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跟着的人也是一一对着水镜先生见礼,葛亮也是站起身对进来的所有人拱手以对。
水镜:
“徽经过新野,原本是想看望元直一番的,到是叨扰刘皇叔了!”
刘备:
“水镜先生能来新野,备自然要尽地主之谊。这位是陈煜,陈子羽。”
“陈小兄弟,上次一别也是两月余了,风采依旧!”
“不比水镜先生,来得康泰!”
“老师,元直多谢老师前来看望了,对了,这位是?”
徐庶看着葛亮问道,毕竟葛亮经过化妆了,徐庶一时没有认出来,葛亮当即拱手说道:
“鄙人葛瑜,字子硅,见过元直兄了。刘使君!陈先生!诸位!”
徐庶一听就知道了是谁了,见葛亮给自己传递了眼色,一是了然了葛亮的意思,也只是拱拱手了事,接着便是众人落座。
刘备自然是坐在上座,客座上就是水镜先生和葛亮二人了,但为了平衡,文士坐成了一排。若这是刘备的手下的话,估计已经能够鼎足而立了,文的这一边有水镜先生,冒牌的诸葛亮,徐庶,穿越者陈煜,孙乾这些人,当然这只是刘备心里想想罢了!
刘备马上叫人端上酒水上桌,当然现在只能是端起茶说道:
“自上次水镜山庄一别,备本应该多到先生处聆听教诲的,只是新野政务颇多,到是让备多有惭愧!”
“刘皇叔专心政事,也是新野百姓之福,至于山野之人,不用在意!”
·······
葛亮也是暗暗观察刘关张三人,关羽坐着一动不动,眼神也是不曾动过,仿佛是在思考着什么;三弟张飞先是喝茶,后来酒水上来了后便是只顾着喝酒,到是对期间的谈话并没有多少的兴趣。
大家寒暄了一会儿后,陈煜举杯对葛亮问道:
“子硅兄,不知道汝在水镜先生处学习了多少时日呢?”
“回陈先生,瑜在老师处才不过月余罢了,就是在年关的时候瑜才拜在水镜先生门下!”
“哦,不知子硅兄日后有何打算呢?”
“日后?”葛亮想了想,不由摇了摇头,说:
“没有想过,瑜还是想等上几年,等瑜才能足够了在考虑这件事!”
“那子硅兄觉得我家主公刘皇叔可算的英雄乎?”
葛亮不由暗暗提高了警惕,我这才刚刚上学呢?就来招揽自己的,看来水镜先生的面子还是非常大的,其实陈煜也是有些奇怪,历史上与水镜先生将近的人就那几个,并没有一个叫葛瑜的人,当然陈煜并没有猜疑葛亮是什么穿越者的!
葛亮并不回答陈煜的问题,转而说道:
“瑜也是听了不少陈先生的大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显得那么坚定、那么久远,在时间上、空间上,都造成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象。
它像是雕塑一般屹立千古,给我们短暂的生命带来了永恒的认识。
月色柔美,本来并不是适于去表现这种坚定的感觉,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月亮,显得那么分明、壮观,仿佛从秦汉一直照到了唐代。于是,万里长征这一空间距离也就是某个征夫与家人的阻隔,而是在重复着如秦汉至唐的千百年来“人未还”的共同悲剧。这悲剧如何才能结束呢?
如果有像汉朝魏青、李广这样的将军,胡人就不敢轻易的侵犯了,“但使龙城飞将在”,“龙”、“飞”两个字显得是雄健有力,“但使”、“不教”这两个词语气坚定、毋庸置疑,对英雄名将的坚定不移的确信和渴求使全诗气势雄浑、声调高昂,英雄一出,谁与争锋!
可谓是表达对古来名将的仰慕之情,良将也呼之欲出,但陈先生并没有明说,只是含蓄的暗示。整首诗情感饱满、昂扬,而又回味无穷。
到是让瑜佩服不已!”
葛亮在大加赞赏陈煜的同时,也是在暗暗观察其脸上的情况,还是看到了眼神有瞬间的闪烁,不过之后便是欣然高兴的意味。
葛亮也是不得已拍起了马屁,目的就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小心思罢了。
陈煜大笑着说:
“不过是闲暇之作,子硅兄可是谬赞了,既然子硅兄现在没有确定下来,不如这样,我们来一个君子之约可好?”
君子之约?这不是一些穿越者哄骗手下的方子吗?葛亮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被用到的一天,看着陈煜的潇洒气度,颇有君子如玉之感,如此相邀,我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
不过葛亮还是先听听再说吧!“哦,陈先生且说来听听!”
“那子硅兄还没有说自己大概要学多少年才准备出仕呢?”
“大概三年时间以上,当然至于具体情况则要看看当时的形式了!”
“建安十四年,若是我主有了多个郡作为立足之地,到时子硅兄可愿投靠我主刘皇叔?”
“哦,子羽何以肯定呢?”葛亮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