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羲州碎片初显踪,无上箭者再临世(1 / 1)

加入書籤

大熙皇朝,以一种不可思议且极为迅速的方式,灭亡了!

但罪魁祸首,来自域外的幽冥帝朝、冥渊圣教以及梵海神殿却并没能享受到成果,便以极为狼狈之势,被东华的武毅元帅戚继光率兵赶出了翰州。

不止如此,来自璃州的大金运朝亦遭遇滑铁卢,被以幻光刀宗等为首的域外势力抛弃,三十万大军除亡者外,尽皆投降。

浩大的瀚州,如今只剩下了一些宗门世家,以及金戈最后一个运朝,只差一步,便将如云州一样,被东华皇朝收入囊中。

当消息传出来时,华章界各地的势力无不哗然大起。

东华皇朝的强势崛起,着实让他们忧虑不已,隐约生出一种对于未来的恐慌,不亚于两域生灵降临的危机。

大世开启不过短短两个多月而已,东华皇朝便已将云州拿下,若是再让他们拿下翰州,领土势力大增,后果会如何,简直不言而喻!

“文和,你该启程了!”

凌霄殿二层,朝议室。

李悝等一众朝臣看着翰州的情报,内心感慨万千。

贾诩叹道:“汝谦当真无双军神,竟能借幽冥帝朝之势,反将他们一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看来此次我也得尽全力了,若能把金戈无损拿下,或能让翰州的布防压力稍小一些!诸位,告辞!”

话音一落,他的身影便消失在众人眼前。

李悝道:“文和所言有理!若把翰州也拿下来,我朝虽坐拥三州之地,领土大增,但军队数量明显不足。

诸位觉得,我们可要继续扩兵?”

众臣交头接耳,思考着扩兵的可行性。

时至今日,东华国内的军队总数量一直维持在六百万上下。

分出九大战区,且派出一支远征军后,手里能动用的军队已不足一百五十万之数。

若是拿下翰州,且金戈王不愿意归降的话,翰州的布防压力将极为紧张。

半晌,郭嘉率先开口道:“诸位,我觉得暂且不用扩兵!兵贵精,不在多。

六百万之数,以我朝目前的人口基数而言,虽不算多,但也暂时没有多大的必要继续增加。

相反,我们除了继续巩固目前的成果外,应该加大天工司的规模与科技钻研方面的投入。

同时,只要陛下能造出洞天福地,再把转灵池打造完成,我朝六百万大军将有机会持续进阶成天兵。

届时,他们的实力将迎来极大的提升,一人可抵千军、万军,扩兵实无必要,还浪费修行资源!”

鲁肃道:“奉孝所言有理!但眼下的战争,估计要持续极长的时间,士兵定然会有折损!

所以我建议,可以适当补充一下后备军,同时加大军事学院、潜龙学院的规模,把这两家学院开到云州、翰州去。

云州暂且不提,但翰州人口基数比之我东华只多不少,浪里淘金,总会出现许多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我东华未来有利。

退一步讲,若无法成就大才,也可成为后备军中的精英,在有需要时,及时补充进正式军团中。”

“善!”

“妥!”

“同意!”

“好,那现在来讨论一下陛下提出的重新规划皇宫各殿,以及升仙池、转灵池一事。”

随后,众人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李悝则一一记下,与众臣再次从中筛选出当前最为紧迫,且极需解决之事。

在他们热火朝天商讨未来的计划时——

刑部侍郎,原长明国国主徐延敲响了风伏纪的书房。

“进来吧!”

“多谢陛下!”

待徐延进入后,风伏纪的神识亦从东华宝地内缓缓抽了回来。

自知道第五重银河可以打造升仙池以及转灵池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宝地升阶一事。

在印灵的辅助下,关于宝地如何进阶成福地,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眉目。

见徐延难得来见他,风伏纪笑道:“倒是稀客,看来侍郎自入职后,却是乐在其中,连来找朕喝茶的时间都没有了!”

见风伏纪态度如此随和,没有一丝高高在上针对昔日手下败将的傲慢,徐延内心极是感动,旋即苦笑道:

“在其位,谋其政,延既然已投入陛下麾下,哪有不尽心的道理!

此次来见陛下,也是为公务而来!”

风伏纪命人沏来茶,送到徐延身边,颔首道:“看来事情不一般!”

徐延轻轻泯了一口,旋即面容一肃,沉声道:“是的,臣以前说过,臣之徐氏一族在玄州有着生死大敌,因其势大,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羲州暂存,陛下可还记得?”

风伏纪泯着清茶,眉宇微扬:“自是记得!看来你觉得如今的时机到了!”

