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青灰海蛇(1 / 1)

加入書籤

等到后面上鱼的节奏越来越慢,而且还都是一些不值钱的泥猛,龙头鱼之类的,陈洋和阿杰就没了继续钓的兴致。算时间水坑那边也抽得差不多了,两人便收了鱼竿。

至于陈海今天跟蛤蟆鱼干上了,接连钓了十几条大大小小的蛤蟆鱼,早半个小时前便收竿去水坑那边,估计这阵子是不想再钓鱼了。

两人刚收完竿,将鱼护里面的鱼挣脱到船上的活水舱里面,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活鱼,还真是十分喜人。

“今天光钓的这些鱼就值不少钱了。”阿杰一脸喜气,最大的是陈海拉起来的几条蛤蟆鱼,最值钱的是陈洋钓起来的那条大红斑。

其他三刀鱼加起来估计也有两百来斤,小一些的红斑也好几条,河豚,金钱斑之类的都不便宜。

“今天弄条红斑吃,三刀鱼也搞两条。”对于吃这一块,陈洋向来是一点都不亏待自己。

“我草!”陈洋两人走向大水坑时传来陈海的惊呼声,

“咋了?”陈洋两人听到声音后加快了速度。

此时水坑已经抽得差不多了,有些低洼处还有些积水,不过积水里面竟然有几条青灰海蛇游走着。

陈洋看得头皮发麻,海蛇大多是能吃的,而且味道还很鲜,这种海蛇可不便宜。只是大多数海蛇都有剧毒,陈洋虽然也爱吃,但看着就起鸡皮疙瘩。

水坑里面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一些个头不小的赤甲红,赤甲也是梭子蟹的一种,个头跟青蟹不能比,水坑里面散落的赤甲红有十来斤的样子,个头都偏大,一只估计有三两多。

其他海鱼也有不少,白鲳,各种鲷鱼,有一段时间没看到过的猫鲨也有两条。

“还有些海螯虾?这味道不错。”阿杰对于几条青灰海蛇无感,只要不是那种动则十几米的大蟒,包括一般的眼镜蛇内,对于阿杰就是一盘菜而已。

“我就不下去了,这些都交给你了。”陈洋将袋子递给阿杰,除了已经做熟的,他抵触一切蛇类。

“几条海蛇而已,捉了不就行了。”陈海不以为意。

“反正我是不下去了。”陈洋立场坚定。

“我来。”阿杰拿着袋子麻利地下了水坑,没几下便将三条海蛇逮进了袋子里,并且还从岩石缝里又找到了两条,一条大小有四五斤不等。

“海蛇的味道大多都很好,今天晚上做三条,还有两条拿去泡药酒。”

“是得来多准备一些药酒。”陈海深以为然的点头,之前的土龙药酒泡了不少,不过这玩意没人会嫌多。

像他们这些经常出海的,体内湿气大多比较重,尤其是为了起地笼还要经常下水。平时喝些药酒去风除湿,活筋活络的是有必要的。

这处水坑很大,出于对海蛇的阴影,陈洋连这些打野声望值都放弃了。

陈海和阿杰两个下去,淘起来的海货还真不少。有一段时间没看到的大花螺也拣了几十斤,看起来有一段时间没在花螺岛下地笼,这边的资源又开始丰富起来了。

几人一合计,在花螺岛下了一部份地笼。至于大竹岛和无人岛让其休养一段时间再说。

等花螺岛这边的事情忙完,三人又来到红树林下了一部分地笼。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开着船只赶往大竹岛,把之前下的地笼收回去清洗完事。

船只刚开出红树林不久,坐在船头的阿杰便开始大呼小叫,陈洋向对方看过去时,阿杰已经麻利地拿起渔网抛洒下去。

“哥,好多鲷鱼!”阿杰这一网拉起来上百斤鲷鱼,一脸兴奋地大喊道。

陈洋凑过来一看,以黑鲷为主,黄鲷也有一些,还能看到一两尾真鲷,其他也有一些明虾,小章鱼也有不少,估计是这些小家伙吸引来了鲷鱼群进食。

碰到鱼群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陈洋抄起另外一张鱼网,从船的另外一侧抛洒下去,这一网拉上来时动静很大,比起阿杰的第一网收获还要好,加起来得有两百几十斤的样子。

鱼群的规模比想象中的还要更大,两人一网接着一网,数量基本上都在一百几十斤左右。

阿杰接连抛了六七网之后有些些歇菜了,平时体力要好一些,昨天喝了不少酒,回去折腾了一些时间,休息时间不足,现在高强度的抛网作业下来便有些顶不住了。

阿杰跟陈海轮换,三人一番忙碌着,将一筐筐的鱼虾搬入船舱。

直到最后一网收上来依旧有三四十斤,不过此时已经将船只干爆仓了。陈洋的幸运值也已经清零。

“这条船还是小了一点,不然咱们的收获还能再多一些。”陈海喘着粗气道。

碰到鱼群就那么一阵,必须得抢时间,几人都是甩开膀子忙碌,他跟阿杰没有打野能量,昨天消耗又大,这会自然累得不行。

“我去开船,你们两个休息一下。”陈洋依量精神抖擞地跑去开船。

码头上戴冬生不时张望着海面,陈洋几人一段时间不赶海,他的业务可是降低了不少。去其他地方也接了些跑车的零散活,跟陈洋这边比差远了,价钱低不说,有些客户要求还多。

在陈洋这里跑一趟镇上就是一百,还能混一顿海鲜,要不是沾亲带故,这种好事根本轮不到他。一连停了好些天,现在终于是复工了。

戴萍和曹玉琴也是一脸喜色,她们收到的信息不多,就两个字,爆仓了。

哪怕是再便宜的岩螺,能爆仓那也得值个几千块。以陈洋几人的习惯,出一次海不可能只搞些岩螺回来,暂时还不清楚是些什么东西,不过能满载而归,收获便不会差到哪里去就是了。

等了一阵船只靠岸了,陈海阿杰首先将碍事的地笼拿上来放到一边,戴冬生也来到船上帮忙抬鱼。

“阿洋,有段时间没出海了,看样子这次又搞了不少,有没有大货?”码头上有看热闹的人问道。

一条鱼动则一百多斤,哪怕单价低也能值不少钱了,陈洋这条船上可是陆续出过好些一百几十斤,甚至两三百斤的大家伙。

“没有,这次没大货。”陈海连忙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