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见缝插针(1 / 1)

加入書籤

众所周知,正处于博弈阶段的双方,最忌讳单独相处,那样会让气氛变得很尴尬。

徐建军虽然可以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烘托气氛,缓解矛盾,但让他唱独角戏,面对面地和张妈妈交流,远没有拉上张靓张思睿姐妹俩来的效率高。

所以别说张靓把手上的活丢给苏易晴了,就连张三同学,徐建军也使出浑身解数,让她暂时把课程扔一边,一起陪老太太消遣。

如果能出去活动,就坚决不在家里,如果能让张妈妈忙起来,就坚决不让她有一刻的空闲。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徐建军把几个人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姐妹俩在这边的校园,是必然要打卡的地方。

徐建军这个专业级业余摄影师,这个时候算是派上了用场,而张二张三姐妹俩,就客串起了讲解导游的角色,把自己学校悠久的历史,层出不穷的名人,一一向老妈介绍。

再加上徐世杰这个小家伙,在徐建军授意下,化身粘人精,缠着外婆提各种要求,让老太太根本没有机会再找徐建军单独谈话,上政治课。

反正徐世杰这小子也乐在其中,在家受妈妈限制的东西,比如说吃各种零食甜点,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借机实现了。

有外婆撑腰,还有徐建军这个无良老爸的怂恿,张靓也只能跟在后面干瞪眼。

逛完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接下来自然是繁华大都市的视觉冲击。

从波士顿到阿美利卡第一城纽约,从老北教堂到曼哈顿广场,由徐建军这个特别会玩的主儿安排行程,算是让张妈妈全方位体验一下老美东海岸的城市风貌。

“怪不得靓靓这死丫头来这边那么久,也对家乡毫无留恋,怪不得现在有那么多人,想方设法往人家这里跑。”

“这儿跟咱们京城,仿佛是两个世界,感觉咱们落后了一个世纪都不止。”

听自己老妈的吐槽控诉,张靓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却被眼疾手快的徐建军给中断了。

张靓前两年一直不回家的理由,还真经不起推敲,先是怀胎十月生下徐世杰,接下来的时间,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她根本脱不开身。

现在用这个理由为自己不回家开脱,无疑是给张妈妈自由发挥的空间。

“咱们国家还很年轻,建国到现在也才三十多年,而且那时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从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到如今的模样,已经很难得了。”

“关键是老一辈的人,用生命为代价,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还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只要找对方向,迎头赶上,也是指日可待。”

也不知道是故意刁难,还是有意考校,张妈妈笑着说道。

“那些千方百计想要出来的,可不会像你这么想,改革开放之后,消息不再闭塞,接触世界的渠道更多,看到自己国家与别人的差距,可是有不少人变的悲观绝望,认为自己国家根本没机会追上去。”

“按说你是吃了国外红利的,应该认为人家的体制更优秀才对,怎么听你的口气,倒是跟现在刮起的全盘否定风向唱反调啊?”

徐建军这小子能折腾出多大动静,在京城的时候张妈妈就有所耳闻,但是来了之后,听着自家闺女向她透露的东西,让她觉得还是有些低估这臭小子了。

光是那个世嘉游戏公司,就已经超出张妈妈的认知,以亿为单位算市值的企业,不管在哪儿都是巨无霸的存在。

可听张靓说起来,徐建军刚接手的时候,那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不到三年的时间,不光带着这样的公司起死回生,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就这本事,就这能力,再加上模样还不赖,还知情识趣,能说会道,张妈妈现在都有些理解这个臭小子为什么能把自己闺女迷的晕头转向了。

“干妈,利用他们的规则,赚取合理的利润,这没的说,可稍微有点成绩,就数典忘祖,诋毁自己国家,如果我真是那样的人,您都会看不起我吧?”

“可也不能因噎废食,毕竟不管你在异国他乡取得怎样的成就,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撑腰,也如无根浮萍,任人拿捏。”

这个时候的老美梦,表面上还算那么回事,毕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查,但你真要完全相信他们宣扬的那一套,等到瓜熟蒂落,被人家收割的时候,连哭的机会都未必给你。

就徐建军这样,每到一个地方,都得拉上各种利益共同体,休戚与共,他还有些不放心,如果是那种毫无根基的肥羊,一定会有各种套餐等着把你弄上桌。

最后是红烧还是清蒸,都是别人说了算。

徐建军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知,在商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也不会自大到认为能改变一些千年不变的东西。

“小民子上班那个酒店干妈你应该知道吧,开业才两年多时间,前期的投资已经赚回来一大半,从这一点上看,就知道国内的经济活力值得期待。”

张妈妈听徐建军提到这个,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个大酒店你为了掩人耳目,应该下了不少功夫吧?什么港商合资,什么引入港岛先进管理经验,当时宣传的挺厉害的,老张他们单位都研究学习过。”

徐建军虽然一直撇清关系,可真正了解的明眼人,还是能看出不少端倪的。

“那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那几年,各项举措尚不明确,就算目的是好的,把从外面赚的钱转移到内地,助推一下建设,可那些无聊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会有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解读,不包装几层保护色,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些话,张靓或者张思睿可能还理解的不够透彻,但张妈妈却是一听就懂,一点就明。

曾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有些懊恼,张靓这丫头为什么晚那么一步跟徐建军有了牵扯,她要是再早点的话,就没有那个姓廖的什么事儿,那该多好。

