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意外消息,兵以义动(1 / 1)

加入書籤

在风伏纪打量靳刚之时,靳刚也同时打量着这位近段时间以来,声名极盛的东华国主。

闻言,他回过神来,如墨的眼眸注视着眼前风度从容的东华国主,沉声道:

“多谢风国主愿意单独见在下一面!今天在下来,只为两件事。

一,为海潮门传封口信。

二,为我等摩云岛弟兄报仇血恨!”

此言一出,战舰之上顿时便有冲天杀气弥漫而起,如一团层层叠叠的血云般朝靳刚强压而下。

靳刚脸色一变,只觉眼前血海翻涌,似有无数铁血士兵齐齐杀向了他。

更有十数名大将眼神如炬,怒火燃炽,宛若看待死人一样看向了他,让他身形为之一震!

只是片刻,他只觉识海翻涌,丹劲不受控制般的乱窜,激荡之下,一丝鲜血便从他嘴角流了下来。

张辽目光冷漠,浑身有浓如墨水的杀气溢散,双脚踏前一步,靳刚便后退三步。

每退一次,他的脸色便苍白一分,接连退了三次之后,他再也忍受不了如此强大的杀气,吐出一大口鲜血。

眼见便要跪在船板上,他骤然怒吼一声,以手中的寒霜长枪撑地,死死维持着自己的身躯不跪。

“文远,不急,先退下吧!”

“是!”

话音一落,靳刚便觉漫天杀意尽去,顿觉云朗风清,就连此刻的风雪,都显得如此可爱!

他惨笑一声:“果然,完全不是国主麾下大将的对手!”

风伏纪淡淡道:“你说的第二条,就算了,海潮门想让你来传什么口信?”

靳刚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缓了过来,目光惊惧的盯着张辽,片刻后才沉声道:

“海潮门的方长老死于国主麾下手中,让他们极为恼怒。

为此命在下来东华国传下最后通牒,希望国主能把李嗣业交出来。

否则一旦百应寺大军开拨,他们亦将再次兵临城下,驱使海兽屠尔之东华沿岸子民,以敬效尤!”

“猖狂之辈,好大的胆子!”

此言一出,王忠嗣陡然大喝一声,靳刚只觉晴空顿起雳霹,识海意识激烈震荡,差点就此晕死过去。

风伏纪气急反笑:“这海潮门,还挺有意思的!你呢?传个口信罢了,你为何要亲自前来?不怕死?”

这一次,身躯摇摇晃晃的靳刚许久才清醒过来,惨笑道:“我摩云岛已经完了!

这次前来,不过是心中存了不甘之意,想要看看你这位现在在雁荡海域也极有名声的东华国主究竟是何许人物罢了!”

风伏纪若有所思,问道:“听闻你摩云岛一直着急着想要洗白,先是投我东华不成,又去投了北唐,如此执着,是为了什么?”

靳刚沉默半晌,才回道:“不瞒国主,即使没有上次东华港一役,我摩云岛也存活不了多久了!”

说到这里,他脸上浮起微微的苦涩之意,“如今雁荡海域风云诡谲,形势比起国主所在的东部地域更加危险。

在我们第一次试图借云海城郡守之手,投入东华国之时,摩云岛已经被迫迁徙了三次。”

“是吗?”

风伏纪眉头微皱,“但听周边海商之意,你摩云岛在一众海贼之中,也算声名极盛,是什么样的敌人能让尔等迁徙了三次,甚至如此迫切地想要寻求庇护?”

靳刚叹道:“那些都是过去式了!早在三年以前,雁荡海域就出现了一家名为“苍武宗”的势力。

这家新兴势力极为强势,宗主虽然只有炼魄三重境,却以一杆血色长戟打得整个雁荡海域的老牌势力几无还手之力。

而如我们这些中小势力就更不用说了,要么选择臣服于苍武宗,要么举门被灭。

我摩云岛早年确实还算薄有声名,但自被那苍武宗主打断了脊梁骨后,便四处求生。

但其他海域各有势力存在,根深蒂固不说,路途也极为遥远,以我们的实力去了也只是找死。

因此唯有上岸,才有一线生机。

但如国主所知,两次都失败了,之后更是被海潮门袭击了老巢,全岛岛众尽数被俘!”

“苍武宗是吗!有意思!”

风伏纪若有所思,注视着靳刚半晌,才淡声开口:“你的理由很充足!但这也无法解释你为何亲自前来的缘由!

