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我只有一个条件(1 / 1)
2007年夏,BJ。
距离那场将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奥运盛会,只剩下最后一年。
整座城市像一个被缓缓拉满的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骄傲和些许焦虑的滚烫气息。
詹姆斯·多兰的湾流G650ER,像一道划破BJ夏日粘稠空气的白色闪电,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道白色的影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没有在任何公开媒体上留下痕迹,却在BJ最顶级的几个圈子里,投下了一颗深不见底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向外扩散。
最先嗅到味道的,是那些常年蟠踞在体育总局周围,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资深体育记者们。
“老马,有信儿没?我听说多兰那个败家子,亲自来BJ了?”一家门户网站的年轻记者小王,一边给手里的佳能EOS-1DMarkIII换着镜头,一边凑到一位正在树荫下悠然喝着“张一元”花茶的中年人身边。
这位被称作老马的男人,叫马国力,是《体育周报》的首席篮球记者。
他跑了二十年篮球,从94黄金一代在多伦多打出风采,到陆远创造杜克王朝,到姚明在NBA扎根立足,再到这些年国家队的起起伏落,他见证了中国篮球所有的光荣与落寞。
他见过的大风大浪,比小王喝过的啤酒都多。
老马呷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说道:“急什么?该你知道的时候,就算天塌下来,消息也能砸你脸上。不该你知道,你就是把耳朵贴在篮协主席办公室的门上,也听不见一个屁。”
“嘿,马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小王嬉皮笑脸地递上一根“中南海”,手脚麻利地给点上,“我可听说了,多兰来去不到十二个小时,五星级酒店都没住,直接见的陆远,谈完就走。而且这几天,篮协那栋小红楼的灯,就没在半夜十二点前熄过。这要没大事,我把这刚买的‘大马三’镜头给吃了!”
老马终于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看穿一切的淡然。
“大事?”他哼了一声,吐出一口浓白的烟圈,“小王啊,你还是太年轻。能让詹姆斯·多兰那种眼高于顶的华尔街混蛋,放下身段,像个孙子一样偷偷摸摸跑来BJ的,那能叫大事吗?”
“那叫什么?”小王一脸懵逼。
老马将最后一口茶喝完,把搪瓷缸子往旁边石桌上一顿,发出“嗒”的一声脆响。他站起身,拍了拍小王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
“那叫,要变天了。”
三天后,老马的话应验了。
一封来自中国篮球协会的官方邀请函,通过传真和电子邮件,像雪片一样飞向了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内容简单到极致,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事由:关于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重要新闻发布会。
地点: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一号报告厅。
出席人:篮协主席于在清,特邀嘉宾陆远。
“我操!”
当小王在新浪体育的编辑部里看到这封邮件时,一声惊呼脱口而出,把周围正在埋头写稿的同事们全都给震醒了。
“特邀嘉宾!陆远!”
“篮协的发布会,他一个NBA的俱乐部教练,跟篮协一把手平起平坐?”
“这他妈的……是要官宣执教国家队了吗?就在奥运会前一年?”
“疯了吧!他不要尼克斯的王朝了?那可是三连冠啊!历史级别的荣誉和上千万美金的年薪啊!”
整个编辑部瞬间炸锅。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条体育新闻。
这是一个足以载入2007年年度大事记的,关于选择与梦想,关于个人荣誉与国家使命的,惊天动地的故事。
次日上午九点,距离发布会还有一个小时,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那栋颇有年代感的苏式报告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密密麻麻地架成了一片冰冷的钢铁丛林。
记者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却又双眼放光,像一群等待围猎的饿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狂热而焦灼的气息。
不光是体育记者,连《财经》杂志、《南方周末》、甚至几家海外通讯社的记者都来了。他们都知道,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将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
报告厅内,更是座无虚席。
老马凭借着自己的资历,在第一排的角落里抢到了一个位置。
他看着主席台上那两个并排摆放的红色姓名牌——“于在清”,“陆远”,心中感慨万千。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所有的等待和期盼,都将在今天,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十点整,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报告厅的侧门被推开。
“咔嚓咔嚓咔嚓——!”
