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低调回国(1 / 1)
当甲骨文球馆那宣告着一个时代终结与另一个时代开启的终场蜂鸣器,以一种近乎神圣审判的姿态轰然响起时,时间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被一道无形的壁垒,切割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平行世界。
一个世界,在西经122度的旧金山湾区。
这里是金色的炼狱,是胜利者的天堂。
漫天飞舞的金色与蓝色绸带,如同神祇洒落的恩赐,将整座球馆化作一片狂欢的海洋。
山呼海啸般的“MVP”呐喊,汇聚成一股足以撼动苍穹的音浪,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与灵魂。
在那片人潮的中央,那个身披23号战袍、打出了亘古未有之神魔数据的华夏巨人,被他的队友们,那些同样年轻、同样骄傲的未来巨星们,一次又一次地高高抛向空中。
他的身躯在绚烂的灯光下,在漫天彩带的映衬中,宛如一尊被信徒们顶礼膜拜的、活生生的图腾。
而在球场的另一端,那个曾经被誉为“天选之子”的勒布朗·詹姆斯,只是静静地坐在替补席上,任由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将自己彻底淹没。他的眼神空洞,像是被抽走了全部的灵魂,呆滞地望着那个被簇拥在世界中心的身影。
那道身影,在今夜之前,是他追逐的目标,是他渴望战胜的夙敌;
而从今夜之后,将化作他整个职业生涯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如同梦魇般巨大而恐怖的心理阴影。
球场边线处,那个缔造了这一切、亲手导演了这场NBA历史上最残暴、最不留情面、也最富艺术感的总决赛横扫的中国男人——陆远,却与周遭的狂热显得格格不入。
对陆远而言,胜利,早已是一种习惯。这,是他的第七座NBA总冠军奖杯。
然而这一次,截然不同。
而另一个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东经116度的神州大地。
北京时间,上午十点零三分。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中工作日的上午。
阳光和煦,微风不燥。
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正端着咖啡,准备开始一天中最繁忙的工作;
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正打着哈欠,走向不同的教学楼;
街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而有序的景象。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一股压抑了太久太久、积蓄了数个小时的、巨大到足以引爆整个民族情绪的能量,正在无数个角落里,疯狂地酝酿、膨胀,等待着一个最终的引爆点。
数以亿计的目光,在这一刻,都通过电视、电脑、甚至是老旧的收音机,聚焦在了同一个遥远的地方。
他们或许看不懂陆远那精妙如棋局的战术博弈,或许无法完全理解姚明那份数据背后的恐怖统治力,但他们能听懂那句从解说员口中嘶吼出的、代表着至高荣耀的“总冠军”。
CCTV5的演播大厅里,空气早已凝固。于嘉和张卫平两位指导,从比赛进入第四节开始,就已经无法用正常的逻辑语言来解说比赛。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震惊、激动、以及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虔诚。
当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个瞬间,整个演播厅陷入了长达三秒钟的、死一般的寂静。仿佛时间,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了暂停键。
三秒之后。
于嘉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不是在呐喊,而是在用尽全身的生命力,向着历史,发出一声最庄严的宣告!
“冠军!第七冠!陆远指导的第七座NBA总冠军奖杯!”
“但是!观众朋友们!请允许我告诉大家,这一冠,与之前的六冠,有着本质的、截然不同的意义!”
他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数曾经跟随陆远和王治郅,在公牛和尼克斯时代欢呼过的老球迷们,在这一刻,呼吸都停滞了。
“我们都记得,陆远指导在离开杜克,当迈克尔·乔丹完成第二个三连冠,公牛王朝轰然崩塌之后,毅然接手,缔造了铁血的公牛新王朝!我们都记得,大郅那手柔和的投篮,那飘逸的脚步,是如何成为公牛队最致命的武器之一!”
“我们更记得,陆远指导转战纽约,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那个篮球的麦加!他不仅将大郅带到了大苹果城,更是慧眼识珠,从纽约的街头篮球场上,发掘了那个打法狂野、篮板嗅觉如同野兽的‘中国罗德曼’——李冉!他们三人,联手纽约的超级巨星们,再次缔造了一个三连冠的辉煌!大郅的策应,李冉的防守和篮板,成为了尼克斯王朝最不可或缺的拼图!”
