也不一定玩的转。

“姐夫,我以后休息时间,能来这边兼职实习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浪费时间跟那些看不起自己的同学周旋,还不如踏踏实实学些真本事。”

徐建军看了看廖荃,跟她姐姐的佛系大相径庭,这丫头身上的那股拼劲,连他都有些惊奇。

当初把廖荃安排到京城上高中,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有些大,她在工厂附属学校可以轻轻松松名列前茅,可到了京城的重点高中,立马就现出原形。

被一众同学远远甩在身后,可廖荃也没有气馁,开始一点点地往前追。

而且最后还真让她成功了,以廖荃最终取得的成绩,其实录取到港大也是绰绰有余,她之所以能拿到港大的奖学金,跟徐建军的运作没有多大关系,那是对她这三年努力的嘉奖。

“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先跟我说说,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想来这边干点什么,如果思路清晰,把我这个老板都给说服了,我甚至可以考虑给你开工资。”

工资不工资的无关紧要,但姐夫的认可,却是廖荃付出再大努力都值得的。

她没有不假思索的信口雌黄,而是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才郑重其事地道。

“什么都不懂,我可以端茶倒水,整理资料,做一些辅助的工作啊。”

“你出去问问,这里谁敢指使老板的小姨子去干一些端茶倒水的粗活?”

廖芸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整理资料总可以吧?在帮别人理清资料的同时,我自己也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这个应该没人会拒绝吧?”

“难说,还是我交代一下吧。”

终于听到徐建军确切的答复,廖荃一蹦三尺高,兴奋地叫道。

“谢谢姐夫,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厚望,争取早点历练出来,将来也好给你帮忙。”

本来想说你不添乱已经是谢天谢地啦,可看着廖荃殷切的目光,徐建军还是没有打消她的积极性。

“港大的商科,在亚洲也是能排得上号的,相比于国内的一些顶尖院校,这里咨询发达,能够近距离接触一些商业案例,只要认真去学,将来一定能发挥自己作用。”

“当初消息闭塞,学什么内容都要老师一点点摸索,那姐夫你是怎么走到那么多人前面的?”

“国内消息闭塞,不代表我也一无所知啊,那时候我手上有各种国外的杂志期刊,可是有不少老师都眼馋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跟老师们关系处那么好,请假就没有被驳回过。”

以前总听姐姐提到他们刻苦学习,废寝忘食的场景,那时候的廖荃也没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她自己也开始步入大学校园,学业、社团、朋友等等,这些高中时期不需要刻意关注的东西,到了大学就完全不一样了。

此时听到徐建军重提他们那时候的大学生活,廖荃的感受颇深。

“外国的期刊杂志很贵的,也就是姐夫你有漫画的收入支撑着,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负担的起。”

徐建军一边快速处理桌上的文件,一边跟廖荃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这样一心二用,有的时候廖荃依然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

等需要他签署的文件弄完,徐建军也差不多帮廖荃理清了未来的学习思路。

最起码她心里有了各种疑问,然后带着这些疑问在港大求学,学习进度也能事半功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