“哎,你张叔年轻时候要是能像你这样沉稳,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磨难了,他才五十多岁,身体就大不如前,这跟那几年下放的经历不无关系。”

“张叔也就身子骨弱点,好好养养就没多大问题,再说现在医疗条件各种突破,很多以前束手无策的病症,现在都能治愈,特别是国外,只要钱给到位了,再好的专家,再贵的设备,都能用的上,您老也别太担心。”

看着信誓旦旦的徐建军,想起老张之前在京城住院,就是他帮忙照看,那时候老两口对这个从未经过正式确认的干儿子是赞不绝口。

现在想来,他照看也是应当应分的。

就徐建军跟张靓不清不楚,连孩子都生了的关系,老张那是他实打实的老丈人。

徐建军说完见张妈妈愣着没说话,就有些得寸进尺地道。

“不过张叔身体确实弱,我跟靓靓的事儿,回去之后尽量不要直接跟他说,省的他老人家受不了刺激。”

张思睿看着徐老二恬不知耻的模样,真想从背后踢他一脚,他还真会见缝插针给自己减轻压力,这都能被他找到机会。

同样的一件事,在张靓眼中,就是机智的表现,徐建军说完,她就紧接着说道。

“确实,我爸身体重要,一时间给他说太多东西,他可能接受不了。”

不过张靓这次明显是帮了倒忙,徐建军在她开口的一瞬间,就有些后悔没有及时阻止住她。

有些事情,徐建军这个半外人可以提,亲闺女就坚决不能附和,不然只会起到反作用。

果然,听到自己闺女这么热切地附和徐建军,张妈妈笑着回应道。

“老张做梦都在想着抱外孙的场景,世杰就是最好的良药,一旦我把小家伙照片拿给他看,他身上的那点头疼脑热就自动好了。”

见张靓还不死心想继续说什么,徐建军不动声色地在她腰间捏了一把,这才中断了她继续作死的行为。

“干妈说的对,等下我多给世杰你俩拍几张合影,回头洗出来任您挑选。”

“老张这次没跟着一起来,就是证件没通过,建军你那么大能耐,这点小事儿应该难不住你吧?”

“等回去之后,我就往家里打电话,保准把这事儿给您办妥帖了。”

看徐建军答应的这么利索,张妈妈似笑非笑地瞅着他。

“如果我们事先找到你,央求你帮忙办签证,你小子是不是会推三阻四?或者一边答应办理,一边跟她们两个赔钱货串通一气,想着怎么把我们蒙混过去?”

这个徐建军自然不会承认,虽然猜的八九不离十。

“哪能呢,您二老有吩咐,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肯定不会在这上面打折扣。”

“走,前面是都是品牌店,靓靓昨天还说要给您老人家置办几身配得上气质的行头,你可得给她尽孝的机会啊。”

张妈妈看向张靓,见她忙不迭地点头,就笑呵呵地调侃道。

“说好了你给我买,建军付钱的我不要,我可是听说那些世界名牌都贵的离谱,丫头你能买的起不?”

“妈您看不起谁呢,我管着世嘉整个东海岸的销售渠道呢,销售额都是按百万统计的,盘下一个奢侈品牌可能有点紧张,可买下某个店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张思睿也跟着凑热闹道。

“妈,这个我可以作证,二姐现在是富婆,我平常生活费吃紧,都得巴结她,咱们出来开的那个大皮卡车,就是她嫌开那个跑车不方便,临时决定买的。”

“你们是没见她买车时候的气势,销售员看我们是亚洲面孔,还有点看不起人,结果我扭头取了一袋子现金,直接丢到汽车店,把那群人震的说不出话。”

张靓被妹妹的描述弄的哭笑不得,其实这些她都是跟徐建军学的,早就听他说过,拿钱砸到别人脸上,让她们点头哈腰的感觉不要太爽,张靓是真的体会到了。

“我听三儿说,她改专业的事儿,也是你帮她参考的?她现在学的,应该没有航空航天技术吃香吧?”

“老美虽然处处都在宣扬自由民主,学术也毫无成见,可真实情况,只有接触到之后才能摸清,三儿学的专业,虽然未来肯定能报效祖国,光宗耀祖,可来老美留学,人家肯定会有所限制,想要突破很难的。”

“与其学些粗浅的概念,还不如另寻他路。”

“计算机的应用,随着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咱们国内目前还跟不上前沿步伐,可老美这边,已经有这种迹象了。”

“计算机的硬件在不断更新换代,这个速度之快,远超很多人的想像,软件的应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思睿也学了有段时间了,这个她最有发言权,还是让她自己说一说感受吧。”

张思睿一直处于话题的边缘地带,之前不是随声附和,就是专心对付桌上的美食,一时间被徐建军推到话题中心,她还有些不太适应,清了清嗓子,整理一下思绪,才缓缓说道。

“二哥说的不错,这个行业绝对有前途,而且因为正是发力一起把蛋糕做大的阶段,也没有那么多壁垒,只要有真才实学,将来的计算机领域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这个专业也不像航空航天那样,美苏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然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把其他国家拒之门外,甚至还会建一个护城河,给后来者施加难度,我感觉学这个很轻松。”

“同学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地谈论技术新动向,导师也能与时俱进,带着我们一起成长,我觉得这个专业改的非常有必要,二哥当初给的建议对我来说也是最恰当的。”

张妈妈看着自家老三对徐建军毫不掩饰的赞赏,暗叹怪不得那么轻易地被策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