“是的,我们赢过!我们已经赢过六次!我们已经习惯了胜利!但是!”于嘉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自豪!
“但是那六次,我们的球员,是王朝战车上最关键、最优秀的‘零件’!而这一次!这一次!在金州!我们的姚明!他不是零件!他不是拼图!他,是这支无敌战舰的‘引擎’!是整个王朝的‘地基’!他是球队唯一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战术核心!”
“44分!22个篮板!11次助攻!12次封盖!5次抢断!这份震古烁今的‘五项全能四双’,就是最好的证明!陆远指导,用一个赛季的时间,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件事——一个中国人,不仅可以作为冠军拼图,更可以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带领球队,拿到NBA总冠军!!”
“这是质的飞跃!是从‘参与历史’到‘创造历史’的飞跃!这是我们中国篮球,真正意义上,以主角的身份,站上世界之巅的时刻!”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彻底引爆了那颗积蓄已久的精神原子弹!
轰——!!!
如果说,当年王治郅和李冉帮助球队夺冠,带给国人的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和喜悦。那么这一次,姚明以一种君临天下、碾压众生的姿态登顶,带给所有中国人的,则是一种“吾即王朝”的、无与伦比的扬眉吐气!
整个国家,瞬间沸腾!其热度,其广度,其深度,都远远超越了过去那六次夺冠的总和!
各大门户网站、体育论坛,在比赛结束后的瞬间,彻底陷入瘫痪。当程序员们手忙脚乱地恢复服务后,留言区早已被淹没。
“哭了!真的哭了!从大郅在公牛拿到第一个冠军戒指开始,我等了快十年!我终于等到我们中国人,是以球队老大的身份,捧起FMVP奖杯的这一天了!”一位ID显示为“追风少年我的爱”的老球迷,发出了饱含热泪的感慨。
“楼上的别哭!今天我们该笑!该狂笑!以前总有外国媒体酸,说大郅和李冉是体系球员,是陆远指导的裙带关系。现在呢?!现在谁还敢说?姚明这个FMVP,是硬生生从勒布朗·詹姆斯和德怀特·霍华德的尸体上踩过去的!含金量史上第一,不接受任何反驳!”
“我宣布,陆远指导已经超越了‘红衣主教’奥尔巴赫和菲尔·杰克逊,成为NBA历史第一教练!七次总冠军,三个不同时期、不同核心的王朝!更恐怖的是,他还在巅峰!他还在进化!他从一个利用中国球员作为顶级拼图的战术大师,进化成了一个能围绕中国球员打造无敌核心的建队之神!这个人,他没有上限!”
“别忘了燎原计划!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地方!陆远指导在纽约王朝结束后,暂离NBA两年,回国搞的那个计划,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神之一手!他一边在NBA攻城略地,一边在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培养下一代、下下代的‘王治郅’和‘姚明’!这个人的布局,已经不是一个赛季,一个王朝,而是未来几十年!”
网络上,关于陆远的讨论,已经上升到了近乎神话的领域。
他过去十年的执教履历被反复翻出,每一次决策,每一次交易,每一次战术布置,都被奉为经典。
他在芝加哥如何围绕大郅的投射能力改造公牛的进攻体系,他在纽约如何将李冉这个街头糙汉,打磨成顶级防守工兵,这些尘封的往事,都成为了他传奇故事中,闪闪发光的注脚。
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衬托今天这场胜利的、更加伟大的意义。
就在整个国家都沉浸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狂欢之中,就在全世界都在等待这位七冠教父发表他的胜利感言时,陆远选择了人间蒸发。
他拒绝了所有的采访和庆典,将舞台,完全留给了他最骄傲的作品——姚明。
他就像一个写完了得意诗篇的诗人,只是将作品展示给世人,便悄然转身,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灵感,下一段更壮丽的篇章。
一周后。
BJ,国家体育总局南训练局大院。
一栋略显陈旧、墙皮甚至有些斑驳的训练馆,静静地矗立在院子的深处。
这里,便是“燎原计划”的全国总部和核心训练基地。
一辆黑色的、挂着普通京A牌照的大众辉腾,悄无声息地从侧门驶入,停在了训练馆前空旷的停车场上。
没有欢迎的队伍,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连守门的大爷,都只是懒洋洋地抬眼看了一下,便继续低头听他的评书去了。
他根本无法将这辆低调的轿车,与那位搅动了世界体坛风云的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
车门打开,陆远从驾驶座上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灰色纯棉运动服,脚上踩着一双再普通不过的白色帆布鞋,头发也只是随意地梳理了一下。
他摘下墨镜,看了一眼眼前这栋熟悉的、承载着他另一半心血的训练馆,脸上露出了比在甲骨文球馆捧起总冠军奖杯时,更加真切也更加放松的微笑。
这里,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奥克兰的那个,不过是这场宏大战争中的一个用来震慑敌人的前哨站罢了。
“陆……陆指导?!我的天!您……您怎么……怎么就回来了?!”一个穿着印有“中国篮协”字样运动服、身材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从训练馆里一路小跑着迎了出来。
他的脸上,混合着震惊、狂喜、以及一种见了鬼似的难以置信。
来人是篮协派驻“燎原计划”的专职负责人李卫民。
他是在一个小时前,才接到陆远在国内的私人助理打来的电话,说陆指导今天会过来基地看看。
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对方在跟他开国际玩笑。
这可是刚刚以横扫之姿拿下NBA总冠军、亲手缔造了姚明神迹的、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冠军教头啊!
