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能娶到你,真好(1 / 1)

加入書籤

库房钥匙?

不等她发问,那内侍已经捧着一个紫檀木的托盘回来了。

托盘上,一串沉甸甸的黄铜钥匙和几本厚厚的账册,整齐地摆放着。

周砥拿起那串钥匙,走到沈燕宜面前,将它递了过去。

“从今日起,这东宫的内务,便全权交由你打理。”

他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朗沉稳,“库中的所有开支用度,都由你来定夺。”

沈燕宜看着眼前这串熟悉的钥匙,有一瞬间的恍惚。

她记得清清楚楚,上一世,也是在大婚后的第二天,周砥同样将这串钥匙交给了她。

那时的她,刚刚经历了皇后的下马威,满心屈辱与不甘,接过钥匙时,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展示一番自己的能力。

可当她第一次打开东宫的库房,第一次翻开那厚厚的账册时,她整个人都被彻底震惊了。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良田地契,各地商铺……

那庞大的资产,远超她的想象,甚至比沈府还要丰厚数倍。

她当时足足愣了半个时辰,才从那惊人的财富中回过神来,心中第一次对这个太子丈夫,有了一丝除了痴恋之外的敬畏。

然而此刻,再次面对这同样的场景,沈燕宜的心中却再无波澜。

她平静地伸出手,接过了那串钥匙和账册,神色淡然得仿佛只是接过了一盘点心。

“好。”

她轻轻颔首,语气平稳,“殿下放心,我会打理好的。”

周砥原本正带着几分期待,等着看她脸上露出惊讶或是欣喜的表情。

毕竟,东宫的底蕴之丰厚,足以让京中任何一个贵女为之咋舌。

他想让她知道,嫁给他,绝不会受半点委屈。

可他等来的,却是她平静到近乎冷淡的反应。

就一个“好”字?

连一丝多余的情绪都没有?

周砥脸上的自信笑容微微一僵,心里“咯噔”一下。

她这是什么反应?

难道……她觉得东宫的这点家底,根本不算什么?

也是,沈家富可敌国,她自幼见惯了奇珍异宝,或许在他看来丰厚无比的资产,在她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周砥的心里顿时就有些虚了。

他看着沈燕宜已经开始随手翻阅起账本,那娴熟淡然的模样,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咳……”

周砥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回一点颜面,试探着开口,“东宫的账目繁杂,牵涉到各地庄子和铺子,若你觉得不好打理,我明日便为你寻一个得力的账房先生来帮你。”

沈燕宜头也未抬,一边翻着账册,一边随口应道:“不必了。”

她翻看的速度很快,脑中自动将这些数字与前世的记忆一一对应,查漏补缺。

对她而言,这不过是将烂熟于心的东西再复习一遍,简单至极。

“就这点账目,我自己一个人就足够了,用不着旁人插手。”

“就……这点账目?”

周砥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沈燕宜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

她果然是嫌少了!

周砥只觉得一股气血直冲头顶,不是生气,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和不甘心。

不行!

他周砥的太子妃,怎么能受这种“委屈”?

他不能让她觉得,嫁到东宫是“下嫁”了,是“受苦”来了!

想到这儿,周砥再也坐不住了,他看着兀自专心看账的沈燕宜,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他一言不发,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沈燕宜察觉到动静,疑惑地抬起头,只看到他行色匆匆的背影,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殿下?”

他这是怎么了?

然而,周砥并未回头,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殿外。

……

半个时辰后,御书房。

皇帝正埋首于一堆奏折之中,听见内侍通报太子求见,他以为周砥是来回禀上午交代下去的差事,便直接让人进来了。

“砥儿,笼络沈家的人查得如何了?可有什么新……”

皇帝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周砥快步走到御案前,一脸严肃地开了口。

“父皇。”

“嗯?”

皇帝抬起眼,等着他的下文。

却见周砥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商议国家大事般的郑重语气,沉声说道:“儿臣今日前来,是想为太子妃,向父皇讨要些赏赐。”

皇帝闻言诧异。

他拿着朱笔的手悬在半空,脸上写满了错愕。

他刚刚听到了什么?

他的太子,这个素来不苟言笑,一心扑在政务上的儿子,火急火燎地跑到御书房来,不是为了国事,不是为了军情,而是为了……给自己的新媳妇要赏赐?

皇帝的错愕只持续了短短一瞬,随即被一抹极淡的笑意取代。

他放下朱笔,好整以暇地靠回龙椅,打量着自己这个一向沉稳的儿子,语气里满是调侃:“哦?朕的太子妃想要什么赏赐,只管说来,金银珠宝,朕都允了。”

周砥却摇了摇头,神色依旧郑重:“父皇,燕宜出身沈家,对金银俗物并不看重。她性情雅致,更喜别致之物。”

“那她喜欢什么?”

皇帝来了兴致。

周砥见此,沉声道:“儿臣斗胆,想为她求一支‘凤穿牡丹’的白玉钗。”

此话一出,皇帝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

那支白玉钗,乃是先帝亲手为太后所制,后传给皇后,象征着皇家嫡系血脉的至高身份。

按规矩,唯有皇后与公主方能佩戴。

这已经不是赏赐,而是赐予一份无人能及的地位与荣耀。

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盯着周砥,像是要将他看穿:“你可知你在求什么?”

“儿臣知道。”

周砥迎上他的视线,不闪不避,“燕宜初为太子妃,儿臣不愿她受半分委屈。有此钗傍身,便是父皇与母后对她的认可,宫中上下,再无人敢轻慢于她。”

他将自己的私心与盘算,毫不掩饰地摊开在皇帝面前。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许久,皇帝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眼底的锐利化为一丝复杂的欣赏与无奈。

他这个儿子,为了太子妃,真是把心思用到了极致。

“你啊……”

皇帝指了指他,终是笑了,“罢了,既然是你为太子妃求的体面,朕这个做父皇的,没有不给的道理。”

他对着一旁的内侍扬了扬下巴:“去,将那支玉钗取来,交给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