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法子就是用面包代替烙饼,作为客栈今后售卖的主食。
烙饼未经发酵,又干又硬,说实话,偶而吃上一嘴还可以,时日一长,任谁都受不了。
唯一的好处,就是因为其干,不易腐坏,是跋涉人群不得不选择的干粮。
蒸饼倒是松软可口,却又搁不住多久,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夏日,让出门在外之人不得不放弃。
面包却不一样,可说是兼具了烙饼与馒头之所长,拿来做干粮最合适不过。
其与蒸饼一样,也发过酵,除了最外的一层壳有些硬之外,内里同样松软可口,极易消化。
而且也有烙饼的长处,那就是水分含量少,不易生霉腐坏。
更重要的,是其经过烤制而成,对大多数人都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
人类最先吃的熟食,就是烤出来的,可以说基因里就对烤制食物有特殊嗜好,要不然各种烧烤食物也不会直到后世都还经久不衰。
尤其是面包刚出炉那会儿,香气弥漫,蒸饼远远不及,让人一闻之下就食指大动,天然自带广告效应。
“真的?真能吃上面包了?”
小济乐了,他之前吃过,深爱其味,又对做法也非常有兴趣,三人中数他对面包最为期盼。
“秦川哥,说说看,都要准备些什么,我和小济好给你帮忙。”
苏幼蓉已经跃跃欲试了。
说帮忙那是顾忌周秦川面子,话往好了说。
这段时日接触下来,苏幼蓉早已清楚,在厨事上周秦川就是给人打下手的水平,即便面包怎么做他知道,也别指望他能从头到尾独立完成。
多半就是清楚整个过程,想要把面包完完整整做出来,还得靠自己和小济。
至于会不会牵涉到家传秘技什么的,苏幼蓉压根没往这上面想。
若周秦川真自祖上得了面包的传承,厨艺也就不会这么不入流了。
“简单,幼蓉,我跟你说,和做蒸饼差不离,准备好麦面和老面疙瘩就行,一开始都是和面、发面,只是最后一步有所不同,蒸饼靠蒸,面包靠烤”
此时不像后世,有专门用来发面的酵母,多是用老面疙瘩来发面,周秦川来的时日不短,也算有了些基本的认知。
至于将面包的做法视为隐秘,敝帚自珍的念头,周秦川丝毫也没有。
而是把自己所知的,关于面包的一鳞半爪,有些炫耀地说了出来。
只是说到烤的时候,他忽地愣住了,对啊,自己怎么把烤给疏忽了。
馒头(也就是蒸饼)的最后那步——蒸——很方便,客栈伙房里就有蒸笼,随时可以上手。
即便没有,也不碍事,走几步路,去南边村子里也能买到。
可是烤面包的器具就麻烦了,如今整个大明恐怕都不会有用来烤面包的炉子。
想到这里,周秦川只觉得浑身上下犹如被浇了一盆凉水,如果不能想办法解决烤炉的问题,那做面包一事,只能凉凉了。
周秦川穿越前所能见到的烤面包炉具,多是现代化的烤箱,以电或燃气来加热。
这些类型的烤箱,即便有现成的,在大明也用不上,纯粹是摆设。
如今想要烤面包,只能自己动手做个烤炉出来。
可那种老派的烤炉,周秦川从没见过,这玩意儿或许只有在欧洲,一些经营很久的工坊里,还在后世继续使用。
事实上,在大明一直要到距今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才有西方传教士把烤面包的工艺带入中土,那时才可能有现成的烤炉可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