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收编燎原计划?(1 / 1)

加入書籤

2011年,六月的风,在北半球的东西两端,吹拂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在西经122度的旧金山湾区,风是滚烫的。

它裹挟着数百万球迷歇斯底里的呐喊,裹挟着香槟泡沫破碎时的甜腻,裹挟着一个16胜0负的总冠军所带来的足以熔化钢铁的狂热。

金色的彩带雨淹没了奥克兰的每一条街道。

这座城市,因为一个男人和他的球队,变成了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东经116度的BJ。

风,是内敛的。它带着一丝夏日清晨独有的,青草与泥土混合的微凉气息,静静地吹过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那片巨大而空旷的停机坪。

一架通体漆黑,线条流畅优美如同深海猎食者的湾流G650,悄无声息地滑过跑道。

它没有悬挂任何国家的国旗,也没有任何航空公司的标识。

机身上惟一可见的,是一个用暗金色线条勾勒出的、抽象的、仿佛正在燃烧的火焰图腾。

这是陆远的私人飞机。

它的名字,叫做“燎原号”。

舷梯缓缓放下。

没有红毯。没有鲜花。

没有一排排西装革履的迎接官员。更没有蜂拥而至、将一切都暴露在闪光灯下的媒体记者。

迎接这架飞机的,只有一辆同样漆黑的、挂着普通京P牌照的奥迪A8L,和一位站在车旁,身姿挺拔如松,眼神沉稳如山的中年男人。

机舱门打开。

姚明那如同移动山脉般的身影率先出现。

他戴着一顶棒球帽,一副宽大的墨镜遮住了大半张脸。

刚刚在世界篮球之巅捧起第三座FMVP奖杯、打出震古烁今数据的他,此刻身上没有半分君临天下的霸气。

他只是略带一丝疲惫地走下舷梯,像一个刚刚结束了漫长商务旅行的普通人。

紧接着,陆远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灰色亚麻休闲服,脚上是一双白色的CommonProjects运动鞋。

他没有戴墨镜,只是任由BJ清晨的阳光,照亮他那张平静得不起一丝波澜的脸。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这片熟悉的空气。那里面,没有胜利的喧嚣,只有故乡的味道。

“教练,大姚。”站在车旁的王治郅快步迎了上来。他的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孺慕。

去年正式退役的大郅已经在陆远的要求下接手燎原计划整整一年了。

“辛苦了,大郅。”陆远笑着,给了自己这位最得意的弟子一个用力的拥抱。

这一年来,王治郅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他以军人特有的严谨和超乎常人的责任心,将陆远留下的那份宏伟蓝图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不辛苦!跟您和大姚在NBA打江山比起来,我这点事算什么!”王治郅的眼眶微微有些泛红,他重重地拍着陆远的后背,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我就是……我就是没想到您二位回来得这么快!一点风声都没有!我还以为,你们怎么着也得参加完冠军游行,跟奥巴马在白宫合个影再回来呢!”

“游行有什么好参加的。”姚明摘下墨镜,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咧嘴一笑,“一群小年轻瞎胡闹而已。我这个老胳膊老腿可经不起他们折腾。还是回来睡个安稳觉踏实。”

陆远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姚明这是在替他解释。

对他们而言,胜利早已不是终点。

它只是一块块铺路石,用来铺就那条通往更遥远目标的道路。

奥克兰的狂欢,是属于库里、罗斯那些年轻人的。

而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黑色的奥迪A8L,安静地驶离机场,汇入BJ清晨的车流。

车窗外,这座古老的城市,正从睡梦中苏醒。

高楼拔地而起。

地铁穿梭如龙。

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向上的生命力。

车子没有驶向市中心任何一家五星级酒店,也没有开往体育总局那栋充满权力象征的红砖小楼。

它一路向北,穿过五环,最终拐进了一条通往京郊燕山山脉的专用公路。

公路两侧不再是林立的高楼,而是连绵不断,经过精心修剪的绿化带和高大的白杨林。

空气变得清新,视野也变得开阔起来。

大约行驶了二十分钟,一座占地面积超乎想象的庞大建筑群,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这里,就是“燎原计划”现在的总部基地。