现在不应该正在美国的私人小岛上,享受着日光、香槟和比基尼美女,规划着如何在新赛季卫冕王朝吗?
怎么会一声不吭地,就跑回了这个连空调都不太好使的、略显寒酸的训练基地?
“不回来,难道留在美国陪库里他们去夜店,听他们吹嘘自己泡了几个好莱坞三线小明星吗?”陆远笑着,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李卫民的肩膀,语气轻松得就像一个刚从京郊出差回来的同事,“那边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冠军拿了,奖金分了,球员们也该放假去享受人生了。我这个当教练的,总得回来干点正事吧。”
“正……正事……”李卫民的嘴角剧烈地抽搐了一下。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带领球队横扫公牛,拿下NBA总冠军,缔造一个全新的篮球王朝,在他,乃至在全世界所有人的眼中,都是天大的、足以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可是在陆远的口中,却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项平平无奇的、阶段性的工作。而回国来对着一群还没成年的孩子,才是他口中的“正事”。
这种格局,这种境界,这种视名利如浮云的淡然,让李卫民在心中,除了五体投地的敬佩之外,只剩下一种高山仰止、甚至不敢直视的敬畏。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眼前站着的这个男人,他所图谋的,可能远比一个NBA王朝,要宏大和恐怖得多。
“走,老李,别在这儿杵着了。带我进去看看,我离开的这段时间,这帮小兔崽子们,没给我偷懒吧?”陆远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大步流星地向训练馆门口走去。
“偷懒?谁敢啊!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李卫民瞬间回过神来,连忙小跑着跟在后面,语气激动地汇报道,“陆指导,您留下的那套全数据化的训练监控体系,我们是24小时严格执行的!每个球员的训练时长、项目强度、心率血氧、乳酸阈值,甚至连每天的睡眠质量和营养摄入,都会生成详细的报告,定时发到您的加密邮箱。而且……而且您和姚哥在NBA的每一场比赛,特别是季后赛和总决赛,我们都组织孩子们集体观看、录像复盘、写战术分析报告!您是不知道啊,现在这帮小子,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眼睛里都冒着绿光!尤其是您总决赛G4那个‘放空国王、锁死全国’的战术,他们翻来覆去研究了不下二十遍!现在打队内对抗赛,都学着您那样,给对手设套、玩心理战呢!”
陆远闻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推开训练馆那扇厚重的、油漆斑驳的铁门,一股夹杂着汗水、雄性荷尔蒙和篮球皮革味道的滚烫热浪,扑面而来。
宽敞明亮的训练馆内,近百名身高臂长、肌肉线条分明的年轻球员,正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在不同的场地上,进行着高强度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训练。
篮球与地板剧烈碰撞的砰砰声、球鞋与地面尖锐摩擦的吱吱声、球员们彼此之间充满对抗性的呼喊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独属于青春的交响乐。
这里的训练景象,与国内任何一家传统体校、任何一支CBA青年队,都截然不同。
你看不到那种枯燥的、磨灭人性的、千篇一律的万米长跑和折返跑。
取而代之的,是场上所有球员都佩戴着心率带,在数据监控下进行的、模拟NBA真实比赛攻防节奏的、高强度转换对抗演练。
你也看不到那种僵化的、死板的、一个战术跑到死的传切配合。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基于现代篮球核心——挡拆战术所衍生出的、二人、三人、四人小范围配合练习。
球员们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不断地阅读防守,分析场上局势,然后做出最合理、最高效的决策。
传球,还是投篮?
