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声讯法阵成,斩首行动出(1 / 1)
定鼎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这天注定将是东华国自崛起以来,最为特殊的一个日子。
东华国王宫广场上。
随着一股光华从声讯传送法阵里激扬而起,一个由顾清浅自掏腰包所给的嘉奖,通过声音的传播方式,从天工司内稳定而有力地传了过来。
“王后有言,商宙、宋应星等人研究法阵有功,余甚喜,特奖励所有法阵研究人员屋一座,田二顷,金银五万两,待禀明王上后,另有功勋降下,望诸位再接再励!”
话音一落,法阵的光华便黯淡了下去,但商宙却没有任何颓然之意,反而大为兴奋。
他身旁围着的一众天工司与工部人员更是大声欢呼起来,互相拥抱,击掌庆祝。
商宙把自己的灵力送入法阵之中,随着光华再起,他亦开口道:“臣等多谢王后嘉奖,定竭尽所能,继续完善法阵,造福我东华子民!”
天工司与王宫的距离为8公里,不算远,亦不算近。
在不囊括修士的前提下,以普通人为例,若是在正常状况下行走,约一个多时辰才能走到。
尤其是自扩建之后,东华王城已然膨胀到了百余平方公里,若是需要信息传递,除了炼魄境以上的修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把信息传达到。
但此刻随着两个法阵功成,只是瞬息间,商宙的话便传到了天工司内。
处于天工司内的顾清浅宋应星等人听着清晰而有力的回话,俱是激动不已。
“太好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虽然只是初步实验,但天工司距王宫八公里,换算下来,最远至少可辐射至方圆16里之内。”
宋应星手舞足蹈。
他虽然曾经也是极有成就的科学大拿,但能在异界建成此等前所未有的声讯传送法阵,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还代表着他所知的知识经过改良,再结合此界的规则以及无法用任何原理来解释的浓郁灵气,足以创造出许多与前世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在场的一众文臣武将亦是欣喜万分。
尤以王忠嗣等大将为最!
王忠嗣惊喜直叹道:“若是能把此法阵用于情报行动与大军征伐之中,我东华绝对无往而不利!”
宋应星道:“将军所言有理!
但目前还不行,法阵的规模还是过于大了,用于王城内通讯尚可,不太方便携带!”
闻言,一旁的顾清浅内心微动,“听宋大人的意思,有可能将这样的声讯法阵做成便携式的?”
宋应星拱手一礼,大笑道:“王后明鉴!
我等在最初的设计中,便有关于这方面的构想,灵感则是来源于王上!
一旦功成,王后便可随时随地联系在顾氏祖地的亲人,想聊多久都没问题!”
赖布衣也道:“而且依据王上给予我等的灵感,待我们把图像符文研究出来后,还可实现两地的影像传输!”
“影像传输?”
听到这个略显新奇的词汇,在场众人无不好奇万分。
赖布衣与宋应星对视一眼,后者笑道:“也就是说,若以后研究有成,不仅声音可实时且无视距离的传递,连人也能无视距离进行沟通,如同当面见到了一样!”
听得解释,众人大惊之余,亦不由大喜过望!
顾清浅脸上浮起不可思议之意:“当真能做到如此神奇的地步?”
宋应星躬身道:“王后容禀,目前还不行,若想实时传输,必须在东华各地建造大量的传送法阵,通过各法阵之间的信号符文进行联接,方能实现!
不过这也是臣等的目标,若能完成,便可着手进行真正的人身传送阵实验。
届时,从王城到顾氏祖地,不过一瞬间的事情,聚神境修士都望尘莫及啊!”
“哇!”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哗然以对!
所有人皆怔怔看着宋应星,不敢相信当有朝一日他描述的场景实现时,东华国将强盛到何等地步!
沮授更是颤声道:“照宋大人所言,传送阵一旦功成,若数万里外的前线需要增兵,岂不是一日便可把援兵与后勤一起送过去?
不用再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耗费大量物力人力?”
“然也!”
