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山货到了(1 / 1)
“喂,肖生,我问过了,陈洋的人参酒供应是真的紧张,好话说了一箩筐,他也只能卖我两瓶。”牛远山离开水贝村不久,便第一时间给肖明辉打了电话。
“肖生要是对这方面的需求量比较大,我倒是可以送一瓶给你。”
“那多谢了。”肖明辉不客气地应了下来,牛远山对他有所求,一瓶酒而已,他还是受得起的。
在牛远山挂了电话,实际上他也并没有多过试探,只是敷衍一下肖明辉,让出一瓶人参酒才是给肖明辉的好处。
看上去肖明辉跟陈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对方眼里,陈洋的地位远比他要来得更高。
牛远山自忖生意做了不少年,颇有些积蓄。不过按陈洋海带今年卖出的价格,以后面扩种的面积,只要能保持现在的口感,明年单是海带田的产出利润便要超过他现在的产业一大截。
真知味的餐饮连锁在县城,市里新装修的门面他都有碰到,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还有现在的服务模式,只要保持菜口的口感,牛远山觉得还是大有可为的,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差不多够吃了。”陈洋跟林巧,阿杰几个正在摘香椿芽。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野菜,也不讲究多贵,吃的主要是新鲜。
“哥,要不赶明天多摘点,做点香椿酱,挺好吃的。”阿杰说道。
“咱们得出海,请人摘吧。到时候让你妈做,我阿嬷不擅长做这个。”陈洋从善如流,家里的酱有不少,海胆酱,虾酱,豆瓣酱等,不过每种酱都有独特的风味。
“行。”阿杰应下来。
陈洋跟林巧先回家,阿杰带何玉去买了块豆腐。正好做一份香椿炒鸡蛋,另外再跟豆腐焯水后搞个凉拌。
晚上的菜式相对简单一些,有戴萍打理足够了,陈洋看着还有时间,去打了些本地谷酒过来,没时间自己去酿,将就着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次要泡的人参比较多,卖了一根之后,还有18根,留了一根最大的参宝,其他的全部都泡了。
“这一次性泡了这么多人参酒,全部都放家里太招人惦记了。”陈海忧心忡忡地道,价值这么大的东西,但凡泄露一点消息出去,足够让一些亡命之徒疯狂了。
“把人参酒转到我那房子里面去,反正酒窑也修好了,现在人手充足,收完了海带把老彭,老王他们抽出来,专门给我看院子,几个人加狗,又是在咱们村子里,总归是没问题了。”
陈洋想了一下,这批人参酒的价值比较高,放在陈海家里,确实有不小的风险。
“倒是不用这么夸张,调两个人差不多了,你那里本来就有防盗设施,把门一锁,不用搞得那么大张旗鼓。”陈海摇头道,“老彭家大黑,或者是你那小花都挺管事的。”
陈洋点头,将这件事情刚敲定,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是海参威那边的山货送到了。比较珍贵的一少部分送给了肖明辉。不过大部分都是寄回来了。
这次的山货不比上次少,陈洋叫来阿杰几个,将山货分批放到冰箱里面,将陈海家里的大冰柜,还有放在陈洋家里的冰柜都塞满了。还有一些野猪肉,鹿肉放到了阿杰家的冰箱里。
“其他东西都没地方放了。”戴萍也是为家里山货太多了而发愁。
“晚上就让人送两个冰柜过来,一部分转移到我那新房子里面去。”陈洋也觉得陈海家塞得太满了。
“也行。”
原本以为会简单一点的晚餐,随着山货送到,自然又加了两个菜。
收海带那边忙得热火朝天,陈洋这个老板倒是没什么感觉,倒是之前去沙滩的时候林巧用照相机记录下了沙滩上忙碌的情形。
“对了,之前的清单给你和阿杰看一下。”吃完饭,陈海从房间里面拿了一叠票据出来。
是今天和之前出海一起的,“我跟阿杰的钱已经分了,你的那一份,还有上个月饭店那边的利润都投到爸那家餐馆了。”
“就我上个月分的那些钱,给爸投的那家饭店怕是不太够吧?”陈洋都不用看清单,之前听陈海说过上个月挣了多少,再加上市里那家饭店规模,陈永丰投资还占了大头。就那二十几万,估计还得缺一些。
“剩下的我给爸凑齐了,你不用管了。”陈海说道。
“行吧。”听陈海这么说,陈洋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
对方是兄长,手里也有钱,毕竟给陈永丰开饭店,钱让陈洋一个人出了,陈海怎么都不得劲。还是得让陈海有些存在感。
陈洋主要是看了一下今天的清单,亲兄弟明算账,该看的还是要看,也不是不相信对方,主要是把事情早些了结。今天的收入厘清,大家心里都去了桩事情。
今天两条船都爆仓了,最贵的一条鱼是阿杰钓的那条鳙鲽。143斤160一斤。这条鱼就卖了近2万3。
然后是汪亮钓的黄鳍金枪鱼,112斤,卖了将近7000块。
石九公数量不少330斤左右,卖了6600多元。
青口贝,皮皮虾数量大,但价格卖不起来,加上一些零散的明虾,青蟹等也才3980元左右。
大红钻鱼,红鳗,魔鬼鱼等加起来7630多元。
然后是大头鬼头刀,5793斤,卖了5万2千多元。一起卖了10万多,扣掉加油,租船的费用,陈洋分了六万。
除此外河豚鱼留了四十多斤,然后大青龙,小青龙,红膏蟹等加起来有六七十斤的样,再就是从海带田那边陆续捕捞上来的海参,鲍鱼等加起来有百来斤,都开始在用打野能量改造,准备后面卖一些给肖明辉,富山太郎。自然是按奢侈品的价格算。
随着海带逐渐收上来,现在陈洋倒是不缺这点钱了,不过还需要这些海鲜联络一下感情,维系彼此间的关系。
对方有需求,陈洋有时候请人帮忙才能说得上话。不过卖的钱也不会少就是了。
陈海看到留的这么多东西也是头疼,他也想再修一栋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