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隐龙剑门,七星化魔珠(1 / 1)
自天象逐渐变好以来,时间已来到了晚秋时节。
东华王城内,已不时能看见枫叶尽染,枯叶纷落之景。
王城各街道的积雪,在军民的通力合作下,基本已清除干净。
并随着新一轮的王城修复与扩展规划,不断向外延伸出去。
随处可见有大量人工正热火朝天地处于紧张的施工当中。
作为三百年老城,东华王城可谓历经战火,又因吏事败坏,贪腐等事,导致有许多处的城防城墙已然破败失修。
若是以往,定无人在意王城的形象好坏与否。
毕竟连安全都无法保障,自然也不在乎形象了。
但随着东华国逐渐起死回生,异军突起,并接连吞并诸多国度后,建国之初的繁华之景日益重现,且青出于蓝。
以目前王城的接待力,显然已不足以彰显东华国如今在东南区域的地位。
为此,在李悝的建议下,风伏纪终是同意了王城扩展的需求,并以京畿关为范围,慢慢延伸出去。
试图建造一座以王城为中心,覆盖整个京畿关的大型城市出来。
这注定是一项极大的工程,但对于如今东华国的兴盛而言,又十分有必要。
即使以后随着东华的发展,有可能迁都之事,此地作为风氏王室兴起之地,亦注定会保留。
因此,绝大部分官员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作为降将的原百川国大将军段剑秋,在交接完百川国的所有军务后,便启程前来王城述职。
入目所见的东华王城百业兴盛之景,让他颇是触动。
他遥望王宫方向,眸中星芒微动,只见一头淡紫色的真龙正蛰伏沉睡于王宫之中,看似有龙腾之势,实则依旧在积蓄力量,顿时明悟。
“果不其然,真龙在渊之势,而不是之前所以为的潜龙,这风伏纪果真不可小觑,隐忍得可怕!”
在他沉思之际,从城门那车水马龙的人潮中,骤然爆发出了一阵阵喝彩惊异之声。
他抬眼望去,便见在一群威武肃穆的禁军卫士的护送下,一辆辆满载而归的马车从城门外极远处鱼贯而来。
众人知道,定是自家的军队又在哪里有了收获,打了胜仗,方有如此丰厚的战利品,不由喝彩连连。
这支队伍,自是赖布衣所率领的从凌云宗归来的五百禁军卫士。
在段剑秋眼中,这支队伍人数虽少,但精锐程度即使以他曾经的经历来说,亦堪称豪华。
几乎每名禁军皆是凝丹巅峰之境!
少数则是似乎刚刚突破不久的炼魄境军士,气息还比较勃杂,未完全稳定下来。
饶是如此,若是以前的百川国对上这样一支军队,就算十万大军都不顶用,一击便会被击溃。
“东华国,究竟还拥有多少稳密!”
看到这一幕,段剑秋眼里浮现出惊叹之意。
虽已入东华国,但他只知目前的东华国拥有三大宝地,还未得到知白雉宝地一事。
但就算拥有宝地的加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便拥有如此强盛的精锐。
而那领头的文士模样的人,更让他极为震撼。
“好深厚的功力!”
“好扎实的根基!”
“近乎浑然一体的气机!”
看到赖布衣出现,即使段剑秋身具隐秘,亦不由惊叹不已。
在他认知中,如赖布衣这般修为进境,应该早已进阶到淬魂境以上才对。
天才!
跟我一样!
夸着别人的同时,他似是有些不服气,又小小夸了一下自己。
似是觉得人群中有人在注视着自己,赖布衣眼眸微巡,很快便在人群中看到了颇是卓尔不群的段剑秋。
两人目光对视一眼,俱是颔首一笑。
及至队伍通过摩肩接踵的人群,经过段剑秋身边时,赖布衣不由笑道:“来者可是段剑秋,段将军?”
段剑秋眉毛微挑:“这位大人认识我?”
赖布衣微微一笑:“朝中的官员我基本都认得,我们虽然还未见过面,但段将军的画像已然熟记于心,对了,在下赖布衣,添为国师府国辅使!”
“原来是国辅大人,失敬!”
段剑秋虽知国师府成立,但对赖布衣可是一点都不熟悉,连忙抱拳一礼。
赖布衣笑道:“将军此来王城,想必是回来述职的吧!正好我也要面见王上,不如同行如何?”