它不再是四年前那个借用体育总局旧训练馆,略显寒酸的草台班子。

四年的时间。

在詹姆斯·多兰那笔一亿美元的“友情赞助”,以及国内十数家顶级企业那近乎疯狂且不计回报的投入下,一个专属于中国篮球的“斯塔克工业园区”,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整个基地,由三座主体建筑构成。

第一座,是“希望之弧”——训练中心。

它的整体建筑呈一个巨大而优美的弧形,屋顶覆盖着最先进的太阳能光伏板,足以支撑整个基地的日常电力消耗。

建筑内部,是十二片完全按照NBA最高标准铺设,拥有顶级缓冲系统的枫木地板篮球场。

每一片场地的上方,都悬挂着一套从美国引进的“第二光谱”战术数据采集系统。

数十个高速摄像机,能够实时捕捉场上球员的每一次跑动、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投篮,并通过复杂的算法,在瞬间生成包括跑动热图、战术执行成功率、投篮出手点分布在内的、海量的、可视化数据。

球馆的四周,还环绕着一圈全玻璃的空中走廊。

走廊内,是运动科学实验室、生物力学分析室、营养膳食调配中心、以及心理辅导与康复中心。

在这里,每一个学员的身体,都被视作一件最精密的仪器。

他们的血液、汗液、甚至唾液,都会被定期采集分析,以监测身体的疲劳程度和各项生理指标。

他们的每一个技术动作,都会被高速摄像机记录下来,由生物力学专家进行逐帧分析,以找到最省力、最高效、最不容易受伤的发力方式。

第二座建筑,是“智慧之塔”——生活与学习中心。

这是一栋高耸的塔楼。

里面是堪比五星级酒店的学员宿舍。

每间宿舍都配备了能够模拟高原低氧环境的新风系统。

学员可以根据训练周期的不同,“睡在高原,练在平原”,以达到最高效的心肺功能提升。

塔楼的中下层,是图书馆、语言学习中心和战术研讨室。

所有学员,在完成每天的身体训练后,都必须在这里,接受至少三个小时的文化课和战术理论学习。

他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英语,还有运动营养学、基础运动心理学、甚至公共关系与媒体应对。

陆远要培养的不是头脑简单的体育生。

而是一个个能够独立思考、全面发展的,真正的现代精英运动员。

第三座建筑,则最为神秘。

它被命名为“无名丰碑”。

那是一座通体由黑色花岗岩打造,没有任何窗户的方形建筑。

它静静地矗立在基地的最深处,像一座沉默的纪念碑。

这里,是整个“燎原计划”的最高机密所在——医疗与康复中心。

其内部,拥有着当今世界最顶级的医疗设备。

从德国进口的核磁共振仪,到NASA用于宇航员康复的反重力跑步机,再到鱿鱼军方用于快速治疗战场创伤的液氮冷疗舱,应有尽有。

而这里的负责人,是陆远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和资源,从全世界挖来的三位在运动医学领域,如同神明般存在的顶级专家。

来自德国的汉斯·穆勒·沃尔法特医生,他曾是德国国家足球队长期的“神医”。

来自美国的詹姆斯·安德鲁斯医生,他是无数NBA和NFL巨星在遭遇毁灭性伤病后为他们主刀的“上帝之手”。

还有一位,则是来自中医世家,精通针灸、推拿、正骨的、须发皆白的华夏国手——张承文老先生。

中西医结合。

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

陆远要做的,是让困扰了中国体育几十年的“伤病猛于虎”的魔咒,在这里被彻底终结。

任何一个在计划中的天才少年,只要出现伤病,都会在这里得到全世界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他要让每一个梦想,都不会因为脆弱的身体,而遗憾地提前凋零。