宋应星大笑,“不过人身传送阵应该也是有极限的,这必须得考虑阵法的稳定性,以及灵气的多寡等因素,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说是如此说,但见他脸上始终带着自信从容的神色,众人都知道,他定是胸有成竹,才会在还未实验前,便给众人解说。
顾清浅不断摇头,她活了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还不曾见过如此神奇的事情,也从没想过,东华国有朝一日能迎来如此神奇的科技产物。
“宋大人,若是需要什么资源请给本宫说,若能加快研究的速度,若国库中没有的,本宫也可私掏腰包补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试一下一日之间走遍天下的感觉了!”
闻言,众人俱是大笑。
宋应星连连拱手道:“多谢王后愿意慷慨解囊,臣也不客气,若有需要,定遣人与王后说!
现在我们最主要的目标还是把声讯传送法阵浓缩成盒子大小,并扩大其传播距离,以便能让东华卫等情报人员,以及军中将士们先用上,之后再考虑如何量产!”
“大彩,诸位辛苦了!
来人,吩咐御厨,于宫中摆宴,宴请有功之臣!
诸位大人也请务必赏光!”
“臣等谢王后隆恩!”
-----------------
一场极为隆重且别开生面的庆功宴后,李悝等人亦重新回到了枢密院,就目前诡谲的形势展开了讨论。
“长明皇都被攻破一事,确实出乎意料,诸位各抒己见,这白羽王朝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忠嗣你先说,关于白羽王朝我们了解多少?”
枢密院大厅内,李悝站在出羽大陆的地图前,率先出声。
王忠嗣道:“之前在我等的认知中,白羽王朝的实力位于浮玉与西秦之下,乃是出羽大陆中部一个还算强盛的王朝。
其北临天风浮玉两大皇朝,南与神木国接壤,东则夹在冬曜国与长明皇朝之间。
以他们的能力,就算长明皇朝被我朝打残了,也不太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只能说他们朝中有高人,竟以如此简单的假道伐虢之计,不仅攫取了我国即将到手的部分果实,还顺道破了长明皇朝。”
沮授道:“不能说是简单,怕是徐延因七十五万大军覆没一事,乱了阵脚。”
贾诩笑道:“也不对,其中怕是还有其他原因!
徐延心思如此深沉隐忍,不可能因一时大败,便引狼入室,定是有其他缘由让他不得不做出与他心性完全不符的事情!”
刘穆之道:“目前可有徐延等人的下落?”
王忠嗣笑道:“还真有,徐延与残存的皇族中人逃到了临近的遂风窟内,暗中监视遂风窟的东华卫才刚把情报送回来不久。
我让人暂时不要去惊扰他们,暗中监视即可,或有意外收获也不一定!”
李悝笑道:“做的好!那诸位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对待白羽王朝?
目前我们虽然是多线开战,但战力尚且有余,只是后勤压力大一些,我的意见是连他们一起打!”
王忠嗣道:“当然要打!
他们此番能得手,借的也是我朝之势,得打痛他们,才能让其他国度知道我东华国不可侵犯!”
刘穆之道:“后勤压力大,主要在于运输,粮食辎重目前国内收获颇丰,库存亦已满仓,我也赞同打!”
在两人之后,沮授也赞同了此意见,唯有贾诩还未表态。
见状,众人都有些疑惑。
贾诩笑道:“诸位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也赞同打。
但我以为,还得查清楚白羽王朝此番行动,与冬曜国那场莫名其妙的宫变有没有关联!”
闻言,众人一怔。
李悝思忖道:“文和的意思,这两国的变化,与背后有人指使有关?”
贾诩点头道:“冬曜国主卫剑杰寿元尚可,虽近年昏庸,近佞臣,远贤臣,但总体国势尚可,远远不至于如此早便恶化到宫变的程度,其中定有问题!
结合王上刚传来的情报,或与其朝中那位名为汪华台的丞相有关!
新王卫光在其大力支持下登上王位后,针对我东华的方针不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隐隐有所加强,与白羽王朝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永靖关方面也多了不少探子,效率比起卫剑杰主导之时,强了数倍!
两个平时关系不深,交流甚少,甚至最近隐隐敌对的国家突然化敌为友,这背后若说没有问题,不太可能!
因此,我的建议是——白羽王朝要打,但冬曜国也要打,而且要打得快,不给他们任何整合资源战力的喘息机会,要以雷霆手段迅速攻灭他们!”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神情俱震。
沮授咂舌道:“文和,你的想法也未免太大胆了!只是光凭文远他们的战力,怕是力有未逮!”
