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空有其表(1 / 1)
虽然徐建军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但他能对自己老娘也守口如瓶?张妈妈一开始也是怀有疑问的。
所以跟何燕聊天的时候,不动声色地展开试探,结果证明这老太婆是个糊涂蛋,对张靓跟徐建军的事儿一无所知。
如果何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她的演技绝对有资格去演话剧了。
“建军头胎生了个闺女,虽说现在有政策,不过他想绕过去应该不难吧,就没想过再要一个?”
“哎呀,谁说不是呢,军子这次出国之前我就跟他提起过这事儿,那小子也是敷衍了事,回头我得找他好好聊聊。”
确认过眼神,那不是能骗自己的人。
两人家长里短的聊了一会儿,本来心里还有些不舒服的张妈妈,也就释然了,徐建军那个罪魁祸首她都能原谅,没理由迁怒于生他养他的老娘。
而回国之后的徐建军,那真是忙的连轴转,本来这次张靓的召唤,就属于计划外的行程,打乱了很多原本已经定好的安排。
有些事情往后推推就不了了之了,可有些却只能欠着,容后补上了。
之前孙德才和丁勇看柱子在南边干的风生水起,让曾经的小弟后来者居上,要说两个老登心里没点想法,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但当初徐建军给过他们机会,是他们自己选择坐守大本营,不愿意跑到南方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从零开始打拼,所以也没什么可抱怨的。
两人现在也有了冲一冲的积极性,最起码不再像前面有段时间,认为只要保住现有的基本盘,就能够过上心宽体胖的半退休生活。
世嘉游戏机的北上,算是他们俩一再央求的结果,本来徐建军是没打算这么快把那玩意儿在国内普及的。
可架不住市场需求太大,要货的呼声太高。
如果只对南方的有些城市开放,难保他们不会用自己的方法转卖到其他地方,事实上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加上世嘉的游戏产品,还有宏达日益稳定的计算机销售,孙哥还有丁老大最起码也不会让人说成是上不得台面的小瘪三了。
计算机对接的是国家单位,或者各大高校研究所,孙经理现在的关系网络覆盖的很广,算不上什么交情,只是工作需求的简单交流,可对于真正会来事儿的人,这就够了,至于如何加深交情,让对方变成朋友,根本不用徐建军教,孙德才和丁勇都是轻车熟路。
至于世嘉的游戏机,不光港台的帮派人员奉若至宝,内地也是一样,很多社会闲散人员,凑钱买上几台,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些开游戏厅的小老板们,也是算不上什么十恶不赦的浑蛋,可这种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基本都是属于没人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在没有出台关于游戏从业者的政策之前,顶多就是在消防或者未成年这两个问题上找找他们麻烦。
可只要脑子灵光会来事儿,这些基本阻挡不了他们挣钱的步伐。
这些无形之中积累的关系脉络,让孙德才和丁勇在目前的京城,属于谁都不愿意得罪的财神爷。
不过两人受过教训,还被徐建军耳提面命,用血淋淋的事实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过那些嚣张跋扈之人的最终下场。
自然不会因为没人敢得罪,就飘的找不到方向。
相反,因为计算机和游戏机,这两种让他们得利最丰的玩意儿,都是出自柱子管理的厂子所产,两位老大心里总感觉还欠点什么。
所以在听说今年北边可能有机会让他们大展拳脚之时,孙德才和丁勇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如果上次徐建军不是被张靓临时叫去阿美利卡,这两人早就缠着徐建军让他指点迷津了。
以往徐建军从外面回来,都是先陪陪自己家人,到漫画室那边审审稿,用艺术的墨水,洗涤一下躁动的情绪。
这期间孙德才和丁勇都是自觉避让,不会自讨没趣来找徐建军的。
但这次却没忍住,在徐建军回来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地找上了门。
“我们俩上次正准备蹲你呢,结果你徐大老板扭头就跑去国外,害的我们这些天都是心神不宁的,黑河边贸已经开始了,一开始是国营公司的大笔交易,他们开过头之后,那些小商小贩也看到了机会。”
“我们也派两个机灵的兄弟过去了,他们打回来电话说,口子已经彻底放开,不少都是跃跃欲试。”
“不过没有你放话,给指明方向,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啊。”
都说这个时期的倒爷赚钱容易,那是幸存者偏差,能让后世记住的,就那一小撮人。
赔的裤子都当掉的,也不是没有。
确实赚到钱,但是把自己小命搭上的,更是屡见不鲜。
不是徐建军闲的蛋疼,非要掺合这趟浑水,关键是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
其实说到利益本身,以徐建军的能耐,从别处也能赚到别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但一鲸落万物生,这方面的养分,可不光是财富那么简单。
徐建军不是那种舍己为人,以奉献为荣的洗脑类型。
可如果顺手为之,能给自己祖国带来难以想象好处,他也是乐意操作的。
北方老大哥解体,其中蕴含多大的机遇,光看自此之后,华夏军工领域的发展速度,就略知一二。
就这还是没捡到多少便宜,大头都被那些西方玩家掠夺一空的情况下。
已经成熟的技术,加上全套体系的人才,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多划拉一些到国内,也许这个进程会更快。
那样华夏这个泱泱大国,忍气吞声的日子可能就会缩短很多,这对于国人来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
当然,做这些小动作,也得看准时机,如果一开始就暴露目的,认为北边邻居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憨憨,那估计你大概率被人玩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何况这个局,欧美才是操控的主角,如果你跳的太欢,那些人也不会坐视不理。
这就相当于趁着豺狼虎豹肢解分食熊肉的时候,你想横插一杠。
那么就既要提防奄奄一息的大熊垂死挣扎把你伤到,又要小心旁边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猎物一群野兽。
因为他们是真的不介意,把你也列入食品清单。
“这种事还真急不得,就算是你们上次堵到我,暂时也得静待时机。”
“啊,那要不要把派出去的兄弟叫回来?他们在那边吃喝拉撒,还要不断打探消息,花钱如流水啊。”
听到孙德才的话,徐建军忍不住调侃道。
“你才哥还缺这点费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扣扣嗖嗖的,底下人谁愿意跟着你做事啊?”