说实话,你摩云岛众匪在东华港一役虽表现不堪,但气节犹存,至死不敢,也不愿投降,个中根源想必在你这个大当家身上。

所以你今天怀着死意只身前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信服!”

靳刚见自己竟被风伏纪分析得如此透彻,心中一惊,先是沉默半晌,才骤然放开了手中的长枪,把之前始终不愿意跪下的膝盖重重跪了下去。

“国主明鉴!此次借海潮门之势而来,确有一事相求!”

风伏纪心中了然,微微颔首道:“说吧!”

“请国主看在摩云岛一众老幼皆是故国旧民的份上,救我摩云岛一命!”

说罢,靳刚重重叩首,差点连坚硬如岩的船板都磕出裂痕来。

而他骤然说出的话,也让众人神色微变。

风伏纪皱眉:“你的意思是,你摩云岛众,其实是我东华国的子民?”

“是!想必国主也知,巅峰时期的东华国拥有千万子民,后分崩离析,有的跑去了西景,有的被北唐等其他国度接收。

但如我摩云岛这样选择出海求生的,也不在少数!”

闻言,王忠嗣有些不能理解:“既是如此,尔等为何反而投靠北唐,选择对付故国?”

靳刚神情僵住,而后叹道:“那是因为,我并不是东华国的人!

其实在选择投靠北唐之时,我摩云岛便已分裂,有一部分精锐联同大部分拥有东华血脉的族裔在一些老人的带领下,投靠了苍武宗!”

这转斩,当真是越来越不可思议了!

风伏纪与张辽王忠嗣两人对视一眼,只觉这关系当真是曲折离奇!

张辽更是忍不住道:“你刚才不是说,苍武宗打断尔等脊梁,你们二者之间不该是有血海深仇吗?为何那些人反而要投靠他们?”

靳刚抬起头来,深深叹了口气:“盖因,听闻这苍武宗宗主,也是东华故国出身!

他曾定下一个规矩,只要是与东华国有渊源者,一概不杀!

这也是我们这些后来加入摩云岛的人,最初决定要加入东华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是吗?

风伏纪三人面面相觑。

王忠嗣思忖片刻,先是在风伏纪耳语几句,待后者点头同意后,才上前说道:“既是如此,尔等为何不选择投靠苍武宗?”

靳刚闻言,突然笑道:“王将军可曾听闻过一句话?

宁为鸡首,不为凤尾!

苍武宗主虽与我等岛上旧民有渊源,但我靳刚上百年来已经习惯了一言九鼎,威风八面的权势,如何能够甘心举众成为别人的下属!”

王忠嗣微微颔首:“此言倒也有可信之处!你之言语,吾等会选时机求证,想来你今天借势而来,心中还存了最后一丝挣扎幻想之意吧!”

靳刚点点头:“将军说的是!投靠海潮异门,非我所愿。

但他们生性残暴,动辄便以人命填麾下海兽之口,若不暂时虚以委蛇,吾等剩余的岛众断无活命的可能!

我可为东华做内应,把海潮门接下来的一举一动如实传来,想必国主也知百应寺如今正在举行所谓的伏风救世大会吧!”

“伏风救世大会?”

闻言,风伏纪眉头紧皱。

靳刚一怔,旋即道:“看来国主不知!也是,此事百应寺只邀请了东部区域的入品宗门,以及部分国度参与。

此大会以百应寺为主,以最近一段时间对国主极为不利的流言为辅,打算倾东部区域的最顶尖战力,一举灭掉东华国。

欲以国主之血脉,乃至东华国民之血,血祭苍天,以平天之乱象!

而海潮门,因与百应寺渊源颇深,也在受邀之列,如今正整军备战,让我前来,不过是他们天性使然,想借方文子之死,激起门中对东华国的恨意罢了!

若国主激怒之下,能顺手把我杀死,亦符合他们的利益,能更快速的整合我摩云岛乃至于东华港一役损失惨重的一众势力的残余力量。”

“呵!这百应寺,当真魄力十足!”

尽管已经从宋朝山口中得知了百应寺未来可能的动向,但当这个所谓的“伏风救世大会”一出之时,还是让风伏纪内心浮起深深的愤怒之意。

“他们这是在找死!”