贾诩道:“因此我们要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实行斩首行动!
目标便以汪华台以及卫光为主!
冬曜国因魔灾一事,国内的风气变化了许多,心气不足,团结之意亦不强。
这点从许多巨富书香之家接连迁到我东华境内便可见一斑!
不管汪华台卫光背后是谁,只要斩了他们,迅速控制住冬曜朝堂,其国内剩余的大军不攻自破。
我们减少牺牲,对方将士也能减少损失,相信只要我们“谆谆教诲”,“晓以大义”,他们应该能明白的!”
如此详细的剖析,让众人陷入了深思。
许久,李悝表态道:“好,文和所言虽大胆,但确实有成功的可能,我同意!”
王忠嗣、沮授、刘穆之亦同时表态同意。
贾诩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需得派我们朝中最强的人去了,诸位以为如何?”
李悝颔首一笑:“理所应当!让子仙、傲剑、澹台升、布衣以及曹云从走一趟吧!
有这五大聚神顶尖的高手一起出手,就算汪华台身份再神秘,手段再多,也插翅难逃!”
“可!”
“善!”
“同意!”
沮授又加了一句道:“子龙那边的战事近乎平定,再让他携十万王庭精锐驰援文远他们。
在拿下冬曜朝堂上下后,以大军压境,以武力威逼其国内大军投降,提前结束冬曜战线,以防有莫名变故影响我们之后的布局与得之不易的胜果!
就算冬曜国背后真有人撑腰,远水解不了近火,他们也无力回天!
同时为巩固战果,再令驻守在西景关的「双枪将」董平率领新招募的三十万临海军往冬曜国推进。
待拿下冬曜国后,也可迅速平定其国内骚乱,把我国的边界线快速推进到冬曜国的边境。”
“大彩,沮授兄所言极为妥当,诸位若无异议,就这么办了!”
众人自然没有反对的意思,亦大加赞赏。
待商议结束,立马便唤来书佐官把策略写好,封进特制的火竹封之中,迅速送往前线。
-----------------
当“玄静司”刚从骄河城内回返永靖关不久,东华朝堂的密令亦随后而至。
看着刚刚到来的密令,张辽、姜维等大将无不悚然动容。
许久,张辽一拍案桌,扬声大喝道:“来人,速速令正在前线征战的军队回撤到就近的城池中休整,同时命大军集结备战!”
姜维感叹万分道:“有人提前制定计策就是爽利,有许多我们不曾关注到的层面,都被一一补足,真省事!”
众将闻言,俱是大笑。
盖延擦拭着自己的兵器,亦笑道:“我喜欢这样的风格,我们只管冲杀就好了,最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可比之前绞尽脑汁如何打,要来得有效率,且轻松多了!”
他的话迎得了不少中下层将领的赞赏,气氛越发热烈。
玄芷柔虽为降将,但在见过风伏纪过后,亦赢得了众将的绝对信任,自然没有被排除在外。
知道东华朝堂制定的计策后,也不由为他们的大胆果断而惊叹不已。
东华众将不知道冬曜国朝堂上的情况,她哪有不知的道理!
在玄天府逃离,赤焰门等门派被新王卫光联合汪华台剿灭后,冬曜国的中高端力量几乎已跌落到了谷底。
若他们背后并没有过于强力的援手,那么将有九成九以上可能性被东华国的斩首行动彻底终结掉国运。
“怪不得召华一那厮说,东华国国运厚比山高,立运朝只是时间问题,让我把握好机会,玄氏一族便可借此东风再起!
如今看来,他所言非虚。
有这等擅长布局定策的谋士文臣在,又有极擅征伐层出不穷的领军大将,以及修为高深的修士在,东华国怎么可能崛起不了!”
玄芷柔暗自思忖,内心感叹不已。
-----------------
在东华国方面及时改动策略之际——
或许就连卫光以及邓奉常(汪华台)也没想过东华朝堂的诸位重臣,竟会对他们如此重视。
在长明白羽战线未明的情况下,竟都目光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皇宫大殿上。
卫光作为新王,在一连串针对国内门派的清洗行动过后,终于首次召开了浩大的朝堂大会。
“臣等拜见吾王,愿吾王之辉耀及天下,威势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