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介绍个人(1 / 1)

加入書籤

“还得过一晚,这几条大黄鱼怕未必能撑这么久。”陈洋有些担心。

姚鸿升道,“最好的条件安排上,再安排两个人轮流盯着,万一不行了第一时间送冷库冰起来。影响不大。真要是活的撑到明天估计能多卖不少钱。”

“也成,那就明天送去拍卖。”陈洋点头,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分别给几条鱼输入一点打野能量。果然几条鱼精神头好了许多,看情况活到明天问题不大。

把沙虫,鲍鱼,皇帝星斑等一些贵重些,或是数量相对没那么多的货卸下来之后,戴冬生开车返回继续拉第二趟。

陈洋则是留在店子里将鲍鱼分拣一下,里面双头鲍的数量有一些,分拣出来更划算,两者价格悬殊可不小。

鲍鱼能养一段时间,还得挑一些出来自己吃。姚鸿升则安排店员给皇帝星斑,沙虫等海货过称。

这边忙了一阵,陈海,阿杰的三轮车便开到了。上面主要拉的是午鱼,一些杂货和部分小黄鱼。

再后面没多久,戴冬生的皮卡也再次开到,后面的就是清一色的小黄鱼了。

“那几颗玛瑙石呢?”陈洋向阿杰问道。

“没带过来,交给嫂子保管了。”

陈洋点头,几块石头带在身上也麻烦,先拿回家去,等明天去市里旁观拍卖会了再将几块玛瑙带去卖掉。

今天收获的几种鱼数量都不少,而且价格都在水准线以上,哪怕大黄鱼和玛瑙留着明天卖,肯定也能值不少钱,不过真正等清单开出来的时候,依旧让几人颇为意外。

32斤,双头鲍265一斤,103斤五头鲍165一斤。价格比以前小贵了5元。至于那些小的本来就不多,基本上都扔回海里继续养着。单是鲍鱼就卖了25475元。

沙虫价格没变,143斤,卖了7150元。

午鱼最大的一条26斤,50一斤,卖了1300。能长到这么大个头的午鱼也不多,其他的都是一个价,33一斤,369斤。连同那条大的一起卖了13477元。

皇帝星斑22.7斤,230一斤,卖了5221元。

其他真鲷,海鲈鱼,花螺,虾蟹杂货也不少,一起卖了6723元。

大头是小黄鱼,竟然捕了4776斤,卖了109848元。

除了那5块玛瑙石,三条价格不菲的大黄鱼。一起卖了16万7894元。

结算了戴冬生的车费,照例留出来一些补充油料,生活物资,陈洋分99800元。差一点就十万了。

饭店那边泥工,水电工还有后面的木工等装修款要陆续结算,一些厨具,桌椅等设备也要开始结算货款,估计开支不小。

还有人员招聘也要开始上马,陈洋定的标准偏高,开支方面自然也就不小。

原本胖子,严阳在资金上有一定压力,想着一切尽可能从简,后来看到陈洋的方案之后,果断选择了后者。后面陆续支出的钱怕是不会比买地皮少。

关键是马上又要种海带,同样需要大笔支出,加上放陈海家的两万多现金都不够,暂时也就不需要去银行存钱了。

几人开着三轮车,先是跟饭店那边的胖子,四眼碰了个头,看一下装修进度,比预计中的快不少。

主要是工钱给足了,而且胖子,四眼两个天天来,不管懂不懂装修,有两个人在这里就会把压力给到装修工身上。

装修外面按陈洋的意思,做了一定隔离,一定程度上降低到处扬的灰尘。另外还挂了了大张的红色横幅:真知味饭店即将盛大开业。

横幅够大,够醒目。街对面步行,或是骑电驴子,开车,坐车经过的都能很轻易看到。

作为一个海边小镇,流动人口肯定要比内陆多上不少,镇上有小学,初中,高中,一所规模不小的医院,往来商客。只要用心经营,客源不会是问题。

又商量了一阵后,陈洋看了一下时间,叫上胖子和四眼晚上回村里一起吃饭。路过村部的时候王友军刚好在,陈洋先找王友军签合同。

今天进账十万块,还有5块玛瑙石,几条大黄鱼,褐毛鲿没有卖。陈洋底气又足起来了,既然接了系统任务,直接将标准提高了一倍。

“你小子就是钱多臊得慌。”王友军又劝了几句,见劝不动之后,给陈洋把合同签了,承包200亩种植面积,十年合同。一年1万6千块钱。陈洋先交了一年的租金。

“地也租下来了,你这海带准备咋种?是自己跟阿海,阿杰种还是请人?”王友军叫住想要离开的陈洋。

“你瞧着我像干这些事的人吗?”陈洋一笑。

“我瞧着不像,你人请好了没有?准备给工人多少钱工资?”

“村长这是有人要推荐给我?”听对方这么一说,陈洋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我一个族叔,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可怜人。大前年离的婚,生了两个孩子都是白眼狼,分了家产不说,把我那族弟还赶出家门。性格太老实了,去外面打工老给人欺负,工资也不高....”

陈洋有些不乐意,“村长,你这都四十几的人了,还是你族叔,能干得动吗?这都比你高一辈了,我找个爷爷辈来给我做事,也不太合适吧?”

“你就不能等我把话说完?我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吗?主要是比我高辈份,年纪就比我大两岁,身体上没问题,早年也是老渔民,吃苦耐劳。

要说干体力活,也不是村长我看不起你,顶你这样的两三个没问题。”王友军道,“种海带是熟手,请来就能上的那种。你给工人的工资标准是多少?”

“2000块钱一个月。”

“你钱多怎么不站在楼顶去撒。”王友军没好气地道。

“忙的时候就那一阵子,平时也就管理一下,处理些杂务。我琢磨着1200顶好了,比一般人去市里打工都要强一些。”

“那就底薪1500,等海带收上来了,只要不比别的地方差,每个月再看收成补发300到500元奖金。

不过有些话得说在前头,只是性格上老实些还没什么,具体我要看做事怎么样,万一不行到时候我把人辞了,村长可别不高兴。”

陈洋给对方打了计预防针,之前买船,后面办水手证,再到宅基地,王友军给他帮了不少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