快门声如同暴雨般瞬间响起,闪光灯汇成一片刺眼的白色海洋。
篮协主席于在清走在前面,他穿着一身得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惯常的严肃表情,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发亮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身后,跟着陆远。
陆远一出现,就成了全场的绝对焦点。
他与周围紧张肃穆的气氛格格不入。
他没有穿西装,只是一件最简单的黑色圆领T恤,一条李维斯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普通的白色阿迪达斯贝壳头。
他双手插在裤兜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地走上主席台,仿佛只是从自家客厅走到阳台那么随意。
那种极致的平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源于绝对掌控力的松弛。
他似乎根本没把台下这上百家媒体放在眼里,或者说,他即将要宣布的事情,其分量之重,已经让他懒得去在乎这些场面上的东西。
两人落座。
喧闹的会场奇迹般地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只靴子落地。
于在清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沉稳洪亮,带着那个年代官员特有的腔调。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他按照讲稿,念了一段四平八稳的开场白,内容无非是总结过去,展望即将到来的奥运会。
台下的记者们有些不耐烦,但没人敢造次。
终于,于在清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陆远。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期待。
“我们一直在反思,一直在探索,到底什么样的路,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篮球的路。我们很幸运,我们找到了一个人。一个真正懂得如何胜利,更懂得如何缔造胜利的人。现在,我把时间,交给我身边的这位,陆远指导。”
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灯光,所有的目光,像被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瞬间全部聚焦在了陆远的身上。
陆远身体微微前倾,将麦克风拉近了一些。
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仿佛穿透了报告厅的墙壁,看向了某个遥远的地方。
“谢谢刘主席。”他的声音很干净,不带一丝情绪,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我不喜欢说废话,今天来,就宣布几件事。”
他停顿了一下,整个报告厅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自己的心跳声。
然后,他投下了第一颗炸弹。
“第一,从今天起,我不再担任纽约尼克斯队的主教练。”
轰——!
整个报告厅,像是被瞬间抽成了真空,然后又猛烈地爆炸开来。
尽管每个人心里都有了猜测,但当这个消息被陆远用如此平淡的语气亲口证实的时候,那种冲击力,还是让所有记者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放弃了!他真的放弃了!
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四连冠,放弃了NBA历史第一高薪,放弃了在篮球最高殿堂封神的机会!
这个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不等记者们从巨大的震惊和哗然中反应过来,陆远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二,回国之后,我与篮协的领导们,共同制定了一个计划。”
他环视全场,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这个计划,我们叫它——‘燎原计划’。”
“燎-原-计-划?”
记者们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个举国上下期盼奥运圣火的年份,这个词背后所蕴含的磅礴野心,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这个计划的核心,不是为了备战明年的奥运会,也不是为了拿某一个亚洲冠军。”陆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把锋利的战刀,劈开了所有的疑虑和猜测,“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改造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选拔,到训练,到医疗,到海外输送,建立一个全新的,与世界顶级水平完全接轨的系统。”
他站了起来,单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每一张震撼的脸。
“我不想再看到,我们的天才球员,因为不科学的训练而伤痕累累;我不想再看到,他们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在海外孤立无援;我更不想再看到,我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在世界大赛上,只能依靠一两个球星去苦苦支撑。”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每一个字都像战鼓,重重地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备战某一次大赛,不是为了拿某一个冠军。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改变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土壤。我们要为这个国家,找到未来十年,二十年,所有值得被发现的篮球天才。然后,用全世界最科学的训练方法,最顶级的医疗保障,最通畅的上升渠道,去把他们,打造成真正的战士。”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里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信仰般的力量。
“我希望有一天,当人们提起中国篮球,想到的不再是某一个孤独的名字。”
“我要的,不是一个姚明,不是一个王治郅,不是一个李冉,不是一个易建联。我要的,是一支军团!一支由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有能力站在世界篮球最高殿堂,和任何一支强队掰手腕的,真正的中国篮球军团!”
“这,就是燎原计划!”
话音落下。
全场死寂。
一种令人窒息的,混杂着震撼、激动和难以置信的死寂。
老马坐在台下,紧紧地攥着手里的笔,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的眼眶,竟然有些湿润了。
他等了二十年,盼了二十年,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等不到了。
他以为中国篮球,就会在无休止的扯皮和内耗中,慢慢烂掉。
但他没想到,在今天,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光。一道足以刺破所有黑暗,照亮未来的,无比璀璨的光。
这已经不是一个执教计划了。
这是一个宣言。
一个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篮球,要从今天起,换一种活法的,独立宣言!
