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岛上闲聊(1 / 1)
钱他已经赚得够多了,就呆在村子里,青菜陈老太和戴萍都有种,赶海收获再差,弄点自己吃的总归是没问题。
说句不谦虚的话,陈洋又不用买高楼大厦,自己手里那几百万正常都很难用得完。
饭店那边一个月现在稳定有几万入账,另外还有金线莲,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既然这样,收获差一点又算得了什么。该吃吃,该喝喝。
陈洋不是个肯亏待自己的人,自从发现将打野能量注入海鲜里面味道会更加好之后,哪怕眼前是便宜的皮皮虾,陈洋也就这么做了。
反正是吃进自己嘴里的,便宜还是贵一点有什么区别,自己吃着开心就成。
不过他也反复地实验过几次了,注入打野能量后一般清蒸的效果会好一点,用油炸,或是红烧过效果次之。当然最好的还是吃刺身。
但也不是什么都适合吃刺身,陈洋做东西自然是按自己的口味来。
椒盐的皮皮虾就还不错,除了肉少一点,对陈洋来说比吃什么波龙,大青龙之类的似乎也不差。
东西嘛,主要还是看个人喜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说越贵的东西就能适合每个人。
戴萍已经提前卤好了一些野猪肉和鹿肉,冰柜里面东西那么多,这段时间肉肯定是管够了。陈老太腌制的咸鸭蛋,咸菜也必不可少。
“唔,这肉不错,但跟野猪肉有点不一样,到底是啥?真好吃,洋哥,跟着你出海真是享受啊。”
戴冬雷吃着鹿肉很高兴,刚才收获不太好的事情直接就抛到了脑后。
“吃到嘴里就行了,问那么多干什么。”陶青性子要沉稳许多,陈洋不说他肯定就不会多问。彭三喜就更不用说了。
“也是。”戴冬雷呵呵一笑,也不生气。
对陈洋他是服气的,一个月光是工资就有一千几,每天还能回家,去大城市都挣不了这么多。隔三岔五能带点海鲜回去,陆陆续续加起来一个月几百块肯定是有了,海带田的事情忙完了,偶尔还能钓下鱼。
光是昨天提回去的十多斤野猪肉和一只兔子,放个消息出去两三百大把的人要。
这么一比起来,工资还是占小头,杂七杂八的算到一起,他们一个月真正的收入都是两千几往上。
还能时不时吃顿好的,这样的好事别说是在乡下,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到哪里找去。他要不是戴萍堂弟,那可轮不到他。
不过对于戴冬雷这种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在钱上的概念并没有陶青,彭三喜这种拖家带口的直观,戴冬雷对陈洋的佩服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打架利害。
“洋哥,听说你们前几天还在几个流氓手里救下了贾冬瓜和许小静,你们以前不是有矛盾吗?
那五个流氓手里还拿了刀子,你们怎么拿下来的,现在外面都在传洋哥你能空手入白刃,十几个人近不了身呢。”
“以前和贾冬瓜那算什么矛盾,主要是开打前先拿东西砸了对方,不然你以为我看着对方拿了匕首不害怕?
这段时间你们从村子里面来往的时候也帮我留意一下,要是有什么生面孔,或者是打听我家情况的注意起来。
那帮混子看着不是好角,要是还有同伙想报复也是麻烦。”陈洋说道。
“没事我跟阿青他们会在村子里多走动。”彭三喜点头,面色有点严肃。
他还欠着陈洋几万块,原本便是要拿工资抵,刚开始多少觉得账还完之前生活不会太轻松,毕竟还要养着一家三口。
不过跟着陈洋做事杂事多,但外快是真不少。陈洋发工资的时候一个月只是扣了500抵债,剩下的能让他们一家过得很好了。
不提经济上的事,他这一家没有散掉,完全是陈洋关键时候帮扶了一把。
对彭三喜来说,陈洋可不仅仅是他的老板。他书读得少,早早地出社会,看得起他的陈洋,四眼几个都算,可能拉他一把的也就只有陈洋了。
“回去了我也给家里说一下,远了不敢说,水贝村是咱们的地盘,胖子,四眼那几家人加上,有什么生面孔,意图不轨的真要进了村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发现。以阿洋你在村子里的人缘,不怕他们能咋样。”
陶青说话有这样的底气,陈洋这一伙拧成一股绳,可不是一两家人的事。
像什么杨昌盛,许小静,王友军,朱胜利家里也都是关系不错的。
至于严阳的几个叔伯,陶家,胖子阿公和几个叔伯,这么一算进来,大半个村子都能扯得上关系。几个混子真要是敢进村为非作歹,只要发现及时,问题便不大。
“对了,老彭你不是想搬到水贝村来吗,要不早点找村长打声招呼,批个宅基地啥的。”陶青忽然说道。
“老彭你要搬到水贝村来?”陈洋看向彭三喜。
“有这个想法,毕竟在这边做事,老是来回跑也不方便,而且这边有你和阿青他们,话也能说得上来,感觉在这边呆得更自在。”
彭三喜点头,“不过这事还早,而且单独起栋房子也要不少钱,得缓缓。”
“也不用太缓,等我搬进大房子,原来那栋房子就空下来了,到时候你正好搬进去,连盖房子的事都省了。”陈洋知道。
彭三喜听得眼睛一亮,他就一家三口,住陈洋那房子完全足够了。
“洋哥,能不能给我也整个宅基地,到时候我也搬到水贝村来。”
戴冬雷是隔壁村的,倒也不是觉得每天来回麻烦,主要是觉得陶青,彭三喜都在水贝村,他不能脱离了组织。
“你还早得很,先问问你家里再说。”陈洋呵呵一笑。
彭三喜现在是刚性需要,工作,照顾家里。毕竟他那女儿术后平时也是要多注意的。戴冬雷同是纯属凑热闹。
“唔,这皮皮虾怎么这么好吃,比以前吃过的都要鲜甜一些。”戴冬雷也没将陈洋的话放在心上,调过头对付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