突破,还是策应?
每一个选择,都关系到一次进攻的成败。
在球馆的一侧,还专门开辟出了一个被玻璃墙隔开的“数据分析与战术研究中心”。
几名戴着眼镜的、看起来更像是IT工程师的年轻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面前的多块电脑屏幕。
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场上每一位球员的跑动距离、冲刺速度、变向频率、心率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数据和技术统计。
而在他们身后的墙上,则贴满了各种各样由陆远亲自手绘的、复杂到足以让任何一个传统教练看得头皮发麻的战术图。
从“牛角战术”的27种变化,到“普林斯顿体系”的简化应用,再到陆远独创的、为姚明量身打造的“一星四射Plus”体系,应有尽有。
这,就是“燎原计划”的真正核心。
它彻底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重身体、不重头脑,只重苦练、不重科学,只重服从、不重创造的、陈旧的“三从一大”训练模式。
而是引入了当今世界最顶尖、最先进的、将数据科学、运动医学、战术理论和心理学完美融合的、一体化的篮球精英培养理念。
陆远的突然出现,像一颗微不足道的石子,投入了这片热火朝天的训练海洋。
一个正在球场角落里,独自加练着交叉步运球结合后撤步跳投的少年,最先发现了他。
少年手里的篮球,“啪”的一声掉在了地板上,他使劲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似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短暂的呆滞后,他猛地扔掉篮球,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一声夹杂着无尽惊喜和极限崇拜的呐喊:
“陆……陆指导——!!!”
这一声呐喊,仿佛拥有着某种神奇的魔力,瞬间按下了整个训练馆的暂停键。
嘈杂的、充满了对抗与激情的训练馆,在零点一秒之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篮球,都在同一时刻停止了弹跳。所有的目光,近百道炽热的、带着敬畏与崇拜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门口那个穿着灰色运动服、脚踩白色帆布鞋的身影。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比甲骨文球馆的夺冠庆典还要热烈百倍的欢呼!
“是陆指导!!”
“天哪!真的是陆指导!他回来了!”
“陆指导我爱你!你就是我的神!”
近百个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九五的、血气方刚的年轻球员,在这一刻,像一群见到了自己唯一信仰的神祇降临的、最虔诚的信徒。
他们瞬间扔掉了手中的篮球,从各个角落,潮水般地向着陆远涌来,将他团团围住。
一张张年轻的、汗水淋漓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崇拜、敬畏和孺慕之情。
他们是“燎原计划”从全国数十万名篮球少年中,经过层层筛选、残酷淘汰,最终脱颖而出的、最顶尖、最精华的一批天才苗子。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陆远视作自己人生道路上唯一的、如同神明般的存在。
是陆远,将他们从僵化的、扼杀天赋的旧体制中,亲手解救了出来。
是陆远,用一套全新的、科学的、颠覆性的理念,教会了他们如何用头脑去打球,如何用智慧去赢得比赛。
更是陆远,用他在NBA取得的、神迹一般的、无可辩驳的成功,为他们所有人的心中,点燃了一盏名为“希望”的、永不熄灭的璀璨明灯。
他让他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走下去,黄种人,同样可以在那个被视作人类身体天赋极限的舞台上,立足,称霸,甚至,改变规则!
