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汪宏文待客(1 / 1)
戴冬生手头上事不少,今天没空,陈海就叫了村子里孟伏波的车。
车子开到汪宏文家门口时,汪宏文正在杀甲鱼,今天整了只野生甲鱼,后面再整只土鸡,陈琳的厨艺是很不错的,打算就在家里招待两个朋友,一来省些钱,二来在家里吃得也舒服一些。
看到皮卡车在门口停下时,汪宏文还以为是陈洋或者是陈海来了,以前陈洋过来时,就是喊的皮卡过来的。
陈琳在厨房里面忙,听到车子声音第一时间也跑出来,没看到陈洋和陈海下车,心里多少有点失望,不过看到汪亮,脸上又有了些笑容。
“阿亮怎么回来了,快进屋,今天在这里吃饭。”陈琳热情地招呼道。
“文叔,婶子。”汪明喊了人后连忙摆手,说不在这里吃饭,“洋叔他们那边休海了,大船不出海,就给我们放了假,让我回来看看,还捎了不少东西过来。”
说着汪亮先将一直抱在怀里的两瓶没包装的酒提给汪宏文,看到有客人也出来了,汪亮压低了声音,“洋叔说文叔你知道的。”
“什么东西整得这么神秘,不会有什么好货藏起来了吧。”门口穿着西装白袿子的男子开玩笑道。
“我腿痛,小舅子帮我用土方子泡了点药酒。”汪宏文常年在单位上摸爬滚打,临场能力自然不是汪亮可比的,面色如常地开始转移话题。
“真有好货能少得了你们,你们两个今天算是有福了,我小舅子搭东西过来,海货肯定少不了。”
“是吗?又是那些海鲜?”汪宏文两个朋友兴趣果然被岔开了,看汪宏文手里两瓶应该是酒,连包装都没有,多半是散装酒或是泡的药酒了,再好能好到哪里去。
他们这边不靠海,手里有点小权力,平时这边一些山货倒是经常有吃到。但海味着实吃得不多,这年头工资不高,有一定的油水也架不住海鲜的价格贵,平时真不敢多吃。
不过知道汪宏文有两个舅子家里有船,经常出海后捎些东西过来。大白鲳,斗鲳,花龙,小青龙,狗爪螺之类的,都是顶好的海货,他们在汪宏文这里也打过几次牙祭,比起下馆子吃得痛快多了。
“我去,好多龙虾。”
“这鱼还挺好看的,好吃吗?”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子问道。
“阿琳,这是什么鱼?”汪宏文也有些好奇,他又不住海边,很多鱼都不认识。
“这是青衣,味道好,挺贵的,阿洋这家伙,老是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陈琳瞅了一眼,看到一车子的海鲜也有些见怪不怪了。陈海性子也好,做事沉稳,陈琳很少担心过。
陈洋这个幺弟在陈琳眼里就哪哪都是毛病,以前就不让人省心,现在有钱了照样有点不着调,又担心陈洋稳不住,钱来得快去得快。
可要说喜欢哪个弟弟一些,好像还是陈洋,哪怕以前调皮捣蛋不干正事的时候也偏心得多一些。
“也是你弟弟心疼你这姐姐嫁这么远,怕你到山坳坳里吃苦了。这还好多龙虾,几种龙虾怎么不一样。”最先出来的高个子笑着道。
“那是这种是杉龙,这种是花龙,这种是小青龙,品种不一样,不过味道都很鲜,我那两个弟弟现在条件是还可以了,隔三岔五就捎些东西过来,每次冰箱都装不下。”陈琳给高个子说得高兴,提起陈洋和陈海,她也忍不住显摆两句。
“我去,这泡沫箱子上写着大黄鱼。”
“这个是什么大白鲳。”
“这个桶里的看着像海参,又不太像,看着丑丑的又是什么?螃蟹也不少,啧啧,这一只得两斤多了吧....”
“难得今天有这么多东西,你们打电话把老婆孩子都叫过来,今天敞开了肚子吃。”汪宏文呵呵笑道。
“那行,今天就当吃大户了。”
“婶子,这个是野生海榄蜜,是洋叔从海岛上割来的。”汪亮帮着将陈洋捎来的海鲜都搬下车,自己的在车上也还有不少,不过肯定是没法跟陈琳的比了。
东西搬完后,汪亮拍了拍额头,又提出几只罐头瓶装的海榄蜜。晒干的竹参也有一包。
“这家伙,自己过好日子就行,老惦记着这边干嘛。”陈琳鼻子有点酸酸的。
“这是阿洋他们对你好呢,你还矫情上了。”汪宏文笑了一声。
“婶子,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这是我买的一对羽毛球拍,和一支钢笔,给阿明的。”
到后面汪亮拿出自己的礼物时,说话吱吱唔唔,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他不擅长送礼,但这次能有这么好的工作,完全是陈琳给陈洋打了电话,不然就他这闷不吭声的性子,隔着几百里路,陈洋能认识他是谁?
“你自己挣点钱不容易,浪费这个钱干什么?”陈琳瞪了汪亮一些。
“我,我,就是觉得....”汪亮一紧张更不知道怎么说了。
“你这长得也人高马大,怎么老实成这样,天天跟阿洋他们在一起,也没学着点。”想到喜欢乱折腾的陈洋陈琳又不住笑起来,“在那边工作还顺利吗,阿洋他没欺负你吧?”
“没有,没有,洋叔他们对我很照顾。”汪亮连忙摇头,在那边吃好喝好,也就是出海的时候忙那几天,比起在家里干农活要有意思多了。
陈琳随口问了一句汪亮挣了多少钱回来,当得具体数额时,陈琳都有些惊住了。这才去了两个月,汪亮连工资加分红就有1万5。带回来的这些海鲜少说也能卖个一千几。这收入比汪宏文都要高。
“阿洋他们出海收获这么好吗?”陈琳惊讶地问道。
提起这个汪亮话倒是多了起来,当听到陈洋出次海就能挣上百万,甚至将近两百万时,陈琳也有些麻了。
在这边山里一个月就守着汪宏文这点工资,她自己再种点地,感觉比大多数人家还要好过不少,毕竟只有汪明一个儿子,负担也不算大。可听了汪亮带回来的消息,怎么跟外界差距就那么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