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世事如棋惊喜显,百川剧变剑子临(1 / 1)
细密的雪幕,自天穹而起,如瀑布般,缓缓朝大地垂落下来。
东华王城,书房外平台上。
风伏纪、沮授、李悝三人围坐于灵蕴火炉旁。
旁边,一壶温茶正散着阵阵清香,茶香与炉火灵性交织,颇显惬意之景。
三人一边品茶,一边落子无悔。
较为少见的三人象棋在三人各自的地盘上,错落有致。
时而借刀杀人、时而围魏救赵、时而纵横联合,三十六计间歇而出,过程惊心动魄,仿若三国博弈。
此时,在风伏纪刚刚出兵,意图加强防守之际,却被“盟友”李悝以一式隔岸观火,让“敌人”沮授轻易就把兵打掉,惹得前方空门大开,也让他的阵形瞬间陷入混乱之中。
李悝大笑:“王上,却没想到率先失败的会是您!”
风伏纪哑然一笑:“你这一刀捅得好,倒真是令朕没想到!”
沮授轻笑一声:“虽然这样说有些残酷,棋可以悔,但世事却无法悔,至少王上这一局还有机会,百川国却是有些遭了!”
风伏纪颔首道:“是啊!确实没想到号称千河之国的百川,竟会从内部出现崩溃的征兆,这百川国主司马瑞也不知在搞什么鬼!”
李悝道:“这司马瑞年青时尚显英明神武,杀伐决断,麾下也有良相名将为其整顿朝政,开疆拓土,更有百应寺为倚仗,威风八面。
但其年老之后,可能是过于骄傲了,只顾贪图享乐,近些年更是几乎不过问朝政,致使朝中派系横行。
若是盛世也就罢了,如今正逢异常灾劫,灾难频生,若没有足以一锤定音的人主持大局,确实容易出现问题。”
沮授也道:“其实此次百川崩溃,也与我国有一定的关系!
若不是丞相陈启一脉的叶山河于西河关兵败身亡,导致其威望大损,让本就只差一线平衡的朝政因此失控,他们也不至于会在此时崩溃。
何况,这其中只怕未必没有大应、后夏乃至他国的影子。
如同这三国棋一样,前些日子他们才刚举行各方会谈,看似用结盟来应对我东华兵锋。
但暗地里,估计亦巴不得他们中有人先倒下,好让所有人都能分一杯羹,借此多存活一阵子!
只是臣也没想到,最有可能先倒下的,会是百川!”
风伏纪思虑道:“照公台传来的消息,最近百川各地因民生多艰,接连有三十多股叛军因此起义。
其中有五支义军最为强大,其中一支,便是由他与陈胜等人所领导的,目前已完全占据包括守唐县在内的三县之地。
二位说说,我们要不要主动出手,给予一定的支持?”
李悝缓缓执子,压在风伏纪面前的地盘上,开口道:“目前看来,臣认为暂时不需要。
臣分析过公台给的战报,眼下百川看似烽烟四起,但其国中精锐一直守在王城周边郡县,未有出动的意思。
而负责剿杀叛军的,基本都是新征的后备役。
虽不是每战必输,却也是败多胜少。
在如此情况下,百川朝中依旧无动于衷,这点极是可疑!”
他话音刚落,便闻沮授突然道:“以马斩将,李悝大人,确定不悔棋吗?”
李悝一怔,却见自己刚才顾着占领风伏纪的地盘,但自己的地盘却露了破绽,给了沮授极大的机会。
闻言,他不由失笑:“不悔!我相信国主不会让你吃掉我的!”
沮授大笑:“大人有国主作倚仗,焉知百川没有?”
李悝这时也明白过来,笑道:“看来,百川这次的倚仗比百应寺更为强大,以至于他们连国内的动乱都无视了!”
“你们的意思是,凌云宗?”
见两人一唱一和,风伏纪略微思忖,似也明白过来。
“东南国度,除凌云宗外,再无宗门足以与我东华相抗衡!”
