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订船的提议(1 / 1)
到镇上转完帐,徐超再次婉拒了陈洋留饭,从镇上坐了去县城的大巴,运气好还能赶上县里去省城的最后一趟班车。
天然牛黄出手后,陈洋来到鸿升水产时,姚鸿升正在开单子。
“哥,你咋来了?”阿杰一脸意外。
“来了个中药采购商,把那些牛黄买走了,我跟他到银行转账。”陈洋说道,“牛黄的钱我就不跟你们分了。”
“那头牛本来就是哥你自己拿钱买的,跟我们没关系。能分点金线莲泡茶喝就很好了。”阿杰毫不在意,不过还是好奇地问了一句,“卖了多少钱?”
“天然牛黄?那可值不少钱,从哪偷来的?还有金线莲,咋回事?”姚鸿升耳朵比较好使,原本正在开单,听到牛黄之后抬起头来问道。
“老姚,你要这么说,小心我出国把你女儿给拐了。”陈洋睨了姚鸿升一眼。
“你出了国怕是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你要有那本事我也认了。”姚鸿升又不是吓大的。
“这可是你说的,等我有空了就去。”陈洋哼了一声。
“可不是偷的,现在我们都不干那事了,就前两天,我们去山里玩,遇到了大片金线莲,正好有个老汉赶头老黄牛摔坑里了,我们帮着拉上来。
当时我哥想吃牛肉了,于是就买了那头牛。买回去一看,啧啧,还开出牛黄了。一砣一砣的,像屎一样,得有两斤多。”阿杰有声有色地说道。
听阿杰说得绘声绘色,陈洋笑道,“那玩意看着丑,可比金子还值钱不少,295一克。”
“啥?都高了几倍了,这么贵?”阿杰吓了一跳。
“那不得三十几万了。”姚鸿升原本开着单子心情还是不错的,每进一笔货都能赚上一笔,尤其是陈洋送过来的,不光能赚,还总是很抢手,没有积货的压力,损耗相对也比较小。
只是一听这话姚鸿升心里就不太平衡了,自己起早贪黑,守着这水产店兢兢业业,对方讨海总是满载而归也就算了,特么进山里玩一圈都能碰到这种好事,轻轻松松把钱给赚了。
陈洋继续在老姚伤口上洒盐,“那个药材公司的也是有些得寸进尺,收了牛黄还想收金线莲,说干货一万五一斤,也不想想我要是卖给他了拿什么泡茶。”
“你要是我儿子,敢这么败家,我非得把你腿打断不可。拿上你们的钱从我的店里滚出去。”姚鸿升胸口肿痛,哼哼地将单子塞给陈洋,然后把几人赶了出去。
陈洋拿过单子一看,收获还不错。
蓝点马鲛25一斤,1157斤,卖了28925元。
黄目带鱼卖了5766元,章红,一些杂鱼卖了5722元。
重点是斗鲳,四斤以上的105元一斤,337斤卖了35385元。
两斤到四斤的70,一到两斤的单价50,一起卖了65986元。
一起卖了14万1784元。
陈洋又跑了一趟银行,零头留着加油,补充伙食,结算戴冬生的车费,将分到的8万4存进卡里。
然后三轮车上拉着不少海货返回。
“我准备订一艘大些的渔船,你们要不要一起订?”晚上吃饭的时候陈洋问道。
“订啊,哥你干什么我就跟着干什么。”阿杰不假思索地道。
“现在这艘船就不错了,收获挺好的,你准备订多大的船?”陈海问道。
“接近24米的吧,搞艘中型渔船,小渔船也留着,到时候换着开。”
今天天然牛黄出手,讨海也分了8万4,差不多是小五十万,后面讨海肯定还有得赚,建房子的钱也不缺,陈洋觉得是时候订艘中型渔船了。
“这么大的船,少说七十万打头了。”陈海一时间有些犹豫。
“这事阿洋你说了算,啥时候订你说一声,我们提前把钱准备好。”戴萍笑着应下来。
陈海松了口气,他原本没想这些,不过陈洋提出来了他自然是想要跟着订船的,毕竟现在海运这么好,订艘中型渔船按理说更有看头。
船只开得远一些,资源只会更丰富。不过十几万的投入,他总得跟戴萍商量一下。谁知戴萍比他还直接,那便没什么顾虑了。
到船厂订船,后面真正出厂估计得一年左右的时间,按现在的收入没什么压力,完全不需要动到存款。
“行,等从姐夫家回来了,咱们挑个时间去把船订了,份额就跟之前的小船一样。”陈洋点头。
“到时候咱们可就是大船的船长了。”阿杰一脸兴奋,想着站在一艘崭新大渔船上的样子,“整个村子就咱们一艘大渔船,肯定拉风得很。”
“就咱们三个人还不太行,这船我也能开,不过真想开着中型渔船出海捕渔,最好还得再安排个熟悉海况的船长。
另外还得再招几个人手。愉24米的渔船,人员上精简一点至少也得六个人。咱们现在这点人手也不够。”陈海做事时虽然犹豫了一些,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周到的。
“现在种海带的几个都还不错,是做事的人,王连山的年纪大了点,到时候海带田让他管,另外再招几个人。倒是船长的人得再琢磨一下。只要出钱总能招到老师傅。”
陈洋在用人上并不是太着急,现在正是劳动力过剩的时候,只要肯出价,招人不会是问题,只是船长的事情上确实要慎重一些,二哥主要是对近海比较熟,远一些暂时就不太行了。
“也是,反正时间还长。”陈海点头。
几人继续吃饭,又聊到金线莲的种植问题,众人商议了一下,打算等菜园子里的金线莲种子成熟了采集下来进行播种。到了明年开春的时候可以进行分株,五六月份还可以用扦插的方式。
后面又聊到饭店的生意,这时曹玉琴和戴萍的话最多,毕竟饭店那边都不用管,每个月光分的钱都能让一家子过得很滋润。
“还得多亏了阿洋,带着阿杰赶海,又一起盘下了位置这么好的饭店。以后守着这家店子日子都不差了。”
曹玉琴一脸笑意,日子过成现在这样她就已经很满足,后面订购大渔船,种金线莲她都不怎么操心,陈洋和阿杰要做,她在后面支持便是,不用考虑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