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感激与敬佩(1 / 1)

加入書籤

次日,金銮殿。

周曌端坐于龙椅之上,明黄色的龙袍衬得她面容愈发清冷威严。

她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站得笔直的文武百官。

“众爱卿,今日朕有一事,要与诸位商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静待下文。

“自登基以来,朕日夜批阅奏折,深感政务之繁杂。”

“许多州郡琐事,亦需朕亲自定夺,耗费心神不说,亦延误了国事。”

“朕以为,此等施政之法,效率过低,长此以往,于国无益。”

她顿了顿,抛出了今日的核心议题。

“故而,朕欲设立内阁。”

“内阁?”

这两个字一出,下方顿时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何为内阁?”

满朝文武,皆是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疑惑。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制度。

兵部侍郎,那位在武举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将领站了出来,躬身行礼。

“陛下,臣愚钝,敢问何为内阁?”

周曌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一丝赞许。

“所谓内阁,便是由朕亲自挑选数名德才兼备之臣,组成一个辅政机构。”

“日后,天下所有奏折,先送往内阁。”

“由内阁大学士进行票拟,也即是筛选、分类,并根据奏折内容,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最后,再将票拟后的奏折,连同处理意见,一并呈送于朕。”

“如此,朕便可将精力,专注于军国大事,亦可集思广益,避免决策疏漏。”

她将昨日李由所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出来。

话音落下,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陛下圣明!此法甚好!”

那名青年将领率先高呼,眼中精光大放。

“如此一来,我大周的政务处理效率,必将大大提升!”

“臣,附议!”

周烈亦是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陛下,此举可让您从繁杂琐事中脱身,专心于修行与国策,于国于己,皆是天大的好事!老臣附议!”

不少新晋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出身宗门和寒门之人,立刻明白了此举的妙处。

这不仅是提高效率,更是一种权力的重新分配!

“臣等附议!”

然而,有人赞成,便有人反对。

一名从世家之中选拔出来,担任礼部尚书的老臣,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他跪伏在地,老泪纵横。

“陛下,万万不可啊!”

“我大周立国万年,祖宗之法,岂可轻易更改?”

“设立内阁,等同于将审批奏折之权,下放于人臣之手。”

“长此以往,内阁大学士权柄滔天,必将形成新的权臣,架空皇权啊陛下!”

“此举,无异于养虎为患,请陛下三思!”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的共鸣。

他们好不容易在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可不想再看到一个凌驾于六部之上的“内阁”出现。

“是啊陛下,此举不妥!”

“祖宗之法不可废!”

“若内阁与陛下意见相左,又当如何?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主张改革的少壮派,与思想守旧的世家派,瞬间形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

双方各执一词,在大殿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迂腐!尔等只知固守陈规,可知如今大周百废待兴,若凡事皆由陛下一人定夺,要耗费多少时日?”

青年将领怒斥道。

“我等不过是未雨绸缪!你可知权臣当道,是何等祸国殃民之景?”

礼部尚书毫不示弱,反唇相讥。

“内阁只负责票拟,最终决断之权,仍在陛下一人手中,何来架空之说?”

“人心隔肚皮!一旦权力在手,谁能保证他们没有私心?”

“简直是胡搅蛮缠!”

“尔等才是祸乱朝纲!”

金銮殿上,唾沫横飞,吵得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众人的目光,汇聚到了那高高在上的龙椅,等待着女帝的最终裁决。

周曌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吵,绝美的脸上,古井无波。

直到所有声音都渐渐平息,她才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都说完了吗?”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威压,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了那名礼部尚书身上。

“爱卿所虑,朕明白。”

“你担心内阁坐大,架空皇权。”

她一句话,便点出了对方的核心忧虑。

那老臣身子一颤,将头埋得更低了。

周曌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

“但朕想问你一句,如今这大周,谁说了算?”

“是朕,还是所谓的内阁大学士?”

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从她娇小的身躯中散发出来,笼罩了整个大殿。

那老臣汗如雨下,声音颤抖:“自……自然是陛下……”

“既然知道是朕说了算,你又何惧之有?”

周曌冷声道:“内阁,是朕的内阁,是辅佐朕处理政务的秘书,而非替朕决策的权臣!”

“谁入内阁,由朕来定!”

“内阁票拟之权,是朕赐予的,朕随时可以收回!”

“他们提出的意见,朕可以采纳,也可以否决!”

“最终的朱批之权,独属于朕一人!”

“如此,何来架空之说?!”

她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如惊雷般在每个人耳边炸响。

那名老臣被问得哑口无言,浑身瑟瑟发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周曌的目光,扫过所有反对的官员。

“祖宗之法,确实不可轻易更改。”

“但时代在变,旧法若不能适应新朝,便要改!便要废!”

“朕,不是守成之君!”

“朕要开创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大周!”

“若尔等思想僵化,跟不上朕的脚步,那这朝堂,便不适合你们!”

话语中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那些原本还在摇摆的官员,心头剧震,连忙跪了下去。

“陛下圣明!臣等愚钝!”

转眼间,反对之声,烟消云散。

周曌看着下方跪倒一片的臣子,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传朕旨意。”

“即日起,设立内阁。”

“任命周烈,桂鑫,兵部侍郎赵毅,吏部尚书钱林,为第一任内阁大学士。”

“即刻生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金銮殿。

……

数日后。

皇宫,观星台。

李由躺在屋顶上,悠闲地喝着酒。

一阵香风袭来,悄然落在了他的身边。

周曌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衫,褪去了女帝的威严,多了几分少女的灵动。

“师尊。”

她在李由身边坐下,脸上带着一丝轻松的笑意。

“设立内阁之后,弟子果然轻松了许多。”

“每日只需处理几件最重要的国事即可,其余的时间,都可以用来修炼了。”

她由衷地感叹道,眼中满是对李由的敬佩与感激。

师尊随口一个点子,便解决了困扰她许久的难题。

李由灌了一大口酒,打了个酒嗝,懒洋洋地说道。

“这下,你总算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了。”

周曌看着师尊嘴角那抹熟悉的弧度,心中一片安宁。

她知道,只要有师尊在,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能一一踏平。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风的清凉。

“弟子一定会将大周治理好,绝不辜负师尊的期望!”

她的声音,在夜色中,无比坚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