“你就告诉他们,放心大胆地在那边待着,钱不够随时补上。”
“想吃这碗饭,想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就得先摸清楚对方的真实需求,并且衡量好他们能拿出什么,谋定后动,才能把事儿做成了。”
“我问你们俩,北边咱们曾经的老大哥,如今的掌权者最喜欢什么商品?”
孙德才和丁勇听了面面相觑,两个人虽然也关心国家大事儿,国际新闻,可问的这么具体,他们哪儿回答的上来。
不过什么都不说,显然他们两个挺无知的,徐建军以后有什么重要的事儿,也不放心交给他们,于是丁勇还是硬着头皮找补道。
“听说松花江省对外贸易出手,卖给老苏一千多吨大豆,他们用等价的化肥结算,老大哥那边是不是因为太冷,种不出粮食,那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现在包产到户,加上种子改良,化肥也不再是稀缺品,粮食产量节节攀升,稍微抬抬价,还是能从农户手中抠出来不少余粮的。”
徐建军听了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没有再为难他们俩。
“看来你们还是下了点功夫的,最起码不像以前那样,什么情况都还没搞清楚,就忍不住冲上去了。”
“如今的老大哥,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能把老美逼到墙角的狠角色了。”
“他们内部腐败,外部战略也接连失利,阿富汗陷进去这么多年,一点好处没捞到,反而惹了一身骚;扶持南边的小弟跟咱们闹摩擦,结果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所谓的北极熊,已经虚弱到只剩下一个架子站在那儿唬人。”
“这些国家之间的博弈,咱们没必要参与,但想要赚到钱还全身而退,就得时刻关注着。”
“他们这些年像打了鸡血一样,重点发展军工重工,甚至要跟老美在太空掰手腕,可民生还有轻工业完全就被丢在一边了。”
徐建军说的这种情况有多严重,光看随后没多久,川渝那位神人,用罐头换飞机的操作就知道了。
什么火腿肠换机枪,丝袜直接顶炮资,洋酒弄一批,他们敢用坦克跟你交易,这些可不是传闻那么简单,很多都是真实案例。
“他们地方那么大,肥沃的土地更是随处可见,怎么就混到如今这副模样?我记得咱们关系好的时候,乌可兰可是被称为欧洲粮仓的。”
孙德才的问题,没人能够给出准确答案,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那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甚至是好几代人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华夏跟他们闹掰也有十好几年了,具体什么情况,他们成员国内部都不一定搞清楚,更别说曾经的盟友,如今的半个敌人呢。
“怎么造成的,咱们就别在这里深究了,可分析一下他们社会组成,总结一下他们市场需求,才是咱们目前最应该做的。”
“特权产生腐败,腐败就会有奢侈消费,这方面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至于北边的大熊喜欢什么奢侈品,你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入境也在所不惜,经费这块不用心疼,只管可劲儿地造。”
“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东西是可以闭着眼加入清单的。”
“老毛子喜欢喝烈酒,这种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一些高档洋酒,到他们那儿必然受欢迎。”
“烟酒不分家,一些上档次的香烟也可以弄一些过去试试水。”
“还有游戏机,腐败分子也需要日常消遣,这玩意儿运过去绝对是大杀器。”
孙德才和丁勇越听越兴奋,什么事情只要到徐建军这里,分分钟给你刨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等下回去就安排。”
见他们两个急不可耐的样子,仿佛立马就准备起身告辞,徐建军不得不继续道。
“你们俩做好分工,一个坐镇京城,一个深入前线,最好隔段时间轮换一下。”
“而且刚才我说的奢侈品,只是他们用来消费的,钱肯定不少赚,但是真正能影响大局的,还是一些普通民众的真实需求。”
“御寒的棉服,便于储存的副食品,甚至像咱们习以为常的暖水壶,都可以拿去试探一下。”
徐建军算是把能想到的都告诉两人了,剩下的就需要他们自己了解。
而且说完生意,就不得不提到安全。
“不管谁去那边统筹,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能赚多少钱,能拉回来多少尖货,而是咱们自己人的人身安全。”
“他们信任你们,才会义无反顾地跟着,既然这样,你们就得为他们的安全负责。”
“拿钱跑关系,这些必要的支出,可千万别墨迹,该砸钱就可劲儿地砸,你们要是能跟那些腐败分子处成朋友,那就更好,他们必然能为咱们赚回更丰厚的回报。”
“这回我给你们俩足够的发挥空间,方向给你们指清楚了,利害关系也给你们讲明白了,至于前期投入,地下兄弟们挣钱不容易,就别让他们为难了,咱们三个包圆儿。”
“至于以后怎么分润,反正要大家都赚到钱,这样才能把这个事业玩下去。”
丁勇和孙德才这些年跟着徐建军都没少赚,别人是万元户就沾沾自喜,他们早就过了靠这个与人攀比的阶段,深得徐某人闷声发大财的真传。
所以听了徐建军的提议,两人都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