“王上明鉴!”
风伏纪轻笑一声,突然以“锦马超”横跨大半个棋盘,直接斩掉了李悝的大将。
见状,两人俱是一怔。
李悝苦笑道:“王上,都还没转变阵营,你我还是盟友,怎能直接斩臣大将?
这是破坏规则!”
风伏纪笑道:“以凌云宗的能力,二位觉得百川国得用什么代价,才能请动他们出手?”
李悝与沮授对视一眼,突然意识到自己两人还是犯了个常识性的错误。
这个世界有规则没错,他们自降临以来,也一直按规则在办事。
只不过这个规则,大部分还是他们以前所遵守的准则,与此界的规则看是相似,实则大相径庭。
李悝苦笑道:“原来如此,却是臣等疏忽了!
如此说来,百川国败亡已成定局,就是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
沮授也道:“这样的话,还得吩咐公台,让他与陈胜的队伍低调一些,以免遭来雷霆打击!”
风伏纪颔首笑道:“如此甚好!百川国之事密切关注即可,若有机可乘,公台与东华卫会及时传来消息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渝海国主聂骁托靳刚送来的投诚信件,二位爱卿觉得,有多少可信度?”
李悝沉忖道:“渝海国位于北应关外东北面,国土有一半在陆地,一半为海岛,照理说受此次天象灾劫的影响应该不大,臣看不明白他们此时投诚有何意义!
且聂骁其人,在一众国主之中极为低调,本人甚少露面,就是前次的伏风会,也是由手下代劳参会。
一般情况下,低调过甚,往往意味着有问题!”
沮授也道:“臣赞同李悝大人的意见,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臣建议,在未能攻占渝海国前,暂时虚与委蛇便是,没必要答应他!”
“难得两位意见如此一致,便按你们说的办!”
风伏纪抚掌一笑,刚想执棋重下,便见许久未露面的殷宇、商宙与贾思勰联袂而来。
三人手上皆拿着一株颗粒饱满,略显淡蓝的水稻,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色。
“我等见过王上!”
“三位爱卿免礼!”
风伏纪把三人虚扶而起,见三人喜气洋洋,又见他们手上拿着一株与平时略显不同的水稻,似乎明白了什么,颇是激动道:
“三位爱卿,见你们的模样,莫非是培育出了水稻的新品种?”
贾思勰把手上的稻苗递了过去,大笑道:“王上明鉴!
这是两个月前老臣结合商宙殷宇二位奇才的妙想,培育出来的新型「蓝珠水灵稻」。
此稻可不分季节性,常年都可以种植,每亩产量预计可达两百斤。
产量虽小,但由于其乃人阶中品的灵稻,颗粒饱满如珠,内蕴一丝灵性,一个成年人,只需半两左右,便可满足每日的能量所需,修士培增亦可满足所需。
若大规模推广,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粮食储量与质量!”
闻言,不仅是风伏纪,就是李悝与沮授都激动得霍然站了起来。
风伏纪握着贾思勰的手,大笑道:“朕的贾大司农,你今天可真是给了朕莫大的惊喜啊!”
贾思勰尽管手被风伏纪无意识的攥得生疼,却也能明白他的激动,不由失笑道:
“王上,老臣不敢居功,此物若无商宙殷宇两位相助,老臣断然无法明白其中之关键!”
风伏纪大笑道:“明白,三位研发之功,于我东华国民有极大裨益,当居一大功!
来人,传朕旨意,治粟大司农贾思勰研发新型灵稻有功,官升一阶,为从二品,特赐黄金十万两,白银五十万两,人阶中品凝血丹三粒,凝境丹三粒,特赐实战沙场内灵萃奖励空间一个月。
商宙殷宇协助大司农有功,官升一阶,赏黄金五万两,奖励灵萃空间半个月时间,以示嘉奖!”
“臣等多谢王上隆恩!”
