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云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血与肉的碰撞,生与死的较量,拿枪打与手刃敌人压根是两种感觉
“昂?可这关系,不至于吧?”
“家主哇,俺家穷,俺娘久病成疾,要不是您帮衬,只怕是没个好,另外俺幼弟拜您为师,您也悉心教导,咱的家传刀法武艺才给您的”王二毛
“啥意思?毛头我看着顺眼,喜欢,我帮衬着点不行啊?”
姬云还没明白,外头把守帐门的王铁柱伸进来一脑袋“哎呀,家主哇,这关系是关系,传承是传承,那到不了。都是传代的宝贝,咱得换”
“这样吗?”
“法不轻传,一个人谋生的方法,岂能轻易外传?”王二毛
谋生的方法,可以说是琢磨出的一套“商业盈利模式”,如果“核心机密”外泄,还怎么玩?当然,如果迫不得已要外传,就不能让他人轻易获得,比如收费授徒等。现在很多培训机构遵循的正是“法不轻传”的古训
实际上,人活一世,越是轻易得到的,往往越是无价值的。
道不贱卖。人们走向社会,总需要工作,通过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收入。“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得的一身本领,最后是要像货物一样“出售”的,最好能卖给一个识货的主,给你开个比较高的价钱
“哦,要换,那拿什么换就是个问题了”
姬云闷着头琢磨事,这取舍是很麻烦的事情,毕竟机会只剩下一次了
《智囊》“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
被周武王封为齐国国君的姜太公,听说有个人很有才华贤名之后,派人召他入朝为官,发挥自己的才能。可是这个名士拒绝了太公的邀请,并表示坚决不入朝觐见。
太公一连召他3次,都被这个人拒绝。于是姜太公果断的下令:不要了,杀了这个人
刘皇叔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何等到第三次请他才出山?为何第二次不出山?为何不熬到第四次、第五次?因为诸葛亮也明白“事不过三”这个道理,太早出去吧,不会得到重视,太晚出去吧,脑袋就没了。刘皇叔得不到,自然也不会让别人得到
“三”的重要性在成语中也有体现。例如退避三舍、举一反三、约法三章、孟母三迁、狡兔三窟、火冒三丈、三人成虎、绕梁三日、三缄其口、三省我身、岁寒三友、三生有幸、三朝元老、退避三舍、入木三分、三阳开泰、连中三元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好,是个“三”;坏,也是个“三”,“三”是个临界点,非常关键的一个极限点
尉迟宝林来教马槊,姬云又亲自开口求尉迟恭,这已经两次了,再失败,那以后永远不用提这事了
思量再三,姬云又腆着脸找到了尉迟恭
“伯伯,小子想请教一番”
“哦?好哇,怎么说”
“格斗术”
“也好,反正闲来无事,就陪你玩玩”
请教不是比试,姬云他来出招,尉迟恭喂招
找个人少的地方,尉迟恭的亲兵围成一个大圈人墙,全部面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