当奥迪A8L缓缓驶入这座充满科幻感的基地时,王治郅看着陆远和姚明脸上那难以掩饰的震撼,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自豪感。

“教练,大姚,这一年,咱们的钱,一分没乱花。”他指着窗外的一切,像一个向国王展示自己领地的将军,“训练中心去年就全部完工了。康复中心今年年初也投入了使用。咱们现在,光是常驻的拥有博士学位的各类专家,就有三十七位。还不算那些定期从杜克、从尼克斯那边飞过来交流的短期顾问。”

“商业方面,我们也没闲着。”王治郅的语气愈发兴奋,“您当年定下的规矩,我们一直遵守着。所有国内赞助商,只给钱,不干涉运营。他们的品牌logo,只允许出现在基地的外墙和官方网站上。任何训练装备、比赛服装,都不能出现商业标志。我们用这些赞助费,成立了一个‘燎原教育基金’,已经开始资助第一批有天赋的贫困地区孩子,让他们免费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训练。”

“而您和大姚,还有那些尼克斯、勇士球星的商业代言收入,也都按照您的指示,全部注入了另一个‘燎原医疗保障基金’。现在,我们光是这个基金的规模,就已经足够让任何一个孩子,在美国最好的医院做十次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了。”

姚明听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陆远的计划很宏大,但他没想到,这短短几年,这儿已经变成了这样一个超乎想象的“商业帝国”。

陆远看着窗外的一切,眼神里是深深的欣慰。

他知道,这艘船已经造好了。

而且,比他想象中更坚固,更强大。

现在,是时候让它起航了。

车子停在了“希望之弧”训练中心的门口。

陆远和姚明刚一下车,一股熟悉无比,混杂着汗水与激情的滚烫热浪便扑面而来。

球馆内,近百名身高臂长的少年,正在进行着激烈的对抗。

他们是“燎原计划”这四年来,从全国数十万篮球少年中,经过最严苛的、近乎残酷的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的、最精华的一批天才。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陆远视作自己人生道路上唯一的灯塔。

而姚明,则是他们心中,那盏灯塔所照亮的最璀璨、最真实、也最可以触摸的梦想。

“好了好了,都围着干什么?总冠军的录像都看了吗?分析报告都写了吗?”陆远笑着,伸手虚按了一下。

就在陆远准备像往常一样,对他们进行一番敲打和提点时,异变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训练馆那扇厚重的大门,被人从外面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猛地推开。

刺眼的阳光,瞬间涌了进来。

一群穿着黑色西装、神情严肃、一看就不是普通工作人员的男人,簇拥着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群扛着长枪短炮、胸前挂着“CCTV”、“新华社”等字样媒体证的记者。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整个球馆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治郅的脸色,在看到那个为首的中年男人的瞬间,猛地一变。

他快步走到陆远身边,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和凝重。

“教练,麻烦来了。那是新上任的总局领导,魏明,魏局长。”

陆远闻言,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他当然知道魏明。

这个人,不是体育系统出身。

他之前的履历一直在宣传和文化部门。

他的上位,本身就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博弈。

在陆远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典型的长袖善舞、精于权术和形象工程的政客。

他今天,以这样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不请自来,还带着这么多官方媒体。

其目的,不言而喻。

这是来……摘桃子了?

魏明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到了球场的中央。

他没有看陆远,甚至没有看姚明。

他的目光,直接落在了那些略带一丝惊慌的学员脸上。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一副和煦的笑容。

他身旁的一位助理,立刻机灵地将一个便携式扩音器递到了他的嘴边。

“孩子们,同志们,大家辛苦了!”魏明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洪亮地响彻整个球馆。

那是一种充满了磁性、字正腔圆、带着标准播音腔的语调。

“今天,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来看望大家!看到你们一个个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的样子,我感到由衷地高兴,由衷地自豪!”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全场,然后,落在了一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陆远和姚明身上。