他手里的笔,在微微颤抖。
他想写点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被震住了。
被陆远那番话里,所描绘的那个无比宏大,无比壮阔,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蓝图,给彻底震住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教练的执教方略了。
这是一个战略家,在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描绘开篇的史诗。
而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种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时,陆远,扔出了第三颗,也是最致命的一颗,足以让整个世界篮球格局都为之颤抖的,终极核弹。
他重新坐下,恢复了那种云淡风轻的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第三,为了确保‘燎原计划’能够拥有最顶级的资源和视野。我已经和我的老朋友,纽约尼克斯队的老板,詹姆斯·多兰先生,达成了战略合作。”
“从今天起,纽约尼克斯俱乐部,以及其母公司麦迪逊广场花园集团,将成为‘燎原计划’的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将为我们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资金、训练基地、专家团队、医疗康复资源、NCAA及NBA联盟人脉在内的,全方位的,无条件的支持。”
如果说,前两个消息,是在中国体育圈里引爆了原子弹。
那么这第三个消息,就是直接引爆了一颗足以改变地壳板块的氢弹!
报告厅里,所有的记者,都感觉自己的大脑,被这股巨大的信息流,冲击得一片空白。
他们甚至忘了提问,忘了拍照,只是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呆若木鸡地看着台上的那个男人。
这他妈的……是什么概念?
一个国家的篮球发展计划,居然让NBA最富有的豪门球队之一,来当“首席合作伙伴”?
多兰那个视钱如命的资本家,是疯了吗?
他图什么?
在2007年,中国的商业价值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夸张,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血亏!
这已经不是合作了,这是扶贫!是技术支援!是把自己的老底都掏出来,给别人做嫁衣!
“哗——!”
死寂在持续了十几秒后,被彻底打破。
整个报告厅,像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炸。
无数记者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高高地举着手,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场面一度失控。
“陆指导!请问这是真的吗?尼克斯为什么要这么做?”
“陆指导!您在这个计划里,到底是什么角色?是总顾问还是总教练?”
“刘主席!篮协方面会给陆指导多大的权力?”
“陆指导!这个计划的总投资额会是多少?有具体的数字吗?”
问题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
于在清的脸上,露出了计划通的,胜利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陆远抬起手,轻轻往下压了压。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喧闹的会场,竟然奇迹般地,慢慢安静了下来。
他看着台下那些因为激动而面红耳赤的记者,缓缓开口,回答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
“我在这个计划里,没有具体的职务。”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大,却重逾千钧。
“因为,整个‘燎原计划’,从选拔第一个孩子,到制定每一份训练计划,再到决定谁能去美国,谁不能去。所有的决策,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
“我拥有这个计划的,绝对的,唯一的,最高决策权。”
说完,他站起身,对着台下微微点头示意,然后便在于在清和一众保安的簇拥下,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报告厅。
他把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无限想象空间的背影,留给了身后那片彻底陷入疯狂的媒体海洋。
新闻发布会结束了。
但这个世界,才刚刚开始为他而疯狂。
半小时后,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首页,全部被加粗标红的头条所占据。
【重磅!陆远辞去尼克斯主帅职务,宣布启动“燎原计划”!】
【史无前例!纽约尼克斯将全程协助中国篮协,陆远拥有最高决策权!】
【一个人的战争?陆远放弃王朝,豪赌中国篮球未来!】
新闻以一种病毒式的速度传播开来。
在那个还没有微博和微信的年代,消息通过QQ弹窗、手机报、以及各大论坛BBS,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虎扑篮球论坛,作为球迷最集中的阵地,服务器在短时间内数次被挤到崩溃。
“【置顶飘红】兄弟们!都看了吗!我他妈的不是在做梦吧!”
“楼主别激动!我刚从新浪首页过来,手都是抖的!放弃三连冠,回来搞青训!陆神牛逼!这他妈的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我要的,是一支军团!’妈的,老子一个快三十岁的上班族,在办公室里硬是看哭了!太燃了!这才是我们想看到的中国篮球!”
“最骚的是尼克斯居然全程无条件支持!多兰是被陆神下降头了吗?2007年啊,他图啥?图我们的人口红利?那也太长远了吧!”
“楼上的格局小了!多兰那是什么人?华尔街的人精!他这不是扶贫,这是风投!他在赌,赌陆远这个人!他赌赢了,未来从‘燎原计划’里走出去的所有天才,都将对他和尼克斯感恩戴德!这份人情,比一个亿美金都值钱!”
