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吴用、时迁等人,赵祯唤来【笑面虎】朱富,大厨李小二,商量着办一场宴席,遍请军中好汉,各村里正、管事宴饮。
倒不是什么大事,确是西溪村庄里的两棵钻天柳柳葚可以食用了。
柳葚这等高产,却是赵祯不曾想到的。自从听赵集说,两棵柳树上长的柳葚极多,如今正是吃的时候。赵祯派出庄里庄丁,去各处传令,赵祯自己带人去了老屋一趟,看赵集等人上树采摘柳葚。
看了一回,见众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掐着柳葚,赵祯估摸着天黑前这二三十个半大小子才能把这两棵树上的柳葚都采摘下来,就去村里找金大坚去了。
年前就筹备的书社,在金大坚并一众匠人的努力下,《三字经集注》终于成书了,这书是赵祯从主世界带来用来启蒙之用。萧让仿蔡襄楷书,金大坚亲自雕刻而成。
至于选择蔡襄书法,却是蔡襄汲取颜书笔意,严谨遒劲、方圆兼备,有颜楷宽博大度的风神,素有宋代楷书第一人之称。加之萧让又善此书。
赵祯接过县里的第一本书,只见经文大字行十二字,注文小字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单边,书口上刻“三字经集注”字样,下刻页码,无鱼尾,无界栏,无序跋。卷端题“赵祯纂定”字样。
世界日志书籍印刷,气运+10。
作坊里,赵祯也看了一遍,这里都是雕字匠人,一波做雕版、一波做活字。
至于为什么两者都做,还是赵祯的主意。那日定下要做书坊的事后,众人商讨后,都觉得做活字印刷最好。
毕竟,活字印刷术只要准备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以随时拼版、拆版,还能重复使用,效率高很多,也容易存储。
赵祯却提出了雕版印刷:“众位兄弟,历来印刷书籍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另外还有诸子先贤的名著、经史子集。这些书籍的内容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活字印刷显示不出它的优点。”
“反而是雕版印刷更好,毕竟,华夏字的数量巨大,仅常用字就有五千多个,而且相较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字迹更清晰。”
“活字印刷在这些大量印刷的书籍面前并不占优,反而是在如只印刷几十本的县志,族谱、村志等小批量书籍更好。我倒是听说过极西之地,有文字用二十六个字母组成,用的就是活字,组合方便、快捷。”
赵祯一番话,让书坊两者兼用,大批量的用雕版,活字也备下,字存的多了,今后印刷起来自然方便。
为此,赵祯还在主世界咨询一番,从一个大元的国家,寻来转轮排字架。
用轻质木料作成直径约7尺的大轮盘和高约3尺的轮轴,在轮盘内以音韵为序,贮存活字。使用时一个人朗读所需要找的字,另外一个人按汉字音韵找出字模并在印框内排序。
赵祯看着手里的《三字经集注》夸赞了一番,又让人赏了所有工匠一粒金瓜子。让工坊工匠加紧印刷一千册,自己打算拿回主世界试试水,如果可行,这门生意就可以长久做下去了。
办完了这事,赵祯在金大坚陪同下,离了书坊,也不去西溪村老宅子,回白石庄园去了。
却是庄丁来报,有好汉自称【拼命三郎】石秀来投。
不一时,赵祯回了白石庄院。
焦挺、鲍旭正同这人在校场上说话,赵祯看时,那人虽拄着一根扁担,一身旧衣,作樵夫打扮,却生得好表人物,身高九尺,面似银盆,两眉入鬓,一双秀目。站在焦挺、鲍旭二人身旁,自有一番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