旁边,张辽王忠嗣等一众将士怒火喷张,浓如实质的杀气冲天而起,瞬间搅动风云。

连周边海浪都受到了影响,剧烈的翻涌,轰隆的呼啸声宛若帝王之怒不断回荡。

靳刚脸色骤变,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言语竟能引起对方如此大的反应。

猝不及防下,识海丹劲再度受创,不由自主地吐出大口鲜血,骇然地看着眼前杀气凛然的一众东华将士。

风伏纪压制心中的怒意,眼神若渊,沉声道:“很好,靳当家的情报来得很及时,朕可以给你一次机会!

若你真能做到,摩云岛众,朕会去救,就算尔等不愿回归故国,朕也可以同意尔等继续以摩云岛之名存在下去!

但这,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望汝务必珍惜!”

闻言,靳刚大喜过望,忍着重伤的躯体连忙拜道:“多谢国主大恩!靳刚定竭尽全力,为国主效力!”

“嗯,你走吧!不,再受忠嗣一掌!”

一声惨叫过后,意识近乎昏迷的靳刚被送上了那条孤舟,在东华水军的悄然护送下,朝来处缓缓驰去。

目送他远去之后,风伏纪看向了王忠嗣,凝眉道:“忠嗣,你当真要到雁荡海域去一探究竟?”

王忠嗣沉声禀道:“如靳刚所言,若那里真有我东华子民存在,我等不能坐视不理!

再者,百应寺能够借势合纵连横,我等为何不能?”

张辽略一沉忖,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若有所思道:“忠嗣兄之意,是指苍武宗?”

王忠嗣点头笑道:“然也!”

风伏纪摇摇头:“你如今尚未进入炼魄境,若无强大实力坐镇,只怕力有未逮,无法让对方信服!”

王忠嗣眼里浮起一丝罕见的傲然之意:“王上勿忧,忠嗣在九重巅峰已经停留很久了,合该破境!”

闻言,风伏纪脸上亦浮出一丝惊喜:“你要进阶了?”

王忠嗣抱拳笑道:“还得多亏这段时间持续征战杀伐,以及国主对末将的灵萃奖励,才让末将寻得一丝破境气机,甚至早在半个月前,便已触到了第六精魄的门槛!”

“好,很好,如此好事,当浮一大白,也是为忠嗣等人出海壮行!来人,上酒!”

很快,一桌酒菜便被摆了上来,众将士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后,风伏纪注视着王忠嗣,沉声道:“王忠嗣!”

“末将在!”

“今命你为东仙大都督,以廖化、史进、张翼、华生为副将,领一万练气巅峰王庭精锐,五千先天巅峰水军负责东仙海事宜,朕许汝特权,可便宜行事!”

“末将领命,谢王上信任!此去一行,定有所斩获,不负王上隆恩!”

风伏纪紧紧握着王忠嗣的手,沉声道:“忠嗣,天象变幻莫测,海上波涛汹涌,行军定然极其艰难,你与一众将士务必保护好己身安全,任务才是其次。”

王忠嗣眼眶微红,沉声道:“请王上放心,臣会的!”

说罢,他领着四位副将再次朝风伏纪恭敬一礼,随后离船而去。

随着一阵号角声传来,二十艘战船扬起东华旗帜,浩浩荡荡朝东仙海东部驶去。

“文远,看来尔等出世,来得正是时候,可准备好了!”

目送大军远去,风伏纪眼神凛冽,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张辽沉声道:“文远时刻准备为王上斩尽来敌,护我东华子民安全!”

“好!朕命你暂为武卫中郎将,以纪灵、诸葛尚、马忠、徐盛为副将,领两万王庭精锐前往西河关襄助子龙!”

“是!”

张辽沉声一喝,又道:“只是末将若去,王上身边无人镇守,若让敌人得知,岂不是遂了他们心意?”

风伏纪笑道:“无妨,朕身边会有人镇守的,文远放心!”

张辽环视四周,先是一怔,旋即恍然,沉声道:“是,那末将便先去了!”

“保重!”

“谢王上关心,末将去也!”

突然得来的消息,让两名大将尽去,人员也少了许多。

原本浩荡的出巡船队,只剩下了二十来艘。

风伏纪也没在意,转身步入船舱之中,转瞬入定修行。

风雨悠悠,海浪作伴。

三日后,当他们一行到达灵水港之时,风伏纪身边已然多了一名身高八尺,壮勇彪悍的陌生大将随行。

(好像中招了,整个人昏昏沉沉的,难受。天气转凉了,大家也要注意保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