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大婚(一)(1 / 1)
这只象征着蒋家福气与传承的羊脂玉镯,前世被母亲一直珍藏着,从未拿出来过。
此刻,它却安然地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这只镯子,就像一个清晰无比的印记,向她昭示着一个事实。
她的重生,并非一场虚无缥缈的梦,她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正在切实地改变着所有人的命运轨迹。
她真的……成功了。
这样的改变让她清楚,沈家的未来是会被改变的,并不是只能依靠既定的命运,走向灭亡的结局。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让沈燕宜的鼻头一酸,眼眶瞬间红了。
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猛地扑进蒋秋娘的怀里,将脸深深地埋在母亲的肩窝。
“娘……”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蒋秋娘被女儿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只当她是婚前不舍,心疼地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抚。
“傻孩子,都快做太子妃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哭鼻子。别怕,以后想家了,随时都可以回来。”
沈燕宜用力地摇了摇头,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母亲,脸上却绽开一个无比坚定的笑容。
“娘,你放心。”
她握紧母亲的手,一字一句,郑重无比地承诺道:“有女儿在,定会护沈家一世周全,再不让任何人欺负了去。”
蒋秋娘看着女儿眼中那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沉稳与决绝,心中微动,只觉得女儿似乎真的长大了。
她欣慰地笑了,伸手拭去女儿眼角的泪珠:“好,娘信你。”
母女二人又说了一会体己话,直到夜深,蒋秋娘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翌日,天还未亮,整个沈府便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府内府外张灯结彩,红绸飞舞,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沈纪之和沈策安穿着一身崭新的锦袍,在前院忙着招待前来道贺的宾客,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笑容。
沈燕宜的闺房内,更是喜气融融。
蒋秋娘和玉珠一早就围着她忙碌,为她梳妆,更衣。
铜镜里,映出一张绝美的容颜。
凤冠霞帔,珠翠点缀,华丽的嫁衣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
镜中的人,美得让人几乎移不开眼。
“我们家阿娥,真好看。”
蒋秋娘看着女儿的模样,眼眶又忍不住红了。
她拉过一旁的玉珠,郑重其事地叮嘱道:“玉珠,小姐嫁过去之后,身边就只有你了。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好好照顾她,万不能让她受了半点委屈,知道吗?”
玉珠红着眼圈,重重地点头:“夫人放心,奴婢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一定会护好小姐!”
沈燕宜看着眼前这熟悉又温馨的一幕,心中温暖,却又有些恍惚。
周围的场景,与前世大婚之日几乎一模一样。
可她的心境,却已是天差地别。
前世,她满心欢喜,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因为她要嫁给自己心心念念的周砥。
那时的她,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以为嫁给心上人,便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而此刻,坐在这妆台前,看着镜中盛装的自己,喜悦之下,却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惆怅与沉重。
这份沉重,来自于对沈家未来的担忧,来自于对皇宫诡谲的忌惮,也来自于对周砥那份复杂难明的情感。
“怎么了?”
蒋秋娘看出了女儿眉宇间的一丝忧愁,以为她是即将出嫁,心中紧张不安,便柔声安慰道,“别怕,都准备妥当了,不会有事的。太子殿下对你的真心的,娘相信他会好好待你的。”
沈燕宜回过神,对着母亲弯了弯嘴角,没有解释。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的锣鼓声和喜娘高亢的唱喏声。
“吉时到!新郎官来接亲啦!”
来了。
沈燕宜的心猛地一跳。
红色的盖头被轻轻放下,眼前瞬间被一片喜庆的红色所覆盖。
由玉珠和喜婆婆一左一右地搀扶着,她缓缓走出了生活了十几年的闺房,穿过庭院,来到了沈府大门处。
门外,是震天的鼓乐和鼎沸的人声。
十里红妆,从沈府门口一直铺陈开去,看不到尽头,其规制之盛大,引得整条长街的百姓都前来围观,人人脸上都带着羡慕与惊叹。
队伍的最前方,周砥身着一身玄色金龙纹的太子婚服,骑在一匹神俊的白马上,身姿挺拔,俊美无俦,宛如神祇下凡。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周砥利落地翻身下马,径直走到了沈燕宜面前。
他对着眼前被盖头遮住面容的新娘,在万众瞩目之下,伸出了手。
周围的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太子殿下竟亲自下马,牵她上轿!
这份恩宠与看重,简直是前所未有!
沈燕宜隔着盖头,虽然看不真切,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只伸到自己面前的手。
他的手掌宽大而温热,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在他的引领下,沈燕宜被稳稳地扶上了那顶华美至极的大轿。
轿帘落下,隔绝了外界所有的视线与喧嚣。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一路上,宫人不断向着围观的百姓抛洒着喜糖和铜钱,引得人群阵阵欢呼,热闹非凡。
轿子平稳地前行着,沈燕宜坐在其中,听着外面的喧闹,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
或许,母亲说的是对的。
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改变,那不如就相信周砥。
就在迎亲队伍即将行至宫门附近时,骑在马上的周砥,脸上原本带着的浅淡笑意,却不着痕迹地微微一敛。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经意间扫过道路两旁欢呼雀跃的人群。
在那片喜气洋洋的人海之中,有几道极不合时宜的视线,没有去看那些撒落的喜糖,也没有看这盛大的仪仗。
而是死死地盯着队伍,目光在华丽的花轿和他之间来回逡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与算计。
周砥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握着缰绳的手,指节微微收紧。
看来,总有些不怕死的人,喜欢在这种大喜的日子里,来给他添点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