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天塌下来,为师给你顶着。(1 / 1)
自内阁设立,已过去了数月。
大周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在新的制度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恢复运转。
各地的税收、民生、军备,都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休养生息的国策,成效显著。
这一日,早朝。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的气象,已与数月前截然不同。
人人精神饱满。
内阁大学士,兵部侍郎赵毅,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
“数月以来,我大周休养生息,国力日渐恢复,府库渐丰,兵甲渐足。”
“然,青州、云州、炎州三地反贼,依旧盘踞地方,毫无悔改之意。”
“臣以为,我等休养生息,并非是为了苟且偷安!”
“如今时机已至,当兴雷霆之师,扫平叛逆,以正国法,以安天下!”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了一众武将的附和。
“赵侍郎所言极是!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反贼只会愈发壮大,届时更难清剿!”
礼部尚书颤巍巍地走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他躬身道:“国力虽有所恢复,但终究是元气大伤,如同大病初愈之人,根基尚且虚浮。”
“百姓方得安宁,生产刚刚恢复,若再起刀兵,实在是……”
“老匹夫!你又来了!”一名武将忍不住怒斥道,“难道非要等反贼的刀架在脖子上,你才肯罢休吗?”
礼部尚书脸色一白,据理力争:“将军此言差矣!老臣并非姑息养奸。”
“只是战争乃国之大事,一动则牵连甚广,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慎?我看你是怕了!”
“你……”
金銮殿上,争吵声响起。
主战派认为时机已到,必须主动出击,消除隐患。
主和派则认为根基不稳,应当继续休养,积蓄力量。
双方争执不下。
“都静一静。”
周曌清冷的声音响起,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她的目光扫过下方,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
“战与不战,皆是为了我大周的江山社稷。”
她话锋一转,看向那三州之地的方向。
“但,朕不想再等了。”
此言一出,主战派的将领们顿时精神一振。
只听周曌继续说道:“传朕旨意。昭告青州、云州、炎州三地守将。”
“限他们一月之内,亲至神都,向朕,向大周请罪!”
“若他们肯来,朕可念及旧情,既往不咎。”
她的声音顿了顿,变得冰冷刺骨。
“若一月之后,他们还不来……”
“那便不是他们肯不肯来的问题了。而是朕的大军,何时去取他们项上人头的问题!”
这番话,既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也下了最后的通牒,展现了帝王的怀柔与霸道。
大殿之内,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皆是心头一震。
随即,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起。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变故来得如此之快,旨意传出,尚不足十日,一骑快马,疯了般地冲入神都,直奔皇城。
“八百里加急!边关急报!!”
早朝之上。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跪伏在金銮殿中央,声音嘶哑而急促。
“启禀陛下!”
“青州、云州、炎州三地,已于三日前,同时竖起反旗!”
“他们……他们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污蔑陛下您被奸臣蒙蔽,要带兵前来神都,匡扶社稷!”
“轰!”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反了!他们真的反了!”
“清君侧?好一个清君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一群乱臣贼子!”
信使喘着粗气,抛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不止如此……他们……他们还引了赢州之兵,入我大周境内!”
“赢州三十万大军,已兵分三路,与三州叛军合流,正向神都方向,逼近而来!”
“什么?!”
这一次,就连一直主张谨慎的礼部尚书,都惊得跳了起来。
“赢州?!他们竟敢勾结外敌?!”
“这群畜生!这群卖国求荣的畜生啊!!”
……
大周与赢州,乃是世仇,边境之上摩擦不断,积怨已久。
三州守将,身为大周臣子,竟引外敌入境,这已经不是谋反,而是叛国!
是任何一个大周子民,都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
“杀!!”
赵毅双目赤红,声音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陛下!臣请战!”
“此等叛国之贼,天地不容!不将其碎尸万段,何以告慰我大周历代先祖!”
“臣附议!请陛下降旨,发兵讨伐!”
“灭了他们!让赢州人血债血偿!”
“战!战!战!”
一时间,群情激奋,喊杀声震天。
礼部尚书道:“陛下……诸位……请冷静!”
“赢州,非同小可,其国力鼎盛,兵强马壮,不弱于我大周鼎盛之时。”
“如今我大周初定,国力未复,若与赢州全面开战,胜负……胜负难料啊!”
“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住口!”赵毅猛地回头,怒视着他,“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绥靖吗?!”
“外敌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你还要我们忍气吞声,等着他们兵临城下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老尚书急得满头大汗,“我是说,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冲动行事……”
另一名武将冷笑道:“从长计议?难道要我们割地赔款,换取一时安宁吗?”
“我大周将士,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没错!我们背后有太玄宗,有仙人守护,怕他什么赢州?!”
“对!有太玄宗在,赢州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
提到太玄宗,所有人的底气,瞬间又足了几分。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赢州大军,被酒剑仙一掌灭掉的场景。
周曌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
“乱臣贼子,勾结外敌,意图颠覆社稷。”
她的声音,冰冷如九幽寒铁,一字一句,响彻在每个人耳边。
“此罪,罄竹难书!”
“此仇,不共戴天!”
“传朕旨意!命周烈为三军大元帅,赵毅为先锋,尽起神都之兵,即刻出征!”
“朕,要御驾亲征!”
“不踏平三州,不诛尽国贼,不将赢州犯我疆土之敌,尽数斩绝!”
“朕,誓不还朝!”
掷地有声,杀伐决断!
“陛下圣明!!”
“为大周死战!!”
整个金銮殿,被一股前所未有的狂热战意所笼罩。
……
当夜。
皇宫,观星台。
夜凉如水,星辰漫天。
周曌独自一人,站在这里,任凭夜风吹拂着她的衣衫。
白日里的杀伐果断,此刻化作了眉宇间的一抹凝重。
一阵熟悉的酒气传来。
李由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屋顶上,懒洋洋地躺着。
“怎么了?”
他灌了口酒,随口问道。
“嗯。”
周曌转过身,仰头看着他,将白日里发生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
“弟子已经下令,御驾亲征。”
她说完,静静地看着李由。
李由打了个酒嗝,将酒葫芦抛了抛。
“想做,就尽管去做吧。”
他嘴角勾起一抹懒散的弧度,声音在夜色中,却带着一种足以让天地安定的力量。
“天塌下来,为师给你顶着。我为你托底。”
周曌听着这番话,心中的一丝不安,悄然消散。
她躬身,深深一拜:“是,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