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王器功用,长明之祸(1 / 1)
戮魂塔一现世,浓烈至极的杀气便弥漫而起,恍若实质。
作为它的主人,风伏纪并没有受到影响。
冥灵子与朱子仙却首当其冲,只觉自己仿佛充斥在无尽杀气形成的汪洋之中,更有极为恐怖的意志正于未知的虚空中注视着他们。
仿佛只要他们敢做出任何危害风伏纪的举动,便有毁灭性的打击瞬间降下。
冥灵子瑟瑟发抖,脸上心头满是骇然恐惧之色,再也不敢对风伏纪表现出任何不满之意。
强如朱子仙,亦觉心头悸动不已,背后长剑更是不招自动,嗡嗡作响,显得极为不安。
“皇极镇运戮魂塔,塔镇四方之运,可助修行者突破人体意志极限,亦可屠戮敌人神魂,使之形神俱灭。”
一部天阶下品的功法,竟以王器为载体?
恐怕这才是那名所谓的“碧海羽灵”让冥灵子当守护灵的缘故!
她究竟是何等人物,连这等王器都能随手送出,又有何目的?
风伏纪眸光闪烁,内心思忖之余,亦仔细打量着手中的王器。
戮魂塔分六层,每一层都篆刻着一头栩栩如生的凶兽图纹。
从它传达的信息来看,这六头凶兽分别为腾狼,天神,梁渠,朱厌,玄猢,白虎。
它们皆代表兵戈杀伐,见则烽烟四起。
其中又以白虎最为特殊,排行最高,既是杀伐的代表,是杀气最重的凶神之兽,却又拥有祥瑞之意。
一个国家若能拥有白虎神兽守护,便代表着那个国家的强盛。
戮魂塔的意识告诉风伏纪,它现在还是破损的状态。
若能修复,只要杀气积累足够,以运朝之力为基础,便可具现化出这六个凶兽族群为他征战。
当然,它们要显形于世的代价也不菲。
实力最弱的归一境腾狼,一头最低也需十八丈运朝之力方可成型。
天神则需三十六丈。
越往上,凶兽族群的数量越少,实力也越强。
需要提一嘴的是,这里的天神并不是指神灵的意思,而是指这头凶兽的来历极为久远。
在古老的部落时代它曾为一部分先民所信仰,尊为战争神灵,每逢出征必隆重祭拜,喻意战争的胜利。
它的真实型态是一头八足二首马尾,充满压迫性的类牛型凶兽,实力强横。
而若把戮魂塔作修炼之用,则有两个选择。
一是需以国运或运朝之力显化出每层守护的凶兽,每逢被授予出征,必须清空在里面修行的人员。
当然,在里面显化的凶兽花费的代价不会太高,一头虚幻腾狼只需十万气运,血肉腾狼三十万气运,但无法带出戮魂塔。
二则是以国运或运朝之力为戮魂塔充能,杀气充斥一层,至少需三百万气运,周期三个月。
如凶兽的排列一样,越往上,杀气便更加纯粹而浓烈,有助于提升修行者的意志,使之突破内心的恐惧,冲击自己的极限。
听完戮魂塔对自己的介绍,风伏纪心情有些复杂。
毫无疑问,这座皇极镇运戮魂塔是一件功能极其强大的王器。
对于一国之主来说,绝对是征战沙场,培养精锐强兵的利器。
但对于能召唤华夏人杰的风伏纪来说,此王器除了能作修炼之用,赐给麾下一同出征,用作保障外,似乎也没什么用。
毕竟具现化一头归一境的腾狼,便需十八丈运朝之力,换算成国运,接近两千万。
有这两千万气运,召唤出几名绝世或绝代人杰应该不在话下,根本没必要得陇望蜀。
或许等以后立下运朝之后有用吧!
帝皇印灵跟他解释过,立下运朝后,国运会凝为实质,颜色由浅到深,为白、橙、黄、淡金、金、暗金、紫七色。
初等运朝为王朝,其代表颜色便为白色,之前累积的国运转化为实质。
国运越强,转化越高,达到标准界限,拥有足以镇压皇朝的国器与实力,便可晋升为皇朝。
但此路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风伏纪只是想了想,念头微转,便把戮魂塔暂时收进识海之中。
“印灵,你跟它交流一下,看看怎么修复为好!”
