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走科举路线(1 / 1)

加入書籤

魏芸赶紧来告诉王通那些人进山的消息。

王通听后不屑一顾。

他能进山并且猎杀到猎物平安回来,是靠的前世十几年探险积攒下来的经验。

这帮人连打兔子的经验都没有,进山就是找死。

“不管他们,像打猎就去,只希望他们别喂了老虎。”王通道。

这么一帮人碰到狼也能自保,但是碰上老虎就是送死的份。

别说老虎了,就是碰上野猪都能拱死几个。

王通继续买田大业。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通花了150两银子买了280亩地。

这些地都集中在山脚下,属于贫瘠且不好灌溉的地方。

其实有些田地还不错,只是不和王通买的田地连在一起,王通干脆就把那些田全部置换了,换来的田更多还能连到一起,一举两得。

“傻子就是傻子,买这么多薄田干嘛,种草喂牛吗?”

“一百多两银子啊,给我多好。”

“我要是有这些钱,肯定买几亩上等的水浇地,那样种出来的庄稼才多。”

不少人议论纷纷。

甚至有人跑到王通家里来。

“他二婶,你咋能由着通哥儿呢,他不懂你也不懂吗?那些薄田种不出庄稼来,买了不是白花钱吗?”

说话的是不远处的老李头媳妇,王通刚过把她家的几亩薄田买走,她就跑来说这种话。

刘氏有些不爽,但还是耐着性子道:“通儿大了,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我这老婆子啥也不懂,就不给他添乱了。”

老李头媳妇道:“你这话说的,他再大也是你儿子,赚钱不容易,可不能由着他乱来。”

“那我把田退给你,你把银子还我们?”刘氏干脆道。

老李头媳妇立刻干笑:“这做完的买卖哪有反悔的呢。”

“切!”

魏芸在一旁很是不屑。

老李头媳妇的意思她很明白,一是嘲笑王通花那么多钱买的都是下等的薄田,种不出多少庄稼,二是不想他们再买田地。

不管上等田还是下等田,只要多了就是好东西。

一家伙多了二百多亩,哪怕种不出庄稼的荒地,那也是王家的财产,就是放在那里也比什么都好。

大家都不傻,刘氏也明白,道:“他婶子你就别管了,通儿比我们都聪明,不会不懂这些。”

说起王通的聪明,老李头媳妇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现在所有人都在说通哥儿是受神仙点化,这才变聪明了,真的假的?”

刘氏笑道:“哪来的神仙,是他不小心碰到头,病好了。”

老李头媳妇不满道:“还骗我,谁家碰个头就变得这么厉害?你老实说,是不是遇上神仙了?”

刘氏道:“是,是,遇上一个白胡子老神仙,见我们娘俩可怜,就把他的病治好了,还教他怎么打猎。”

老李头媳妇半信半疑:“那是山神啊。”

“对,是山神。过几天我就买猪头香烛去给山神还愿,一定要好好感谢山神老爷。”刘氏道。

等老李头媳妇走了,魏芸笑道:“她还真信了?”

刘氏道:“管她信不信,反正跟咱们没关系。”

魏芸道:“其实我相信有山神,是山神治好了通哥儿。”

刘氏叹道:“我也相信,买猪头贡品去还愿也是真的。”

大山脚下的人基本上都信奉山神。

虽然山神从未显过灵,但却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在王通穿过来之前,刘氏不知道烧过多少香,磕过多少头。

王通突然好了,刘氏不知道感谢过多少次山神。

魏芸道:“我和你一起去。”

接下来的日子,王通除了雇人耕种那些田地外,就白天看书,晚上练武。

王通专门去县城的书店买了些书。

这时候再想考科举有点难,不是说他有前世的经验就能考中科举,那玩意可比高考难。

不过考个秀才,拿个功名,王通还有点把握。

有功名在身,名下的田地就不用缴税,这一下一年就省去十几两银子。

尤其是现在王通有了二百多亩地,加上之前的六亩将近三百亩,光缴税都不知道多少。

如果能考中秀才,这些田地的税一下就免了。

而且功名在身,见官不拜,对王通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进入体制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就算再有钱也是别人随意宰杀的肥猪。

好在这里的知识和王通前世没什么区别,倒是不用他费太多心思。

“绝对是山神老爷显灵,通哥儿都能读书了。”

看到王通拿着一卷书看的如痴如醉,魏芸惊叹道。

这里可不是王通前世的国家,经过几轮扫盲,识字率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里识字的人寥寥无几,能写自己名字的更是少数,至少百分之九十是文盲。

读书人向来是另一个阶层。

刘氏也曾花钱送原身去读书,只可惜他不是读书的料,苦读了几年堪堪只认识了一些字,连文章都做不了,被先生退回来。

刘氏也只得罢了,熄了让原身走科举出身的路子。

王通对魏芸笑道:“我也不知怎的,病好了后就感觉豁然开朗,脑袋都清醒了不少,以前看着这些书就跟天书似的,现在看着却很亲切。”

“说不定以后通哥儿还能成状元呢。”魏芸惊喜道。

王通摇头笑道:“状元就不用想了,能中秀才我就满意了。”

“那也是秀才老爷,咱们村也才一个秀才呢。”魏芸道。

整个桑溪村就一个落魄的老秀才,屡试不中才心灰意冷回到村里开了个私塾,村里的孩子都在那里读书。

老秀才虽然落魄,但因为有学问,在村里的地位很高,仅次于里长孙瑞。

王通也想起这个老秀才。

他要想走科举路线,还得去拜访他,请教经验。

王通拿了一条熏好的腊猪肉,又拿了一坛子酒,去了老秀才家里。

“先生,我来看你了。”王通道。

老秀才姓陈,单名一个宏字。

陈宏看到王通提着腊肉和酒进来,板着脸道:“你资质愚钝,再学也是没用,不要浪费时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