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宇为了训练小东的胆量,和挑战能力,不畏惧任何知识权威。
就让小东对古诗进行改动。
小东在贺宇的启发下,把这首诗改成:
“割稻日当午
汗滴稻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他唸完后很志豪的说:“贺老师,怎么样?“
“改得太好了!小东很聪明,古诗中的锄禾的‘锄’字是动词,‘禾’是名词。你改的‘割’字也是动词,‘稻’也是名词。
都是动宾结构,是不是?“
“是,你教过我们。“小东说。
不过,古诗中的‘锄’,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你改的‘割’只是动词,所以古人还是高明。
现在农民伯伯收割稻子,正是日当午的时分,他们和诗歌中描写的农民一样,都是弓着腰杆,累得满头的汗水往下流,汗水才会滴在田里。
你看,站着打稻子,和挑稻子的农民伯伯也是满头大汗,这个就不能用汗滴稻下土,来形容!“
……
“一个是弓着腰杆,一个是直立着劳作,直立着做活的汗能不能滴在土里?“
“不能!只能在在身体上流!”
“对!,你真会观察。所以你改成‘割稻’就比较贴切。
但是,诗歌中锄禾是在地里,因为那个‘锄’字,是指用锄头去锄草,松土。所以汗滴在土上,而农民伯伯割稻子是在田里,你看看田里是土,还是泥巴?“
“是泥巴。”
所以,你改的还是有些不太贴切。
不过,你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能敢于这么改动,确实不简单,我小时候,就没有你这样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