见只是日常的研发工作,竟然也能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商宙殷宇两师兄弟喜出望外,对于师父把他们带进东华王宫之举,简直欢喜到了极致!
贾思勰倒是显得淡然许多,培育各种新型农作物乃是他的兴趣,愿为一生事业,就算国主不嘉奖,他也甘之如饴。
想着,他拱手又道:“王上,这些时日臣终是完整优化了「齐民要术」,使之能更加适应此界生态,想请王上同意其上课堂,作为培养后备商农吏员之书籍!”
风伏纪没想到一重惊喜外,还有一重,不由叹道:“怪不得最近一段时间爱卿总是不见踪影,原来把时间过得如此紧迫!此乃好事,朕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贾思勰笑道:“不是紧迫,而是充实。
若无王上倾力支持,老臣哪敢放下一切事务,专心研究这些事情,若说功劳,当也有王上一大功!”
风伏纪一怔,旋即笑道:“照卿这样说,朕也得给自己嘉奖一下,以示公平!”
此言一出,众人俱是大笑!
-----------------
在东华这边惊喜连连,国内事务稳步发展推进之际,最近的百川国形势却可谓一地鸡毛。
不仅朝堂吏治越发败坏,国内各地亦是烽烟四起,眼见便有王朝末日之景,让以丞相陈启为首的部分文武官员极是心忧。
百川国,王宫内殿之外。
陈启在门外来回踱步。
庭院内风雪纷纷,虽近不了他的身,却有寒意不断朝他周边袭来,让他坐如针毡,行如飘摇,怎么都无法静下心来。
而内殿之内,透过丝丝缝隙,隐约可感觉到一道道温暖到近乎灼热的气息从里面传来。
连门槛边缘的积雪,都因此融化了不少,很快被旁边的扫地太监及时扫去。
许久,随着大门缓缓打开,一阵略显放荡的行乐之声从里面适时传了出来。
开门的是一名神情略显阴沉,样貌颇佳的年轻谒者。
他来到陈启身边,恭敬而为难的说道:“丞相,国主说...他在忙,今天还是没法见您,请您回去吧!”
闻言,陈启怒发冲冠,差点爆发开来,半晌才抑制住内心的怒气,把一块宝石悄然递给了谒者,低声问道:
“葛蓝,你跟本相说实话,国主这次在里面跟张媛那妖妃究竟待了几天?”
葛蓝顺手接过,滑入袖中,左右看了几眼,才低头动着嘴皮道:
“回禀丞相,这次是七天,但依小的看,国主的身体每况愈下,隐约快撑不住了!”
陈启双眼一张,眼中杀意闪烁:“我明白了,你自己小心些!”
“小的也想,只是做不到啊!”
随着葛蓝那似乎身不由己的轻叹,两人对视一眼,各自转身离去。
这天,在陈启再次求见国主司马瑞无果之后——
于百川国北境,以郭蛟为首的「蹈海军」,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了北境七座县城,更于两天后,攻占了明川郡。
作为首次被叛军攻占的郡城,明川郡的失守无疑彻底点燃了百川国各地起义的烽火之势。
各路义军因此极受振奋,加强了攻势,一时,百川国内形势越发动荡。
直至一支百人的华丽车队从东荒山脉中部驶出,以慢悠悠的轻松姿态,朝百川王城方向而来,动荡的形势才又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在那支华丽车队所过之处,沿途叛军几无车队随行的两名剑侍童子一合之敌。
在车队中没有成人出手的情况下,光是两名剑侍童子便杀得中部叛军心胆俱裂,血流成河。
据说,鲜血与尸体因此染红了整整三条江河,直至数天后方才流淌干净。
至此,再也没有叛军敢拦截这支看似“肥羊”的队伍,让其一路前行。
及至百川王城前,车队才停了下来。
当先一名唇红齿白的剑侍童子腾空而起,面对王城将领,一脸傲然大喝道:
“凌云宗剑子驾到,尔等还不速速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