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溪滑(1 / 1)
“小舅,最后一只地笼你来吧。”汪明道。
“你不起了?”
“还是你运气好,起来起去也就甲鱼和石斑鳜,再要么就是笋壳鱼,没什么新意。”
“那行吧。”陈洋点头,幸运值还剩下18点,按理来说还能再起些东西,如果没有,估计得在山里继续蹿能找到其他山货.
不过出来也有一两个小时,回去还得走一段路,也不能在山里蹿太久,毕竟是来给人贺寿的,踩着饭点去也不合适。
陈洋将最后一只地笼拉起来,不出意外,又有两只甲鱼,另外还有三条像鳗鱼一样的东西。细长细长的。大的估计有十几斤,中等的一条八斤左右,小的也有五六斤,竟然都钻进一只笼子,提起来笼子沉甸甸的。三条进了一只笼子,真是有够离谱的。
“怎么是这玩意。”陈洋有些吃惊,这只地笼起上来,幸运值直接清零。
“这是啥?看着蛇不像蛇,鳝鱼不像鳝鱼的,还这么大。”汪明一脸诧异。
陈洋道,“没见识了吧,这是鲈鳗,大部分时候生活在水里吃些小鱼小虾,有时候也会上岸找点零食。
上岸时爬过的位置一路会留下很多粘液,黏滑黏滑的,在岸上吃饮后会顺着这些粘液滑回到溪水里面,所以这玩意又叫溪滑。”
“怎么我从来没见过?甲鱼,石斑鳜平时虽然少,偶尔也能看到,这什么溪滑听都没怎么听说。”汪明一脸疑惑。
“别说是你,我也有些年头没看到过了,记得还是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和你四眼,胖子叔他们在山溪里经常能抓到。”陈洋道,“以前两三斤的不少,六七斤的偶尔也有,这十几斤的我也是头次碰到,竟然还能长这么大个,真是少见。”
“物以稀为贵,这玩意贵吗?好吃吗?”汪明好奇道。
“不便宜,四五斤的得好几百,十几斤的不好开价了,那得看行情,估计把你卖了也抵不上这条溪滑。”陈洋将里面的几条溪滑,甲鱼倒腾出来。
汪明翻了记白眼,看到这么多的收获忍不住直乐呵。
回去途中东西主要是陈洋在提,好在溪滑虽然很贵,甲鱼也不便宜但生命力都很顽强,一点点水就行。带回去比起昨天要轻松多了。
就是一大一小回到汪宏文家时两人身上湿了不少。
“今天都还往山里蹿,能不能不这么野。”陈琳正好回来搬凳子.
乡下人办红白喜事,经常会碰到桌椅不够用,这个时候近一点的亲朋好友,隔壁邻居都会拿出自家的。看到陈洋两人身上大片湿的,汪明还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陈琳便忍不住有些脑仁疼。
“妈,你看我们今天又弄到了啥?”对于陈琳的话汪明完全无视,提着猴头菇大步上前。
“这么多猴头菇?”
“不止,还有大甲鱼呢,十几只,听小舅说还有三条大家伙叫溪滑来着。”汪明兴冲冲地道,“今天又是大丰收。”
“十几只甲鱼,这么大的溪滑?”陈琳凑上前一看,顿时有些麻了.
什么时候山里的资源丰富到这种地步了?这段时间不时也有人进山采些野果,偶尔运气好也能碰到一点零星值钱的东西。只是陈洋来这两天,比去批发市场进货还夸张。
去菜场别说一天,好一段时间都别想碰到这么多红菇,野生猴头菇,野生溪滑不定什么时候能出现一次,至于这么大个的,陈琳打小到现在就没碰到过。这玩意又叫水中人参,可不便宜,这么大的更是奇货可居。
“等下午你姐夫忙完了再打电话让人过来收了。”陈琳回过神来道。
“别,让姐夫帮我叫辆车,我拿一些带回去,留着自己吃算了,也卖不了多少钱。”陈洋摇头,溪滑就不说了,这种野生甲鱼也少见,很补的,带回去给陈老太,陈德他们补一补,海货吃多了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另外阿杰,胖子,四眼他们自然也少不了。
“这么贵你咽得下去?你还要卖多少钱?”陈琳这时说话的语气跟陈海有些接近了。
不过她的注意力倒没在这点上,很快又有些不高兴地道,“好不容易来一次,怎么也得多玩几天,这么急着回去干什么,等你姐夫忙完了,带你在附近好好逛逛。”
“就是,小舅你留下来多玩几天。”汪明一脸不舍。
“你明天就要去学校了,把我留下来有什么用。”陈洋笑道。
“本来是准备再玩两天的,我前几天赶海的时候拣到了断了翅膀的一只虎头雕,翅膀张开有一米好几,现在正托人养着。
那大雕只听我的话,别人不大养得住,我得回去看着,伤到人就不好了。再说你二舅肯定也呆不住。”
陈洋双手张开,示意翅膀张开的宽度。
“这么大的雕?什么时候我也去看看。”汪明眼睛一亮。
“你有空想什么时候来都行。”
陈洋将甲鱼,溪滑分到一边,猴头菇留了几只回去吃新鲜的,其他的则是拿在外面,跟红菇一样晾晒。
今天来汪家贺寿的人不少,不时有来往的客人看到汪宏文家晾晒的红菇,猴头菇后前来看上一眼的。现在这种珍贵的山货越来越少了。平时能弄到一两斤便很不错,这样大批的还真是罕见。
为了避免汪宏文和陈琳的麻烦,陈洋让他们只是推到自己身上。
来的基本上都是汪家亲戚,关系也有近的,可真要是拿去分,东西虽多也不够分。一时间他这个幸运小舅子的名声自然也就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汪家村。
大量本地人成群结队地进山,钓鱼的钓鱼,下地笼的下地笼。陈洋和汪明一时间也成了村里关注的焦点。
“阿琳,你那幺弟有没有对象?”
“阿琳,你幺弟找女朋友没,我大伯家的女儿叫罗莲花的那个,长得挺好,你也认识的....”
这些人直接找陈洋是不行的,于是陈琳一时间应付各种人就有些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