“‘我拥有最高决策权’!太他妈的帅了!就该这样!中国篮球就是被外行领导内行,被各种扯皮给毁了!现在来了一个能拍板,敢负责的,真正的独裁者!中国篮球,有救了!”
网络的狂欢,只是风暴的序曲。
真正的大场面,发生在现实世界。
就在新闻发布会结束的当天下午,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那栋朴素的红砖大楼前,出现了一道堪称百年难遇的奇观。
一辆辆挂着京A8、沪A、粤B连号车牌的黑色奔驰S600、宝马760Li、奥迪A8L,像是参加一场顶级的商务车展,安静而有序地,排着队,缓缓驶进了这个平时只有金龙大巴和红旗轿车出入的大院。
车门打开,一个个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才能看到的名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人。
他们穿着剪裁完美的西装,带着他们最精锐的团队,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们是那个时代中国商界的真正主角。
是靠着房地产的黄金十年,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地产大亨;是靠着中国制造的强大浪潮,将家电卖到全世界的制造业巨头;是抓住了互联网第一波红利,建立起门户网站帝国的网络新贵。
但今天,他们全都收起了平日里的傲慢和气场,像一个个虔诚的信徒,仰望着眼前这栋朴素的建筑,眼神里充满了急切和渴望。
体育总局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何曾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都吓傻了,手忙脚乱地把这些身价加起来足以买下好几支NBA球队的大佬们,请进了最大的一间会议室。
会议室里,瞬间挤满了至少十几位身价数十亿级别的顶级富豪。
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古龙水味道,和一种名为“金钱”的焦虑气息。
他们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只是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陆远走了进来。
他还是上午那身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脚上的白鞋一尘不染。
他身后没有跟任何助理或官员,就那么一个人,单枪匹马,像一个巡视自己领地的国王,坦然地走了进来。
在他进门的那一刻,整个会议室里,所有的大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身价高低,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们看着这个比他们所有人的儿子都还要年轻的男人,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敬佩,以及一种顶级捕食者发现终极猎物时的,贪婪和兴奋。
“各位老板,下午好。”陆远走到会议桌的主位,却没有坐下,只是双手撑着桌面,环视了一圈,“我知道大家来的目的。时间宝贵,我们就开门见山。”
坐在最前排,国内最大房地产公司之一的恒太集团老板皮总,立刻笑着开口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陆指导,您太客气了!您的‘燎原计划’,我们集团上下,在看了新闻后,第一时间就开了紧急会议!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尤其是在奥运前夕,太提气了!我们作为民族企业,必须全力支持!”
“没错!”他旁边一位靠家电制造起家,将海尔做到世界级的张总也立刻高声附和,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陆指导,您就别跟我们绕弯子了!您就说,这事儿要多少钱!我们海尔集团,先拿出一个亿!不够再加!”
“老张,你这就没意思了啊!”另一边,新浪的首席执行官曹总立刻不干了,他推了推眼镜,斯文的脸上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么伟大的计划,怎么能让你一家独吞?我们新浪,也出一个亿!而且未来十年,‘燎原计划’所有的线上宣传,我们全包了!最好的首页位置,最强的推广资源,全部免费!”
“我们万科,也出一个亿!”
“我们李宁,一个亿!外加全部的装备赞助!”
“我们娃哈哈……”
会议室里,瞬间变成了神仙打架的拍卖会。在2007年,一个亿的人民币,是足以买下BJ好几栋楼的巨款。
而此刻,这些钱,被这些商界巨鳄们,像扔白菜一样扔出来,只为了争夺一个赞助名额。
他们争的,不仅仅是一个广告位。
他们争的,是一张能够登上陆远这艘驶向未来的巨轮的,无比珍贵的船票。
他们比谁都清楚,今天的中国,谁能和陆远这个名字绑定在一起,谁能和“燎原计划”这个代表着国家梦想和民族希望的超级IP绑定在一起,谁就拥有了最顶级的品牌形象,最强大的社会声誉,和最无法估量的未来价值。
这笔投资,稳赚不赔!
陆远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堪称魔幻的一幕,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他等到会议室里的叫价声,渐渐平息了下来,才缓缓地抬起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的身上。
“各位老板的心意,我心领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杂音,“钱,我都要。”
这话一出,所有大佬都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都要?
胃口真大!
不过,他们喜欢!这说明计划的盘子够大,他们的钱,花得值!