“好了好了,都围着我干什么?想造反吗?今天的训练量都完成了吗?”陆远笑着,伸手虚按了一下,示意大家安静。但他的眼神里,却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欣慰。他扫视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天赋异禀的面孔,就像一个骄傲的将军,在检阅自己最精锐的、即将出征的部队。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精准地锁定了两个气质尤为出众的少年,并在他们身上,多停留了几秒钟。
“郭凯,陈东,你们两个,出列。”
被点到名字的两个少年,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一道电流击中。
随即,在周围同伴们那羡慕嫉妒恨的复杂目光中,他们紧张而又兴奋地从人群中走出,笔直地站到了陆远面前。
“陆指导!”两人几乎是同时,用尽全身力气,齐声喊道。他们的腰板,挺得像两杆标枪。
这两个少年,正是“燎原计划”推行两年多以来,在陆远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浇灌下,结出的、最丰硕、最令人骄傲的两颗果实。
站在左边的少年,名叫郭凯。
身高一米九二,臂展惊人,在场上司职组织后卫。
他的绝对速度和弹跳,在眼前这群天赋怪兽中并不算最顶尖的。
但他拥有着一颗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大心脏”,以及一种仿佛与生俱来的球场洞察力。
他的每一次传球,都像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
他的每一次突破分球,都恰到好处地撕开了防守最薄弱的环节。
在陆远的战术体系中,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永不出错的超级计算机,总能将球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每一个队友,都在最舒服的位置接到球。
陆远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更加高大、防守更好的克里斯·保罗的影子。
而站在右边的少年,名叫陈东。
身高一米九六,司职得分后卫。
与沉稳内敛的郭凯截然不同,陈东的身上,充满了爆炸性的、肉眼可见的、令人血脉贲张的顶级天赋。
他拥有着闪电般的第一步启动速度,足以媲美黑人球员的恐怖弹跳和滞空能力,以及一手在任何高强度对抗下都不会变形的、极其柔和的投篮手感。
他的打法,充满了激情、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侵略性,像一把锋利无比、能够从任何角度、用任何方式撕开对手防线的绝世好刀。
这两位少年,一静一动,一组织一攻坚,一主内一主外,一个像大脑,一个像尖刀,正是陆远心中,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中国男篮,所准备的最理想的后场答案。
“最近的训练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瓶颈?”陆远看着他们,开口问道。他的语气很平静,但那双仿佛能瞬间看穿人心的眼睛,却让两个心高气傲的少年,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如山般的压力。
“报告陆指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瓶颈!”郭凯作为这批学员中的场上队长和精神领袖,率先抬头挺胸地回答道,“我们严格按照您留下的A-plus训练计划进行,每天的训练、比赛、录像分析和理论学习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我们坚信,汗水不会说谎!”
“哦?”陆远眉毛一挑,似乎对这个答案不置可否,“那你们看了我跟姚明在总决赛的比赛,有什么心得体会吗?别跟我说那些网上人云亦云的分析,我要听你们自己脑子里想的东西。”
郭凯深吸了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似乎在组织语言,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报告陆指导!我的体会是两个字——‘博弈’。您在总决赛的战术核心,其实已经超越了篮球本身,上升到了心理博弈的层面。您用那个看似疯狂的‘放空詹姆斯’的战术,其实是给对手设置了一个无解的‘囚徒困境’。您逼迫詹姆斯在‘相信自己并不擅长的、低效的个人进攻’和‘相信已经被我们用防守体系彻底割裂的队友’之间,做出一个必输的选择。而无论他怎么选,最终的结果,都早已在您的计算和掌控之中。”
“有点意思。”陆远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郭凯,果然没让他失望,已经开始触及到战术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了。
他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陈东,“你呢?你看到了什么?”
陈东挠了挠头,他不像郭凯那样能言善辩,显得有些憨厚,但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独属于顶尖攻击手的、猎豹般的敏锐光芒:“陆指导,我……我看到的是‘基石’和‘空间’。姚哥在禁区那神一样的统治力,是您所有战术能够成功执行的唯一基石。因为有他,我们的防守体系可以肆无忌惮地外扩,完全不用担心篮下;因为有他,我们的进攻体系可以围绕他,打出无数种匪夷所思的变化。而您,将姚哥这个‘绝对基石’的统治力,和库里、罗斯这些顶级射手和突击手所创造出来的‘绝对空间’,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一个理论上无法被破解的、攻防一体的完美闭环。除非……除非对手也能拥有一个像姚哥一样的球员。”
“说得很好。”陆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一个看到了“道”,一个看到了“术”。
这两个年轻人,已经真正地、开始用“教练的思维”去理解比赛了。
这,正是“燎原计划”最希望培养出来的、能够独立思考的、真正的篮球精英。
“光看,光想,是没用的。”陆远话锋一转,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篮球,终究是要靠身体,在球场上打出来的。你们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了,但你们的身体,你们的技术,你们的意志力,真的准备好,去那个全世界最残酷、最血腥的舞台上,接受最严苛的检验了吗?”
