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土法水泥(1 / 1)

加入書籤

厦门东溪,建筑工地

短短数日,这片工地的工匠已经达到了三千余人,各种民工也达到了八千余人。工地的面积也有之前的五百亩扩充到五千亩,足足扩大了十倍,工地之上到处都在建设,尘土飞扬。

各式铁矿石、煤炭等炼铁物料已经堆积如山。

各式的煤窑、砖窑、石灰石窑等都在兴建之中。

整个工地一片热火朝天。

工匠首领带着几个大匠恭候在工地门口,远远看到一队人马赶来,忙道:“世子驾到,赶紧再整理一下容装,不要失礼。”

马车停到工地边上,郑锦下了马车,看到钱三等人紧紧上前几步,下跪行礼道:“工匠钱三参见世子。”

郑锦一把抓起钱三的胳膊,“钱大匠,不必多礼。我说过了,以后见面不必下跪,站着施礼即可。”

钱三使劲下拜几次,都被郑锦的手拉着不让下拜,他只好站起身,感激道:“世子,礼不可废。”

郑锦不可置否的轻哼一声,“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必提什么礼不礼的。这几天工地的进展如何?”

钱三退后几步,恭敬的道:“世子,工地目前一切顺利,耐火砖也已经烧制成功了,现在已经在大量的烧制耐火砖了。”

“耐火砖已经烧制成功了?这才三天时间就能有如此成果啊,奖励上次那个主动请缨的大匠三百两银子,让他主持烧制耐火砖一事。耐火砖的用途很大,数量越多越好。”郑锦吩咐道。

“遵命。新式炼铁炉已经在修筑了,初步已经打下地基三百座。只等耐火砖烧制完成后,就可以开始修筑炼铁炉。”

郑锦满意的点点头,这行动力和执行力真的是一流啊。“钱大匠果真有大匠之风,成绩斐然啊。”

钱三低下头,道:“世子过誉了,小人只是尽本分而已。还有就是,您提出的高级三合土也成功烧制出一窑出来。”

郑锦听到高级三合土已经烧制出来,有些惊讶的停下脚步,“哦,这高级三合土竟然已经烧制出来了?短短几天就能有这样突出的成果。钱大匠不愧是匠中高手啊。”

钱三道:“这都是世子的功劳。小人只是根据世子的指导进行的,不敢居功。若无世子的配方,这高级三合土也不会这么快烧制出来。”

郑锦继续向前走,“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还担心我不给奖励吗?钱大匠,可有对这高级三合土进行试验?”

钱三赞叹道:“因刚刚烧制成功,昨天上午只用高级三合土修建了一面墙。别的不说,这高级三合土修建的速度果真是很快,仅仅一个上午就能够修建好一面高两米,宽三米,厚一米的的城墙,平常这都是需要四五天的时间的。”

听到钱三的叙述,郑宁等一行人也对这高级三合土充满了好奇,自幼从军的他们可是深知城墙修建的难度,这短短半天中,竟然能修建出这么宽大的一面城墙,确实是很让人惊讶。

若真的如此,那以后会给战争的形势带来巨大的变化。

一行人快步走到了实验品面前。

实验品是一个用水泥砌成的水泥墙,颜色呈暗灰色,看起来很不扎眼。

看着灰色的水泥墙,又敲了敲,阵阵暗沉的声音传来。郑锦满意的点点头,这跟印象中水泥墙差不多。

郑锦看着旁边的铁锤,道:“郑宁,敲上几锤,让我看看。”

郑宁应了一声,拿起铁锤,摆了个方便用力的姿势,用力的向水泥墙锤去。

砰砰砰,一个个白点出现在墙壁上。

“八十、八十、八十、八十····”,郑锦在一旁默默数着,嗯,质量尚可,不错,不错,有了这土水泥,修路、晒盐、修建城池都会省时省力很多啊。

呼啦一声,二十多锤后,水泥墙再也经不起大锤的打击,碎了一小块,主体结构基本完好无损。看样子这样修建的城墙,抵御一些小炮的打击应该不成问题。具体情况,还需要试验一下。

郑宁放下锤子,有些惊讶的看着这水泥墙,转头看着郑锦,:“世子,这水泥质量竟然如此之好,不知产量如何?”

钱三连忙回答:“因为只是实验,一窑只烧了五百余斤,若是世子满意,可以多建几个石灰窑、砖窑等,每日产量增加到两三万斤不成问题。”

郑锦颇为满意的点点头道:“可以可以,这水泥质量不错,我很高兴钱大匠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水泥烧制出来。

赏钱大匠白银百两,其余参与工匠各赏银五十两。

希望钱大匠再接再厉,试验各种方法,烧制出更好的水泥。日产两三千斤还是有点低了。”

钱三高兴的行礼拜谢,“小人多谢世子赏赐,代各位大匠多谢世子。”

身后的几名工匠也都欣喜若狂,五十两白银啊,这可是十几年的收入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跟着世子果真没错。之前几位炼铁大匠获奖一百两银子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工地,从未有过上位人给予如此之高的奖赏啊,世子确实是宽厚大方,跟着这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浑身是劲啊。

郑宁欲言又止,见郑锦正在兴头上不敢多说什么。

郑锦从水泥缺口处摸了一下,用手指捻了一下水泥,颗粒状还是很明显,不够细腻,硬度不够,产量过低。

“钱大匠,这水泥生产一窑需要成本多少钱?”

钱三略微算了一下,道:“主要是人力耗费太大,一窑水泥差不多出五百斤,需要的石灰石300多斤、黏土50余斤、石膏10余斤、铁废料10余斤等物资,大概需要3两银子。”

“3两吗,成本还是有点高了,看看能不能再降低一些。”郑锦道:“钱大匠,以后只要有什么发明创造,我不吝金钱赏赐。若不想要钱,给予官职,也是可以考虑的。”

“官职?”钱三和身后的大匠更是猛的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作为匠人也能当官吗?那可真的是光宗耀祖了。祖坟都要冒青烟了。

钱三涨红了脸,双手不住的打颤,激动的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声音有些颤抖的道:“小人一定潜心研究,争取烧制出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水泥。”

郑锦若有所思的看着激动万分的钱三等一班大匠,心中还是低估了官职对于底层百姓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身处匠籍的工匠而言,拥有官身,就是脱离匠籍,鲤鱼跃龙门般的事情,是阶级的迁越。

这让郑锦对明末的社会环境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更多的想法开始在脑海中翻腾。有些事情似乎很有些搞头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