“好咧!”
帝皇印灵欣喜一笑,伸手便把想窜向识海深处温养的戮魂塔抓到了手中。
戮魂塔本以为凭自己的王器身份,足以成为风伏纪的倚仗,却没料到他识海里早就存在着一尊大佬。
身上的杀伐之气连忙收敛起来,呆在印灵那双肉呼呼的小手上一动也不敢动。
看到它这副识相的模样,印灵满意至极,如同得到了一个好玩的玩具,使劲逗弄着它,玩得不亦乐乎。
风伏纪哑然失笑,目光看向了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冥灵子。
戮魂塔虽然被收了起来,但在书房内那泼天的杀气却并没有立即散去。
见风伏纪盯着他,冥灵子似乎明白了什么,惨然笑道:“想动手就动手吧!
我能说的,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也没什么好挖的了!”
风伏纪微微颔首,也没有回话,一掌印在他百会穴上,以搜魂术印证他之前所说的话。
许久,他才伸回了手,淡淡道:“大差不差,看来那位碧海羽灵对你的影响极大!”
冥灵子浑身大汗淋漓,这时才更明白风伏纪的恐怖。
在被搜魂的过程中,不知是不是风伏纪有意为之,让他的意识始终处于清醒的状态。
如此匪夷所思的手段,堪称惊人。
两人一起回看着冥灵子此生做过的所有事情。
其恶之深,其孽之重,磬竹难书,性质比起暗罗魔尊来说,亦不遑多让。
风伏纪眼眸幽深,浮起一抹深深的厌恶之意,淡淡道:“这就是朕不想用这种法术的原因!”
话音一落,他击碎了冥灵子的声带,而后一道炽热的驱邪雷火毫不犹豫地落到了其身上。
冥灵子痛苦而无声的在原地翻滚着。
大量由罪孽形成的黑雾飘浮而起,最终成为了功德。
及至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后,地面已是炭灰一片。
风伏纪随手一挥,炭灰便被包裹起来,送到了朱子仙的手中。
“毕竟是袁景子嗣的身体,便给他立一个罪冢,葬在袁景身边吧!”
朱子仙以布包起,点头道:“明白了,那我先走了!”
“辛苦了!”
朱子仙微微一笑,转身飘然离去。
在他走后,风伏纪回到了桌前,上面有一封打开的奏疏,乃是田丰送来的。
奏疏说的是浮玉皇朝最近的动作,因幽河城一事,原幽河城主季文恕持续遭到了浮玉皇朝的袭杀。
浮玉皇朝还送来了一张书信,要求东华方面把季文恕交出去,否则便派兵攻打幽河城。
但田丰并不觉得他们会出兵,盖因对方在书信中的措词更像只是想表现出该有的姿态,而不是真的想打,其国内也近乎没有任何动作。
个中原因,或许是与西秦皇帝武惊雄,以及浮玉女皇虞凤彤之间的秘会有关!
秘会是吗?
他们想干什么?
风伏纪深深思忖。
关于这两大皇朝,东华国了解不深。
虽有东华卫、校曹,乃至绣衣三个情报部门协同合作,得到的情报却是三真七假。
显然对方在此方面的能力亦极强,对东华国亦有着极深的警惕与应对。
且两国看似敌对,实则合作却颇多。
是自烈阳皇朝之后,在那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为数不多的强盛国度。
但他们崛起之后,却并没有过度扩张,反而一直在积蓄实力,基础极为雄厚。
如那武惊雄,千余年来一直占据着所属区域的第一高手宝座,成名时已是聚神六重境,现在是何修为,外人便不得而知。
虞凤彤排行第三。
至于第二,则是与浮玉皇朝比邻的国度——天风皇朝之主凌胥锋。
比起浮玉西秦两国的复杂关系,天风皇朝与浮玉皇朝之间的争斗极多,边疆屡有战事。
打到激烈时,有时连西秦都会插上一脚,以各种借口援助浮玉皇朝,让天风皇朝始终无法朝中南部扩张。
想到这里,风伏纪低语道:“信息太少,无法判断。看来情报人员的数量质量还要继续增加和提高。”
出羽大陆面积极大,虽然暂时还没有更确切的资料能用来对比验证,但粗略估算下,其面积大约在2889.68万平方公里。
东华国看似吞并了诸多国度,所处的地域,却仅为东南一角。
幅员辽阔之广,约等于华夏面积三倍。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情报传递的时间无疑极长。
虽然传讯的士兵必是军中的佼佼者,但一来一回的话也需耗费不少时间。
要是有诸如传送阵,飞书玉简,或飞行战舰之类的手段就好了!”