“准备好了!”两人想都没想,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他们的声音,洪亮,坚定,充满了年轻人独有的、一往无前的自信和渴望。
就在这时,办公室主任李卫民,像一头发了疯的公牛,拿着一个笔记本电脑,气喘吁吁、满脸通红地冲了过来。他的表情,比刚才见到陆远时还要激动一百倍,甚至带着一丝癫狂。
“陆……陆指导!出……出大事了!天大的好事啊!”他因为跑得太急,说话都有些结巴,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的?天塌下来了?”陆远皱了皱眉,对李卫民这沉不住气的样子略感不满。
“比天塌下来还……还夸张!您……您自己看!”李卫民将笔记本电脑,用一种近乎于献祭圣物般的姿势,颤颤巍巍地递到了陆远面前。
屏幕上,是全球体育媒体的权威标杆——美国ESPN的官方网站。一条刚刚在五分钟前发布的、用血红色的、加粗加大的字体标注的头条新闻,占据了整个网页最醒目、最核心的位置。
《ChadFord'sMockDraft1.0:ANewEraDawns,TwoGuardsfromLuYuan'sMysteriousChineseProjectShocktheWorld!》
(《查德·福特模拟选秀1.0版:新时代来临,两位来自陆远神秘中国计划的后卫震惊世界!》)
查德·福特!
这个名字,对于全世界所有关注NBA选秀的人来说,都如雷贯耳!
他是ESPN的王牌选秀专家,以其极其精准、消息渠道极其灵通的模拟选秀榜单而闻名于世。
他的每一期模拟选秀榜单,都被视作是未来一年NBA新秀市场行情的最权威的风向标!
甚至很多NBA球队的总经理,都会参考他的榜单来制定自己的选秀策略!
陆远的目光,如同一道凌厉的闪电,迅速地向下一扫,落在了榜单的具体内容上。
第18顺位:萨克拉门托国王队(SacramentoKings)选中郭凯(KaiGuo),来自中国“燎原计划”,组织后卫(PG)。
球员模板:更高大的何塞·卡尔德隆/穷人版的克里斯·保罗。
球探报告:一位拥有顶级篮球智商和惊人视野的球场指挥官。他或许没有爆炸性的运动能力,但他对比赛的阅读、对挡拆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达到了NBA级别的成熟度。在传奇教练陆远的体系下经受了两年最严苛的打磨,他是一位能够瞬间提升球队战术执行力、让所有队友都变得更好的、即插即用的、完美的团队型球员。国王队混乱的后场,急需这样一位清醒的、可靠的大脑。
第25顺位:休斯顿火箭队(HoustonRockets)选中陈东(DongChen),来自中国“燎原计划”,得分后卫(SG)。
球员模板:运动能力加强版的凯文·马丁/更具投射威胁的蒙塔·埃利斯。
球探报告:纯粹的、为得分而生的机器!他拥有在黄种人中极其罕见的、顶级的爆发力和弹跳能力,他的第一步启动快如闪电,极具威胁。他的投篮姿势虽然略显非传统,但在任何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下都能保持惊人的稳定性和柔和手感。他是一把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比赛走向的、锋利无比的攻坚尖刀。火箭队一直在寻找一位新的、充满活力的外线核心。这位来自中国的“飞人”,或许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李卫民用一种抑制不住颤抖、带着哭腔的声音,将这份榜单上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大声地念出来时,整个训练馆,再一次陷入了比刚才更加彻底的、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小球员,都用一种看外星人、看史前巨兽般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郭凯和陈东。
NBA选秀!
第一轮!
而且是两个人!还是中国篮球历史上最孱弱、最拿不出手的后卫线!
这……这是什么概念?
虽然前后有大巴大郅姚明李然阿联等人进入NBA,但是后卫一直是中国篮球的痛点,更是连一个在选秀大会上被叫到名字的先例都没有!
而现在,历史,即将被彻底地、颠覆性地改写!