他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

“我们都知道,‘燎原计划’,是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应运而生的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这四年来,我们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丰硕的成果!”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先定调子,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国家”和“总局”。

陆远,这个计划真正的总设计师,在他口中连个名字都没有被提及。

“就在刚才,我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魏明的语调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情,“就在刚刚,美国最权威的体育媒体ESPN,发布了最新一期的NBA模拟选秀榜单。我们‘燎原计划’中,有整整五名球员,出现在了榜单上!这是什么?这是历史性的突破!这是我们中国篮球的骄傲!更是我们举国体制优越性的最好证明!”

他高高地举起手臂,振臂一呼。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为我们自己,喝彩!”

记者们的闪光灯,疯狂地闪烁起来。

那些年轻的学员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和骚动。

然而,在这片狂热的氛围中,陆远、姚明和王治郅三人,却面沉如水。

他们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冰冷的寒意。

好一招“偷天换日”。

好一招“喧宾夺主”。

这个魏明,一上来,就想把“燎原计划”的成功,从一个由陆远主导的、半市场化的精英培养项目,扭曲成一个由他领导的、彰显“举国体制”优越性的政绩工程。

他要的,不是篮球的胜利。

他要的,是政治的资本。

“孩子们,安静一下。”魏明满意地看着眼前这片被他成功煽动起来的狂热,笑着压了压手,“我知道大家很激动。但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要着眼未来。”

他话锋一转,终于,将矛头,对准了陆远。

“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一下我们的陆远同志,王治郅同志和姚明同志。”他用一种领导表扬下属的口吻说道,“这几年来,你们作为我们计划特聘的海外技术顾问,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篮球理念。你们的功劳,组织上是看在眼里的,是不会忘记的。”

“海外技术顾问”?

听到这个称谓,王治郅的拳头,瞬间就攥紧了。

他差点就要忍不住冲上去,跟这个睁眼说瞎话的家伙理论。

整个计划,从理念的提出,到资金的募集,到基地的建设,再到每一个训练模块的设计,哪一样,不是陆远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的结果?

现在,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他居然被轻描淡写地定义成了一个“海外顾问”?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无耻!

陆远却依旧平静。

他只是抬手,轻轻地拍了拍大郅的后背,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的目光,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静静地看着那个在舞台中央,尽情表演的男人。

他想看看,这个人到底能无耻到什么地步。

魏明显然没有让陆远失望。

“现在,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他的声音,变得严肃而庄重,“为了更好地备战明年的伦敦奥运会,也为了让我们的这些好苗子,能够更快地成长为国家栋梁。我在这里,宣布总局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后的两个决定。”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从今天起,‘燎原计划’正式纳入国家队后备人才统一管理序列。所有学员的训练、比赛和生活,都将由总局新成立的‘国家男篮精英队’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他又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为了保证这些年轻球员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避免被外界不良的商业风气所侵蚀。所有学员未来的商业开发、经纪签约、以及海外球员输送等相关事宜,将全部由总局指定的官方经纪团队,进行统一规划和运作。”

轰——!

这两条决定,像两记重磅炸弹,在陆远和王治郅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如果说,之前那些话,还只是在抢功劳,玩弄概念。

那么现在,这就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要夺权了!

收编!

他要把陆远这四年,用无数心血和资源浇灌出来,独立于体制之外的“特区”,一口吞下!

变成他自己的私家花园!

他要把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球员,从一个个独立自有的个体,重新变回一枚枚可以被他随意摆布的体制内的棋子!

他要掐断陆远与这些球员之间,最核心的连接!

这一招釜底抽薪,狠毒到了极点!

在场的记者们也都不是傻子。

他们瞬间就嗅到了空气中那浓烈到化不开的火药味。

闪光灯闪得更疯狂了。

他们知道,今天要出大事了!

“魏局长。”

一个平静的,不带丝毫情绪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断了魏明的慷慨陈词。

陆远,终于开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