徐延摇摇头,神情有些复杂:“不,不瞒陛下,自入东华为臣以后,眼见东华越来越强,而我徐氏一族也在如此环境下,繁衍变强,臣对于以往的仇恨,竟莫名的有些淡忘了,倒是愧对那些牺牲的先辈!”

风伏纪眉毛微挑道:“那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臣说不明白!”

徐延苦笑一声,神情复杂,无以言表。

“所以此次当古兰婧派人来找臣时,臣犹豫了许久,但想到此事可能对我朝有利,还是决定跟陛下说一下。”

“古兰婧?”

风伏纪微微思忖,旋即颔首道:“若朕没记错,她是长虹皇朝的皇帝!身为女子之身,能在如此劣势下,还强守着一隅之地,也算是女中豪杰了!”

徐延点头应道:“是的,但古兰婧不是重点,她是受大权皇帝孔邦启之托,前来联系臣,想要跟陛下谈谈!

而大权的孔氏一族,便是徐氏之仇敌!”

闻言,风伏纪眉头微扬,来了兴趣:“细说!”

看到风伏纪的神态变化,徐延有些无奈:“陛下,您这态度,怎么感觉像想听到什么八卦奇事的样子!”

风伏纪哈哈大笑:“不然呢!”

见他竟然承认了,徐延顿时脸色微囧,却也如实说道,语气渐渐沉重:“关于孔氏与我徐氏之间的仇恨,起因便是因长明钟而起。

当时我徐氏在一处遗迹中发现了长明钟,与之配套的,还有一块看不出作用的石碑,一柄天阶下品神兵拓天剑,以及一部名为「百劫斗转」的功法。

其中长明钟为我徐氏所得,拓天剑以及那块石碑为孔氏所得,「百劫斗转」则被申屠氏的人拿走了。

孔氏一氏在拓天剑以及那块石碑上得到了一些信息,因此一直追着我徐氏一族不放。

其实最初「百劫斗转」也在我徐氏手中的,但我徐氏的实力根本不及孔氏万一,差点被孔氏灭族,绝望下只能寻求申屠氏的帮助,把那部功法交易了出去。

在他们帮助下,才从玄州逃出来。”

风伏纪若有所思:“之前凌江国内的天翼宫主申屠延陵,可是与玄州的申屠氏有关?”

徐延道:“倒也没想到陛下还记得那老鬼!是的,正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易,我徐氏与申屠氏之间,还算有一定的交易情谊在。所以当初申屠延陵那老鬼才能轻易地接受我的条件,直接反了凌江国。”

风伏纪颔首道:“能让你徐氏的生死大敌孔氏不顾颜面,间接托你来面见朕,他想干什么?”

徐延眼神复杂,似有杀意,似有犹豫,许久才挣扎着说道:“他想让我朝驻军在大权境内,作为对大武皇朝的威慑!”

风伏纪有些讶异:“不是帮他们把那些两域势力赶出去?”

徐延摇摇头:“不是,按古兰婧所说,大武吞并他们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如朝中列位大人猜测的那样,他们之所以会败得这么惨,不仅仅是实力不济这么简单,而是被大武皇帝万棋天的布局迷了眼,以为两域势力的实力也不过如此,才会被对方实行了闪电战,差点国败人亡!

甚至,他们怀疑万棋天与那些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

风伏纪眉头微凝,不置可否道:“是吗?万棋天不是亲自出手,斩杀了许多强敌吗?其中不乏顶尖势力的天骄,据说还上了那些两域势力的必杀名单!”

徐延摊开手:“这臣就不知道了!反正孔邦启的诉求便是如此!陛下,您想,孔邦启身为一朝之主,一族之长,就算此时近乎国灭,也依旧可以用外交手段来请求您出兵襄助,为何要不顾颜面,近乎低声下气的迂回找到我这个死敌来传话呢?”

风伏纪思忖道:“这是想表达他的诚意与决心!哪怕被你耻笑也在所不惜!

他这么恨万棋天?以至于宁愿让我东华驻军?”

徐延点头道:“嗯,是的,而且来者说,孔邦启手中有两个陛下无法拒绝的情报!”

风伏纪轻笑一声:“可有说是什么情报?”

“只说了一个!”

说到此处时,他注视着风伏纪,苦笑道:“这也是我挣扎了好些天,才来面见陛下的原因!

来者说,孔邦启之前得到的那块石碑,便是羲州的其中一块碎片。

但可惜的是,那块石碑目前在万棋天手中。他们都觉得,万棋天之所以能不声不响的崛起,肯定与那块羲州的碎片有关!”