郭凯和陈东两人,更是当场石化,如遭雷击。他们呆呆地看着那块小小的、却仿佛蕴含着整个世界力量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大脑一片空白,嗡嗡作响。
巨大的、如同海啸般的幸福感和不真实感,将他们瞬间淹没。
他们甚至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那清晰的痛感告诉他们,这一切,都不是梦。
然而,陆远,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和最终缔造者,脸上却依旧平静如万年不化的冰山。
他只是淡淡地、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榜单,然后,便将那块在李卫民和所有学员眼中视若珍宝的笔记本电脑,随意地还了回去,仿佛上面显示的,只是一份无关紧要的关于食堂下周菜单的通知。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那些已经彻底陷入狂喜、震惊和巨大骚动中的弟子们,缓缓地开口。
他的声音,依旧不大,却像一记敲击在灵魂深处的暮鼓晨钟,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一份模拟选秀榜单而已,值得你们高兴成这个样子吗?”
“模拟,就只是模拟。它不代表任何实际发生的东西。在明年六月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在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亲口念出你们的名字之前,这一切,都只是媒体为了博取流量而进行的臆测和炒作,一文不值。”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真的。”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如同一盆冰水,从每一个人的头顶,狠狠地浇了下来,“一个18顺位,一个25顺位,很了不起吗?值得你们像中了五百万彩票一样,在这里沾沾自喜、手舞足蹈吗?”
“我问你们。”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人群,“姚明当年,是什么顺位?”
“状……状元……”人群中,有人下意识地、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
“大声点!我听不见!”陆远厉声喝道。
“是状元!!!”这一次,是近百人整齐划一的、震耳欲聋的怒吼。
“对,是状元!”陆远的声音,也随之提高了几分,如同滚滚天雷,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他不仅是状元!他还是今年的总冠军!是总决赛MVP!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无可争议的联盟第一人!你们,和他比,差距有多大?是一个18顺位和一个25顺位就能弥补的吗?!”
“我告诉你们!从你们踏入这个‘燎原计划’大门的第一天起,我就跟你们说过!进入NBA,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那仅仅只是一个起点!是你们走出新手村,去面对真正挑战的开始!”
“我的目标,是让未来的某一天,当NBA的选秀大会开始时,解说员会惊呼:‘天哪,今年的前十顺位里,竟然有三个来自中国!’甚至,是让未来的某一天,NBA的全明星赛场上,东西部的首发十人名单里,有一半,都是我们中国球员的面孔!”
“我的终极目标,是让未来的某一天,当全世界的人们提起篮球这项运动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美国的NBA,而是中国的‘燎原计划’!是让这里,成为全世界所有篮球天才都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来的、唯一的圣地!”
他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燃烧的陨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毁天灭地的力量和无与伦比的、吞吐天地的野心!
“区区一个媒体预测的、第一轮中后段的顺位,就让你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我们脚下的路还有多长!你们的志向,你们的眼界,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吗?!回答我!!”
最后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如同神佛怒吼,让所有人都从那短暂的、虚幻的狂喜中,彻底惊醒!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他们羞愧地、无地自容地低下了头。
是啊……和陆指导那如同星辰大海般宏伟的蓝图相比,自己这点小小的、还没兑现的成就,又算得了什么?简直就像一只刚刚学会爬树的猴子,在向着已经征服了整片森林的王者炫耀自己摘到了一颗小小的野果。
何其可笑!何其幼稚!
“现在,所有的人,都给我回到训练场上去!”陆远用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厉声喝道,“今天的训练量,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翻倍!什么时候,你们跑到吐,跑到站不起来,什么时候再给我结束!”
“是!!陆指导!!!”
近百个年轻的球员,在这一刻,仿佛被注入了无穷无尽的动力。他们齐声怒吼,声音震天动地!他们眼中的火焰,被重新点燃,而且,燃烧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疯狂,更加旺盛!
看着弟子们如同猛虎下山般,重新投入到那挥汗如雨的、近乎自虐的训练中,陆远的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那抹熟悉的、掌控一切的微笑。
他转过头,透过训练馆巨大的落地窗,看向窗外。
BJ的清晨,一轮红日,正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喷薄而出。
万丈金光,穿透薄雾,如同神圣的瀑布,倾泻在这片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未来的训练场上,将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燎原之火,已然点燃。
虽然,现在还只是几点微不足道的、尚显稚嫩的火星。
但陆远坚信,终有一天,这星星之火,必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燃烧成焚尽八荒、席卷世界的熊熊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