可惜,这些东西他目前都没有见过。
关于飞行战舰的构想他曾与天工司的人提过。
但在天上的压力与地面海上完全不同,还需考虑动力的来源,适合的材料,乃至需要应对来自地面的攻击等等,以目前的技术极难实现。
尤其是如何让战舰拥有在天上持续续航的动力,光是这点,即使天才如商宙亦是没有半点头绪,只能暂且搁置。
当然,除了这些手段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便是成立运朝,并持续提升镇运国器的等级,使其伟力笼罩东华国国境之地。
之后再以国器以及敕令的山川神灵同时监控天下,形成密集的情报网络,到时信息的传达便可畅通无阻。
相比于飞行战舰,这个办法其实反倒较为可行。
风伏纪目前已是淬魂巅峰,离聚神一步之遥。
以目前东华国的蒸蒸日上之势,朝元境自然也没有多远。
一旦所有条件具备,成就最初等的运朝应该没有任何难度。
思忖之间,门外陡然响起了武松的声音。
“王上,星谷关传来消息,长明国风王教总护法明风打着为其徒弟班南圭报仇的旗号,想约战张辽将军。”
他话音刚落,贾诩的声音亦传了进来。
“王上,校曹主事蒙定理发来了求救信息!”
“快进!”
闻言,风伏纪眉头微凛,连令两人入内。
武松率先递上了书信:“王上,张将军发来急信,想征得您的同意!”
风伏纪看了一眼,微微皱眉:“胡闹!可知这风王教的来历?对方修为如何?”
武松摇头:“问了东华卫,暂时没有信息。但这个明风实力极强,气势不下于十三。”
“喔,那至少有聚神六重境的修为,以文远之力,如何能抵挡,朕不同意!”
风伏纪摇摇头,把书信搁置,沉声道:“武松,带着朕的手令到国师府去,让布衣走一趟!
算算时间,他应该要出关了!”
武松抱拳道:“遵旨!”
见武松要走,贾诩连忙出声道:“武将军稍待!
王上,蒙主事发来求救信息的地点亦在长明国,须得让国辅也走一趟!”
风伏纪眼神微凝:“定理怎么说的?”
贾诩摇摇头,递上了一块明显是从身上撕下来的血迹斑斑的破布,语气凝重道:“没有说什么,上面只有六个字。
长明国,遂风窟。”
风伏纪紧紧盯着手中血迹斑澜的破布,神情凝重。
之前因广宁仙宗操纵误导云台宗一事有感(出自244章),风伏纪心血来潮,便命蒙定理带人暗中调查姜氏之敌补遂氏这一线。
距今该有大半年的时间,蒙定理迟迟都没有消息传来。
却没料到,一有消息传到,却是其身陷险境的消息。
长明国,遂风窟!
这地方有关于补遂氏的线索?
怪不得打败班南圭领导的联军后,探寻白雉皇朝之敌的任务会莫名上涨零点一成,原来原因却是出在此处。
这长明国还真如之前那闯入王宫的刺客所言,隐忍至深。
不仅拥有聚神境刺客的所谓行者组织,尚有不知深浅的族老会。
而现在,又冒出了一个遂风窟?
风伏纪把血布收好,眼神凛冽道:“武松,让子仙前往星谷关,由他来解决明风之事!
再令东华卫、校曹、绣衣三部人员全力调查遂风窟所在,与布衣配合,务必把定理救回来!”
“遵旨!”
事情紧急,武松领旨后,快速离去。
贾诩见风伏纪神情凝重,不由问道:“王上,蒙主事的任务很艰巨?”
风伏纪点点头,没有隐瞒的意思,把内情与他说了一遍。
闻得解释,贾诩微微一叹:“原来如此!如此说来,这长明国主徐延当真不可小觑!
拥有如此实力,却甘愿成为垫底的存在,甚至不时为周边各国上贡,营造出国弱的假象。
如此隐忍至深,怕是所图甚大!”
(EMM,卡文了,有点晚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