能有对王宫熟悉的人带路,段剑秋自是求之不得,抱拳笑道:“固所愿也,国辅大人倒是解了剑秋心中的紧张之情!”
“说笑了!”
两人相见甚欢,赖布衣命人给段剑秋匀出一匹马,联袂朝王宫赶去。
-----------------
王宫,未央内殿,书房平台。
风伏纪在赖布衣一行到达王城大门口便知道消息,命人准备了一桌酒菜置于书房边外的平台上,等待他们的到来。
不多久,赖布衣便与段剑秋携手而来。
“臣赖布衣!”
“末将段剑秋!”
“拜见王上!”
风伏纪微微虚扶:“先生,段将军,无须多礼,来,坐,酒菜正好温着!”
“是!多谢王上!”
赖布衣极为随意的坐下。
倒是段剑秋眼神有些奇异,他却是没想到风伏纪不仅比想象中的更年轻英武,性格还如此随和。
随和也就罢了,连召见他们的地方都选得如此别致。
见他愣着,赖布衣微微一笑:“段将军,多来几次,以后就习惯王上的作风了,来,快就坐!”
风伏纪亦笑看着他。
“如此,末将僭越了!”
见状,段剑秋告罪一声,连忙坐了下来。
三人寒暄片刻,喝了些酒,食了些颇为家常的菜肴,待气氛稍稍热烈些,赖布衣才首先道:
“关于凌云宗之事,详情想必王上已经知晓了,臣就不赘言了。”
风伏纪颔首一笑:“朕倒也没想到除了凌云宗的宝地外,竟然还有如此奇怪的洞天在,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赖布衣点头道:“此事确实有异,在分析前,便把此次剿获与王上简单分说一下。
此次在凌云宗所得有黄金七亿两之巨,白银三亿两千余万两,一二三阶各类药植约有百亩左右,有少量四阶药植。
除此之外,尚有一千两百余瓶左右的人阶中品以下的丹药,三瓶地阶下品丹药,以及足够三十万大军征战十年有余的粮草辎重等物资,收获堪称极大!”
说着,赖布衣拿出了详细的物品清单,才继续道:“那些药植臣已通过特殊手段把它们运了回来,须尽快种植于宝地之内,以防灵性有失。”
风伏纪微微颔首:“此事朕会安排人做,先生不必担心。
只是一座七品宗门,竟有这么多的金银与粮草辎重,倒真是令人想不到!”
说起此事,段剑秋不由开口接道:“王上,除了部分药植与丹药外,其余的估计大部分都是由各国各宗上贡积累下来的。
其实照臣的意思,千余年的积累,这些东西还是少了,想必是他们在这一百六十余年里在「暗罗间洞天」里消耗了许多,否则我朝剿获的东西只会多不会少!”
风伏纪颔首一笑:“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凌云宗也是过于急躁了,以至于让千年宗门毁于一旦,倒是意外便宜了我们。”
此言一出,两人俱是轻笑不止。
稍顷,赖布衣敛去笑意,从怀中拿出一件以术法禁封的玉盒,递给了风伏纪,说道:
“王上,此物乃是从「暗罗间洞天」所得,收了它之后,魔柱笼罩的范围似乎小了一些,但臣不知其有何用处,因此只能带回来给您看看!”
风伏纪轻轻打开,只见玉盒内一颗魔气森森,却颇显晶莹剔透之感的黑色圆珠静立于玉盒之中。
看似不动,实则正以肉眼几不可见的速度在颤动挣扎着。
若不是有赖布衣的法术封禁着,早已逃窜而去。
“此物,有意思!”
风伏纪没有拿起它的意思,眸中微光闪动,似乎在探查它的结构。
而一旁的段剑秋在看到这颗黑色魔珠后,瞳孔微缩,似是极为震动。
帝皇印灵也在此时冒了出来,以自己的神眸查看着,啧啧称奇不已:
“执掌者陛下,你这次还真是好运,若让这东西与那通天魔柱产生反应,只怕浩劫将至。”
风伏纪眉眼微动:“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印灵双手负胸,颔首道:“此物在此界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但在我认知中,此物基本都叫魔劫珠!”
“魔劫珠?”
