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一赔十五(1 / 1)
当常规赛的最后一抹余辉消散,整个NBA世界并未如往常一样,陷入对季后赛对阵的激烈讨论和对黑八奇迹的无限遐想。
恰恰相反,联盟陷入了一种近乎于共识的平静。
这种平静源于一种令人绝望的确定性。
夏洛特山猫队,这支由十一尊旧日神祇组成的复仇者联盟,以82胜0负的完美战绩,将所有悬念,在季后赛开始之前就扼杀在了摇篮里。
今年的季后赛,不像是一场十六支球队争夺王座的血腥角斗,更像是一场早已内定好冠军,盛大而漫长的加冕巡礼。
山猫队是那唯一的国王,而其他十五支球队,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似乎都只能扮演为国王的游行队伍增添光彩的仪仗队。
这种确定性,最直观地体现在了拉斯维加斯的博彩公司里。
以往季后赛开打前,最热门的盘口永远是“谁将赢得奥布莱恩杯”。
然而今年,这个盘口根本没有开设。
各大博彩公司的巨头们,在经过短暂的商议后,一致认为开设山猫队夺冠的盘口,无异于向全世界的彩民免费派发钞票。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了戏谑与敬畏的盘口:“夏洛特山猫队是否会在整个季后赛中,输掉至少一场比赛?”
是的,盘口的主题,从“能否夺冠”,变成了“能否保持全胜”。
而这个盘口的赔率,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会输掉至少一场”的赔率,高达1赔15。
这意味着,在那些用最冰冷、最理性的数据模型来分析比赛的精算师眼中,山猫队以16胜0负的战绩横扫季后赛,完成100%胜率赛季的可能性,远比他们输掉任何一场比赛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这个赔率像一枚重磅炸弹,彻底引爆了全球的体育媒体。
ESPN的王牌节目《PardontheInterruption》中,主持人托尼·科恩海瑟对着镜头,用他那标志性的夸张语气说道:“我干这行四十年了,我报道过乔丹的公牛,报道过无敌的尼克斯,报道过GDP的马刺。我从未见过如此荒谬的景象!博彩公司认为,包括詹姆斯的凯尔特人、韦德安东尼的热火、科比的湖人以及卫冕冠军勇士在内的整个联盟,在四轮七场四胜制的系列赛里,从山猫队手里偷走一场胜利的概率,都微乎其微!这不是篮球,这是神话,这是我们正在亲眼见证的,活生生的神话!”
他的搭档迈克尔·威尔伯恩则更加直接:“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一个人——陆远。他就像一个来自更高维度文明的棋手,在用我们无法理解的逻辑,下着一盘我们看不懂的棋。他的执教生涯,就是一部不断推翻常理,不断创造奇迹的历史。现在,他正在完成他最伟大的作品。”
媒体的狂热,将陆远在教练界的地位,再次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菲尔·杰克逊的“禅师”哲学,波波维奇的马刺体系,奥尔巴赫的红衣主教光环,在陆远那如同BUG一般跨越四个时代,缔造四个不同王朝,如今又整合旧部创造完美赛季的履历面前,似乎都显得黯淡了几分。
人们不再将他与其他教练比较。
他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无法被归类的存在。
他不是教练界的乔丹或拉塞尔,他就是陆远。
一个代表着“绝对胜利”的符号,一个永恒的传奇。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中,山猫队在季后赛首轮的对手,那支排名东部第八的纽约尼克斯队,则显得有些尴尬和无助。
尼克斯队,这个坐拥全世界最繁华市场的豪门,这个陆远曾经挥洒过汗水和智慧,并为之带来过三座总冠军奖杯的地方,如今却要以一种近乎于“祭品”的姿态,站上山猫队加冕巡礼的第一块垫脚石。
在系列赛开始前的媒体发布会上,尼克斯队的主教练迈克·德安东尼,这位“七秒或更少”跑轰战术的宗师,面对记者们连珠炮式的提问,脸上露出了标志性的无奈苦笑。
“迈克,你们是否有信心,从山猫队身上拿下一场胜利?”一位来自《纽约邮报》的记者,将问题抛了出来。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了羞辱性。对于一支季后赛球队而言,目标本该是赢得系列赛,而不是“一场胜利”。
德安东尼整理了一下领带,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极其坦诚,甚至有些自嘲的语气说道:“信心?先生们,我们当然有信心打出我们自己的篮球。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现实。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支普通的东部第一。我们面对的是一支82胜0负的球队,一支由陆远教练和他最信任的弟子们组成的,完美的军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这次系列赛的意义,可能不完全在于胜负。”
他的这番话,让现场的记者们都竖起了耳朵。
“我们队里有史蒂夫(纳什),他曾在陆远教练手下赢得过总冠军。他非常清楚陆远教练的要求和标准。”德安东尼继续说道,“所以,这次交手,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是的,你没听错,是学习。去学习他们是如何在48分钟里保持专注的,学习他们是如何执行战术的,学习他们是如何在领先和落后时调整心态的。这对我们队里的年轻人,对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甚至对我自己,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近距离观摩大师作品的机会。我们会全力以赴,但我们更会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完成这次系列赛。”
“提前宣布投降!”
