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首都大学(1 / 1)

加入書籤

看着如今大变模样的两夫妻,一家人刚开始还差点没认出来,还是小亦主动说起才敢认。

两夫妻近一年多恢复了从前的工作,生活条件大有改善,再加上心情好,与那时苦大仇深的模样有着天壤之别。

双方简单的寒暄过后,适才落座。

苏晴忙给孩子介绍道:“这就是爸妈常说的宋叔和杜婶,要不是他们,你们爸妈当初怕是都不能活着等到小墨下乡。”

“宋叔,杜婶,我们总算见到你们了,这些年多亏你们帮衬,感激之情无以为报,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兄妹的尽管说。”

杜小莹挽着苏晴的胳膊,嗔怪道:“好了好了,咱们都坐下说话,不然真是要站着说个没完了。”

“对对对,咱坐着边吃边说。”

苏晴看着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大丫几几姐妹,忍不住感叹,“这时间过得是真快,我印象里还有大丫二丫三丫....小时的模样。”

“可不是,孩子们眨眼就长大了,我们也老了。”杜小莹笑着感叹。

“我瞧着你都没啥变化,还跟以前那么漂亮。”

杜小莹摇摇头,“不服老不行啊。”

众人边吃边说着首都这一年的变化之大,都忍不住回想提起当年的事,无比感慨,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不提了,过去的都过去了。”

“小莹国梁你们可一定要在首都多留些时日,到时我们好好带你们在首都逛逛,尝尝首都的特色美食。”苏晴笑着说道。

杜小莹点头,“就是你们不说,我们也是要厚着脸皮多待些时日的,我们一家子这些日子可就得你们多照应了。”

闻言,众人都笑了,连连应声。

秦老笑呵呵更是直接拍板定下,“就住我们家,我就喜欢热热闹闹的。”

饭后,一行人驱车回了首都家属院。

何鸿考究五丫这一年多有没有用工,苏晴则在看大丫近来做的一些刺绣针脚。

秦老背着手低头看四丫绘画,不时满意地眯眼点点头。

二丫则拉着小亦在院子里哼哼哈哈地比画拳脚功夫,还拉着老爸宋国梁去当裁判。

杜小莹看着抱着书本的三丫,也是无奈地摇摇头,“这孩子。”

“妈,下午没事做,我想出去书店转转。”

“那妈陪你去,你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当心迷了路。”杜小莹自然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

三丫想了想,正要说自己到时多找人问问就好了,就听秦老开口。

“不急,首都大学图书馆各色书应有尽有,明天我带三丫过去借书。”

三丫眼睛都亮了,“谢谢秦爷爷。”

杜小莹露出个无奈的笑。

之后的几天时间,一大家子被苏晴带着在首都逛玩,品尝首都各色的美食,不亦乐乎。

眨眼便到了首都大学开学报名这天,无数的学子带着行李,赶往首都大学。

一家子满面笑容地看着华国的最高学府,神情肃穆自豪。

“同志你们好,请问你是哪个系的?”一个戴着眼镜面带笑容的青年笑着迎上前。

“没事,你去忙吧,我带他们去报到。”

“秦老?”

几个学生看着一大家有说有笑的背影,不由都惊呆了。

“我的天,那是什么人,竟然由秦老亲自带着报到。”

“没准是秦老的亲戚呢。”

“不可能,听说秦老家里就剩下个孙子,其他的亲人早些年都.....”

一行人走走停停,看着景色别致的首都大学都忍不住感慨,怪不得是华国的最高学府,就是不一般。

二丫看的眼花缭乱,“老三,你们学校也太气派了。”

三丫笑笑,“二姐那你也努力,争取以后也考到首都大学来。”

“你可别打趣我了,我可没你那脑子,你二姐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小亦眉心微蹙,随着二丫的下一句话,脸上重新恢复了笑容。

“我考不上首都大学,但是我和你小亦哥可是约好了考警校的,我也会努力的。”

“二丫,我们一起努力。”

杜小莹笑看着豪气万丈和小亦拉勾约定的二丫,转头看向几个孩子,对于孩子的兴趣志向都表示给予支持鼓励。

宋国梁并肩同妻子走着,听着妻子轻柔的话语,眼底露出了几分笑意。

一行人在秦老亲自带领下,顺利的报到后去了宿舍,见到同寝室提早来的两个同学,另外空着的几张床铺,大概率是外地还没赶来的同学。

双方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一家人便回了家属院。

一大家子一直呆了半个月的时间,随后踏上了返回蒙省的火车。

临行前,杜小莹不放心叮嘱,“三丫,你平日别就学习,多放松放松,可以多去看看陪秦爷爷吃饭。”

“妈,放心吧。”三丫看着就要离开的爸妈姐妹们,眼眶也忍不住有些红了。

杜小莹鼻尖一酸,搂着闺女絮絮叨叨,“钱别省着花,爸妈每个月都给你寄钱,别怕不够花,千万别省着....”

三丫目送绿皮火车渐渐离去,看着掌心上被攥得皱巴巴的钱票,都是姐姐妹妹临走塞给她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夺眶而出。

.....

春去夏来,大丫成绩中规中矩,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便没再继续读书,回家帮着家里干活。

家里的门槛都快被三天两头上门说亲的给踩烂了。

22岁的年纪在这时代的农村,就已经算是老姑娘了,村里同龄的小姑娘都结了婚,连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杜小莹怕大丫心理负担重,特意和女儿谈心过后,就把那些上门介绍对象的都轰了出去。

村里没少传闲话,渐渐就传出了宋家想招上门女婿的话来。

小姑娘原本坚定的心,也逐渐动摇,渐渐地也就不爱出门了。

可这天大丫二丫姐妹俩去逛供销社时,大丫的手帕意外掉落,被一个女同志看中,打听这刺绣的来路。

二丫灵机一动,当即把身上的也掏了出来。

那女同志爱不释手,立马掏了五块钱买走了两条刺绣手帕,生怕两姐妹后悔。

大丫瞠目结舌,“老二,两条手帕就换了五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