“嗯,此珠是消耗性物品,定是由修为高深者从魔渊里长期汲取魔气,并一点点的提练其中精萃,辅以天阶灵火锻造而成。
别看它只是一次性物品,若能把它与属性相合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便可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我想,那所谓的「暗罗魔尊」之所以会把这东西埋在自己的假坟冢里,多半是想借此物之力,强化那些异族魔物的力量,从而引发魔灾!”
“魔灾?”
闻言,风伏纪心中一动:“所以,这有可能就是斩杀那些异族魔物,可获得气运力量馈赠的原因?”
“极有可能!那些魔物的数量相比于整个出羽大陆的人族来说,肯定不算多。
但实力都还算强横,若再有这「魔劫珠」的加持,只怕很少有国度势力能够抵挡他们的兵锋。
何况,他们中还有人重新诞生出了灵智,若是让他们苟存一段时间,演化得当,并逐渐繁衍开来,足以酿成范围极广的可怕魔灾!
怪不得此次连你的收获都如此巨大,我想多半原因就在于此,这赖布衣倒是好决断,好运气,意外阻止了一场魔灾的诞生!”
原来如此!
风伏纪若有所思之余,亦把印灵所说的话复述给两人听。
赖布衣恍然大悟。
段剑秋则沉默下来,似乎心事极重。
赖布衣一时并没有注意到身边段剑秋异常的情绪,问道:“王上,既然这「魔劫珠」如此棘手,该如何处理?”
不待风伏纪开口,帝皇印灵便笑道:“好办,正好你英魄不是还未强化完成吗?它正好能助你一臂之力!”
闻言,风伏纪一怔:“这种东西也能用来辅助修炼?”
帝皇印灵道:“当然!由于「魔劫珠」的构造乃是精炼过的纯净魔气,用此物再锤炼拥有相同属性的英魄,再合适不过。
以魔制恶,走极恶极魔之道,而凡事走到了极致,便可阴极化阳,使你自然而然便步入淬魂境。
而因你天生身具紫气,又有帝王龙气与国运护身,还有我在,根本不可能受到那魔气的诱惑,从而堕落。
所以你尽可放心大胆的使用它来辅助修炼,但其他修士,非意志极为坚定者不可用!
当然,你也用它来锤炼麾下将领的意志,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喔,这个有意思,朕明白了,稍后再议此事!”
风伏纪自知帝皇印灵不至于骗他,把玉盒盖上,收了起来,笑道:“此物便由朕处理吧!先生不必担忧!”
未待赖布衣开口,段剑秋突然开口问道:“王上,先生,刚才你们说此物乃是一位叫「暗罗魔尊」的人所拥有,当真无疑?”
闻言,风伏纪与赖布衣对视一眼,俱是看向了段剑秋。
风伏纪眉头微凝:“怎么,莫非段将军知道这个人?”
段剑秋深深叹了口气,沉默许久后才重新开口说道:“王上有所不知,剑秋出身自一个名叫「隐龙剑门」的隐世宗门。
关于「暗罗魔尊」此人,剑秋并不知晓,但认得那颗「魔劫珠」!
但此物在我师门记载之中,并不叫「魔劫珠」,而是叫「七星化魔珠」。
意思是,若是有人被这颗黑珠影响到,无论他如何功参造化,顷刻间便会被化为无恶不作的滔天巨魔!
哪怕是洞虚境的巨头都无法抵挡此珠之威!”
听到他的话,赖布衣有些疑惑:“剑秋将军是如何辨认出此珠的?”
段剑秋请风伏纪把珠子重新拿出来,指着珠子道:“先生请看,在珠子内部是不是隐约有七星环绕其中?”
赖布衣一怔,重新仔细打量了几眼,片刻后才恍然:
“我本以为那只是魔气分布不均匀所致,经你这一提醒,才明白过来,这乃是炼制魔珠者有意为之!”
“然也!”
段剑秋微微一叹,“若不是熟知此珠者,确实不容易认出那是七星连结之意!
据我师门所言,此物只产于七星魔渊之中,若是出世,便代表着浩劫即将诞生。”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看着眼前的两人,缓着说道:“在我师门漫长的记载中,此物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出现时,是在出羽大陆曾经最为强盛的皇朝之一——烈阳皇朝境内。”
(有些卡文,有点晚了,诸位见谅,稍后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