“但是,”陆远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像西伯利亚的寒风一样凌厉,“我只有一个条件。”
“陆指导您说!”李总立刻表态,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别说一个,一百个我们都答应!”
陆远看着他们,看着这些习惯了用资本掌控一切的,站在金字塔尖的男人。他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的,那个唯一的,不容置疑的条件。
“你们可以投钱,可以派人来监督财务流程,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但除此之外,任何人,任何企业,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干涉‘燎原计划’的具体运营。”
“从选拔标准,到训练内容,到教练团队的任命,到球员的最终去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由我,也只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
“简单来说,你们给钱,我办事。你们,不能对我做的事情,指手画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冷冽地扫过全场,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加掩饰的警告。
“谁要是想往这个计划里,安插一个自己家的亲戚朋友;谁要是想利用这个计划,去搞什么与篮球无关的商业炒作;谁要是觉得,自己出了钱,就有资格来对我提什么‘建议’……”
“那么,现在,请你,带着你的钱,离开这间屋子。”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刚才还热火朝天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所有大佬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他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震惊,不解,甚至是一丝被冒犯的愤怒。
他们是谁?他们是中国商界的帝王!他们习惯了用金钱去购买权力,用资本去制定规则。他们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他们何曾被人用这种近乎于羞辱的,不留任何情面的语气,提出过如此霸道,如此“不平等”的条约?
这简直就是让他们放弃自己作为“金主爸爸”的所有权力和尊严!
那位脾气火爆的李总,脸色已经涨成了猪肝色,他刚想拍案而起。
但坐在他旁边的曹总,却不动声色地,在桌子底下,用脚尖轻轻碰了他一下。
曹总死死地盯着陆远,看着那个站在那里,神情没有丝毫动摇,仿佛在说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的年轻人。
作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的弄潮儿,他的思维,比在座的任何一位传统企业家,都要转得更快。
霸道吗?
霸道到了极点。
不合理吗?
从商业投资的角度看,简直是荒谬绝伦。
但是……
他突然想起了四年前,那个被钉在NBA历史耻辱柱上的芝加哥公牛队的总经理——杰里·克劳斯。
他们就是因为不肯放权,因为可笑的嫉妒心和控制欲,最终逼走了一个本该属于他们的王朝,让自己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
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陆远,之所以能让多兰那种人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掏空家底。不就是因为,他从来不会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做任何一丝一毫的妥协吗?
他的霸道,他的独裁,正是他过去所有成功的,唯一的原因!
现在,他把这个选择题,原封不动地,摆在了所有中国顶级企业家的面前。
是选择像芝加哥公牛的管理层那样,为了维护自己可笑的“金主”尊严,而错过一个注定伟大的时代?
还是选择像詹姆斯·多兰那样,放下所有的身段和控制欲,闭上嘴,掏出钱,赌上一切,去信任这个男人,然后安静地等待分享他创造的,那份足以光耀史册的荣耀?
这道题,还用选吗?
想通了这一切的曹总,只用了不到三秒钟。
他脸上的僵硬,瞬间融化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一个真正的强者,最纯粹的敬佩和折服。
他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陆远,郑重其事地,微微躬身。
“陆指导,”他无比诚恳地说道,声音洪亮,响彻整个会议室,“我们新浪,完全同意,并坚决拥护您的所有条件!”
“我们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今天起,我们只负责提供弹药。至于这仗怎么打,打向谁,您一个人,说了算!”
他的表态,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我们海尔,也没问题!”
“我们李宁,坚决支持陆指导!”
“我们恒太……完全同意!”那位皮总的脸色由红转白,最终化为一声长叹,也跟着站了起来。
所有的大佬,没有丝毫犹豫,一个接一个地,全部选择了臣服。
他们用行动,向这个年轻人,交出了自己的支票,和自己的膝盖。
因为他们心里都无比清楚。
从今天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陆远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篮球教练。
他代表的,是一种信仰,一个梦想,和一股足以改变国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而他们,有幸成为了第一批,追随这股力量的信徒。
老马和几个被特许留下来见证历史的记者,在会议室的角落里,已经彻底麻木了。
他们看着那个被一群跺跺脚就能让中国经济抖三抖的亿万富翁们,众星捧月般环绕着的年轻人。
心中,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
2007年的中国篮球,天,不是要亮了。
而是已经被这个男人,亲手给捅破,然后,换上了一个,只属于他的,全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