此言一出,风伏纪终是微微震动,眉头一扬道:“他们已经确定了?”

徐延点点头:“是的,他们当初一直追着我徐氏不放,便是在明白石碑的来历后,便是想借长明钟的时光回溯之力,取得碎片的控制权。

只是孔氏一族的人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自己族中有大武皇朝的内奸在。

趁他们大肆追捕我徐氏之时,把石碑抢了去,双方为此大动干戈,暗中交锋过数十次,每次皆以大权败北。

这也是孔邦启如此憎恨万棋天的原因。同时也是第一次两域势力降临时,大武皇朝的军队只动手了一次,便没有再动的原因。

大权的孔氏皇族与长虹的古氏皇族向来忌惮大武的万氏,一直在联合对抗大武的威胁。

既然两域势力如此不堪,他们便觉得无须再联合大武。

却没想到,万棋天竟还是借着这个机会,反将了他们一军,使孔古两大皇族损失惨重。

损失惨重也就罢了,还让大武皇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声望。

听他们的意思,万棋天目前已经在整合所有去投效的势力军队,意图攻击欧阳青,成就一统玄州的大业!

而孔古两大皇族目前各自仅剩下包括皇都在内的三四城之地,若无外援,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闻言,风伏纪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许久方抬头看向了徐延道:“你可相信他们的话?”

徐延摇摇头:“臣不知道!但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臣对于大权都没有任何好感,至于长虹,他们倒没迫害过我徐氏,因此臣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风伏纪微微颔首:“这孔邦启倒也有趣,仅凭两个情报,便想让我东华与大武开战,想驱虎吞狼也不是这般用的!”

徐延神情一怔:“驱虎吞狼?陛下的意思是,他们虽然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只是针对我东华的陷阱?”

风伏纪微微一笑:“另外一个情报是什么他们没说,暂且不提!但关于羲州碎片的消息,他们凭什么认为朕一定需要?

谁告诉那孔邦启的?

没错,朕确实有意寻找羲州的碎片,把曾经的古羲州重新融合起来,但这只是朕心中的想法,并没有对任何一人提起过,甚至都没有派人出去寻找过,那孔邦启凭什么认定朕无法拒绝?”

闻言,徐延顿时怔住,一脸茫然。

是啊!

当事者都不太重视,孔邦启一个外人又怎知别人无法拒绝?

风伏纪眼神闪动着淡淡的神辉,继续道:“因此朕看,他们想让我东华驻军大权或为真,但动机是什么,就难评了!

或许看我东华如今气势如虹,想延长并拖垮我们的战线;亦或许只是想让我们与大武互相残杀。

徐兄,你也曾是一国之主,你觉得如果我们真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得利者是谁?”

听到风伏纪对自己的称呼,徐延回过神来,连称“不敢”,而后思忖半晌,旋即眼神一亮:“若真如陛下所说,得利者除了大权长虹以外,便是那被大武皇朝打得不敢冒头的两域势力。

以大权与长虹如今近乎国灭的状态,最终得利者不可能是他们。”

说到此处时,他眉头紧皱:“所以,他们突然联系我这个仇敌,心思本就有异。

他们是被人控制了?还是投靠了那些两域势力,亦或只是死马当活马医,将就下一局?”

风伏纪内心虽有计较,却也没有说出来,只是道:“或许都有!这虽然是一次进军玄州的绝佳时机,但我朝目前的战线铺得过大了,不宜再竖敌,且由他们去吧!以后总有机会切入玄州的,你也可以放心了!”

徐延哑然,旋即起身正色道:“若那羲州碎片真于陛下极其有利,臣甘愿放下与孔氏之间的仇恨,毕竟徐氏目前在我朝发展得也不错,正是欣欣向荣之时,臣相信这也是大多数徐氏中人的想法!”

风伏纪颔首一笑:“大是大非前,朕相信以如今的你,定然已经可以做出决断,先回去吧!若他们再联系你,不用理会!”

“是,那臣便先告退了!”

对于风伏纪的信任,曾经身为一国之主的徐延内心感动之余,亦极其复杂。

似乎每一次正面接触到风伏纪,他都能一次又一次知道自己为何而败的原因。

深深一礼后,便恭敬离去。

在他离开后不久,风伏纪目光看向了书房的一侧,嘴角微扬:“由基,你走一趟大权皇宫吧!不要惊动他人,把孔邦启带到这里来!”

闻声,从书房内室走出了一名眉如剑,目如星,鼻梁挺拔,身材修长健壮的男子。

男子身着黑衣,长发以一根布带随意的束于脑后,身姿挺拔,有一种说不出的干净利落,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

“养由基,谨遵陛下之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