“德安东尼未战先怯,尼克斯甘当陪练!”
“学习之旅?这是NBA季后赛,不是篮球训练营!”
第二天,纽约的各大媒体,用极尽刻薄的标题报道了德安东尼的这番言论。
然而,在球迷和业内人士看来,德安东尼说的,只不过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大实话。
面对一台完美的,不可战胜的战争机器,放下无谓的幻想,去汲取养分,或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尼克斯队的更衣室里,气氛也确实如德安东尼所说。
史蒂夫·纳什,这位曾经的“风之子”,如今两鬓已有些许白霜。
他作为球队的领袖,也作为陆远曾经的弟子,深知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阿玛雷,”在一次队内训练结束后,纳什叫住了他的老搭档斯塔德迈尔,“我知道你很不甘心,你是个天生的斗士。但这次,我们真的需要换一种方式去思考。”
斯塔德迈尔,这位曾经能与姚明在内线掰手腕的“小霸王”,因为伤病,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擦了擦汗,闷声说道:“史蒂夫,我明白。但我们是纽约尼克斯,我们不能还没上场,就跪下。”
纳什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阿玛雷,这不是跪下。这是尊敬。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了解陆远教练。你们以为82胜0负,靠的是艾弗森、麦迪、卡特这些人的天赋吗?不,天赋只是基础。真正可怕的,是陆远教练为这支球队注入的灵魂。”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你们知道吗,当年我在尼克斯队,我们赢得了总冠军。但我们的训练,是全联盟最苦的。陆远教练对细节的要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个掩护的角度,一次传球的时机,一个防守的站位,差了一点,他都会让你练上一百遍。他能让一群天赋异禀的巨星,像新兵蛋子一样,去执行最简单的战术。他能把篮球,变成一门严谨的科学。”
“所以,当我们踏上夏洛特的球场时,我们面对的,不是十一个老将,而是陆远教练意志的十一个延伸。他们不会失误,不会大意,不会给我们任何机会。德安东尼教练说得对,我们去学习。学到了,对我们未来的路,比盲目地冲上去被碾碎,要有价值得多。”
纳什的这番话,让尼克斯更衣室里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也烟消云散。他们接受了现实,准备以“学生”的身份,去迎接这场“公开课”。
两天后,东部季后赛首轮第一场,在夏洛特时代华纳中心球馆,正式打响。
球馆里座无虚席,球迷们的热情,比常规赛最后一场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挥舞着“16-0STARTSNOW!”(16胜0负,从现在开始!)的标语,准备见证这场巡礼的开启。
比赛的过程,几乎完美地印证了德安东尼和纳什的预言。
比赛一开始,尼克斯队还试图用他们擅长的跑轰,来冲击山猫队的防线。纳什用他标志性的传球,频频找到快下的队友。斯塔德迈尔也用他依旧犀利的挡拆顺下,完成了几次暴扣。
然而,山猫队对此安之若素。
他们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任凭尼克斯队掀起多大的浪花,都被他们从容地吸收。
本·华莱士在内线,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他的防守,不再是年轻时那种飞天遁地的封盖,而是一种基于预判和站位的宗师级的威慑。
斯塔德迈尔每一次冲到篮下,都会发现华莱士早已等在那里,用最合理的位置干扰他的出手。
而在外线,艾弗森、汉密尔顿、皮尔斯这些老油条,对于纳什的传球路线,更是了如指掌。
他们不追求每一次都完成抢断,而是通过不停地骚扰和挤压,破坏纳什的传球节奏,逼迫他将球传给不那么舒服的位置。
尼克斯队的跑轰,在山猫队这张密不透风的防守大网面前,仅仅维持了不到六分钟,就宣告破产。
而山猫队的进攻,则显得从容不迫,甚至有些“无聊”。
陆远在场边,双手抱胸,表情平静。他没有布置任何复杂的战术。球队的每一次进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基础的战术演练。
球从艾弗森手里传到麦迪,再到卡特,经过数次耐心的传导后,找到一个最合理的出手机会。
他的每一个转身,每一个假动作,都像是在给对手上一堂生动的“低位技术课”。
比赛的第一节,就在这种平淡如水的节奏中结束了。
比分是30:15,山猫队轻松领先15分。尼克斯队似乎用尽了全力,却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
第二节,陆远开始了他更大胆的“教学实验”。
他换上了安德烈·米勒和沃利·斯泽比亚克,场上组成了米勒、斯泽比亚克、特里、马里昂和布兰德的“纯团队”阵容。
这个阵容里,没有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巨星。
但他们打出的篮球,却让场边的德安东尼看得目瞪口呆。
安德烈·米勒在弧顶,像一个老教授一样指挥着交通。
他用最简单的手势,调动着队友的跑位。
然后,他会用一个最朴实无华的传球,将球送到最该去的地方。
斯泽比亚克和特里则像两个训练有素的狙击手,接到球就毫不犹豫地出手。
更令人惊讶的是,陆远竟然让这套阵容,打起了当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斯顿战术”。
大量的无球跑动、空切和背传,让尼克斯队的防守,彻底陷入了混乱。
场上的比赛,不像是一场季后赛,更像是一场战术演示会。山猫队在用一种近乎于“羞辱”的方式,告诉对手,他们不仅能用天赋赢球,更能用最纯粹的战术体系,将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半场结束,比分变成了65:35。
30分的分差,让比赛彻底失去了悬念。
下半场,陆远甚至将指挥权交给了场上的安德烈·米勒。
他自己则悠闲地坐在教练席上,和老K教练聊起了天。
而尼克斯队那边,德安东尼也干脆将主力全部换下,让年轻球员上场,去感受这种窒息的氛围。
最终,山猫队以125:80,一场45分的狂胜,拿下了季后赛的开门红。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安东尼的表情,反而比赛前更加轻松。
“正如我所说的,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他摊了摊手,“今天,陆远教练和他的球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篮球可以被演绎到何种完美的程度。我回去会让我的球员们,把这场比赛的录像,看上十遍。”
两天后的第二场比赛,陆远则换了一种“教学方式”。
既然团队篮球已经展示过了,那么,就让世界再看一看,这些旧神们,巅峰时期的个人能力,是何等的华丽。
第一节,是“艾弗森时间”。陆远给了艾弗森无限开火权。AI在夏洛特的球迷面前,梦回2001。他用一次次眼花缭乱的变向,将尼克斯队的后卫线,过得干干净净。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急停跳投,都引发现场山呼海啸般的MVP呼声。单节,艾弗森狂砍20分。
第二节,轮到了“表兄弟”麦迪和卡特的表演。陆远让其他三名球员在底线站好,将整个半场,都交给了这对天赋溢出的表兄弟。麦迪在弧顶持球,卡特空切。一个写意的背后传球,卡特接球后,迎着补防的斯塔德迈尔,上演了一记石破天惊的隔人暴扣!
几分钟后,角色互换。卡特持球突破,吸引包夹后,将球高高抛向空中。麦迪从另一侧跟进,空中接力,单手将球砸进篮筐!
整个时代华纳中心球馆,彻底陷入了疯狂。球迷们仿佛在观看一场全明星扣篮大赛。
下半场,皮尔斯和布兰德,则上演了“低位万花筒”教学。
最终,比分定格在130:100。山猫队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取得了一场大胜。总比分2:0。
系列赛移师纽约,来到了篮球圣地麦迪逊广场花园。
纽约的球迷没有对自己的主队报以嘘声。相反,他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了山猫队的到来。
他们是来看陆远的,是来看艾弗森、麦迪、卡特的,是来看他们曾经的冠军控卫纳什,与这些传奇同场竞技的。
第三场和第四场的比赛,过程如出一辙。山猫队没有给尼克斯队任何机会,以两场毫无悬念的大胜,干净利落地,以4:0的总比分,横扫了对手。
当第四场比赛的终场哨响时,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球迷,全体起立,为胜利者山猫队,送上了长久的掌声。
在球员通道里,陆远叫住了纳什和斯塔德迈尔。
“史蒂夫,你的油箱里还有油。别放弃对比赛的思考。”陆远对纳什说道。
纳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敬意:“谢谢你,教练。从你身上,我总能学到新的东西。”
随后,陆远看向斯塔德迈尔:“阿玛雷,伤病夺走了你的爆发力,但它夺不走你的经验和球商。找到新的打球方式,你依然是全明星级别的内线。”
斯塔德迈尔,这位桀骜不驯的硬汉,此刻却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地听着,重重地点了点头。
4:0。
季后赛的巡礼,完成了第一站。
山猫队用一种近乎于教学的方式,兵不血刃地晋级了东部半决赛。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那1赔15的赔率,在经过了这轮毫无波澜的系列赛后显得更加坚不可摧。
而山猫队的更衣室里,陆远在战术板上,擦掉了代表尼克斯的标志。
“干得不错,先生们。”他说道,“四场胜利到手。我们还差十二场。”
他的语气,平淡得就像刚刚结束了一场普通的队内训练赛。
球员们的脸上也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们知道,真正的考验,那些同样渴望王座的真正的“弑神者”,才刚刚要登上舞台。
东部半决赛,他们的对手将是勒布朗·詹姆斯领衔的,保罗·皮尔斯的“旧主”——波士顿凯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